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璐  章冠峰 《地理教学》2009,(11):40-41
《地理教学》杂志第九期“从海南高考试题看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一文作者从2009年高考海南题7~9题人手,谈及不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的太阳方位,对第7题的答案正确与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海南高考试题看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出日落的方位,既是贴近生活的自然现象,也是地理学科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今年高考海南卷涉及到了这一问题。本文作者对海南卷中的相关试题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对日出日落的方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球上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其余地区同一天日出、日落太阳方位都是一样的”“赤道地区冬至日和夏至日两天是日出物影与正午物影夹角的最小值(66″34′)”等结论。高考海南卷中的相关题目是不是有问题?本文作者的相关分析及其结论是不是有道理?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欢迎读者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来稿请注明“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3.
王迪江 《地理教学》2009,(11):38-40
本刊在第9期“问题讨论”栏目中发表了“从海南高考试题看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一文,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分别对该文中“地球上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其余地区同一天日出、日落太阳方位角都相等,且为直射点的纬度”观点和赤道上日出的方位角的数值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否有道理,欢迎各位读者、作者发表自己意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些问题,供备课参考。 一、珠三角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 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版)83页提到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92页提到“珠江三角洲的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2%”。课本(2002年版)56页提到“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  相似文献   

5.
雷鸣 《地理教学》2012,(22):54-56
由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部分的高考复习课中,经常发现一些地理老师认为“赤道上太阳终年正东升正西落”,并利用赤道上全年周日视运动图示(如图1)加以解析,甚至一些地理刊物也曾刊登有这样观点的文章。笔者认为这是他们对赤道上日出、日落时太阳方位的判断依据存在重大疏漏,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2002年第1版)第四章《黄河万里行》的一些问题,供备课参考。 一、卡日曲的那扎陇查河源头应为黄河源头 课本82页指出:“黄河的正源是约古宗列曲”。教师教学用书135页也有同样说法。  相似文献   

7.
邓明红 《地理教学》2010,(23):35-36,34
放假期间为了充实自己,便从图书馆借《地理学报》过刊来阅读。当我阅读到《地理学报》2005年第60卷第4期的第680页至688页时,发现曾燕等作者撰写的《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模式》论文(以下简称论文)中的部分知识是2009年安徽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第26~27题(以下简称的高考题)的原材料。结合论文中的知识,我对这组高考题的疑惑之处豁然开朗,于是对这组高考题进行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等辐照方位与建筑朝向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计算并分析了墙面可照时间和天文辐射日总量及其随坡向的分布,从中发现,存在东西对称的方位,在该方位上墙面的可照时间或天文辐射日总量在冬夏半年各自对应的太阳赤纬时都相等,称之为对等日照方位和对等辐射方位,统称为对等辐照方位,并且,在对等辐照方位以南的各方位上冬半年的可照时间(天文辐射日总量)大于夏半年对应太阳赤纬时的值,而对等辐照方位以北各方位的情况相反,因而对等辐照方位可作为适宜建筑朝向选择的临  相似文献   

9.
一、近三年文综试卷第“39”题(或“40”题)地理部分知识、能力培养、分数分配、与热点的关系 二、对第“39”题(或“40”题)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活动1“尝试划分区域”:阅读图5.2(见课本第3页),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图上区分下列区域,并说明你的理由。①山区和平原;②林区和农耕区。在进行该项活动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合作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赵国锋 《地理教学》2014,(22):59-61
一、太阳周日运动轨迹特征及变化范围《地理教学》2014年第7期《太阳周日运动轨迹图的绘制方法》一文中在讲到太阳周日运动时认为:因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相应的太阳在地心天球中绕天轴做自西向东的运动,其周日运动轨迹恰与其所在赤纬圈重合[1]。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太阳周日运动轨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叠加的结果,本人在《从太阳视运动入手正确认识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一文中曾涉及到这一点。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赵国锋 《地理教学》2012,(16):26-29
由于太阳在天球上的周日视运动,导致同一日期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产生纬度差异,同一纬度地区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产生季节变化。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其它日期均偏离正东、正西方位,纬度越高的地区偏角就越大;对于同一纬度地区,越接近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日期,日出、日落方位的偏角就越大。  相似文献   

13.
勘误     
正2014年第14期第40页《习题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文的作者工作单位信息有误,应为"浙江省海宁中学,浙江宁波314408";同期第49页《"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教学反思》一文的作者工作单位信息应为"江苏省江阴市长泾中学,江苏无锡214411"。特此勘误,并向作者孙月飞、石培军老师等及广大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4.
郭能读 《地理教学》2007,(9):26-28,25
一、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概念 “中国的农业”在人教版课本排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湘教版课本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人教版课本(2001年第1版)98页提到“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这样的农业生产部门,叫做种植业。”这是狭义的种植业。广义的种植业还包括对蔬菜、牧草、瓜果、花卉、药材等的种植。  相似文献   

15.
郭钢岁  李斐 《地理教学》2011,(16):10-12,19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借助地图和地球仪,我们认识了海陆分布的特点,认识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见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仔细观察课本26页图2.1“世界海陆分布”,说说你的感想。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中,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上“极地地区”这节内容时,我与众不同,准备了一张南极洲地图,并将它倒挂在黑板上,哪知学生们一片惊讶声:“老师,地图挂倒了!”而我全然不顾,让学生先看,然后提问:“你们怎么知道挂倒了?”  相似文献   

17.
徐锋 《地理教学》2010,(17):21-22
一、分析把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学习要求 首先,还是先看看现行四套版本教材是如何体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标准的。 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为“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部分,共有六段课文、一个阅读、一个案例、两个活动和七幅(组)图组成。主要介绍了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定义和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1,(7):61-62
前天,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通过2006年发射的一对“孪生”太阳探测卫星STEREO,拍摄到了完整的太阳照片,人类第一次能够立体地观测太阳活动。NASA在新闻中称此为“太阳物理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太阳研究专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颜毅华说,这将使人类对太阳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2002年第1版)第三章“陆疆万里行”的一些问题,并提供一些新资料,供备课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11,(5):50-51
亚洲乃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的。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广泛地称为“As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