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了建立气象台的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的观点,设计并实现了将气象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转化为干净的数据仓库数据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多维数据模型,为用户基于数据仓库进行OLAP分析与进行气象统计分析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SOLAP是以空间数据仓库为基础,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空间数据访问和分析,实现SOLAP的前提是解决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在空间数据仓库中的集成问题。首先,论文结合混合数据仓库架构模式,采用多层体系结构设计,提出和构建了一种面向环境数据集的空间OLAP系统的体系架构,包括"生产数据库—数据仓库层(基础业务库-主题数据库)-中间件层—BI综合分析层"等4个层次。接着,分析了环境数据集成和空间数据仓库建模过程,采用Oracle 11g来构建环境空间数据仓库,通过使用ODI工具的ETL功能实现环境属性数据集成。分析和构建了环境数据空间维度扩展的方法和模型,通过扩展行政区划维度表,使用Oracle Spatial sdo_geometry抽象几何数据类型存储环境空间数据,实现了空间数据和数据仓库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分析了SOLAP系统中OLAP和GIS的集成问题,采用OBIEE作为OLAP工具,Oracle Mapviewer作为GIS组件、GIS服务和OLAP服务在Web服务器中进行业务逻辑集成,对外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实现OLAP和GIS的完全集成。最后,实现了一个环境数据集SO-LAP原型系统,验证了论文的框架和模型。  相似文献   

3.
提高OLAP查询的性能是数据仓库技术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数据仓库建立在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基础之上时,利用实物化视图实现OLAP查询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讨论了在数据仓库以星型模式来组织数据时,如何利用实物化视图来改写OLAP查询语句,从而提高查询效率的方法,并给出了当有多个实物化视图可供选择时的优化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需要能够更好的利用他们使用过的数据。由于操作型数据库是面向任务的,存放在这种数据库中的数据易变、不稳定,对企业决策过程支持力度不够。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为查询分析特别构建的,数据仓库的目标是更有效的利用组织机构中已有的数据,辅助决策过程。结合TMN(电信管理网)的实际情况,讨论数据仓库技术以及OLAP分析模式在电信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分布式的数据仓库系统能够满足分布式的大数据量数据管理和多层次决策支持的数据要求,本文探讨了数据仓库分布与集中的利弊,提出了建立省级海洋动力环境分布式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分析了数据仓库的元数据和系统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立分布式的数据仓库系统能够满足分布式的大数据量数据管理和多层次决策支持的数据要求.本文探讨了数据仓库分布与集中的利弊,提出了建立省级海洋动力环境分布式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分析了数据仓库的元数据和系统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复杂繁多的气象数据格式,给气象预报与科研工作人员的绘图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气象图形软件的特点及不足,基于Meteoinfo类库特点,选择利用C#、VB语言构架界面,FORTRAN后台运行进行数据处理,GIS的地理信息功能和GrADS的批处理的混合编程方案,开发了气象数据图形显示系统,有助于把气象工作者从编写脚本和数据转换的不便中解放出来,让气象工作者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研究或业务。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国际互联网中的异地异构生物信息数据源进行研究,分析了生物信息数据的特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生物信息数据仓库系统的实现方案。采用该方案,可以增强异地生物信息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互能力,提高数据库的使用效率;并为解决基于异构数据源的复杂信息数据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海洋渔业的应用 ,基于 GIS理论、方法重点探讨了 GIS在海洋渔业中的时空动态、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 :(1)针对海洋渔业时空动态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构造了适合于多维时空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的概念模型--基于特征的时空层次模型 ,并设计了在现有数据库系统中实现的路线 ,从而构建了基于 client/server结构的海洋渔业数据仓库平台。在构建的数据仓库平台上 ,从11年的 40多万个数据中寻找东海渔场的分布模式及其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对东海鱼类资源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分析表明 ,东海区渔场分布呈团状和条带状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数据处理软件GAMIT软件对青海省某地区CORS站数据进行解算,并对解算结果进行了时间间隔为2小时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与当地气象实测数据进行比对,从比对情况来看两者降水趋势基本吻合。为今后CORS站在气象监测、预报、水汽含量分析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空间数据仓库是在数据仓库基础上对空间数据的扩展。建设地震空间数据仓库对研究地震的时间、空间、时空上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开展地震的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的华北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记录从历史、数量、完整性等各方面均优于中国其他地区,因而尝试构建中国华北地区地震空间数据仓库,开展了空间数据仓库构建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林业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海量的林业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提取隐含的信息是"数字林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是处理和分析海量空间数据的有力工具,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剖析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与知识,为我林业规划与决策提供服务。本文将空间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集成两者的优势,阐述了可视化技术在空间数据挖掘研究中的意义。并讨论了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模式和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的整合。针对林业资源数据的特点,提出在可视化表达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对林业数据的多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初步实现了林业数据可视化挖掘。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云计算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密集型的地学研究离不开数据资源和信息平台的支撑,因此,实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具有重大意义。早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主要以政府行为为主,集中数据汇交,存在数据服务负载不均衡、数据整合模式单一、数据服务效果不明显等突出问题。随着Web 2.0理念的提出,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数据共享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提出基于云计算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概念模型。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数据资源即服务(DaaS),以及数据功能即服务(SaaS)实现共享服务模式的转变,将死板的数据转为灵活的服务。在“数据云”中,用户既是数据的使用者也是数据资源的提供者,通过提供数据发布、数据需求发布、数据发现与共享、需求发现与反馈等功能,解决数据共享中“用户-数据”之间的矛盾,并激励普通科研工作者贡献自己的数据,保障数据资源有效、可持续整合。最后,构建了原型系统用于验证该框架,形成了一个“人人都是数据的提供者,人人都是数据的使用者”的数据共享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可实例化的智能线程池技术,通过两个线程池分别实现了前兆数据的并行数据采集与数据的多目标入库,可自动实现对最近巧天内的数据进行检测与采集,采集仪器的数量由原来的几台、十几台提高到上千台,大大提高了地震前兆数据的采集效率;通过数据的多目标入库,数据由台站到区域中心以及国家台网中心的同步速度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数据来源是数据可靠性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是地理空间数据本体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针对来源这一重要的地理空间数据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地理空间数据来源的涵义,建立了地理空间数据来源本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理空间数据来源本体的概念体系和来源本体概念间关系及其属性的形式化表达方法,并构建出地理空间数据来源本体。最后,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数据资料为例,基于来源本体库,利用RDF从来源角度实现数据的语义关联,通过web前端框架D3.js技术实现数据与其来源信息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来源本体的数据关联可以有效解决数据来源信息描述不规范的问题以及能够支持地学数据语义检索、智能推荐等应用,为促进地学数据共享和数据关联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空间数据仓库的认知过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理论上探讨了空间数据仓库的认知过程.主要是十一个层次的世界模型通过十个算子转换的过程,对十一个层次世界及十个算子概念进行了较详细地讨论,并用代数系统对其进行了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