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CHAMP卫星星历及加速度计数据推求地球重力场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讨论基于CHAMP卫星星历和加速度计数据推求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数值微分算法.首先利用牛顿内插公式,根据CHAMP卫星星历观测值求解卫星运动加速度.在计算卫星加速度时,建议采用速度数据内插加速度.扣除其他非地球引力摄动加速度后,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观测方程.利用GFZ数据中心提供的24天CHAMP星历数据和加速度计数据解算出50×5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并与EGM96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低阶位系数上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大地测量学     
CH20041546利用CHAMP卫星星历及加速度计数据推求地球重力场模型=Recoverying the Gravitational Poten- tial Model from the Ephemerides and Accelermeter of CHAMP/徐天河,杨元喜(西安测绘研究所)∥测绘学报.-2004,33(2).-95-99 讨论基于CHAMP卫星星历和加速度计数据推求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数值微分算法。首先利用牛顿内插公式, 根据CHAMP卫星星历观测值求解卫星运动加速度。在计算卫星加速度时,建议采用速度数据内插加速度。扣除其他非地球引力摄动加速度后,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观  相似文献   

3.
导航卫星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卫星自身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是利用GNSS解算用户速度和加速度的前提和关键,其计算精度也直接影响解算结果。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基于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的导航卫星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包括:(1)基于广播星历的公式法;(2)基于导航卫星位置序列的数值差分法;(3)基于导航卫星位置序列的解析差分法。首先在基于广播星历的公式法中,推导了Kepler根数型、GEO型、位置-速度型等三类广播星历计算卫星速度和加速度的解析计算公式,通过比较表明:(1)广播星历解析公式总体计算精度较低;(2)位置-速度型广播星历的加速度计算精度高,而Kepler型广播星历的速度计算精度高;(3)高轨道卫星的速度、加速度计算精度优于中轨卫星。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精密星历的数值差分法和解析差分法的卫星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解析差分法虽然在计算效率上具有优势,但利用短期位置序列建立的解析模型难以表达卫星的真实轨道特征,导致计算的卫星速度较数值差分法低,但两者的加速度计算精度相当。最后通过来自于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ntinue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CORS)站点上的实测数据对上述各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评估和比较,表明数值差分法具有最高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精度,在高精度应用中应尽量采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CHAMP卫星加速度在协议地球坐标系(CTS)和协议惯性坐标系(CIS)之间的转换,推导了加速度的转换公式。经过进一步的讨论,指出加速度转换公式的后两项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惯性力,如果要转换的加速度是卫星的运行加速度(即位置的二阶导数),转换公式就应该加上后两项;如果是实际存在的力产生的加速度应按一般的矢量来转换。最后,利用2002年1月2日一天0时到24时的CHAMP卫星精密星历对加速度转换公式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用矢量微分推导出光压摄动加速度对卫星位置矢量的偏导数公式,并用数值微分方法检验了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用矢量微分推导出光压摄动加速度对卫星位置矢量的偏导数公式,并用数值微分方法检验了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先由IGS精密星历计算出GPS卫星的总加速度,此加速度可以作为卫星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全部力作用的结果;利用现有的力模型计算了部分摄动力对卫星产生的加速度,对这两种方法所得加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有的力学模型与卫星运动中所受的实际作用力之间仍有不可忽视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GPS长距离和多测段定位中广播星历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解先  朱文耀 《测绘学报》1997,26(2):140-147
本文分析了广播星历误差对GPS长基线和多测段定位结果的影响,由此提出了旨在减弱卫星轨道误差对于相对定位精度影响的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即先按卫星运动的力学模型建立状态方程,其初始状态向量由某组广播星历得出,由每组广播星历建立观测方程,由数值积分得出的参考轨道由广播星历toe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观测值的最小二乘平差所得的改正后的轨道,不仅可消除各组广播星历间的不一致性,而且其精度也高于任何一组广播星历  相似文献   

9.
GLONASS卫星星历以3个常数表示摄动加速度在各坐标轴上的分量,即认为摄动项在拟合时段内保持不变。这样的摄动模型与实际相差较远,为保证精度,其星历更新间隔短至半个小时。本文提出了针对导航卫星摄动加速度的二次多项式建模法。首先以多项式拟合短时段内的摄动项精度更高,同时选取二次多项式也不会过量增加星历参数个数。为研究该方法在北斗导航系统中的适用性,星历拟合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导航卫星:GEO卫星、IGSO卫星和MEO卫星。  相似文献   

10.
利用GEO卫星进行转发式授时的原理,将监测得到的授时偏差结果与卫星广播的星历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对卫星的解算星历和广播星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当卫星运动到赤道上方时,z方向的运动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星历预报误差最大,卫星径向距离偏差最大,此时授时偏差最大;卫星从赤道上方运动到南北两端过程中,z方向的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星历预报误差逐渐变小,卫星运动到南北两端时,z方向的运动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小,星历预报误差最小,卫星径向距离偏差最小,此时授时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模拟的CHAMP卫星星历,分别采用基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数值微分法和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能量守恒法建立观测方程,恢复出50阶次的重力位系数。同时,考虑到CHAMP卫星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存在的误差,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对各项精度指标的敏感程度,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崔立鲁 《测绘工程》2012,21(3):21-25,30
阐述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牛顿插值法的原理,详细地推导其一次、二次微分通用公式,并分别利用推导出来的微分公式对卫星星历模拟数据进行了相应的插值计算,得到对应的卫星加速度数据。通过比较不同公式的计算结果,验证一次、二次微分公式的正确性,并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红慧  李建刚 《测绘通报》2020,(12):101-105
为了对MGEX提供的广播星历产品进行精度评估,本文推导了广播星历计算卫星在地固坐标系下位置的数学模型,归纳了精密星历对广播星历进行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借助MGEX系统提供广播星历产品,对比分析了MGEX系统提供的GPS卫星广播星历轨道及钟差的误差平均值和RMS值。试验结果表明:除个别卫星轨道误差RMS超过4 m,钟差误差平均值大于8 ns外,MGEX提供的7 d和27 d的广播星历产品的轨道精度都优于3 m,钟差误差小于6.5 ns。本文为使用MGEX广播星历的用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精密星历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求二次导数的方法计算了卫星在J2000.0惯性坐标系下的总加速度;利用现有的力模型计算了地球中心引力,地球非球形摄动力,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摄动力,地球固体潮摄动力,相对论效应摄动力对GPS/BDS卫星所产生的加速度数值大小;利用G-file里的BERNE太阳光压模型参数计算了GPS卫星太阳光压摄动加速度大小;对GPS/BDS卫星所受的不同摄动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对同一摄动力对不同类型卫星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现有力模型与GPS/BDS卫星所受的实际作用力仍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类型卫星所受摄动力有明显差异,在精密定轨的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卫星建立合适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定位过程中,系统要向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服务,必须首先推算出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实时坐标。对一般用户来说,卫星坐标是根据接收机收到的卫星导航电文中广播星历参数按固定公式来计算的,即所谓直接法。采用直接法计算过程繁琐,会占用大量内存,影响计算效率,目前较为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对广播星历进行插值或拟合来获取较为精确的卫星坐标。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全球定位系统广播星历插值计算卫星位置插值算法,比较了几种算法的特性和使用范围,分析了计算精度以及插值阶数对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卫星广播星历有能被用户实时观测到的特点,因此为导航和实时定位提供了方便。精密星历是高精度的事后星历,而广播星历是由全球定位系统的地面控制部分所确定和提供,并经过卫星向全球用户公开播发的一种预报星历。本文选取了GPS和GLONASS卫星系统,并对GPS和GLONASS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计算的卫星位置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广播星历的精度与卫星和原子钟的类型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量守恒方程给出了利用卫星轨迹交叉点标定CHAMP卫星加速度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并给出了其严密的积分公式及其离散化形式。为了控制加速度数据的扰动异常 ,建议采用抗差估计求解参数值 ,并基于实测的CHAMP卫星加速度计数据进行了计算与比较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CHAMP星历精化地球重力场的正则化算法与模拟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由低轨卫星的星历数据计算地球引力位系数的观测方程,探讨解算位系数的正则化算法,导出基于Kaula规则约束的正则化算法的均方误差迹的谱分解公式。利用CHAMP卫星5天的模拟星历恢复了直至54阶次的引力位系数。模拟结果表明:基于Kaula规则约束的正则化算法能有效地改善36阶次以上的位系数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不同卫星星历对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的影响,本文选取不同的卫星星历产品分别进行静态精密单点定位试验,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并与IGS发布的天顶对流层延迟产品相比。结果表明,采用最终星历、快速星历和超快星历实测部分时,天顶对流层延迟的平均RMS值分别为4.5mm、4.3mm和4.6mm,估计精度一致。而采用超快星历外推部分时,平均RMS值为6.3mm,估计精度略低。  相似文献   

20.
广播星历下多系统卫星位置、速度计算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党亚民  杨强  宋传峰 《测绘通报》2016,(1):64-67,75
目前GNSS空间部分主要由GPS、GLONASS、Galileo、BDS 4系统构成,在利用广播星历进行多星组合导航时,需要根据不同卫星星座广播星历精度信息实现多系统定位信息的组合。现有研究对GPS、GLONASS广播星历精度进行了充分分析,但对由Galileo、BDS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速度及其精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精密星历对GNSS广播星历计算的卫星位置、速度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PS广播星历解算的卫星位置误差小于2 m,GLONASS广播星历解算的卫星位置误差最大在4 m左右,Galileo广播星历解算的卫星位置误差最大在3 m左右,BDS广播星历解算的GEO卫星位置误差最大在40 m左右,IGSO卫星位置误差最大在9 m左右,MEO卫星位置误差最大在5 m左右。GPS、Galileo、BDS速度误差在1 mm/s内,GLONASS速度误差在2 mm/s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