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图》2003,(2)
读图识史 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就与中华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史,这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斯托屯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从此开刨了蒸汽机车的新纪元。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交通发展的历史,同样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读图识史     
铁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总结。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中华民族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铁路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中国铁路艰难的起步 1825年9月27日,由乔治·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开始行驶在英国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而此时的中国仍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想中,闭关自  相似文献   

3.
张燕燕 《地图》2003,(2):1-1
每幅地图的里面都有故事。事实上,地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为在地图这样一个精密空间里,盛满了历史的信息。从1876年的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的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在火车与铁轨上,你可以触摸到文明冲突的烙印以及文明提升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张元光  曹贵宁 《地图》2005,(6):38-42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工程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在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在秦、汉、明三代规模最盛,我们今天见到的是明代修筑的长城,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1万多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  相似文献   

5.
卜庆华 《地图》2010,(1):50-61
<正>如果从第一条营运铁路——1876年通车的上海吴淞铁路算起,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34年的历史了,如果从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通车的京张铁路算起,也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还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年的时间里,这60年来,中国铁路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翘首昂姿、呼啸驰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铁路工务段设备是铁路运输基础,工务设备管理的质量不仅影响铁路运输效率,而且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而既有铁路复测工作是工务设备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工作。离开真实的、科学的铁路工务设备的测量、调查就无从谈起对工务设备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以及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突飞猛进,都要求及时更新铁路设备技术资料以适应铁路发展的需求。同时,线路复测工作同样为铁路电务、机务、运输、基建等部门提供科学的完整的技术资料。铁路经过连续6次大面积提速,在主要铁路干线上行车速度有的达到200km/h,沿用传统的钢尺丈量线路里程.  相似文献   

7.
左弦 《地图》2010,(1):26-32,I0001,I0002,37
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绥芬河:边境上的东方商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静 《地图》2008,(2):38-40
中俄边境上的绥芬河,曾是风光一时的国际商业都市,口岸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滨绥铁路的终点。绥芬河原为中国内河,河名为满语"锥子"之意。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流域下游割让给俄国,遂成为国际河流。距对面俄格罗捷阔沃市25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军港城市海参崴230公里。1898年沙俄在中国修建中东大铁路,1903年,小城绥芬河与中东铁路同时诞生,成为中国铁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小城里  相似文献   

9.
<正>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古村落,是中国人的哲学与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与共的生存空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基础载体。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异常强劲,南非国有铁路公司Spoornet已考虑修建一条从南非铁矿石产地Palabora到莫桑比克马普托港的、运输量为 1 000万吨 /年的铁路。Spoornet公司说,修建这条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Palabora矿山积压的磁铁矿。开采Palabora铁矿的两家公司———Palabor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随着矿区的发展,在铁路下采煤日渐增多,矿井下煤层开采后,造成铁路下沉变形严重,危及正常行车与安全。为研究地下煤层开采后铁路路基和线路沉陷的变化规律,给铁路整修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沉降参数,这就需要在沉陷区的铁路上建立观测点,对铁路进行沉降观测与研究。浚鹤铁路DKO 000~DK2 800段受鹤壁煤电公司八矿铁路下采煤的影响发生下沉变形,目前最大下沉值达2.5米,铁路的轨距、水平频繁超限,严重晕影响了行车安全。为此,笔对该段线路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周期进行了沉降观测。下面就沉降观测在施工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高分光学遥感影像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我国铁路勘察设计领域高分光学遥感影像的应用,结合当前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特点,系统总结了高分光学影像的发展及其在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地质勘察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面向铁路勘察设计的高分影像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建立适应于铁路勘察设计特点的遥感影像高精度的处理和智能信息提取与解译、业务应用等方面,以期形成高效的光学遥感卫星铁路勘察设计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这条全长1142km、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的首例高原数字化铁路。  相似文献   

15.
正高铁在改变着中国的同时也逐步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缩短了时空,让人们的旅程不再漫长。面对春运这样"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在帮助数十亿计的中国人回家团圆的同时,如何保证铁路高频率、长时段顺利运行,将每一位旅客安全送至家人身边,这是铁路一年一度的"大考试"。  相似文献   

16.
35年前,一曲响彻天宇的“东方红”,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中国人从此踏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空间事业之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浩瀚太空斗转星移,在我国卫星遥感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呢?我方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卫星遥感应主要发展自主遥感系统。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是铁路勘测的一种有效手段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卓宝熙一、概述铁路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实现铁路勘测设计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政策。遥感技术在我国铁路勘测中的应用始于50年代中期。不过当时通称航空勘测技术,其内容包括:利用航空像片(以下简称航片)编制地...  相似文献   

18.
方华  孙立 《地图》2005,(5):8-39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蒋介石庐山谈话 。“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地团结啊!我们伟大的悠久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相似文献   

19.
铁路G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铁路行业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铁路空间数据库所包含的内容,阐述铁路GIS空间数据库层次结构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0.
既有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为禄  李光伟 《北京测绘》1996,(4):28-31,34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山区铁路正常运营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本文论述了利用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铁路地质灾害调查和建立灾害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并以宝鸡至天水铁路为研究区,讨论了灾害数据库的建库流程、灾害查询、灾害分析模型以及灾害制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