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茵 《贵州气象》2009,(Z1):87-88
通过对修文县近10 a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各季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掌握修文县的灾害性天气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利用优势资源引进气候适宜的特色农业项目,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修文县雨淞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修萍 《贵州气象》2001,25(4):33-34
分析了修文县雨淞强度的分布规律及不同高度的电线积冰厚度。  相似文献   

3.
任广红 《贵州气象》2004,28(4):10-11
从修文县的地势地貌人手分析夏早的成因及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提出夏早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修文县烤烟栽培与农业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广红 《贵州气象》2002,26(6):21-22,26
分析了修文县气象条件对烤烟栽培各个时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提出了趋利避害获得优质烟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姜修萍 《贵州气象》2005,29(2):26-27
在夏旱时段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对修文县夏旱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为防旱抗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工种植猕猴桃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茵  王天镜 《贵州气象》2013,37(4):41-44
经过对2001—2010年人工种植猕猴桃的实践和研究,掌握了猕猴桃在修文县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栽培方法,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广猕猴桃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任广红 《贵州气象》2008,32(4):31-32
2006年,修文县出现春旱连夏旱灾害性天气,旱期长达191d,对国计民生带来较大影响。该文围绕干旱气象服务的主题,探讨了干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修文县雷电活动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修萍 《贵州气象》2002,26(5):45-46
对修文县39年来的雷电活动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雷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为今后雷电活动的认分析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草温与地温、气温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东莞站2007年8月~2008年7月的草温与地温、气温同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在不同下垫面环境下草温与地温、气温的差异。分析表明:年平均草温地温气温;极端最高温度中,地温草温气温;极端最低温度中,草温地温气温;草温的日变化幅度和年变化幅度最大,地温次之,气温最小。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地面不同高度、不同下垫面的差异以及传感器的安装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草坪草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分别确定了冷地型草坪草和暖地型草坪草的农业气候指标,在全国范围内选取85个站点,按照7个农业气候指标,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气候区域的划分,并对各区草坪草的选择、繁殖和杂草防治等技术关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临汾市2007年-2011年2月的草面温度和相应的地面温度、气温、总低云量、降水、日照、风速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草面温度的日、月、季、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草面温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月平均草面温度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年较差为33.7℃。②草面温度日变化呈现“降一升一降”的变化趋势。日平均草面温度最高值在春、夏、秋三季一般出现在13时,在冬季出现在14时,最低值在春秋季一般出现在6时,夏季出现在5时,冬季出现在7时。③草面温度与气温、地温均呈现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草面温度高于气温,草面温度的极端值振幅比气温的偏大;地面温度高于草面温度。④引起草面温度变化的气象因素较多,主要是低云量和总云量,其次是降水、日照和风速。  相似文献   

12.
以45年生酥梨树为试材,分析测定塑料薄膜覆盖、树盘覆草、自然生草、定期灌水、清耕等不同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对土壤水分和酥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以塑料薄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不但果个较大,果实的固酸比值和产量也较高;树盘覆草次之,且具有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小和省工、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45年生酥梨树为试材,分析测定塑料薄膜覆盖、树盘覆草、自然生草、定期灌水、清耕等不同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对土壤水分和酥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以塑料薄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不但果个较大,果实的固酸比值和产量也较高;树盘覆草次之,且具有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小和省工、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陕西平利、安康、子洲、清涧等县近几年引种蚕桑草基础上,根据农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和“蚕桑工程”课题的安排,较系统地介绍了蚕桑草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17年4月16日修文县冰雹天气过程,分别利用Micaps资料和贵阳探空资料分析了当天的天气背景、水汽的垂直分布特征和不稳定能量的存在,通过分析双偏振雷达对降雹过程的外场观测资料,得到了各种偏振参量的特征,同时分别用多普勒雷达和双偏振雷达进行了冰雹识别,结果表明,双偏振雷达在相态识别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湟源县气象站2014年1月—2016年12月草面温度观测资料,运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湟源地区草面温度的变化特征、草面温度与气温、地面温度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温度呈一高一低的日变化特征,草面温度日最低出现在6时,14、15时达到日最高值,说明太阳辐射是影响草面温度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月平均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7.8℃,月平均最高值为18.5℃,出现在7月。最大变温出现在11月和3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11月至次年3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气候特征。湟源地区草面温度与气温、地面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各层积雪深度下草面温度与气温、地温均呈正相关,差值的大小与天空状况有关,说明天空状况的变化,也是造成两者差值大小的原因之一。当地面被积雪覆盖时,各层均表现为地面温度草面温度气温的特征,且积雪深度越厚,草面温度、气温和地面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草(雪)面温度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从2004年1月1日起全年开展露天环境温度、柏油路面温度及草面(雪面)温度等特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工作。为了进一步开展特种气象的预报工作,加快特种观测项目的应用步伐,本文利用2004和2005年特种观测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吉林省各主要城市的草面温度和气温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草面最高温度明显高于最高气温,而草面最低温度又低于最低气温。但草面温度和气温的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各个城市的不同季节的草面极端温度的预报方程,利用2006年实况资料对预报方程进行试报检验,误差小于3℃的确率在60%以上,所以此方法可以为预报草面温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米草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天然分布于英国南海岸,目前分布仅限于温带的欧、美、亚、澳四洲。在亚洲,我国首先于1963年引种米草成功,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已取得了栽培和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到1985年止,我国推广米草面积累计达到三万余公顷,跃居世界之首。海南省四周临海,却从未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为此,本文介绍米草的有关性能,从米草的抗逆性,来分析米草在海南种植的气候适应性。1米草的利用米草可利用于促淤保滩、改良土壤、航道减淤和作为鱼虾饵料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等,其优越性是其他作物不可比拟的。1.1促淤保滩海滩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太原基准站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的草温与地温同步观测资料分析,总结出草温与地温在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了草温与地温的差异,简单阐述了产生不同特征的原因。分析表明,草温年平均值小于地温年平均值,草温各月的年平均值均小于地温;地温极端最高温度高于草温极端最高温度,草温极端最低温度低于地温极端最低温度;草温的平均最高温度在冬、秋季高于地温,草温的平均最低温度全年低于地温;草温在不同季节变化有所差异,在冬季、秋季草温的平均温度的振幅大于地表温度,草温的低温低,高温高;在秋季草温变化与冬季相仿,但幅度略小于冬季;春季、夏季草温与地温对比趋势相同,草温的高温低,低温持平,夏季草温与地温对比,草温的低温略低,高温偏高胜于春季。 草温的日较差常常大于地温的日较差,出现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①传感器安装环境不同。②被测量的介质热容量不同,热容量愈大,物质的温度变化愈小,反之依然。③被测介质吸收到的辐射量、热传导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云南大叶直播茶大行间剪草、不铲草和铲草(对照)三种管理方式下。晴天的温度、相对温度,土壤水份的变化及其与茶生势、产量的关系;剪草和不铲草的比铲草的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偏大,土壤水份高,剪草茶生势最好,茶产量最高,不铲草茶长势略好于铲草,但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