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本文将通过对照杭州市土地储备资金运作的实际情况和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编制的要求,分析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编制的难点,从基层预算单位的角度提出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编制合理化建议。一、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编制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杭州市土地储备资金管理,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点后,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相似文献   

2.
市县动态     
正杭州市滨江区规范村级留用地开发惠民生为保障被征地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加快征地拆迁和项目推进,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近日,杭州市滨江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留用地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对该区村级留用地的开发管理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一是多举措鼓励自主开发。要求按照"积极鼓励自主开发、有序控制合作开发、合理探索统筹建设"的开发思路,鼓励社区村集体经济组织通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杭州市农业局、财政局、造地办联合下发了《杭州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内容为:一是项目建设内容实行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包括兴建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改善农田面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  相似文献   

4.
市县动态     
<正>杭州市西湖区升级留用地管理新政成效显10宗村级留用地,用地面积482.25亩,规划建筑面积69.28万平方米,总投资70.2亿元。7月11日,杭州市西湖区第二次村级留用地项目集中签约顺利完成,打响了该区留用地管理"升级版新政"颁布实施的第一炮。据悉,西湖区针对留用地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开竣工延期、项目公司未经批准股权私自转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世界》2005,3(6):71-71
由杭州市房产管理局作为业主单位、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杭州市房产信息中心承建的杭州市房产管理信息综合系统(一期工程)经过中国GIS协会专家委员会的评选.荣获’2005GIS优秀工程金奖。2005年10月18日,金奖授牌仪式在杭州市房产管理局举行。国家测绘局原副局长、  相似文献   

6.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18,(4):60-64
杭州市江干区规范建设用地开竣工管理为全面推进建设用地开竣工管理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防范"转变,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江干分局以房地产项目为重点,依托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加强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事前监管"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建立预警制度。依托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建立工作台账,并加强与规划、建设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审批进度。对开竣工进度较慢的项目,及时书面提醒。2018年,  相似文献   

7.
日前,杭州市主城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项目设计书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这标志着杭州市主城区(不合萧山、余杭)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工作全面铺开。该项目是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为保障“生活品质之城”建设中的地质安全,经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而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全面调查,将对杭州市主城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所有村庄和社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调查。通过公开招标,最终确定由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和浙江大学联合体承担该项目。本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二是划定农民建房的地质环境适宜区。三是编制杭州市主城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10月21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建德市村庄数字地籍调查成果(二期)技术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建德市国土资源局和项目承担单位对方案的介绍后。经充分讨论。认为建德市为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组织开展新安江街道、洋溪街道、更楼街道、莲花镇、寿昌镇、大慈岩镇、航头镇等7个街道(镇)的村庄数字地籍调查,思路正确,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通过评审。本次项目实施范围包括新安江街道、寿昌镇等七个乡镇(街道),  相似文献   

9.
市县动态     
<正>杭州市西湖区完成首宗地下空间有偿使用项目审批近期,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湖分局试点推行"明确、明白、明了、明晰"的"四明"工作新模式,完成了西湖区首宗地下空间有偿使用项目审批,迈出了完善城市规划、增加土地复合型利用的关键一步。据悉,杭州五洲国际广场项目坐落于古墩路和余杭塘路的交汇处,北靠余杭塘路、南邻余杭塘河。该项目是五洲集  相似文献   

10.
近日,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小河公园等多个公共停车库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区域停车难问题。2020年以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主动牵头组织论证,多审合一、联审联批,挖掘土地开发潜力,积极推进公共停车库项目建设,共计审批项目13个,全区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3733个,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为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干分局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合并优势,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深入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全面实现"两书合一""书证合办""核验合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由9个事项压缩至7个,办结时限由34个工作日压缩至17个,提交材料由65份压缩至34份,审批许可结果证书由10本减少至6本,实现全市首宗 "书证合办""核验合一"项目办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存在测绘事项审批主体多,行政审批全过程耗时长、多头测绘、重复测绘等问题,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开始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本文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利用GIS、三维可视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制定了"多测合一"工作标准规范,优化了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业务流程,搭建了"多测合一"管理服务平台,并阐述了平台的特色优势。实践表明,平台在项目在线委托、多部门联合审查、成果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测绘时间,提高了测绘服务质量和行政审批效率。  相似文献   

13.
市县动态     
正杭州市西湖区规划核实"云上办"项目复工"加速度"云上对接、共享位置、视频连线、摄像取证……3月3日,肖峰艺术馆建设工程项目以"云上办"模式完成规划验线,跑出了项目复工的"加速度"。而这只是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湖分局打造"快速审批+规范监管+优质服务"全链条工作机制,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据悉,这次规划核实包括了施工环节的  相似文献   

14.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24,(1):58-63
<正>杭州市拱墅区核验加速度助力安居梦民以居为安,“安置房”关系到被安置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共同富裕“美好家园”的重要内容。杭州市拱墅区“三村”安置房包括长木、草庵、沈家三个村13个安置房项目,用地总面积约680.03亩,回迁安置房6600余套,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被列为杭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作为建设工程竣备的首步验收环节,直接关系到“三村”群众的被安置进度,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铆足干劲、动力全开,全程开启项目验收审核加速度,13个项目全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用地核实确认书。  相似文献   

15.
市县动态     
正杭州市下城区抓好"三关键"完成首例地下空间补办出让行政审批权下放以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下城分局按照市局下发的《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作业指导手册》稳妥承接,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提质提效,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积极探索,成功办理审批权下放后城区首宗地下空间土地补办出让项目,依法依规实现某大厦出让地下商业空间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补缴  相似文献   

16.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12,(7):60-64
杭州市西湖区"三管四衔接"为建设用地"堵漏"近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下文对市区建设用地全程管理工作程序进行了调整,西湖分局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制定出台《关于调整建设用地全程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以确保建设用地用得其所,用足用好。"三管",即登记台账,跟踪管。接收全程监管系统流转的建设用地项目后,及时更新跟踪管理数据库,形成持续跟踪的台帐资料,确保用地情况清。公示牌子,公众管。统一设计建设用地项目公示牌,所有建设项目一律挂牌施工,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结合巡查,全程管。监察大队、基层管理所结合动态执法,定期现场检查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四衔  相似文献   

17.
黄金储量承包矿区的技术管理工作,有别于计划内项目的技术管理,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初步总结出从矿区承包前的技术经济论证,设计的编写、实施,直至勘探报告提交全过程中各个阶段应抓的主要环节及其有别于计划内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探讨市场经济形势下地质业务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关于测绘服务的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在充分调研全省“多测合一”改革现状和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微服务、云计算、云容器、GIS等技术,开发了山东省一体化“多测合一”信息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关键技术,设计了平台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对平台管理、业务功能、成果管理、共享和应用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提升了全省“多测合一”改革测绘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工业项目为突破口,创新土地“码”管理,助推工业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土地“码”开发背景给土地赋码,让数据赋能。立足工业项目“一块地”规划建设全过程,打通“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系统、审批系统和不动产登记系统三大系统的业务流和数据流,构建工业项目“一块地”全生命周期协同服务平台,同时,以协同服务平台为载体,将土地“码”作为唯一身份识别,贯穿从工业项目生成、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数据共享与实时更新,实现“以码生成项目”“以码助推审批”“以码精准监管”“以码促进廉洁”,提高国土空间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由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发展、城市管理范围由建成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所需解决的问题及对卫星技术应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国家在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方面的技术进展,探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和主要子系统划分,并对人员和车辆精细化管理、车载视频快速上报城市管理案件、高精度移动测量技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乡结合部基础数据提取技术、基于定位实景融合技术的城管业务动态监管、实景影像动态数据更新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本文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宁波市智慧城管和杭州市实景影像系统建设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