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进了21世纪,现在不仅在 国内,就是在国际上对中国满族和清前史的研究也 已成为热门。著名作家汤士安创作的历史章回传奇 小说《后金演义》已出版发行,从宏观上说是对振 奋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传播 历史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讲,它不仅为繁荣 满族文学,乃至满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 满族和清前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后金演义》的完成,主要依赖于满族和清史研究 的已有成果,同时也有作家对清前期古战场遗迹进 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和有关历史文献史料的收集整 理。从整理素材到实地考察,凝聚了作家的辛勤汗 水,并对整理的史料去伪存真,再经过去粗取精的 艺术处理和加工提炼,使这部历史演义小说,更让 人感觉到它所具有的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后金演义》的民族性和作家的民族史 观。 《后金演义》描写了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 事家,满族的民族英雄努尔哈赤,不畏强暴,反抗 压迫,英勇奋战,跃马辽东的事迹。他为满族共同  相似文献   

2.
刘兴亮 《热带地理》2012,32(5):470-475
明万历朝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章,战功卓著,政绩突出,也是一位成就出色的大学者,其地理学尤其是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著述极为丰富。渊博的知识、非凡的经历,加上严谨的治学精神,造就了其地理学著述的价值。其地理学著述中,《郡县释名》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注释地名渊源的著作,在地名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黔记》、《豫章书》等大量方志,涉及江西、贵州等省之自然、人文地理内容;此外,郭子章在西南民族地区行政区划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也在《黔草》等地方文献中多有体现。这些地理学著述为研究郭子章地理学思想、历代地名沿革、明代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苏畅 《中国地名》2011,(10):57-57
《红楼梦》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一直是个“谜”。有的说是北京,有的说是南京。但书中所描写的景致,却南方、北方兼而有之,其中涉及的地名就有近百个。如果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书中还提到了十余个老北京的地名。如鼓楼西大街、苇子坑、水月庵、花枝巷、兴隆街等。  相似文献   

4.
30年代初,一个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外国人发表了一部轰动一时的探险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写了一个在藏语中被称作香格里拉的地方,香格里拉一就是天上人间,一个永恒宁静的,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在中国藏区的神秘峡谷里,周围环绕着金字塔般的雪峰、“兰色”的湖泊、宽阔的草甸,各种宗教的寺庙殿宇辉宏壮丽,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生活祥和安宁,是一个世外桃源。究竟这是一个虚幻的梦境还是一个真正的所  相似文献   

5.
四川自古文风鼎盛。汉唐、五代、宋明清历代均出现过名震全国的大文学家,如司马相如、杨雄、陈子昂、李白、苏洵、苏轼、苏辙、杨慎等。这些作家纷纷出蜀访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追溯巴蜀文学的历史,必须提到它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所谓“小说之最古者尔”的《山海经》是最早、最完整的一部神话集。近人蒙文通考证,书中四篇《海内经》和五篇《大荒经》及附在后面的《海内经》可能是巴蜀的作品,时代在西周,大概算是四川地区最早的“小说”了。近人袁珂在《中国神话资料萃编》中,单列《古蜀篇》,收集了多种古籍中有关巴蜀的神话和传说。除…  相似文献   

6.
1899年,著名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从中药的“龙骨”上发现了商代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后经罗振玉多年留意探寻,直到1908年才知道甲骨文出土地应在河南安阳小屯讨。他曾记述说:“光绪戊申予既访知贞卜文字出土之地为洹滨之小屯。”(1)随着甲骨文搜求的增多,也扩大了罗振玉研究的眼界。1910年他在《殷商贞卜文字考》序文中认为小屯是“武乙之墟”。1914年他进一步地认为小屯即“洹水故墟,旧称 甲。今证之卜辞,则是徙于武乙去帝乙。”(2)罗振玉是第…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地域之谜《山海经》书中记载了约40个“国家”、众多的历史人物、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各种草木鱼虫鸟兽矿产。它所描写的地域在哪里呢?一种观点是:《山海经》写的是巴蜀地区,或者由巴蜀推而广及荆楚地区,此说以蒙文通为代表。一种观点是:所涉...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号香港《明报》刊载:1993年3月,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查良镛(即金镛)。临别时江泽民送给查良镛一叠书,其中有《浙江文化史》、《浙江方志源流》、《浙江地名简志》、《浙江民俗研究》、《两浙轶事》等。这件事说明江总书记非常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浙江的地方志工作。三年前,江总书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把志书赠送给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  相似文献   

9.
地以人名 我国现存的以人名作地名多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这些名称多属纪念性质,大体有三类:一以政治领袖、传奇人物命名,如中山县,原名香山县,1983年设中山市。二是以英雄人物或革命将领名字命名,如志丹县,为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创始人之一刘志丹,1936年将其家乡保安县改为志丹县等。三是以文人学士命名,如济南有闵子骞路,闵子骞,为春秋时孔子的弟子,旧时《二十四孝》书中的典  相似文献   

10.
正吉林省敦化市所辖雁鸣湖镇,位于敦化市东北50公里处,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是个美丽富庶的地方。它的原名叫"大山嘴子"。是小说《雁鸣湖畔》的背景地。地名的演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与文化共生并同步发展,因此,地名与文化也是一对"双胞胎",共同出生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母体中。在编辑、审读有关地名志书时,通过研究地名的产生会发现,地域的命名与人们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理》2017,(3):679-679
《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已成为干旱区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  相似文献   

12.
正《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已成为干旱区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  相似文献   

13.
文际平 《中国地名》2011,(10):56-57
2011年7月16日。《佛山日报》刊登了招泽江“地名岂能随意用字”一文,读后颇有感触。招文以佛山“上朗村招永思堂族谱”、“下朗村明礼堂《朗月边招氏家谱》”等为例,力证朗边、上朗、下朗为地名的标准用字,断言目前佛山通行的“上塱、下塱”属于不规范用字。主张将上塱、下塱及相关地名塱沙路、塱宝西路、塱宝中路等加以规范,将“塱”更正为“朗”。笔者十分赞同招先生关于规范地名用字的建议,然而,对于更“塱”作“朗”的意见却持异议。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希尔顿于1934年出版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对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进行了细腻而详尽地描写,其中兰月亮山谷的风土人情、美丽、明朗、安然、休闲、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的生态景观无不令人振奋,令人向往。由此诞生了"香格里拉"一词,香格里拉也成为一个神秘的所在,成为人们追寻的圣地。关于"香格里拉"一词的由来、含义和地域的真实所在,也成为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5.
<正>《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已成为干旱区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理学的方向与任务若干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公元前五世纪,《禹贡》一书概括地阐述了我国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之一。其后,汉代的《汉书地理志》,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都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宋代以后,全国各省府县所编的地方志,也都是重要的区域地理志。凡此都  相似文献   

17.
从前,济南城南门内外,有多处纪念古帝虞舜的名胜古迹,像舜耕山、舜祠、舜井、舜坊;南门则命名为舜田门。据《墨子》、《史记》等古籍记载:“舜耕于历山”。这历山,山在何处?自古以来说法不一。有人考证,它在济南。济南古称历下、历城,都和历山的名称有关。历山,又名舜耕山、千佛山。 以舜相称的祠井、坊等纪念性建筑物等胜迹,最早的一批都在千佛山。1400年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有:“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下有大穴,谓之舜井。”唐代封演《封氏见闻记》称:“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  相似文献   

18.
火焰山探胜     
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写道:“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这是文学描写,难免夸张。吴承恩的创作是否有根据?端的怎样?我心中久存疑窦。 车出乌鲁木齐市东南向吐鲁番开去,大戈壁上万里无云,阳光刺眼。身上逐渐感到热烘烘的,这与上天山感觉形成强烈对比。过了大板城便见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原名《三同志通俗演义》,是我同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同演义》为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演义以史实为依据.以儒家思想为本,着重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相似文献   

20.
1996年5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初版的《丝绸古道旅游》一书是一本从历史、地理学科角度研究丝绸之路的专业书。丝绸之路闻名于世,是古代沟通欧亚文化、宗教、经济的重要渠道,曾推动过历史和文明的进程。近些年来世界上掀起一股丝绸之路的旅游热及访古热。尽管国内外已有一些丝绸之路文章图片介绍,但迄今尚缺少一本完整的有学术水平的历史考证及深层次旅游指导的书籍。《丝绸古道旅游》一书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理、古生态学方面作了填密的考证及论述,特别提出了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全境的旅游区划,是作者创新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还联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