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四川省彭州市民政局编辑出版的《四川省彭州市行政区划标准名称手册》,是四川省内出版的第一本比较系统、全面介绍县(市)级行政区划地名方面的工具书。该书详细地介绍了彭州市及乡镇区划历史变更情况、街道名称、各乡镇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状况、名优特产、名胜古迹等。该书的问世,对巩固地名普查成果和促进地名标准化进程,推广标准地名,加速全社会使用标准地名的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起到积极作用。彭州市行政区划标准名称手册问世@王德斌@黄政权  相似文献   

2.
由鞍山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和鞍山市地名学会联合编辑的《鞍山地名词典》,现已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是辽宁省鞍山市有史以来第一部地名辞书巨著。搜集了辖区内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长委员会驻地及部分自然屯、工商企业、文教卫生、道路交通、居民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省平阴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纂的《平阴县地名志》,日前出版发行。 该书按照山东省《地名志编写纲要》的要求,在地名普查、补查和资料更新基础上,汇集近二十年地名工作和研究成果编撰而成的。该书收录了行政区划和居民地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各专业部门名称和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名称,计 544条,地图 21幅,彩色照片 45帧,共计 23 6万字。 《平阴县地名志》详细记载了全县各类地名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相关位置、隶属关系、名称含义、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内容,准确反映了新…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黄锡惠先生常年潜心从事满语文的地名研究,也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深讨满语语音学和语言学理论,刻苦敬业,勤奋至极,这是我从1985年以来在黑龙江讲学,调查及访问时所亲身感触到的。从1985年《满语研究》创刊号以来,黄锡惠先生在该刊和其他刊物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满语地名的论文,对东北、河北及俄国、朝鲜境内有关的满语地名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考证。最近又在此基础上修改加工,精益求精,出版了《满语地名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满语地名学和满语语言考古学空白。该书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语言学原理特别是音变…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谢前明先生主编的《地名规划原理》已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印刷出版。全书分为四篇十八章500余页46万字,该书对地名结构、地名命名、功能和美学,采用新的城市地名原理;地名规划工作综述、地名命名原理地、地名标志、地名调查和资料收集、地名信息系统与地名图书编撰、地名档案原理等进行了系  相似文献   

6.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调查、地名标准化处理、地名命名、更名及管理等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按照一定规章制度集中保管的专门档案。通过对其科学的管理,及时、准确地为社会提供标准地名及相关信息,是地名档案管理的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方机构改革的逐步深人,合乡并镇工作已纳入机构改革的议事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现有2200多个乡镇中,将有三分之一被合并。我省合乡并镇的试点工作,在朝阳市已经结束。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合乡并镇带来的地名问题加以阐述:一、由乡镇所属机构派生出的地名将逐步消失。乡镇政府是地方政府的基层组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有几十个。与乡镇政府机关在同一地点办公的行政和事业单位,单位名称的地名作用不明显,而那些与乡镇机关异地办公的行政事业单位,在有了本单位自身名称的同时,则派生了同一单位名称的地名…  相似文献   

8.
民政部、总参谋部测绘局:欣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首发式举行,我因故不能出席,谨此致贺!地名,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地域标志,地名的标准化也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我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与教学,以后又从事国家语言文字的行政管理工作,深感推广地名标准化的必要。这一工作无论是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还是对教育、科技,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管理,都有着巨大的意义。这部以“标准政区名称”为专题的大型地图集,第一次囊括了全国所有的乡镇,第一次完全以法定全称表示…  相似文献   

9.
山东胶南市为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使标准地名与城镇建设接轨,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省市地名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乡镇建设规划的实际,对全市23个乡镇驻地道路进行了规范化命名。 近几年来,胶南市乡镇建设日新月异,规模不断扩大,驻地新辟道路不断增多,但全市乡镇驻地道路名称普遍存在重名、不雅等问题,且缺乏地方特色,给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以及投资开发单位在交通、邮电、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乡镇对外经济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胶南市加大了乡镇驻地道路命名力度,把规范乡镇驻地道路名称工作列入了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对江苏地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0多个地名通名用字及较为独特的几个地名首字的词汇意义、地理分布及历史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江苏省乡镇地名可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类型,同时还存在诸多地域特征鲜明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这是我国第一部集全国近20年来地名管理学研究成果之大成的专著。融地名管理的丰富经验与地名管理学理论探索于一体。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地域特色的论文精选与特的撰稿组成。地名管理是国家地名工作的核心,从汇集这个核心的代表作,而展示全国地名战线改革开放以来在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和地名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著成绩和新水平。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和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 该书由杨小法、虞惠生同志主编。全书分地名管理的意义、历史、内容、法规、理论、方法,及地名规划七个专题篇…  相似文献   

12.
《章丘市地名志》经近二十年的笔耕墨耘终于出版发行。该志是山东省章丘市第一部地名专著。它详细记载了全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和居民地、人工建筑物、自然地理实体、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等五大类地名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地理方位、名称来历和含义、历史沿革等地名要素。同时 ,多角度、多侧面地对章丘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展示。《章丘市地名志》为16开精装本 ,收录行政区划和居民地等各类地名1318条、地图24幅、照片44帧、约50万字。由章丘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  相似文献   

13.
正地名是指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种类众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镇乡地名的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初步考察连云港地名的起源、语言特点、用词特点以及地域文化特点。一、连云港的历史沿革连云港市简称"连",人类活动史可追溯到10万年前,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长期被国、州、郡、路府所治。连云港古称"海州",最早可见于中国首部历史地理著作《禹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全国城市地名设标总结暨部署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为大丰人民群众交流交往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江苏省大丰市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将乡镇设标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通过精心组织、密切协作、积极探索,并借鉴该市在城市设标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基本形成了一套乡镇标牌设置的良性工作机制。一、加强领导,为乡镇地名设标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健全组织。今年3月初,该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大丰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大丰市推进乡镇设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民政、财政、公安、建设、规划、交通、工商…  相似文献   

15.
有趣的地名     
每当我们查阅地图的时候,就会发现有许多有趣的地名。看起来,不仅可以从中学到知识,还可以得到美的享受。现将本人收录的部分有趣的地名列出,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地名数据库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国家地名数据库由国家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于2006年牵头联合开发,并于当年配发至国家、省、地市、县民政部门使用,初步包含3千多万条专题地名信息和2万多幅图的空间信息。他包括地名信息、区划信息、边界信息,涵盖了地名管理所有的地名类型。他对地名数据类型进行了规范和扩展,并以全国1:600万、1:50万、1:5万,城市1:1万以上空间数据库为依托,是国家四级地名、区划、边界管理和公共服务应用中的核心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8月,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张争胜合作编著的《更路簿与海南渔民地名论稿》一书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更路簿》与南海诸岛土地名的文化解读"(41371153)阶段性成果。全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项目组成员撰写的《更路簿》与南海诸岛渔民地名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20篇;第二部分为项目组成员精心挑选、校对的现存20种版本《更路簿》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8.
通榆县积极开展建设“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县”活动,不断加快城乡地名设标工作步伐,截止2008年底,已经全面完成设标任务,并步入常态管理。一是因地制宜,多渠道设置。首先在重点城镇设置了标准楼、门牌11225块,在9个镇政府驻地全部设置了街路(渣油路面)地名标志;其次对7个偏远的乡镇政府驻地不规范的路面或土路面的街路.由县地名管理部门协同县移动公司、县交通局和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共同完成设置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小城镇地名规划势在必行 这里所说的小城镇主要是指的乡镇驻地。乡镇驻地量多面广,分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乡镇驻地是其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城乡的结合部,是城乡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场所,对周围村庄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较大的吸引力。小城镇的兴起如雨后春笋,数量之多,发展之快,规模之大,有目共睹。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是有街无名,有部分随意命名,有的小地方用大地名,有的千篇一律,重名太多,有的时效性太强,没有地方特点……总之,街道命名滞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切实搞好小城镇地名规划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10日,从湖北省区划地名工作会议上传出喜讯,该省25%的乡镇已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乡镇设标任务,2000个行政村设置了村牌,武汉市、恩施州已通过设标验收检查;全省30%的县市开展了地名规划,其中已有30个县市完成了地名规划编制任务;全省地名数据信息总量达700万字,开通地名网站12个。地名信息在社会交往中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