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 2 0 0 1年会于 2 0 0 1年 9月 6~ 1 2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 Cancun召开。来自 2 5个国家和地区的 1 2 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其中有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Computers & Geosciences》杂志主编 Bon-ham- Carter G F,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副主席Agterberg F P,《Mathematical Geology》杂志主编 Hohn M E,《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杂志主编 Merriam D F等著名数学地质学家。会议提交论文 1 96篇。中国有 5名代表参加 ,其中中国地质大学 1名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 1名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3名。今年…  相似文献   

2.
金秋十月,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国家小组主席王思敬院士、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副主席伍法权研究员等受韩国工程地质协会邀请,率团赴韩国首尔参加第六届亚洲工程地质灾害区域会议(2007年10月16日~2007年10月19日)。本次会议是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国  相似文献   

3.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一9日在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教委、能源部油汽总公司3个系统11个单位的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有11位代表报告了有关蓝片岩低温一极低温的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了极低级变  相似文献   

4.
第 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10月 14~ 17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内生矿床成矿机制国家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主办 ,国际矿物学会包裹体专业委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协办。12 0余名与会者代表了全国各地质院所、高等院校地质院校、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三位国际著名地质学家专程来华参加会议并作重要报告 ,参加会议的众多的年轻代表给会议带来了活力 ,反映地质流体研究新人辈出 ,后…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学术讨论会于 10月 11日上午开幕 ,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与会代表共 2 2 0多人。会上王思敬院士代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给张咸恭教授等 10 1人颁发IAEG会员证书。开幕式结束后王院士作了‘中国大陆地圈动力学系统与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报告 ,刘广润院士作了有关环境地质问题报告。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反响。下午开始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做大会学术报告 :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2 .地壳稳定性评价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3.高坝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主办的“水资源与城市环境国际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于2 0 0 3年 1 1月 9日在武汉召开。会议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香港大学、国际地球化学与天体化学协会、王宽诚教育基金会、湖北省地质学会、河海大学 )和南京大学的支持。来自世界各国的 1 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捷克、冰岛、日本、新加坡、加纳、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2 1名代表。此次会议是近十年来由我…  相似文献   

7.
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于 2 0 0 0年 7月 31日至 8月 3日在秦皇岛国际饭店成功召开。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此类会议。这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主办 ,标志着我国古植物学学术水平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自 30日起 ,操着不同语言 ,有着不同肤色的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 10多位学者纷纷聚集到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其中有来自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瑞典皇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的 7位院士和我国的 4位院士。代表们带来了 2 0 0多篇论文。在 3天的会上交流全球古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9—24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和中国国际前寒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SHRIMP国际工作会议暨高分辨二次离子质谱(HR-SIMS)及LA-ICP-MS地质年代学进展及其地质应用国际研讨会(包括‘锆石年代学讲座’)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分别在北京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古巴、韩国、加拿大、美国、挪威、瑞士、日本、西班牙、印度、意大利共17个国家的百余名代表(其中境外代表40余名)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
由甘肃省石油学会、甘肃省地质学会、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筹)、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油气地化及地化勘探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10月6日至10日在兰州地质所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石油部、地矿部、高等院校、煤炭部,出版单位、甘肃省及中国科学院等各方面的有关代表近百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的四位学者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展示了油气地化及化探方面的最新成果。大会宣读论文30篇,另有一些成果在分组讨论会上交流。中外学者聚集一堂、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0.
大会概况: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约3705名,分别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181名是中国(不含台湾)代表。大会共收到并发表论文摘要6139篇,其中5705篇(分146个讨论场)参加学科讨论,434篇(分59个讨论会场)参加专题讨论。会议期间有14位中国地质学家被邀请主持学术讨论会;50余位中国地质学家应邀在各种讨论会上发言。大会安排了7条会前野外地质考察路线,9条会间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和14条会后野外地质考察路线;7000余人次参观了地质展览会。本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性发…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科联数据、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中国地质协会数学地质委员会共同发起并由加拿大地调所Agterberg教授协助组织于1990年10月2日—10月25日在武汉召开了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国内外文章共104篇。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意大利等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Mac-Camon作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12.
1986年8月1日至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举行了第九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同时还召开了国际洞穴学会成员国代表会议。共有35个国家的代表45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国有3名代表出席。 会议论文集共2卷,纳入论文256篇,近30个国家提交了论文。中国共提交论文16篇,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理所,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岩溶地质研究所及四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89年7月9日至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以程裕淇教授为团长、叶连俊教授等为副团长的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代表团由地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冶金部、化工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统配煤矿总公司、国家建材局、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海洋局等12个部门60名代表组成。加上通过其它各种渠道,我国参加会议的学者过百人,是1976年以来我国参加国际地质大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来自江苏的代表有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星学、吴望始、金玉玕、陈丕基、孙伟国和周祖仁:中国矿业大学刘焕杰以及南京大学杨怀仁和张忠英。现将本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情况作一介绍,以飨广大地质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84年8月4—14日在苏联莫斯科隆重举行。有100多个国家,五、六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派出了以地质矿产部朱训副部长为团长、程裕琪等著名地质学家为副团长,由12个部门的7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地质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据有关材料报道,这届大会主要有科学报告会、座谈讨论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地质参观和  相似文献   

15.
1.由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及深源岩石包体国际讨论会”于1992年9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近几年来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与海内外学者的合作,促进国际岩石圈计划的深入开展。与会代表中,除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校、地矿部和国家地震局等系统的知名学者外,还有来自基层生产单位的代表。会议特邀了著名地球化学家江博明博士和英国学者Menzies博士出席,澳籍华人孙贤沭博士作为会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此外,台湾著名岩石学家陈正宏教授和来自台湾大学的五名年青科学家以及美、英、日、意、墨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 ,2 0 0 1年 11月 15~ 16日 ,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专委会、物化探专委会和四川省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球化学专委会联合在龙泉驿召开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技术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冶金、石油、核工业、环保部门 ,四川省遥感中心、测试中心 ,化探队 ,物探队 ,区调队 ,10 8队 ,4 0 3队和东道主 10 9队。应会议邀请 ,四川省地质学会、中国地调局西南项目办、四川省地调院、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编辑部也参加了会议 ,共有 18个单位 5 3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 36…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地质学会第10次工作(基层)会议于1992年11月12—14日在温江召开,有全省各地(市)州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基层学会的95位代表参加。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14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搞活学会工作。 会上传达了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庆祝活动的盛况;报告了80年代我国地质科学发展状况;还邀请了参加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代表及赴法考察专家作了报告。与此同时介绍了上级科协、学会和兄弟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生物学会东北组已恢复活动,于1987年12月9日至11日在长春召开了首届学术年会—东北古生物工作展望学术讨论会。来自东北三省教学、科研、地质、石油、煤炭及博物馆等系统17个单位的代表及区内外来宾共80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传达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工作会议精神和今年召开的第11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地质会议、古  相似文献   

19.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03,22(2):161-162
20 0 3年 5月 11- 18日 ,在法国南部地中海岸蒙彼利埃(Montpellier)市举行了第三届岩溶记录 -气候变化的国际研讨会。第一届国际研讨会 ,于 1996年在挪威卑尔根 (Bergen)市举行 ,李彬博士参加了这届研讨会。第二届国际研讨会 ,于2 0 0 0年在波兰克拉科夫 (Krakow)市召开。出席第三届会议的有法国、德国、美国、英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波兰、以色列、新西兰等 2 5个国家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代表达 12 0余人 ,其中有国际著名学者 D.Ford,P.Williams,A.Baker,D.Genty,S.E.L auriten和 B.Onac等人。会议共提交论文摘要 10 0余篇 (其…  相似文献   

20.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等发起 ,由西北大学主办的“2 1世纪初构造地质学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0月 2 6~ 2 8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 1 1 0篇。 1 35名构造学家、地质学家参加了会议 1。会上由国家基金委有关负责人简要介绍了美国基金会构造地质学战略规划——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新航程。任纪舜、张国伟、张本仁、滕吉文院士和金振民教授相继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议主题包括 :1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和中国大陆构造 ;2地球表层系统与新构造运动 ;3地质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