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变形监测的一种新方法及模型,利用在变形监测点和基准点上实测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双差观测值(含双差整周模糊度),用变形监测点和基准点较精确的先验位置及卫星位置来计算另一个双差值,从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双差观测值的变异中直接提取出变形矢量。如果变形量很小,对双差观测值的影响远小于1周,则在数据处理时可绕开“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及“整周模糊度的确定”等问题,使数据处理大为简化。用测试软件对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原理及数字模型的正确的。初步结果表明其平面位置精度能达到2-3mm,高程方向精度为3-4mm。  相似文献   

2.
国内学者提出了无整周单历元算法和单历元似单差算法来进行小变形的变形监测,其关键在于利用基准点和变形点的首期观测坐标来固定双差模糊度,而变形量的大小将决定是否能准确固定双差模糊度。首先推导变形点变形量与双差观测方程之间的关系,确定出可以固定任意情形下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然后利用数值计算分析确定出不同的卫星双差条件下能固定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  相似文献   

3.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确定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正禄  沈飞飞  孔宁  卢凌燕 《测绘科学》2011,36(4):98-99,204
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里,基准点一般布设在隧道两端较为稳定的区域,如何判断并确定稳定的基准点,是计算变形监测点和进行变形分析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稳定基准点的“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x2检验法找出显著的“动点”并将其排除在“基准点”之外;通过实例分析和模拟计算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4.
张永  徐卫国  肖鸾 《测绘工程》2012,21(5):83-86
以株洲市龙泉污水处理厂A/O生物氧化池为例介绍加载沉降监测技术方案中监测基准点、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原则、方法、观测精度及周期要求,阐述引起变形点位位移中误差的主要因素,并对外业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采用预应力桥梁,桥墩沉降对桥梁变形造成的影响很小,而桥梁徐变引起的质量事故比较突出,为此桥梁徐变观测也越来越成为桥梁变形监测的重点。通过穿越沉降漏斗区域桥梁徐变变形实例,分析在漏斗区域已知基准点选埋及桥上高精度基点引测方法,应用精密水准观测徐变监测点的沉降量。对桥梁徐变监测,得到徐变监测变形量,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桥梁施工进度。同时,监测数据可进一步验证设计预拱值是否合理,为后续同类桥梁建设积累经验。此外,监测徐变高程系统宜与轨道交通一致,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监测验证了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点布设等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GPS进行高精度变形监测的新模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提出一种GPS变形监测的新模型:用变形后的监测点和基准点上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双差观测值ΔΔ↓φ0‘(含整周模糊度ΔΔ↓N及整周计数ΔΔ↓Int(φ)),用变形前的监测点位置和基准点位置计算的双差值为ΔΔ↓φc,从ΔΔ↓φc和ΔΔ↓φ0‘之差中可求出变形矢量Δμ。如果变形量很小,对该差值的影响远小于1周,则在数据处理时可绕开“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及“整周模糊度的确定”等问题,使数据处理大为简化。该模型还可用于基线向量的精处理。我们用测试软件对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大量,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原理及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运营铁路路基和桥梁段周围往往存在建筑物或树木等障碍物,通视条件较差,以致于采用在固定基准点上架设全站仪进行导线边角测量以建立平面监测基准网的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铁路变形监测的复杂环境。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半盘位自由测站测量方法建立平面监测基准网,并对没有直接测量的相邻后视基准点间的方位角中误差、测边中误差和相对点位中误差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接着对其自由网平差与约束平差的结果进行精度统计分析,最后进行自由设站测量及精度评定以估算水平位移监测点的点位中误差。研究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二等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以及监测点点位中误差的精度要求,值得在涉铁项目平面监测基准网测量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黑河水库库岸滑坡GPS监测网布设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黑河引水工程中GPS滑坡监测网的一些技术问题,包括监测基准的选择,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点的选择和布设,监测坐标系的选择以及GPS监测中多路径误差的影响等问题。作者对此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滑坡监测网的实际布设和观测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单频接收机和双频接收机对顺溪滑坡的监测点分别进行监测,结合全站仪测得的基准点相对监测点的基线长度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出对基线较短的控制网采用单频接收机进行监测可以得到采用双频接收机进行监测的效果,不仅节约工程成本,而且在进行周期性复测时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0.
王登杰  邢智聪 《测绘通报》2019,(12):132-136,146
针对自由设站方案,建立了通过观测监测点与基准点的水平距离,利用距离收敛值监测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量的方法,特别给出了采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深层水平位移的方法。借助等影响原则和基准点已有信息,分析了基坑位移监测方法和距离收敛测量原理及精度,实现了位移监测点的差分计算与数据处理,讨论了两种距离收敛法监测水平位移的精度,并将其用于实际观测。分析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均表明该监测方法观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且量测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铎  黄观文  杜源  白正伟  陈孜  李杨 《测绘学报》2022,51(10):2117-2124
实时相对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实时滑坡监测,其高精度定位依赖于连续稳定的基准站数据。然而基准站数据由于供电、通信等原因时常发生中断,严重影响滑坡监测结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顾及运动状态改正的GNSS滑坡监测基准站切换方法,首先根据待切换新基准站长期监测时间序列确定其运动状态,然后基于滑坡体变形演化规律,结合运动状态建立新基准站位移模型并定期对模型检核,最后根据新基准位移对各监测点位移进行修正。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甘肃黑方台滑坡监测基准站切换,且改正后各监测站位移与真实变形接近。以改进型切线角作为滑坡预警判据,使用改正前后的监测位移-时间序列进行预警,预警结果表明,不进行改正可能导致预警的误判。本文方法针对基准站数据中断问题,通过切换新基准并对基准误差进行修正以获取连续可靠的滑坡监测序列,保障了滑坡监测的连续性和预警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地铁施工、运营阶段的监控量测,可有效保障隧道结构的稳定与周围环境的安全。现有的收敛计、全站仪等变形监测手段,虽然可以得到高精度的观测数据,但获取的监测点位过于稀疏,难以全面反映隧道整体的形变特征。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地铁隧道形变监测,提出了基于激光点云的隧道断面连续提取与形变分析方法,并对提取的两期断面进行了形变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直观地表现隧道整体变形,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形变动态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在大坝、桥梁、滑坡等形变监测领域应用广泛。针对传统监测方法需要架设基准站、导致监测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参考站的GNSS变形监测方法,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观测数据,生成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代替实体参考站,实现高精度变形监测。利用中国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约30处滑坡监测点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当CORS基准站间距小于40 km时,双差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模型内插精度优于10 mm,利用观测时长大于8 h的数据,可以实现平面精度优于5 mm、高程精度优于10 mm的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14.
超站仪是全站仪和GPS接收机的一体化仪器,在CORS网络的支持下,可以实时得到仪器的厘米级精度坐标,通过距离交会,可以实现无定向点设站。文中对该方法做了分析,并进行精度评定。通过实验得出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满足目前的应用部门对测量的精度要求,且算法简单,方便易行,能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载波相位宽巷组合高精度确定大数值变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监测点变形前精确位置已知的奈件,反求出双差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利用单历元观测数据,通过多种载波相位组合,获得高精度的变形值.当瞬间变形值较大时(O.5m),也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大量变形监测技术与监测成果的基础上,注意到基准点的稳定性,它直接影响到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尤其当基准点的稳定性超过两倍测量中误差时,监测成果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变形体的变形量,甚至出现较大偏差或错误,从而导致人们对变形体的变形趋势和安全性分析失准。因此,本文对监测基准点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应用实例提出监测基准点的布设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铁运营阶段对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保证了地铁运行的安全。现阶段我国地铁隧道监测主要采用传统的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人工测量,该方法布设的变形监测点有限,且监测过程缓慢,难以全面反映隧道结构的整体变形特征。本文将移动式三维激光技术引入地铁隧道监测,采用推行式扫描方法快速获取隧道完整结构信息,自动化后处理软件全面监测隧道结构变形信息。该方法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地铁隧道快速、全面、可靠的结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主要采用全站仪和站式扫描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具有监测效率低、监测点布设困难、对管片衬砌有损伤等缺点。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结构安全检测技术。本文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隧道内部完整结构点云数据,对移动三维激光点云进行环片提取分析,对获取的断面点云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环片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获取准确的环片变形结果,而且实现了逐环提取分析,大大提高了环片监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的测量精度,分析三边交会、边角交会的原理,推导自由设站的坐标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计算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和成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设站法坐标计算模型正确,精度可靠,应用于变形监测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并且速度快、效率高,作业灵活,是一种实用而可靠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准站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基于CORS基准站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策略,评估了观测值类型、解算时长、基线长度对监测精度的影响,给出了CORS基准站作为监测基准时可覆盖的范围,为推动CORS在变形监测的深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