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总电力产量的三分之一。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将降低技术成本、提高化石燃料及碳的价格。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对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一些国家核电供应能力的削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的全球化趋势等,都有可能进一步重塑全球能源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蒂赫·比罗尔日前在京出席《世界能源投资展望报告》发布会时表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投资需求将达40.2万亿美元,是目前投资规模1.6万亿美元的25倍,全球能源行业投资的增长空间巨大。比罗尔解释称,过去十年,全球能源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3,(1):42-42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美国2017年前后将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2030年成为石油净出口国,2035年可接近能源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全球能源网络的互动逻辑与格局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2):295-314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能源需求结构和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与全球能源的互动逻辑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更好理解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过程,本文探讨了全球能源互动的基本理论认知,并借助复杂网络、投入产出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格局及其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从油气贸易到可再生能源贸易,从油气为主的投资到多元化能源品种的投资,从传统能源贸易到隐含能源贸易等方面,中国逐渐塑造了多元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主要结论为:① “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和巨大的油气需求,决定了保障海外油气供应是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最直接的逻辑,互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②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逻辑从单纯的油气贸易转变为涉及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的贸易,凭借制造业优势,互动范围从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到全球拥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装机需求的国家,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贸易新格局。③ 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目标从有限数量的东道国扩展到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业务不仅局限在油气领域,也扩大到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及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④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部分能源隐含于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中进行二次分配,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与中国具有一般商品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球“能源中枢”的功能。本文可为深刻认识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关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参与全球能源经济治理提供理论视角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08,(1):46-47
当今世界能耗的7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但是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人类开始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各国纷纷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9月全球已有35个发达国家和10个发展中国家制定了本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传统能源的重要补充,并且引导未来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世界各国也都清楚地认识到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才能增加能源供给,也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14,(11):63-63
正"2011年至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为2.23%,高于国际能源署(IEA)的分析数据1.9%;而同期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为1.97%,也高于国际能源署1.4%的数据。"今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课题组撰写的《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3-2014》研究报告在北京公布。研究报告首席专家徐小杰研究员披露,中国的能源需求趋势将成为全球的最大变量。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在伦敦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4》报告称,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需求国,但随后其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并达到峰值。国际能源署预计,在2040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将达到每天1.04亿桶,其中中东地区将贡献多数产量增量。需求方面,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将放缓甚至出现零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主要需求方如美国、  相似文献   

8.
种照辉  姜信洁  何则 《地理研究》2022,41(12):3214-3228
随着可再生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贸易重要增长点,国家和地区间的能源贸易依赖关系也随之变化。基于2011—2020年世界能源、经济及创新指数等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阐释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贸易情况,探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贸易依赖网络的演化过程,使用 QAP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化石能源贸易依赖网络和可再生能源贸易依赖网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11—2020年,化石能源贸易的稳定性较高,而可再生能源贸易发展迅速。可再生能源贸易依赖网络展现出更高的整体依赖程度,其对化石能源贸易的依赖关系产生了替代作用。中国既要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要加强与能源大国的贸易合作,从而与世界建立更加稳固的双向能源贸易合作的网络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4》报告称,2040年,全球煤炭需求量将增加15%,中国煤炭需求量将占全球的50%左右,并在2030年出现下降。报告称,世界煤炭资源丰富,供应能得到保障,但其未来消费量的多少取决于污染控制和二氧化碳减排的需要。全球煤炭需求到2040年将增加15%,但是,其中几乎2/3的增长将出现在下一个10年中。中国煤炭需求占全球煤炭消费比  相似文献   

10.
杨宇  夏四友  钱肖颖 《地理学报》2022,77(8):2050-2066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问题日益成为世界能源地理及政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不同阶段的能源内涵、属性及地缘政治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可再生能源时代,能源地缘政治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和综合化。本文对比了不同阶段能源的地缘政治特征,梳理了可再生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历程。研究认为:全球能源转型将加剧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改变传统能源安全主导的地缘安全与冲突关系,改变不同国家在全球能源地缘政治中的角色,重塑传统油气时代所形成的国家能源关系,同时也将凸显新能源技术和关键稀缺材料对能源转型地缘政治的影响,并引发新的能源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发现虽然各学科的学者对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进行了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关于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影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理论框架、技术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仍存在发展和完善的空间。展望未来,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研究亟待加强学科理论研究,推动能源转型地缘政治的科学计量研究转向,加强服务学科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重大决策的应用研究,探究能源转型对传统能源地缘政治重构的地理效应、能源转型地缘政治的作用机理和能源转型地缘政治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同时要紧密结合气候变化、“双碳”目标、全球能源治理等国际学术前沿来开展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研究,以丰富世界能源地理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推动力,直接影响世界数十亿人的生活质量。而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也促使各方加强了对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视。能源安全是多层面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生产国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许多人认为,能源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能源独立程度,也正是这种看法致使全球能源争夺不断加剧,世界能源安全面临着诸多威胁。目前,预测未来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的看法已经得到普遍的共识。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石油日均需求将增长42%,天然气年需求量将增加60%。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都在加剧,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全球石油、天然气、煤和铀等主要生化能源可采储量和年开采量的关系,结论认为:石油、天然气和铀枯竭的时限将在2040年,煤炭在2100年也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认为,上述生化能源是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气候变暖的主要根源,也是国际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全球生化能源枯竭的大背景下,我国主要生化能源的保障程度下降,石油的国际依存度提高,面临的国际能源形势日益严峻。作者认为,21世纪前20年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的最后机会,合理的能源战略将是保证2020年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建议根据生化能源特点及我国现状,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证2020年前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同时加强对“阳光经济”战略的研究,寻求2020年以后解决能源出路的长久性战略,为制定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10,(14):63-64
日前,在上海首发的2010年《BP世界能源统计》显示,经济衰退拖累2009年能源消费走低,去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下降了1.1%,这是1982年来的首次下降。2009年,世界石油、天然气及核能消费均出现下降,而煤炭消费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2,(4):45-45
页岩气是一种赋存于泥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开采出来的页岩气就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世界上,美国率先进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并在近年实现技术突破,带动国内天然气产量飙升,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下降。2010年全美页岩气产量达到1,379.2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23%。2011年全美页岩气产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远超过中国常规天然气1,011.15亿立方米的年产量。有专家甚至预言,美国将凭借页岩气实现能源独立,称之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页岩气的发现,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的能源大门,也令全球的能源结构、价格机制、气候政策、地缘政治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将达到15%左右。但和煤炭相比,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仍然较弱。  相似文献   

16.
叶小伟  乔建芳 《干旱区地理》2022,45(4):1313-1319
乌兹别克斯坦是位于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之一。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框架内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需要,利用文献、数据等分析法,从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沼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国家发展规划、优惠激励措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新投资项目等角度,对乌兹别克斯坦可再生能源发展总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兹别克斯坦拥有良好的可再生资源条件,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也将逐渐提高。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接连出台有关政策,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以期实现能源多样化。中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合作空间巨大,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经济和开展低碳能源合作领域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西部资源》2012,(6):24
记者近日了解到,最新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展望2012》报告预测,到2020年风电可以供应全球12%的电力需求,2030年将会超过20%。其中,中国到2030年风电装机量将占全球装机量30%。数据显示,2010年底,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44.7GW,2011年底为62.3GW,报告预测到今年底这一数据将达到80GW。在国际能源署"国内国际能源、环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能源局希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进一步优化至10.7%,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1%,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在2014年将进一步深化。国家能源局消息,"2014年解决用气荒,不仅需要提高供给,还要加强调控。"在1月13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如何应对天然气"气荒"成为国家能源局在2014年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增加天然气供应的措施中,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将加快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披露,初步规划到2020年,要煤制气500亿立方米以上,占到国产气的12.5%。  相似文献   

19.
能源有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之分。目前,人类大规模地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人类迟早要面对化石燃料完全耗尽的现实。同时,由于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生态破坏已经不容忽视。CO2的排放量日渐增多,温室效应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研究新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必然,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大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8,(8):F0003-F0003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全球可再生能源在2002年-2006年基本以年均15%~30%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5年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0%。2007年,全球风能发电能力增长28%,联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增长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