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勤 《铀矿地质》2005,21(4):193-195
核地质事业是核工业的基础和先行。半个世纪前,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55年4月2日,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地质部第三局在北京成立。专门负责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5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核地质工作者以地质找矿为荣、献身铀矿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
《铀矿地质》2005,21(3):127-128
1955年4月2日,领导全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在北京成立.核地质是核工业的开路先锋.50年来,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在原二机部、原核工业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现中核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核地质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国核地质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找到铀矿床数百个、铀矿田数十处,圈定铀成矿带近20条,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隆重庆祝核工业地质局建局5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核工业地质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核地质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奋战在核地质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一大队50周年华诞的大喜日子。受吴新雄省长委托,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走过50年光辉历程的二六一大队表示热烈祝贺!向给予江西大力关心和帮助的国家国防科工委、中国核工业地质局表示衷心感谢!向为江西核地质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二六一大队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问候!  相似文献   

4.
孙文盛 《地质论评》2006,52(3):385-385
各位青年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很高兴来参加这个座谈会。明天将为在地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50名青年颁发第10届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刚才听了十位同志的发言,大家讲得情真意切,有体会、有建议,体现了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感到了一代地质新人正在成长,看到了地质事业前途光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有志青年踊跃投身地质事业,才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矿产资源的保障和各种地质工作的有效服务。我们的地质队伍具有光荣传统,创立了重要业绩,建树过历史功勋。在地质工作亟待加强的今天,这支队伍必须后继有人,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5.
值此二六一大队创建50周年庆典之际.我回到二六一大队,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我这次也是回二六一大队老家,格外高兴。看到二六一大队的巨大变化,感到高兴,看到许多老领导同志和干部职工感到非常亲切。我谨代表围防科工委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二六一大队创建5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二六一大队建设和发展的全体在职、离退休职工和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感谢!向关心、支持我国核地质事业发展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和世忠副秘书长受吴新雄省长委托。一起到省核工业地质局来看一看。分管这么长时间.到核工业地质局办公楼还是第一次。但以前去过二六三大队、昌大瑞丰、鹰潭二六一大队和相山铀矿,所以陆续有些接触。总的来说,省核工业地质局为国家铀矿事业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多年来也非常守纪律、顾大局,讲奉献。尽管国家体制这样变、那样变,但核工业地质局的工作.特别是找矿事业从未间断过,队伍也一直没有乱。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最困难时,核地质事业依然有发展,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众人盼望的《中国南方铀矿地质志》终于和读者见面,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铀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给我国铀矿地质事业创建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8.
2004年.省委机要局建设开通省直党政密码通信网,我局被列入核心密码成员单位.成为第一批入网的省直机关。由于核地质勘探事业的特殊需要,我局自1959年组建伊始.就在局机关和各野外地质勘探分队设立了电台.用短波无线电沟通局与各野外地质队的通信联络。为了打破敌对围家的核垄断.刚起步的核工业属于国家的高度机密.当时我局电台上配发使用了核心密码。地质找矿的特点就是队伍分散在崇山峻岭、通信和交通极为不便。短波通信和密码核心为我局地质找铀工作的命令下达、下情上报、生产调度指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祖国的核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3月30日,在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的春风沐浴下。我国一支最早从事核地质事业的队伍——核工业二六四大队迎来了建队50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10.
陈毓川 《地质论评》2002,48(6):564-565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代表: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年和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作一个简短的发言。 1 先辈创业历尽艰辛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现代地质学逐渐在西欧诞生和发展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批西方学者在中国开展了一些地质调查工作;中国的一批志士仁人为图实业救国,在中国传播了包括地质学在内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1912年我国开始有了地质机构。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有创立会员26人。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使我国地质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促进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1.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12,(6):I0002-I0003
《铀矿地质》期刊自1962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50年不平凡的历程。她伴随新中国核工业发展经历了从以军工为主到军民融合的历史性转变,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核工业发展以及铀矿地质学科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在纪念本刊创刊50周年之际,我们以最近历经6年完成国土资源部"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付梓专辑,奉献给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表示对《铀矿地质》期刊生日的庆祝,表示对核地质老前辈们的最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在全国各行各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日子里,我们召开《中国地质》创刊50周年的座谈会,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编辑部委员会,向今天光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50年来关心、支持、帮助《中国地质》并为其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50年来默默耕耘在《中国地质》这片热土上的历任编辑和编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还要特别向那些一直关注《中国地质》成长的广大作者和读者们…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隆重庆祝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建院5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党委、院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向莅临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你们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给我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50年来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奉献给地学研究事业,为我院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全院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阎金 《地质论评》2002,48(6):575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今天,参加“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面向21世纪地质科学讨论会”,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受部长的委托,谨代表科学技术部向中国地质学会8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地质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和全体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问候! 昨天,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向中国地质界和中国地质学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地质学会8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国地质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地质工作的方向和任务。这不仅仅是对我国地质界的重要指示,也是对我国科技界的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全  相似文献   

15.
《国外铀金地质》2013,(4):F0003-F0003
《世界核地质科学》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管、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源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和“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该刊主要报道世界各国核地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内容涉及到核地质、核燃料、铀资源、铀生产、核电等方面,为推动我国核地质科学的发展,促进核地质科学国际问的交流,繁荣核地质科学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地质》的历史沿革及办刊宗旨《中国地质》作为我国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原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和现在的国土资源部主办或主管的地学类刊物,它的诞生已经整整50年了。在过去的50年期间,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地质》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国地质》杂志的前身是《地质通讯》,创刊于1953年4月。作为当时地质部的机关刊物,以介绍、宣传地质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主,也刊登一些地质勘查和调查研究的成果。1955年,为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把《地质通讯》与《地质知识》合并为《地质月刊》,成为…  相似文献   

17.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15年3月是殷鸿福院士80周岁华诞,也是殷先生在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和成果倍出的第60个春秋.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52年,他以高分、第一志愿从上海育才中学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其"超俗"的专业选择,1953年他受邀为《中国青年报》撰写了题为"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的文章,他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献身地质科学事业是殷鸿福从小就立志追求  相似文献   

18.
《国外铀金地质》2012,(2):F0003-F0003
《世界核地质科学》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管、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该刊主要报道世界各国核地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内容涉及到核地质、核燃料、铀资源、铀生产、核电等方面,为推动我国核地质科学的发展,促进核地质科学国际间的交流,繁荣核地质科学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李春昱先生与中国地质事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锦轶 《地质通报》2004,23(9):829-838
2004年5月8日,是李春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回顾李春昱先生从事地质工作的经历和他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不仅是对先生的缅怀,而且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姜德英 《探矿工程》2006,33(2):11-12
2000年核地质系统属地化改革之后,保留了3支铀矿地质专业钻探队伍。在本系统全体钻探职工的努力下,克服了新区多、面积广、环境差等诸多困难,较好地完成各年度钻探任务。进入“十一五”,由于能源需求(核电)的增加,使核地质事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一是钻探任务将大幅度增加;二是钻探范围进一步扩大。南方硬岩钻探全面启动,钻探任务将占到总任务的1/3左右。北方砂岩钻探任务日益加重,每年30一50万m。在管理模式上,南方硬岩钻探我们拟采取“小核心,大协作”的方式,主要借助属地化单位和社会力量完成;北方砂岩以保留的3个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