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研究区内地质资料,建立4个谱矩法反演煤层厚度的测试模型,模型参数分别为子波频率、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夹矸及积分区间。不同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地震子波主频大小、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差异、以及煤层中夹矸的变化基本上不影响谱矩法反演煤层厚度,但不同的积分区间对谱矩法反演煤厚影响较大。以子波主频50Hz、积分区25~50Hz对研究区内8煤层的厚度进行谱矩法反演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南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达14m;中西部煤层较厚,变化较缓;西北部煤层厚度较薄,一般小于2m。对比25个钻孔数据,三维地震数据谱矩法反演的8煤层厚度,有17个钻孔相对误差小于18%。  相似文献   

2.
砂岩型铀矿主要分布在砂与泥岩互层中,地层的分布特点是横向上具有一定连续性,而纵向上相变快、厚度薄,给地震预测带来较大困难。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测老庙盆地地层层数多,厚度薄的特点,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的方法预测有利于成铀岩层。通过比较地层岩性与物理属性的相关程度,发现电阻率对岩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依据测井资料建立岩性概率模型,以电阻率剖面与岩性概率模型约束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地层岩性剖面。地层岩性剖面表明:该区铀矿主要集中在深度100 m左右及180~260 m二个层段,其岩性结构表现为砂泥-细、粗砂岩-砂泥/泥。  相似文献   

3.
以鄂尔多斯东缘A区块为例,通过岩石物理正演分析,论证了储层岩石物理参数的敏感性,确定利用纵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比参数进行储层的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正演模拟,研究了地震的极限分辨率及不同厚度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运用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研究区太原组进行储层预测研究,以解决该区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单一岩石物理参数无法区分岩性等问题。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预测厚度大于3 m的储层。对比研究区内11口测井解释厚度与储层反演厚度表明,储层反演预测厚度平均误差为7.5%,其中5口盲井的平均误差为10.2%,一口新钻井的砂体厚度预测误差为1.73%,为该区的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胜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田,具有含煤层数多、厚度不均、层间距不稳定等特点,勘探区内地震反射波追踪对比存在多解性,严重影响了煤层的追踪对比。为破解该难题,对东胜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了以模型为基础的多井约束岩性宽带反演,即:利用该勘探区的地震数据资料、对煤层反射波解释层位、断层数据,结合测井数据、岩性柱状数据及其它地质资料,进行多井约束下的二维叠后反演,对所得到的反演数据体再依据反演原理,结合已知测井数据进行地震属性反演,最终得到能够反映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数据。对波阻抗反演数据进行煤层追踪对比解释,准确圈定出区内煤层的赋存范围,并合理解释了煤层分叉、合并、尖灭及厚度变化等地质现象,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区新近系砂岩储层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的特点, 通过研究分析砂体储层与地震属性、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 采用伽玛拟声波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对研究区新近系进行储层预测, 并与常规的波阻抗反演、声波测井约束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生成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垂向分辨率, 可以有效识别出薄层砂体。该预测结果有效支撑了井位优选, 并经过了新钻井钻探证实, 实现了该区油气调查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新疆准东煤田主要煤层为赋存于中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中的B煤组煤层,受区域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影响,该煤组煤层存在分叉合并、露头、缺失、火烧等地质现象,煤层结构比较复杂。以准东煤田西山窑组地层中的B煤组煤层为例,介绍了上述地质现象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的表现特征及解释原则,并采用地震反演技术对该区煤层厚度及煤层结构进行了解释,其精度与实际揭露相比,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域为洛带气田遂宁组,该储层具有厚度薄、低孔隙度、低渗透层等特征,单一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难以达到精确刻画有利相带。地质统计学反演适用于复杂储层的地震预测和描述,与常规波阻抗反演相比,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能更有效地反映厚度薄的储层,反演结果更接近实际地质特征,能够很好地弥补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缺陷,实现对储层特征的精细描述。针对研究区地质特点,根据储层发育特征和地质规律,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采用岩性划分及统计学参数分析等技术方法进行储层预测,有效地预测了洛带气田的砂体厚度、平均孔隙度平面以及储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EXB矿区主要目的层为一套泛滥平原河流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地层,煤层顶板岩性空间变化快,预测难度大。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建立煤、中砂岩、细砂岩和泥质砂岩的波阻抗频率直方图:煤的波阻抗值较小,主要范围3 000~6 300 m/s·(g/cm3);中砂岩的波阻抗值域范围5 500~10 000 m/s·(g/cm3);由于细砂岩和泥质砂岩性质接近,在波阻抗上无法区分,将两者合并处理,值域范围6 000~12 000 m/s·(g/cm3)。然后利用叠后地震反演计算波阻抗体,利用岩相与流体概率分析技术预测煤层顶板岩性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地震预测的岩性及其厚度的宏观变化趋势与钻井揭示结果基本一致,岩性平面厚度分布规律与沉积环境相符。   相似文献   

9.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岩性勘探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与其他地震反演技术相比,波阻抗反演技术不仅可提高原始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而且可以将地震波转换为地层信息。介绍了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以平顶山某采区岩性勘探为例,说明波阻抗地震反演方法可以进行岩性勘探,并可用来预测煤层厚度,同时还可以识别煤层中的夹矸。  相似文献   

10.
T4钻孔煤厚突变原因的地震综合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钻孔资料分析、测井曲线对比、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以及综合地震地质解释等几个方面,对T4孔的煤厚变化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解释,查明了T4孔煤厚变化的原因以及区内煤厚变化趋势。后期的地面钻探补充勘探结果表明:通过对三维地震信息的综合地质解释,认为该区煤层厚度变化主要是沉积原因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且,与实际揭露相比,三维地震资料的煤厚预测精度较高,为矿井的采区划分、安全生产和巷道布局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岩性油气藏是目前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的四大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中国陆上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现实领域。但受其复杂性影响,这类目标的勘探对物探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特别是储层预测的精度,其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勘探的成败。这里通过精细层序格架下的地层解释,精细地震相分析,区域地质认识等基础上,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对塔里木盆地塔北西部玉东地区古近系岩性圈闭的储层分布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对埋深超过5 000m,单砂体厚度小于4m超薄储层的准确预测,垂向分辨率相比于稀疏脉冲反演提高了5倍以上,预测厚度实钻吻合率达到92.1%。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4口评价井均获得高产油气流,成功实现了油藏的滚动扩边、新增油藏面积、新增储量。本次研究建立了完善的面向超薄砂岩储层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流程,可为相同区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质统计学反演是一种基于波阻抗反演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反演方法。它将随机模拟与地震反演相结合,以地震数据为约束,通过模拟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预测储层分布规律,是量化预测的有效工具。以什邡气田A区块为例,利用地震、测井资料和地质理论,在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一套高分辨率的岩性反演体。对比得知,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较好,预测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这为后续天然气储量计算、开发井产能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宝音图地区的地层与岩体具有明显的磁性和电性差异,为了解该区航磁异常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通过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地面磁异常及复核航磁异常的位置,对磁测数据进行化极、延拓等处理,获得磁异常的形态、规模、埋深等特征;选取矿化好的磁异常区段进行激电测深工作,反演矿(化)体在深部的规模及延伸状况;而后通过钻探工程揭露,验证激电反演结果。最后结合地质、激电测深、钻探验证等资料,用Oasis Montaj软件对磁测剖面数据进行2.75D人机联合约束反演,拟合出矿体的形态特征,得出异常体的相对深度、宽度和厚度,为地质找矿提供有利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龙固井田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煤田,位于巨野煤田中部,其首采扩大区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考虑3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受其顶板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影响,因此首先依据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成果及波阻抗反演解释成果对二者进行定量化,然后对波阻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波阻抗数据和量化后的构造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范围及等量贡献。在此距离范围内构造和岩性的权值各为0.5,依此生成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分析3煤层顶板以上10m、20m处的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图可以发现,该区3煤层顶板稳定性比较好。且其稳定性主要是受构造因素控制,岩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评价勘查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验证原有钻孔的施工质量,在距原7755号孔50m的地方施工了S06-1孔。施工发现,S06-1孔的标志层和煤层资料与原7755号相差很大,最大可达119.60m。究其原因是本区岩性软硬相间、岩层倾角大以及施工质量差所致。在仔细分析施工钻孔岩性的基础上,发现区内有一层灰褐色、含直径为1mm的石英泥岩较为稳定,可作为标志层对煤层进行预测,并以此提出了见煤深度预测公式,对该区煤层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见煤深度很近,从而证明该标志层及预测公式可靠,可作为后续钻探施工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云 《中国煤炭地质》2012,(7):59-60,72
煤炭企业对地质安全保障的期望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查清煤层赋存形态、构造、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条件、岩浆岩侵蚀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已远超规范。以岩心、测井为约束条件的波阻抗反演,可有效提高目标地质体的预测精度。Jason反演所导出的结果是一宽频带的反射系数序列和宽频带的波阻抗数据,同时加入了低频分量,使反演结果能正确地反映地层变化规律。实例表明,在波阻抗剖面上,不仅可以预测出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反映煤层夹矸及围岩的变化规律及煤层受岩浆岩侵蚀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煤田是我国煤层气勘探的重要区块。为搞清该区煤层气藏富集规律, 通过气测录井和现场解吸等手段研究了该区煤层气地质特征;通过分析不同煤层气井的含气量、煤层顶底板岩性等资料, 认为影响勘查区煤层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是上覆有效盖层的厚度;通过煤层气样的气体组分分析, 确定了甲烷风化带的大致影响范围。预测结果显示, 乌审煤田煤层气主要赋存于中、北部3-1煤层800 m以深地区, 顶底板封盖良好区域含气量可达到8 m3/t, 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为扇三角洲致密砂砾岩,具有低孔、低渗、储层薄的特征,水下中等孔隙度的灰绿色砂砾岩为优质储层。由于地震资料主频低(25~30 Hz),储层薄(10 m左右),而且优质储层与致密层阻抗叠置,目前常用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叠前同时反演等方法都满足不了该地区优质薄储层预测的要求。笔者基于取芯、测井、试油等资料开展岩石物理分析,利用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建立岩石物理图版,确定该区的优质储层参数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综合叠前同时反演与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的优点,实现砂砾岩优质薄储层的预测。反演结果表明,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可以明显提高储层纵向预测的分辨率,较好地解决该地区致密砂砾岩优质薄储层预测的问题,为该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储层地震反演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民屯凹陷构造复杂、薄互层储层横向变化快等特殊地质条件, 在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高分辨处理的地震资料基础上, 利用以已知地质规律和测井资料为约束的储层地震反演新技术, 对地下岩层空间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反演、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储层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通过叠前高分辨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测井多属性反演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了该区储层预测的纵向分辨率, 加强了对薄互层砂体的识别能力, 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落实了有利的岩性圈闭, 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为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四川盆地L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统计学反演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数据和地质认识,对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预测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四川盆地L地区气田开发实践,总结出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且适用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非均质构造~岩性复合式气藏的反演路线,在叠后约束稀疏脉冲确定性反演的基础上,由阻抗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储层参数随机模拟,进而进行有利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对于识别非均质砂泥岩薄互型储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