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比五万大山、贞丰、者相三区调图幅基岩取样分析的统计结果表明:基岩的含金量,在地层上,全区以上二叠统"大厂层"含金最高,是区域内找金的重要标志,其次是上二叠统地层和中三叠统的藻灰岩;在岩石上,以硅质岩最高,其次是碎屑岩和生物碳酸盐岩,特别是含玄武岩碎属的岩石;沉积相上,则以潮坪相最高,其次是台缘藻滩相、开阔台地相、三角洲相和泻湖相;而在区域上,则以大山幅最高,特大型的紫木凼金矿的出现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林西组植物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兴安岭中南段,松辽盆地西缘,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发育一套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1:20万协力府幅将该套地层划分为上三叠统,岩石地层清理和油气地质工作将这套地层划归为林西组,虽然林西组的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晚二叠世以来,一直得到普遍认可,但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面貌及沉积环境等方面存有争议。新一轮地质调查工作笔者对该套地层进行了剖面测制,重点对古生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的采集研究,由于该地区  相似文献   

3.
贵州六盘水地区早二叠世发育一套层序完整、相区分异明显的沉积记录。通过普立幅等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对该区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认为其岩石地层划分仍有商榷之处。为了更好的反映研究区早二叠世岩石地层的时空展布关系,建立区域地层格架,本文将区内早二叠世地层拟定为三个岩石地层单位及三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即龙吟组、包磨山组、平川组和薄板灰岩、鱼塘灰岩、肖坪灰岩。该成果对研究NW向裂陷槽早二叠时期在六盘水地区的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等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贵州遵义以北至四川南川、武隆一带的含铝土矿地层。其下段为粘土岩,厚1~5m;上段铝土矿一铝土岩,厚2~6m。该组位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和上石炭统黄龙组之上,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之下。按产出层位及孢子化石,时代应属上石炭统(相当马平阶)。建立大竹园组这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以便与遵义以南息烽至清镇等地的下石炭统含铝土矿的九架炉组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兆松 《江西地质》2000,14(4):241-250
在开展赣西1∶5万区调中,对上石炭统至下侏罗统开展了岩石地层、层序地层、生物地层、生态地层、年代地层及旋回地层和同位素地层研究,本文即是部分成果的总结。依据岩石特征,将赣北上二叠统分为6个岩石地层区,并创竹亭组代表其深水相沉积。依据七宝山、枣木两剖面资料,进行了生物地层、生态地层及年代地层划分,提出长兴阶顶界位于青龙组底部、底界位于长兴组下部的结论,并对吴家坪阶底界的优选点进行了探讨。通过生态地层  相似文献   

6.
湘南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生物礁位于湖南省郴县华塘、桂阳县新屋昌及宜章县江水、梅田等地,南北长达40多公里,宽数公里。湘南生物礁作为中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群的一部分,至今尚未被人们所认识。 Ⅰ.区域地质特征 湘南的二叠系是湖南省的主要赋煤层位,地层研究较早,也较详细,但主要集中在下二叠统及上二叠统下部的含煤层位,对上二叠统长兴阶的研究较少。由于该区长兴阶复杂,长期存在区域对比上的困难。本文运用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两套不同地层单位进行划分和对比,解决了岩石地层存在的穿时问题,使区域地层对比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福建的童子岩组沿革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童子岩组(煤系)如何由上二叠统改为下二叠统以及为何采用这一岩石地层名称作了一些历史细节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符力奋 《广东地质》1995,10(1):35-41
广东石炭纪地层发育不全,上统以碳酸盐岩占绝对优势,下统在粤西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粤东以滨岸碎屑岩为主(仅局部夹碳酸盐岩);粤中为过渡地带,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含煤碎屑岩并重,根据岩性、岩相及生物群的差异,划分为连县组长组和大湖组等12个岩石地层单位,不少岩石地层体具穿时性,总的规律是由西北向东南或由西向东底界的始初沉积时间逐渐变晚。  相似文献   

9.
白云岩/石的结构在白云岩成因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的白云岩具有与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不同的结构: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除存在一部分斑状晶白云岩以外,总体上缺乏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白云石具有特征的非平直晶面他形晶和鞍形晶,且晶体较大;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非常发育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结晶白云岩也以晶体较小的平直晶面自形晶-半自形晶为主。对碳酸盐岩中白云石含量的分布模式而言,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云石含量40%~60%的过渡岩石类型,这是一种非经典的分布模式,而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则缺乏这样的过渡岩石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云石含量大于90%和小于10%的端元岩石类型,这是一种经典的分布模式。白云岩/石的结构特征的差异反映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较高的结晶温度、较低的流体Mg/Ca比值、较短的白云化作用持续时间和不彻底的回头白云化作用;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三叠系则主要是相对低温的,高Mg/Ca比值海源流体的彻底白云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川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广泛分布于四川汶川县、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等毗邻地区,呈NE向展布,出露面积大于150km^2,厚度大于2851m。笔者在进行1:5万“三江幅”和“万家坪幅”区域地质调查时,于该区测制了须家河组剖面。本文对这一地区的须家河组进行了一、二、三段的划分,并对岩石特征、地层对比、底顶界线、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者概略讨论;须家河组的沉积环境可划分为三角洲相和河流相。  相似文献   

11.
哈拉奇组为新疆阿合奇县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分布在新疆阿合奇县哈拉奇地区北部,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沉积,与该区南部属碳酸盐台地沉积的康克林组在岩性、岩石组合及古生物组合上形成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该组重力流成因的生物屑砾屑灰岩中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其 带为Triticites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进而确定该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与南区康克林组为同时异相沉积。哈拉奇组的建立完善了该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的地层系统,确定了该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台地边缘斜坡相的存在,对塔西北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拉奇组为新疆阿合奇县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分布在新疆阿合奇县哈拉奇地区北部,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沉积,与该区南部属碳酸盐台地沉积的康克林组在岩性、岩石组合及古生物组合上形成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该组重力流成因的生物屑砾屑灰岩中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其带为Triticites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进而确定该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与南区康克林组为同时异相沉积。哈拉奇组的建立完善了该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的地层系统,确定了该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台地边缘斜坡相的存在,对塔西北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基准面旋回识别技术,根据区域构造旋回变化和海平面变化特征,将上二叠统—下三叠统作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基于南黄海盆地钻井资料,以岩电组合旋回性特征及特殊岩性(煤层、白云岩、砂岩)为依据,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C1—MC5)。连井对比分析表明,上二叠统—下三叠统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潮坪相、台地相和陆棚相,水体西北深、东南浅。依据基准面旋回变化和沉积环境变迁,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发育两种基准面旋回充填模式,即上二叠统龙潭组相对稳定的潮坪相和上二叠统大隆组—下三叠统青龙组快速海侵陆棚相至稳定的台地相,这些模式可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地质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包括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可识别出潮坪沉积体系,障壁岛-舄湖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三种体系单元。根据区域地质及古生物资料,确定了三个等时面,划分出2个层序14个准层序,每个层序包括低位域,海侵域及高位域,而以高位域最发育。纵观整个含煤地层的沉积演化过程,本溪组沉积期以滨浅海相为主;大原组沉积期为海陆交替相;山西组沉积期以三角洲相为主,总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黔桂地区石炭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黔桂地区的石炭系可划分为下统和上统,其中下统又划分为岩关阶、大塘阶和德坞阶,上统划分为罗苏阶、滑石板阶、达拉阶和逍遥阶。多年来一直作为石炭系的马平组则成为一个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因此石炭系最顶部的地层与下二叠统一起构成1个三级层序。从石炭系到下二叠统构成1个二级层序,其底面为紫云运动主幕产生的不整合面,顶界面为黔桂运动产生的不整合面,包含6个三级沉积层序,分别简称为SQ14,SQ15,SQ16,SQ17,SQ18,SQ19。研究区范围内从连陆台地到孤立台地乃至台沟背景,沉积特征明显不同,连陆台地上发育煤系地层并且发育较多的白云岩地层,孤立台地上则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特征,台沟背景中以暗色细粒沉积为主。所以,尽管三级层序的相序特征在空间上变化较大,但它们所代表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在前人大量的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以及相应的古地理图较为清楚地反映了研究区石炭纪至二叠纪船山世复杂而有序的时间相变与空间相变。  相似文献   

16.
西藏芒康地区上二叠统磷块岩矿的发现陈应明(云南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我队在西藏1:20万芒康幅、盐井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川藏公路南线四道班公路边测制剖面时发现胶磷矿。这一发现,对研究藏东地区上二叠统妥坝组沉积岩相和构造环境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贵州早二叠世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全 《贵州地质》1989,6(2):123-132
本文是在研究了本区地质构造背景为前提,采用现代沉积岩石学中岩石的分类命名(以突出岩石的环境),及生物生态相。并考虑了沉积岩石中保留微量元素的多少等多重相因素概念,讨论了二叠系三分后新建立的下二叠统(早二叠世即以(?)类Pseudoschwagerina带之始—Pamirina带之顶,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S.simplex带之始至Neostre-ptognathodus pequopensis带之始,菊石Properrites plummeri-Eoasianites subhaniei组合至Propinaceras simile组合,珊瑚主要为Kepingophyllum组合。将原阳新统划归中二叠统,乐平统划归上二叠统)沉积相。划分出四个沉积区,十个沉积(亚)相。即①盆地沉积区:包括盆地亚相,丘台亚相,陆棚亚相,斜坡亚相。②台地边缘区:为台地边缘礁、滩相。③台地沉积区:包括开阔海台地亚相(内含台地浅滩亚相,台内洼地亚相),半局限海台地亚相。④陆地边缘沉积区:滨岸沼泽相。根据各相区特点,建立起贵州早二叠世综合沉积模式。提出二叠纪海侵始于早二叠世晚期——羊场期初。  相似文献   

18.
内蒙准格尔旗东部太原组、山西组植物群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 本文涉及地区位于内蒙准格尔旗东部黄河以西,即所谓“准旗煤田”。区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但在沟谷中地层出露尚佳。本区最老地层为下、中奥陶统。中石炭统本溪组平行不整合覆盖其上,向上依次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干峰组,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及和尚沟组;下白垩统志丹群及其以后的地层则不整合于前述地层之上。  相似文献   

19.
李晓勇  谢国刚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23-727
通过1:250000邦多区幅和措麦区幅区域地质调查,对西藏文部-姆错丙尼地区的早二叠世拉嘎组进行了地层古生物及杂砾岩特征的研究,发现赋存于滑塌块体中的生物化石反映的地质时期为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而滑塌块体的“基质”地层时代应稍晚于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沉积特征表明杂砾岩成因具冰海相和水下块体重力流的复合(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20.
长江源各拉丹冬一带发现Gallowayinella Ting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牛志军  曾波夫 《地质通报》2002,21(11):756-758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 Ting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层非属早二叠世,而似应与青海省南部晚二叠世鸟丽群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