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省级区域站数据传输业务流程逐步由市级转发省级调整为直传省级,省级区域站中心站成为数据传输的枢纽。区域站数据传输业务的调整给省、市、县3级区域站运维保障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应对统一管理难、监视难、故障诊断难的挑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省级区域站数据直传监控系统。该系统依托CIMISS系统和省级区域站中心站,基于Django框架实现了CIMISS CTS环节、省级区域站中心站环节、区域站报文来源环节、区域站电池环节的监视和展示,以及区域站报文历史传输情况的展示和故障诊断。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区域站数据传输业务的运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开  高翔 《浙江气象》2011,32(4):25-28
区域自动站网已成为基本气象站网的重要补充,为地方政府部门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对绍兴地区区域站的资料可靠性进行评估分析,将区域站分为:好、一般、差3个达标率类别。通过评估,将一部分天气预报需要、仪器性能优良、探测环境良好、观测要素多、保障条件较好的区域站,纳入国家站网管理,实现区域站分类管理。提高观测数据的利用价值,充分发挥区域站网的作用,对全市区域站根据其代表性和稳定性进行分级并优化。  相似文献   

3.
为广东省气象要素、大气成分观测站网优化提供依据,利用广东省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风速、相对湿度、气温以及降水等30年气候资料,结合气候相似性理论论证了全省不同区域的综合气象因子代表站。结果表明:(1)连平站、惠来站、高州站和番禺气象局站的欧氏距离较小,气象要素理论值与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55%,可分别作为广东省粤北、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区域综合气象代表站;(2)21个地市拟选站的气象要素理论值与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474%,可作为地市级综合气象因子代表站;(3)除了高州站之外,其它3个区域代表站与地市级拟选代表站未出现重叠,因此可以合理布局、优化区域和地市级代表站的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榆林区域气象观测网的建设、运行情况,分析总结区域站维修中的经验、方法和区域站管理维护的几点体会,以期为市县两级区域站的运行保障工作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发挥区域站站网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省范围内的区域气象站和国家级气象站2011-2020年的汛期降水和极端降水等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筛选出1253个区域气象站和75个国家气象站开展了降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区域站和国家站降水的平均数量非常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全省区域站汛期平均降水为382.9 mm,国家级站为379.7 mm;区域站各月降水平均在31.7~87.1 mm;国家站各月为30.4~86.4 mm。但两类站点降水的极端值存在显著差异,汛期总降水量区域站最大可达917.5 mm,本站最大为710.7 mm;单月降水量区域站最大为776 mm,本站为541 mm;暴雨日数区域站最大为46 d·(10a)-1,本站为17 d·(10a)-1;两类站点降水极大值发生的空间位置比较接近,但区域站的数值显著高于国家站。两种站点降水的空间趋势非常一致,其汛期降水相关系数达0.95,月极端降水相关系数为0.92;而区域气象站比国家站有更多小斑块的高值和低值中心;两类降水空间差异在甘肃省的东部和南部比较明显。总体上,区域气象站更精细地描绘了甘肃省的降水特征,在地形复杂区域监...  相似文献   

6.
2005年自动站故障维修情况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为保障全省自动站观测业务运行,我们作了一些故障维修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从业务运行管理、设备维修保障等方面对自动站维修工作做一介绍,为我省以后的自动站技术保障工作和新的自动站建设提供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ZQZ-A(B)型无人、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在运行过程中常现的故障进行浅显阐述、分析,并找出了维护处理方法。总结了青海省无人、区域自动站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故障现象,以期能够为各地区、市、州、县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人员提供一些帮助,更好地保障全省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于梅 《黑龙江气象》1995,(1):47-48,52
为解决长期预报分片困难而研制的全省长期分片趋势预报,是用3种不同的方式对分布于全省的38个站的降水量场,15个站的温度场与500hPa高度距平场,北太平洋海温场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相关关系较好的区域作为预报因子,是先进的统计预报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并制做长期分片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9.
截至11月底,自治区气象局已建成区域自动气象站509个,单要素站44个、两要素站385个、四要素站以上站80个。通过区域自动站网建设,使自治区地面气象观测能力明显提升,在2007年汛期服务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气象保障服务中,全部区域自动站实行5分钟加密观测,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在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简称区域站)主要建设内容为自动气象站,它是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手段,主要承担地面气象要素的时空加密观测任务,提供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观测数据。区域站是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重要补充,在气象业务、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区域站站点的不断增加,维护保障任务也日益加大。如何更好地做好维护保障任务,确保区域站的真正正常运行,确保数据正确、及时上  相似文献   

11.
于秀健  王卓  张智恒 《黑龙江气象》2019,36(1):37-37,46
1地市级移动气象计量检定系统应用的背景根据区域气象监测的需要,黑龙江省将逐步建成覆盖所有气象观测站点的气象计量检测机构。因省级气象计量机构为主体的计量保障体系难以承受全省区域站的计量工作,所以将计量保障体系的主体推进到地市级,形成省级气象计量机构针对国家站网自动气象站开展业务,地市级气象计量机构针对区域站网开展业务的新的气象计量保障模式。地市级气象计量机构的业务配置应采用与省级气象计量机构相近似的模式,即实验室校准和现场移动校准、核查相结合,实现对于区域自动气象站充分、有效、及时的计量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省区域自动站的建设,区域站信息化文件的处理也成了各气象台站必做的一项任务,很多制作人员不熟悉地面测报工作,面对A文件束手无策,对有些异常记录和缺测记录不知如何处理以及如何备注。文章详细介绍了区域自动站报表制作处理方法,为台站业务人员在制作过程中能正确制作报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站3 a多来,区域自动气象站(简称"区域站")的作用凸显,为城乡精细化预报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为地方汛期决策服务提供可视化依据,为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本市区域站维护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总结出在区域站维护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维护技巧和几点区域站保障工作的建议,希望能为区域站管理者与维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邓岑  方标 《贵州气象》2016,(4):86-88
自动气象站是无人操作的,能够定时对周围气象要素进行观察、记录,并且能够向控制中心发送观测数据和预测结果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天气监测和气象服务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贵州省江口县64个区域自动站运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区域站管理和维护方法的建议与思考,以便更好地保障区域自动站的稳定、可靠运行,从而更好地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尽量减少管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目前基层台站严重缺乏技术保障人员的现实情况,结合多年来对区域站维护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对区域站维护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确保区域站数据的正常采集和稳定运行,其做法可供区域站管理维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两要素区域自动站的建设改造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新的区域加密站通过GPRS网络向中心站传输观测数据。建设过程中发现由于通讯模块更换造成不能使用的情况,该文针对通讯模块参数重写及设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区域站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沈雪峰  周福  罗昶  吴静 《浙江气象》2012,33(4):35-38
为确保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计量标校。浙江省气象局结合本省实际,在3个市气象局试点开展气象仪器检定分所建设。截至6月底,共完成了189个区域站的标校。通过"检定分所"这一载体,实行气象装备巡查、维护、排障、标校、修理等多功能集约化保障,推动了区域站定性检查向定量检测进步,发现并排除了多起传感器超差现象,提升了区域站的稳定运行水平,推动了业务人员(特别是地面测报人员)向一专多能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随着气象现代化业务的飞速扩展,区域自动气象站(简称区域站)成为大气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站的稳定运行成为常规业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条件,如何做好区域站的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伊春山区四要素区域站的建设与维护保障工作,从通信、电源、传感器、雷击、环境等角度分别对CAWS600-RT型区域站发生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2通信故障信号的稳定,是保证资料无线传输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根据2000年10月至今全省自动站的运行状况和目前技术保障的实际情况,从技术保障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角度出发,围绕自动站技术保障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云瑾  吴新平  陈德桥 《气象》1992,18(4):55-57
云南季风气候显著。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981—1987年雨季5—10月全省36个代表站的候雨量进行了降水区域和降水类型划分,其结果可为研究降水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