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7):67-67
东营市东营区作为山东省第一家接受国家调查办数据库外业核查的单位,于6月5_8日顺利完成了国家级外业核查。本次核查,国家调查办共提取疑问图斑200个,涉及面积约497.33hm2,经过4天的核查,国家调查办数据库外业核查组确认200个疑问图斑基本与实地一致,同时核查组领导也对东营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桂东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中基于ARCGIS自主开发的DB辅助内业核查的工具包,并进行数据试验分析.DB工具通过抽取外业举证成果,将三调地类图斑数据字段BSM与外业举证矢量字段TBYBH建立映射关系,可快速查看举证照片,核实图斑边界、地类、标注信息,也能核实举证图斑的真实性,辅助内业清绘、修改国土调查数据库.D...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湖南省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3个应用方向,包括不一致图斑外业举证、工作底图制作和监督核查。无人机大大节省外业举证、监督核查工作的人力物力,很适合应用于我省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目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部分)县级调查和市级汇总已基本结束,各省国土部门正在进行省级汇总,编制省级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在编制过程中对地类图斑的确定、划分等是编制该图的关键。为此,笔者以浙江省"二调"为例,对编制过程中如何确定地类图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类不一致图斑信息作为实地调查和调查结果国家级核查的重要基础数据,人工逐个图斑核实地类变化结果的工作量大且差错率高.为保证内业信息提取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支撑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稳步实施,本文通过对比三调初始库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提取地类一致图斑和地类不一致图斑,并标注地类不一致图斑的地类变化类型.利用ArcGI...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围绕数据保真,全国土地调查办确定了“由国家提供基础调查底图和组织队伍开展地方调查成果核查”的技术路线。由专业核查队伍依照国家统一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对照各地上报的调查成果资料,对各地上报的县级调查成果进行逐图斑、逐地块的内业核查。成果核查成为二次调查保证成果准确规范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保持二次调查成果真实性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以调查底图为基础,统一采用《规程》规定的图式图例,由数据库生成含有行政区域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地类属性、地理名称注记等要素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电子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和调查内容应与原始调查图件一致。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各级图件编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茶园权属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开展了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的茶园数字化确权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测区1∶2000影像并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通过叠加行政村界线红线图形成调查底图,基于外业调查结果开展图解法茶园测绘,获取茶园红线并计算茶园面积,得到茶园权属调查成果。实践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内容可为国内茶园数字化确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自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在政策和技术上不断有新变化和新要求,按照新机制、采用新方法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已进入常态。本年度漳浦县土地变更调查存在遥感监测成果下发时间晚、部分遥感监测影像分辨率低、遥感监测图斑量大等困难因素。利用奥维互动地图进行外业调查,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调查工作,为整体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城镇村内部细化调查的工作要求和数据基础,梳理了城镇村调查边界划定、城镇村土地利用框架构建、城镇村土地利用图斑转绘、城镇村土地利用类型判定、外业补充调查等城镇村内部细化调查环节;归纳了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等已有调查成果在各调查环节的数据转换利用方式,为城镇村内部细化调查提供了技术参考,极大提高了调查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要求对不一致图斑等进行实地举证。常规的人工到实地用平板举证的方法工作量大,拍摄角度有限,制约条件多,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举证的方案,在三调实际工作中,按此方案拍摄的倾斜相片,带有定位定向信息且多角度、全覆盖,能有效分辨地面植被种类与状况。此方案大幅提高了地类认定准确度和图斑边界精度,将大量沉重的外业工作转化为内业处理,降低了工作难度,并存留了全视角全覆盖的高清图像,极利于后期检查回溯。  相似文献   

12.
城镇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要空间载体,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重要手段。第三次国土调查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调查,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底图底数。通过梳理,第三次国土调查对城镇开发边界底数支撑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管理、土地成片开发以及耕地保护等方面。具体研究方法为运用Arcgis 10.3空间分析模块,将第三次国土调查、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历年已批建设用地等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城镇开发边界内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建设状况、所属权属性质以及耕地专项调查等数据并进行对应分析,为后续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是国土空间规划最重要的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需求及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特征基础上,研究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制作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的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构建了底图数据内容体系,探索了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和衔接转换方法,以及底图数据处理、底图数据衔接、底图数据叠加使用等技术方法,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和不断完善,铁路、公路等线路用地的土地登记工作越来越多,而线路用地不同于常规的土地登记,探讨此类用地的土地登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金温铁路为例,在对铁路用地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及地籍调查界址数据形式多样等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应用GIS,通过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界址点数据精确上图,建立登记发证的图形数据库,并应用其制图功能和丰富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功能,制定出金华-温州铁路(简称金温铁路)用地发证图件制作的技术流程,完成土地登记制图。  相似文献   

15.
洪涝灾害的本底数据库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和作业流程 ,通过利用 Par GIP并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以及 Arc GIS等软件对洪涝灾害地区建立遥感动态监测的本底数据库 ,包括遥感影像数据及矢量数据 ,为快速进行灾害的监测与评价提供基础与条件 ;通过在鄱阳湖地区的试验 ,使洪灾的监测评价速度和效率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16.
《山地科学学报》2020,17(2):261-270
Helicopters are often used in mountain rescue both for rescuers moving in the area of accidents and for evacuating victims, but in steep or forested terrain finding a landing place can be problematic.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s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and cartographic database analysis to select locations that can be used as landing site for the rescue helicopters. Methods were based on GIS analysis; both raster and vector data were used for identifying touchdown points for rescue helicopters. Based on DEM data, locations with a low slope gradient were identified; topographic vector data were used for identifying unforested sites. Then buffer zones for buildings and power lines were excluded, and it was checked whether the areas had any topographic features that prevented helicopter landings. The findings were verified on an orthophotomap. In result, GIS analyses have selected 1232 polygons that fulfilled initial criteria. Their verification on orthophotomap has shown that only 55% of them could be potentially used as landing site. Landing sites can be found mainly on side ridges of mountain ranges and in valley beds, when those on ridges are most important in this research.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are posed by: identification of sites having a shape which prevents landing, the obsolescence of data due to environment dynamics, the presence of features that are not shown on maps but prevent helicopter landings. A map of landing sites is a very useful tool to conduct rescue operations, but each use of a given landing site requires both in-field and numerical verification.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GIS toolsare useful in pre-planning of rescue missions, and also showed that such data must be kept up-to-date and in-field verification is needed continuously, the more so a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escuers and victims.  相似文献   

17.
60年来,利用我国各种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结合野外考察,运用块体构造学说编制了中国海陆1∶5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其从理论基础、方法技术上,实现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的融合;系统地反映出我国海陆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现状及大地构造格架;同时展示古生代以来中国海陆各块体的发育、运移、拼接和联合大陆的形成过程,以及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由"东高西低"转为目前"西高东低"的演化规律。另外,通过系列图件的编制与建库,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探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提供了基础图件数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库是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物、灌溉水、化肥及农作物等介质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MapGIS软件管理编制成果图件;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规范成果数据;利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下发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数据录入子系统》将数据资料数字化,从而建立评价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区域地理地质、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等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采样介质的工作区采样布置、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土壤元素分级图及大气环境、灌溉水环境、土壤质量、土地质量综合等级图为核心的空间评价数据库;包括土地规划图、特色农产品种植规划建议图、施肥建议图等各种成果图件。数据库实现了对样品及相应的众多的化验分析数据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便于数据的统一保存、分析和使用,为评价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和总体综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促进农业经济规划调整,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和优化、特色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最新的全国国土利用状况,健全土地调查、监测、统计和登记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本文以蚁图平台的建库软件为基础,分析其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建库过程中依托项目建库技术方案,能提供较好的数据解决方法,不仅能满足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相关需求,且其数据处理能力、成果质量要求和成果输出要求等方面都能提供较好的解决措施,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无疑是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其平台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为国土调查建库软件的统一带来成功的经验和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