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城子铅锌矿田及其外围金银矿床成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津 《矿产与地质》2012,26(6):476-479
青城子矿集区由青城子铅锌矿田和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组成,以往的研究侧重对青城子铅锌矿田和其外围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单独进行研究.笔者认为二者最初有着内在一致的矿床成因,均属于喷流-沉积成因,形成于古元古代,并建立了统一的成矿作用模式,后期经历了不同地质作用的改造,特别是中生代印支期岩浆-构造作用对金银矿床的改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青城子矿田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永坤 《地质与资源》2002,11(2):109-118
对青城子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元素的各种地球化学异常形迹进行研究,探讨青城子矿田的成因,表明青城子矿田属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并提出青城子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以及元素的水平、垂直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3.
齐文  侯满堂 《中国地质》2005,32(3):452-462
对镇(安)旬(阳)矿田泥盆系、志留系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表明,本区泥盆系、志留系铅锌矿总体属层控矿床类型。铅锌矿赋存于下志留统悔子垭组、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及中泥盆统大枫沟组、上泥盆统南羊山组;控矿构造为断裂、褶皱,容矿构造为顺层断裂带、剪切带,含矿岩石为含碳砂岩、千枚岩及灰岩、生物灰岩、白云岩;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相、台地边缘及泻湖、潮坪、台地浅海。以旬阳泗人沟为代表的志留系铅锌矿属细碎屑岩沉积强改造型铅锌矿床;以旬阳大岭、赵家庄为代表的泥盆系铅锌矿属碳酸盐岩沉积弱改造型铅锌矿床;以镇安锡铜沟、月西为代表的泥盆系铅锌矿属碳酸盐岩沉积强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青城子矿集区地处辽东裂谷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单元,区内已发现青城子铅锌矿、林家金矿、高家堡子银矿等多个矿床。为了解青城子矿集区深部地质侵入岩体分布情况以及断裂的空间展布情况,首次在青城子矿集区开展航空大地电磁、航空瞬变电磁和航空磁法综合测量工作。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视磁化率三维反演、电阻率三维反演的数据处理技术,结合已知基础地质资料,划分并重新厘定了区内已知控矿断裂,并对岩体深部分布情况进行圈定,结果显示:印支期双顶沟岩体与新岭岩体深部分布范围相对较大,沿新岭—尖山子一带构成了近SW向隐伏岩体带,均为独立岩体,古元古代大顶子岩体、马家隈子岩体和石家岭岩体深部也分别作为独立岩体。  相似文献   

5.
刘君  曹玉莲 《地质与资源》2001,10(4):248-251
矿床的形成和演化存在着明显的数量规律性,这一点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注意.本文对青城子矿田中金矿床(点)与矿田内主干断裂的平面距离进行了太极序列模拟,结果表明该矿田的矿床(点)与主干断裂的距离在平面位置上确实服从太极序列分布,由此圈定出该矿田寻找大中型金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
青城子矿田主要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青城子金、银、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背景,重点阐述了控矿因素,认为原始断陷盆地控制并聚积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后期地质事件对成矿物质的活化与聚积有直接影响,矿床类型及其空间分带与沉积环境相关。概括出矿田地质找矿标志,明确指出该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由青城子铅锌矿床和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组成,是中国北方重要铅锌金银矿产地之一.矿集区内铅锌金银矿分布严格受含矿建造控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中下部,而金银矿主要赋存于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上部和盖县岩组下部.在成矿时代上,铅锌矿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中生代,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而金银矿床形成受中生代岩浆-构造作用控制.铅锌矿床与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相伴而生,且两者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青城子铅锌矿开采历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间民间开采银矿,上世纪初开始开采铅锌矿,到1939年日本人在青城子开采铅锌矿已达一定规模。但大规模、正规的找矿勘查和采矿工作是建国后,先后发现榛子沟、喜鹊沟、南山、本山、甸南等15处铅锌矿床,铅锌矿脉200余条,形成一个累计铅锌金属量150万吨的大型矿山。  相似文献   

9.
泗顸铅锌矿被列入了国家资源危机矿山,然而对进一步寻找接替资源的看法不一。文章对泗顶铅锌矿矿田地质概况、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泗顶矿床和古丹矿床深部及周边地区不存在有规模的矿床,没必要再投入巨资进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辽东古元古代裂谷中硼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砖庙硼矿床、翁泉沟硼 (铁 )矿床及其东台子矿段矿石的3 0件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获得三条理想等时线 ,年龄分别为190 2± 12 Ma、185 2± 9Ma、1917± 48Ma;对青城子矿田喜鹊沟矿段大理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获得其 Pb-Pb等时线年龄 1844±2 7Ma。对翁泉沟硼 (  相似文献   

11.
西成铅锌矿田矿物中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概况西成铅锌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之一.矿田内的主要矿床规模大,储量集中,品位富,埋藏浅,可行性条件好. 矿田位于礼县-柞水华力西冒地槽褶皱带.古环境属主动型大陆边缘弧后盆地,这里的火成活动比较强烈.铅锌矿带分布在南、北两个火山活动区之间相对稳定的高地热流区,这些地区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相对较弱,可形成非岩浆成因的热卤水沉积-改造-再造型层控矿床. 矿区地层分为泥盆系下统(?)吴家山组,中统清水沟组和西汉水组,上统洞山组.西成地区  相似文献   

12.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铅锌矿田两期成岩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是近年来秦岭-大别成矿带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已探明钼资源储量234×104t。在沙坪沟钼矿床外围发育多处铅锌矿床(点)。本文通过对外围3个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120±2Ma的成矿年龄,而钼矿床成矿年龄则在115~111Ma,显示出矿田内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早于钼矿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控矿构造、赋矿围岩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斑岩钼矿床和铅锌矿床为两个独立的成矿系统,热液型铅锌矿成矿系统形成早于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据地质勘查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矿田岩浆岩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早白垩世早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是热液型铅锌矿成矿系统主要赋矿围岩,第二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是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的主要赋矿围岩。矿床C、H、O、S等稳定同位素相关研究表明热液型铅锌矿成矿系统和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均是两期岩浆热液演化的结果。因此矿田存在两期成岩成矿作用。两个成矿系统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不同,斑岩型钼矿成矿系统矿石铅同位素比值相对较高,变化范围大。铅锌矿床为早于斑岩钼矿床的独立成矿系统的认识合理解释了沙坪沟钼矿床为单一钼矿体,不含铅锌铜等不同于东秦岭斑岩钼矿床地质现象。区内两期成岩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换阶段及以后伸展期。  相似文献   

13.
陈江 《辽宁地质》2000,17(3):173-179
青城子矿田是一个大型金、银多金属综合矿田,矿田内具有(铜)铅锌-银-金的矿化分带现象。从含矿原岩建造-浊积岩建造、变质作用、岩浆作用、韧性剪切作用以及矿质分异作用角度对青城子矿田的矿化分带性做了初步研究,认为青城子矿田的矿化分带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对矿田分带性的研究有利于青城子矿田乃至辽东地区的金、银多金属矿产找矿与勘查。  相似文献   

14.
青城子矿田金银矿床成矿环境和找矿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青城子矿田的金、银矿床分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蚀变破碎岩型金矿、浅成低温热液银多金矿矿床第三种类型,并描述了其主要的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辽东区带寻找中大型金银矿床的选区评价准则,即: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片麻岩隆起上部层状岩石中找矿、中生代岩浆活化、同位成矿、物化探异常等5条准则。总结了微细浸染型(小佟家堡式)、破碎蚀变岩型(白云式)等金矿床的找矿标志。提出了青城子矿田及其邻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四棵杨树银铅锌矿位于青城子铅锌金银矿田东部,与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家堡子金矿、杨树金矿、湾地沟金矿处于同一金银铅锌矿带,该矿带赋存于辽河群盖县组黑云母片岩与大石桥组大理岩接触部附近。在矿区发现的8条隐伏似层状银铅锌矿体,赋矿岩石为大理岩、黑云变粒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石墨化。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是典型的层控型隐伏矿床。经对其中4条矿体进行工程验证,初步估算,探获(333+3341)资源量金属银99804kg,(铅+锌)50900t。对控矿因素及找矿预测提出了新认识,指出了在矿区北部及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王孝国 《地质与勘探》2014,50(5):932-937
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历时约十年时间,矿床位于西成铅锌矿带(田)的东段,属于洛坝铅锌矿床的东延,在地表无任何矿化显示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分析地质成矿环境,确定找矿靶区;然后使用激发极化发现异常,并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深部含矿层位、控矿构造形态;最后通过研究区域构造、围岩蚀变、含矿地层及其岩性组合特征得出:郭家沟矿区含矿带地层就挟持于F1与F5断裂之间,形成一个呈东西向展布的舌状地质构造体,是寻找本类型铅锌矿的直接标志;矿体集中分布在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D2a2-2b)的千枚岩与(D2a2-2a)的厚层结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硅化灰岩接触带的硅化灰岩一侧;另外,硅化、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网脉状)、碎裂角砾岩等蚀变是找矿的重要标志。通过矿床的发现经过、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探异常特征研究,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拓宽了西成铅锌矿带(田)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7.
位处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辽吉裂谷带内发育有多处中、小型铅锌矿床,其中,同时发育层状和脉状铅锌矿的青城子矿床是典型的代表。为了探讨青城子层状铅锌矿和脉状铅锌矿矿质来源及成因的异同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利用ICP-MS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和后期穿矿脉岩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和明显分异的特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具有Eu正异常和较弱的Ce负异常,表明其成矿物质均来自上升的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在高温、还原流体和海水的参与下成矿。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相似,但其Eu为负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部分样品出现较弱的Ce正异常,对比分析穿矿脉岩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以及二者稀土元素总量稍大于层状铅锌矿的特点,文章认为青城子层状矿石为沉积成矿,成矿热液为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但后期受到岩浆侵入叠加改造的影响而在局部形成脉状铅锌矿体,引起了Eu负异常和局部Ce正异常的出现以及稀土元素总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西和县页水河铅锌矿地处西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之西成铅锌矿田的西部,经过多年生产探矿,矿床规模不断扩大。铅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红岭山组生物灰岩与千枚岩接触部位,其含矿性与地层层位、特定的岩性、褶皱及断裂的关系密切。文章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指出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成因上,八家子铅锌矿被认为是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多金属矿田,断裂构造特别是断裂交汇部位严格控制着若干矿床和矿体的产出,而矿区中部的炉沟岩体与各矿床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对矿区断裂构造的形态特征及相关控矿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八家子矿实际上是受一个以炉沟岩体为砥柱的旋扭构造控制的大型矿田。指出以炉沟岩体为中心的主要控矿断裂以左旋式构造形态呈弧形展布,在这些断裂上,无论是矿床分布、元素分带还是矿床成矿温度都表现出分带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均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旋扭构造的特征。这一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控矿断裂和炉沟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在找矿预测中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李梅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剖面实测、构造测量,分别从成矿背景、赋矿特点、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李梅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对李梅矿区成矿控矿因素进行了相应探讨,分析了构造作用在矿床地质特征中的诸多响应,认为构造断裂和裂隙构成了矿区的主要导矿、容矿空间,是该铅锌矿区主要的控矿要素,而且很可能是区域成矿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