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长城家喻户晓,世界闻名。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完全,直到现在,总是不断有新发现。 先说万里长城。 原来普遍的说法是,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称作“万里长城”。其实,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秦国就已修筑长城。春秋战国时代,齐、楚,燕、赵、魏、秦、中山等国都在修筑长城,其中春秋时期楚国就开始修筑长城。《左传》倍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7年,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部长城加以维修连成一体,就是说,中国最早修筑长城的时间,比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间最少早443年。 …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在中国。而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长城就是蜿蜒在中国北方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然而历史学家多次在历史文献中看到关于中国南方长城的记载。近年来,在中国南方的湘黔两省交界的凤凰、铜仁一带,民族文物工作者的田野调查和专家考证发现在不断地印证着历史文献的记载:蜿蜒于湘黔交界的“苗疆边墙”,被专家确认为“中国南方长城”。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部长城--苗疆长城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热带地理》2002,22(1):62-65
中国“南部长城———苗疆长城”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已成为湖南省西线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文中分析了“长城”沿线旅游资源赋存和旅游开发优势 ,认为要实现“苗疆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一致 ,必须强化遗产保护意识 ,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加强遗产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5):38-38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世人都知道古老而气势磅礴的长城长达万里,然而对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到底有多长却一直没有确切答案。近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公布,中国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千米。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公布明长城长度数据。国家文物局局长表示,通过采取严格的措施保护长城,将不让长城再缩短哪怕1米。  相似文献   

5.
南极乔治王岛长城湾活有孔虫和死有孔虫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长城湾采集的海底底质样品作了有孔虫分析,初步查明有孔虫属种,并揭示了长城湾有孔虫组合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中国长城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国家的形象标识.长城在为人类带来极大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其物质遗存和发展环境正受着人类活动深刻的影响.科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长城资源,体现其应有的科考、教育和经济价值,并保证后代人有同等机会分享先辈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本文按照战略性、整体性、层次性、目标指向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建立长城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提出通过建立长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示范区、长城发展企业联盟和长城文明示范村等一系列措施,探索长城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推动长城所在区域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艳  孙阳  姚士谋 《地理科学》2022,42(5):800-809
以中国长城平台为例,探索中国媒体全球网络建构格局、过程与机制,以城市为网络建构的地点、国际电视媒体为纽带、19个中国城市及30个GaWC(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全球化与世界城市)为研究对象,集成联系强度、城市媒体影响力指数、媒体传播方向异质性研究方法,对中国国际电视媒体输出至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电视媒体输入至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双向互动过程进行地理学空间可视化分析,探讨长城平台全球网络建构机制。结果表明:① 长城平台中国境内媒体来源整体呈一核三区多节点格局;② 长城平台海外输出网络反映了中国城市与世界城市间的媒体网络联系,以北京、香港与GaWC中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纽约、吉隆坡、曼谷及Beta级(世界二线城市)河内、内罗毕等世界城市形成逐级扩散网络;③ 中国港澳台地区作为境外媒体输入的重要节点,主要与北美、东南亚、西欧形成空间关联。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12):77-77
九门口长城,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泻水城门而得名,水势自西向东直入渤海,气势磅礴,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享有“水上长城”的美誉,系全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明万里长城的中部,是明代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是当时综合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结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地貌、气候、农牧业界线三个方面分析了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明长城一线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界线,长城南北地貌类型、地貌特征差异显著。明长城处在中国夏季风的尾闾,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暖温带与中温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干旱区的分界线。明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野,同时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中部的中轴位置,明长城两侧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显著不同,具有农牧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明长城价值的认识并促进长城的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0.
雄关漫道黄崖关长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秀丽盘山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貌奇美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林海人间九龙山列为国家森林公园蓟县位于京、津,冀之腹心,南距沧溟,西连太行,东放碣石,北负长城。公元前26至公元前21世纪,黄帝迁居北方,他的一个部落来到这一带定居。黄帝为求治国修身之道,两次来到城北府君山(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黄帝死后,首领陶唐带领先民建立古城,雄踞北方。虞舜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冀为九州,蓟属其境。西周时期,武王灭商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明万里长城的中部,是明代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是当时综合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结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地貌、气候、农牧业界线三个方面分析了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明长城一线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界线,长城南北地貌类型、地貌特征差异显著。明长城处在中国夏季风的尾闾,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暖温带与中温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干旱区的分界线。明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野,同时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中部的中轴位置,明长城两侧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显著不同,具有农牧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明长城价值的认识并促进长城的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2.
传统认为中国的长城以北地区,自古以来存在着一个与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相异的游牧社会。这一观念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到近代王国维的《鬼方昆夷猃狁考》两千年来为国人所深信不疑。《匈奴列传》开篇就谈在所谓的"北蛮"之地从传说中唐尧虞舜时代的山戎、猃狁与荤粥到汉代的  相似文献   

13.
秦大一统后对北方疆域和长城的扩展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年份,秦结束战国七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秦王朝。  相似文献   

14.
黄崖关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557年),明代包砖大修,1985年修复了城墙3025米,楼台20座,八卦关城、水关各一座。全段长城墙体和敌楼建在海拔700多米的山脊上,陡峭险峻。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这一段长城建筑特点是台墙有砖有石,敌楼有方有圆,砌垒砖有空心有实心。关城塞堡、敌台水关,应有尽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险奇秀于一身。黄崖关万里长城是蓟县与河北省兴隆县之间的主要关口和通道,也是蓟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山崖在夕阳西照时,反射出万道金光,故名黄崖关。关城由正关、水关、东西稍城和烽火台组成。  相似文献   

15.
《西部资源》2009,(4):55-55
汉武帝时,曾两次在现内蒙古地区修筑长城。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27年,修缮秦朝的旧长城。第二次是公元前102年,在阴山北部修筑长城,史称"外长城"。在包头北部阴山以外,两条近似平行的长城遗迹向西北延伸。南边一条起自包头市固阳县境内,西越乌拉特中旗、后旗,向西北伸展,进入蒙古国境内;北面一条东起达茂联合旗,西经乌拉特中旗、后旗入蒙古国境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瞩目 ,然而 ,人们却不会想到 ,在太平洋西岸的日本列岛上 ,居然也有长城 ,而且不只是一段。日本岛上何以也会出现长城?要解此谜 ,还得从徐福说起。徐福是中国人。对于徐福的名字 ,当今大多数中国人对其是很陌生的 ,然而 ,倘若一提起当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药 ,曾派三千童男女东渡日本的故事 ,则是几乎妇孺皆知的。其实 ,徐福正是当年那支东渡船队的总带队人。更确切些说 ,正是由于事先有徐福的主动向秦始皇上书请求东行的行动 ,然后才有了三千童男女东渡的诸多传说与故事 ,也才有了今天日本列岛的长城遗存。据《史记》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了测量长城长度、生产长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长城专题要素数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正从科学技术部国科外函[2018]7号通知获悉,由新疆生地所雷加强研究员申报的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非洲绿色长城建设适宜技术合作研究与示范"获批立项。该项目针对非洲撒赫尔地区荒漠化问题,面向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的技术需求,以毛里塔尼亚、尼尔利亚、埃塞俄比亚等为合作国别,系统诊断当地荒漠化问题及技术需求问题,收集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材料与产品,并进行技术环境适应性评估,在非洲建立中国荒漠化治理技术展示区,构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刘俊平 《中国地名》2013,(12):70-71
“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幅明代的对联,道出了雁门关在古代中国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地位。今天,雁门关被长城专家罗哲文誉之为“中华第一关”。  相似文献   

20.
死长城     
我觉得是这样:如果还有墙体,哪怕很矮,外行人一看,没错,这是墙,人垒的,这种长城就还是活的。破烂是破烂,只是受了创伤,残了,但没死。如果只是一个土石埂,外行人见了,以为是天然的,这种长城,就是死的。在大青山上,我看到的,都是死长城。这里的长城,大都是战国和秦长城,那么老了,死是自然的。什么东西太老了都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