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佛教、中国禅宗流派的世界影响力入手,通过对比研究与关联分析,探讨禅宗六祖惠能的影响力及其故里的宗教旅游价值与开发对策。结果表明,禅宗六祖惠能具有世界名人效应;六祖故里禅宗圣迹众多,地位独特,品位度高,理当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地;由于六祖本人及其故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旅游潜力未能发挥。发展六祖故里旅游,一要树立"世界惠能"观念和确立六祖故里的朝觐地位;二要从整体观念出发,高水准、大手笔构建六祖故里禅宗文化旅游区,并整合区外的相关圣迹,形成内容丰富、情结完整的禅文化大旅游圈;三要发挥海外积极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宗教旅游开发研究:以广东南华寺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宗教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讨论了宗教与旅游的关系,随后分析了宗教旅游的特点,并以广东南华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详细解剖了南华寺的宗教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11,(12):37-38
葫芦岛,最初为海岛名称,始见于《全辽志》。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刊行的《全辽志》“宁远”卫条目下有关于葫芦岛、觉华岛、桃花岛的记载。《奏报关东情形疏》(明天肩三年(1623年)年间刊行)和《建同大纲》等文献均提到葫芦岛的名字,有的称“葫芦套”或称“断冈”、“折冈”。  相似文献   

4.
一、制图学之父”裴秀的地图学思想西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公元168年)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璀璨之星。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8):14-15
兴国,建县始于三国,置平阳;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改称平固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为县名,至今已逾千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地图遗产与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章  齐清文  姜莉莉  张岸  梁迅 《地理学报》2016,71(10):1833-1848
中国古地图学创于公元三世纪《西晋·裴秀传》提出的“制图之体有六焉”,被西方誉为中国地图学之父的裴秀(西晋司空),领衔制作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和《地形方丈图》(公元224-271年)。其后的1600年间,先后完成了一批著名的中国古地图,例如南朝大臣谢庄领衔完成的”木方丈图”(公元502-557年)、隋炀帝命学者崔绩(550-618年)撰《区宇图志》(公元581-600年)、唐朝宰相贾耽领衔绘制《海内华夷图》(公元730-805年)、北宋科学家沈括领衔绘制《守令图》(公元1031-1095年)、南宋礼部尚书黄裳绘制《苏州石刻天文图》原图(公元1190年)、元代玄教宗师朱思本制作《舆地图》(公元1273-1333年)、明代航海家郑和领衔完成《郑和航海图》与地理学家罗洪先领衔制作《广舆图》(公元1504-1564年)、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等完成的《恒星屏障图》、清代高邮知州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海国图志》(公元1842-1852年)等,继承与发展了独特的中国古代地图学,即使西方经纬度制图技术于公元1584-1600年前后传至中国,启动了中西地图融合发展,中西两种制图理论和方法并行地使用了400余年。闻名中外的中国古地图,包括古天文图、世界图、中国图、航海图、区域图、水利图、军事图、风景名胜图、历史图、教育图等,迄今仍被国内外著名藏图机构分散地保存着,构成了世界古地图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珍贵的文化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挖掘和利用。本文最后初步地探讨了中国古地图的稀有价值、应用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报恩寺是江苏省苏州市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年),初名玄通寺。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又说孙权的乳母陈氏舍宅为寺,规模宏大,面积近四十亩左右。唐开元年问(713~741年)改为开元寺。五代北周显德年间(954~959年)重建,易名为报恩寺。自宋至清.报恩寺屡经灾变而盛名不衰,号称“吴中第一古刹”。  相似文献   

8.
奉国寺始建成于了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据寺内老僧讲,光绪八年修正殿时,从梁上坠下一根丈余长的“八门尺”上书“辽开泰九年正月十四日起工”。诗曰:“借问老僧何代寺?有辽开泰九年中”。  相似文献   

9.
孔飞 《中国地名》2012,(2):62-62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相似文献   

10.
因是黄帝故里而闻名的河南新郑市,近来,在一些民俗学家的推动下,决心改名为“轩辕市”(《北京科技报》279期)了。  相似文献   

11.
一、裴秀对制图理论的贡献裴秀(公元223—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年)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璀璨明星。裴秀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由于才华出众,在青少年时就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赏。  相似文献   

12.
苇韦 《中国地名》2014,(6):46-49
政尚清廉诗传南北首倡神韵独领风骚勤于著述名垂千秋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为清初名著一时的“神韵派”领袖,济南府新城县(今山东桓台)人。生于明崇祯七年,卒于康熙五十年。死后因避清世宗雍正皇帝(名胤祯)讳,改名士正,清高宗乾隆皇帝觉得“正”与“祯”差异较大,为避免一代诗宗的本名年深日久而流失不传,于是特赐名士祯,又补谥文简。所以,长期以来,满清的各种官修文献中都称他为“士祯”,其本名反而长期不传。  相似文献   

13.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2):63-65
《宋史·卷四九三》:“初,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总二十州,皆置刺史。”国史始载“下溪州”。古丈县域,战国属酉阳邑地,汉为酉阳县地,隋唐为大乡县地。五代晋天福五年(940)溪州治所从老司城迁今会溪坪,改名下溪州,又称誓下州。元为保靖州和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地,治今永顺县王林(芙蓉镇)。明置田家润长官司,治今田家洞,属永顺宣慰司。清初为永顺县地,道光二年(1822)析古丈坪厅,治今古丈坪(古阳镇),属永顺府。民国二年(1913)改为古丈县。县治古丈坪。民国二十三年古丈坪改为古阳镇。  相似文献   

14.
板子矶,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繁昌县荻港镇2.5公里处芦南乡辖区内,孤阜临江,激流拥抱,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知县邓一儒因矶滨鹊江,改名“鹊起矶”。但“人之称斯矶者终莫之易也,仍存其旧名板子矶”(《繁昌县志》)至今。著名的繁昌十景之一“鹊屿江光”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11,(4):18-21
任弼时故里——湖南湘阴 湘阴,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周代,地属楚国。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南朝宋元徽二年(公元474年),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湘阴入岳阳县。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  相似文献   

16.
名人改名     
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因为崇拜马克思和伊里奇 (列宁 ),因而改名艾思奇。 音乐家聂耳原名聂守信。他幼年就能把听到的歌曲很快唱出来,别人因他耳朵好使,而他的姓又是三个“耳”字组成,便叫他“耳朵”。后来,他专业搞作曲,就索性改名为“聂耳”。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他的母亲叫鲁瑞。为怀念其慈母,取其“鲁”字。“迅”是急疾迅速之意,表示鲁迅先生改革社会刻不容缓的期望。 诗人兼书法家沈尹默,原名沈君默。一位客人跟他开玩笑说:“君既默不出声,何必又怎多口 ?”他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便将“君”字下半的“口…  相似文献   

17.
杨贵妃(710-756)名杨太真,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八岁的杨玉环被年已五十三岁的公公玄宗看中,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被封为贵妃。由于她年轻貌美,晓音律,善歌舞,深受玄宗宠爱。她的父兄也被封官列士,势倾天下。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爆发了“安史之乱”,杨贵妃随玄宗怆惶逃往四川避难。途中诸将不满,行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将士怒杀杨国忠(杨贵妃堂兄),并胁迫玄宗下令将杨…  相似文献   

18.
1965年2月13日,新华社发布了一则消息——《辽宁吉林广西更改六个市县等地名》,即辽宁省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为东沟县、盖平县改名为盖县;吉林省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广西僮(壮)族自治区睦边县改名为那坡县、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同年3月,中国分别在丹东市与友谊关举行了隆重的改名仪式。  相似文献   

19.
阿帕克霍加墓坐落在喀什市区东北部 5公里处的乃则尔巴格乡艾孜热特村。该墓始建于公元 1640年,是今新疆境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伊斯兰教“霍加” (即所谓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圣人的后裔 )之陵墓。因墓主为伊斯兰教依善宗在喀什的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而得名。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此墓还葬有清朝乾隆皇帝的“香妃”,因此在新疆的汉族群众中又称其为“香妃墓”。 阿帕克霍加墓是一个具有维吾尔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古建筑群,占地约 30亩。陵园正门朝南,进门后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庭园,由门楼和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11,(2):21-22
李达的故乡——湖南零陵零陵,位于湖南省西南潇水湘江汇合处,雅称“潇湘”,系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故乡。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置零陵县,也有纪念舜帝之意。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零陵迁至泉陵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