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钟强  钟明 《山东地质》2013,(10):73-75
针对巨厚松散层在钻孔施工中易出现钻孔孔壁坍塌、掉块、缩径,造成埋钻、粘钻、卡钻,找不到原孔而形成岔孔等钻孔事故,简述了在巨厚松散层钻孔裸孔安全施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河南三门峡勘探区地质构造复杂,小断层多,岩石倾角大,其上部马头山砂岩层及下部泥岩、页岩层,极易发生孔壁坍塌掉块事故。在钻进施工中,根据发生坍塌掉块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粘泥护孔、水泥护孔和泥浆护孔等处理方法,并采取相应钻进技术措施。经生产实践验证,该地区的施工处理方法及技术措施可有效预防孔内事故,提高钻效。  相似文献   

3.
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时,清除孔底积物是钻进工艺中重要的技术问题。在钻进过程中,开孔要用合金钻头,有时处理孔内事故也要用合金钻头,合金片都有可能崩落孔底。有的钻孔岩层不稳定,孔壁岩石剥落堆积于孔底。前者往往破坏金刚石钻头,后者处理不当则可能引起烧钻。因此常常要花较  相似文献   

4.
在风化破碎,节理很发育的地层或流沙层钻进时,只要水泵片刻停止供水或水柱的压力少于孔壁的压力时,往往就发生埋钻事故。  相似文献   

5.
钻探是为地质工作取得一手资料所采取的直接有效的手段。钻探工作中经常遇到地层渗漏、孔壁坍塌、钻孔缩径等复杂地质情况,由于孔壁的不稳定,常会出现卡钻、埋钻事故。若不及时治理,就可能造成孔内事故频繁发生,处理时间过长,或将导致钻孔报废。为了快速、安全、准确的钻探取心,就要从最初钻探设计时便开始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上宫金矿等实例,总结出钻前预留一级孔径、钻中采用套管与钻井液堵漏等方法,为后续钻进工作达到又快又好的效果,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烧钻或其他原因造成孔内事故后,被迫先反取孔内钻杆再处理孔内遗留的粗径钻具是处理孔内事故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采用常规的钻具连接方法,在发生孔内事故后,要想把钻杆一次全部倒脱上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反钻杆时不但要动用相当数量的反丝钻杆,而且还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孔壁不规整,钻杆头常常倒入孔壁处,拖长事故处理时间甚至报废进尺,这是常见的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进时在钻杆与粗径钻具的连接处加上一个“安全”接头,便可大大简化反钻杆的工序。  相似文献   

7.
供水工程     
《地下水》1990,(3)
冲击钻进卡钻事故处理 1、钻进中当钻头或抽筒下冲时,被岩泗挤、夹,造成的卡钻称为下卡钻。处理方法是将冲击钢绳绷紧用力摇晃,或用φ180mm,长3m,重0.6t的重杆捣击钻具,也可用千斤顶,杠杆等设备上提。 2、在钻进的情况下,提升钻具或在一个回次终了提钻具时,钻具被孔壁卡住称为上卡。处理时,不要上提钻具,应下放钻具,待钻具下降松动后再稍加转动,使钻具能上下数米,掌握好冲程高度,冲一次停一欢,往复冲击数次,再慢慢提升钻具;如果钻具卡死不能自由活动,卡死在一个层次时,可把  相似文献   

8.
深孔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施工中,由于所配置的钻机钻进能力强,在深孔的中深及以浅孔段钻进时转速高、钻效高,常因钻头工作环境或某一钻进参数的改变,而发生金刚石钻头(岩心管)与岩石烧结为一体的严重烧钻事故。通过严重烧钻事故案例,分析出中深孔段金刚石钻进易发生严重烧钻事故的几种工作状况,并对预防严重烧钻事故及处理严重烧钻事故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周高明 《探矿工程》2004,31(7):46-47
反循环钻进对地下水和松散地层有较大的抽吸力,易诱发孔壁坍塌,在松散地层中钻进极少采用。在ZK403孔的松散层中,采用了反循环钻进与多级套管跟管相结合的施工技术,钻孔顺利地穿过了大量涌水、松散而不稳定的采空区堆积层,较好地解决了该孔在松散层中的钻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口径金刚石钻进转速高,钻头与孔壁间隙小,当孔底冲洗中断或冲洗液冷却不足时,即使时间短促,也会发生烧钻事故。较轻时钻头变成蓝色,严重的胎体溶化和岩石烧结在一块,金刚石全部或大部被烧毁变成石墨。在无冲洗液冷却时,高钻速钻进的钻头每转一  相似文献   

11.
岩心钻探经常钻遇的孔内复杂情况之一是钻进松散,松软和水敏性的地层。在钻进中,如果泥浆类型选择不当,泥浆性能与地层不相适应,就往往发生孔壁缩径、塌陷崩落、钻头泡包、粘附卡钻等孔内事故,不但严重的影响钻探效率,而且造成经济的重大损失。为了拟制水敏性地层的水化膨胀和塌陷崩落,达到安全钻进之目的,就必须改善泥浆性  相似文献   

12.
新和地1井在钻进1314.00~1419.98 m孔段时钻遇巨厚破碎带,地层高度破碎、大倾角、富含水系,孔壁掉块、水敏坍塌现象严重。钻进时孔内阻力大,钻具放不到底,孔内事故多发,破碎带难以钻穿。为处理孔内事故并钻穿巨厚破碎带,采用水泥封孔护壁造斜技术。受孔内复杂因素影响,特别是1358.76~1396.46 m破碎带内水系对水泥浆的稀释和冲蚀破坏作用,前期多次水泥封孔失败,浪费了大量物资及工期。现场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场的水泥封孔技术难题,提高了水泥封孔护壁造斜的成功率。新和地1井深孔复杂地层水泥封孔护壁造斜技术对今后施工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震动器是一种处理卡钻事故的工具。是由我队机修厂根据兄弟队经验,结合本队情况设计制造的。它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处理钢粒卡钻事故,也能处理岩石掉块卡钻、孔内钻具多头穿插和夹钻事故。经我队五○四钻机试验,使用震动器处理钢粒卡钻事故,仅震动二十多分钟,即可将孔内事故排除。现将五○四钻机孔内事故处理情况介绍如下: 钻孔在419.65米处发生卡钻事故,当时用反扣钻杆处理。当孔内还剩岩芯管和钻铤各一根时,为了便于处理,使用110钻具透孔,当透至408.60米处,由于孔壁的钢粒落下,  相似文献   

14.
熊钟  罗晓斌 《探矿工程》2012,39(Z2):345-347
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主要特点是转速高、钻速快等,操作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烧钻事故。详细分析了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深孔烧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列举了2个烧钻事故处理实例,分析发生烧钻的原因和处理过程,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在青海埃坑南矿区钻遇含角砾石的断层泥地层,孔壁坍塌、掉块,卡钻事故时有发生,几乎无法继续钻进,使用水玻璃与相关钻井液处理剂配合使用制备水玻璃钾基抑制冲洗液,用来平衡地层压力保护孔壁,并且加大金刚石钻头及扩孔器外径,解决了钻孔坍塌、缩径以及卡钻等问题,使施工顺利进行,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钻孔抽采瓦斯是治理瓦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根据煤矿井下本煤层定向钻进技术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中硬煤层定向长钻孔的高效钻进工艺,该工艺是将复合钻进技术与煤矿井下定向钻进技术相结合实现定向长钻孔高效钻进的一种钻进方法。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能使钻孔孔壁平滑,防止憋泵、卡钻,减少事故处理时间,提高钻孔成功率和钻进效率。经分析,使用该技术后,与常规定向钻进相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26.8%,该技术为今后煤矿井下定向钻进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队在魏家地煤矿进行瓦斯抽放孔的施工,初期采用常规钻进技术,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钻遇采空区、裂隙带,钻井液的泄露问题。严重时,钻井液有进无出,造成孔壁坍塌,粘、附、卡钻等井内事故,甚至导致钻孔报废而延误工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再加上钻孔多布置在山坡、丘陵上,山路陡峻曲折,钻孔附近没有钻探需用的水源,供水条件极为困难。为了解决瓦斯抽放孔深孔钻进,供水条件差、钻井效率低,孔内事故多,施工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本次施工的魏家地煤矿1501号瓦斯抽放孔采用空气潜孔锤钻探施工技术。针对施工地区地层特点,采用下套管护孔换径,确保钻孔顺利施工及测井口径,有效封隔漏失和不稳定地层。并针对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调整钻进方法和技术参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该地区复杂地层的钻探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侯传东 《探矿工程》2004,31(10):53-55
结合工程实例,对螺杆钻定向钻进技术应用于处理事故孔时的设计、施工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对螺杆钻在造斜钻进时的钻进工艺、形成分支孔时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螺杆钻侧钻分支绕障技术处理绳索取心钻孔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光华 《探矿工程》2011,38(11):32-34
绳索取心钻进施工中常出现卡钻、埋钻和钻具断裂事故。一些孔内事故处理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深孔事故发生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进行处理,最终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在此情况下,采用侧钻绕障而避开孔内事故钻具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可大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避免钻孔报废带来的损失。重庆北碚龙车勘探区ZK6-2孔运用螺杆定向钻进侧钻分支绕障方法取得成功,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孔内纠偏与造斜技术在处理怒江松塔水电站孔内事故中的特殊应用。在覆盖层钻探中由于地层软硬不均,使得套管偏斜,阻碍了钻探工作的Jt~,J进行,使用纠偏技术进行钻孔纠偏,保证了孔壁垂直,提高了钻进质量;在破碎岩石中钻进,由于地层破碎塌孔造成埋钻使得钻进无法进行,如果废孔将会造成成孔成本的巨大浪费,使用孔内造斜技术进行孔内事故的处理,有效地消除了埋钻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了钻探工作继续进行。孔内纠偏与造斜技术在怒江松塔水电站深厚覆盖层及破碎岩石钻探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