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马氏珠母贝快速生长选系F3为材料,以常规技术插核操作并进行海区养殖,育珠期结束,测量育珠母贝的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与壳质量共5个生长性状指标,以及商品珍珠质量与珍珠层厚度,分析育珠贝生长性状指标与珍珠层厚度及珍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的生长性状与珍珠层厚度及珍珠质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值<0.01);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壳质量与珍珠层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412、0.418、0.457、0.456;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壳质量与珍珠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7、0.468、0.380、0.556、0.644。通过改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的生长性状能够有效提高珍珠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贝壳基质蛋白(Shell Matrix Proteins, SMPs)基因(Pm-PNU7)表达与功能。【方法】利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信息分析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壳基质蛋白新基因Pm-PNU7全长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对其进行定位,RNA干扰检测其对贝壳形成的影响。【结果】Pm-PNU7的cDNA全长为797 bp,编码145个氨基酸,具有特殊的"KGG"重复序列和富含天冬氨酸(Asp)序列"DDDDDDHDD"。qRT-PCR分析表明,Pm-PNU7基因在外套膜边缘区和套膜区显著高表达(P<0.05);ISH检测显示,Pm-PNU7主要定位于边缘区外褶外侧和内侧上皮细胞、中褶内侧上皮细胞以及套膜区外侧上皮细胞。RNA干扰后,Pm-PNU7在外套膜边缘区和套膜区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贝壳棱柱层和珍珠层微观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结论】Pm-PNU7参与了贝壳棱柱层和珍珠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淡水有核珍珠大面积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3.3hm2的育珠水体中,选择2龄三角帆蚌作手术贝,采用外套膜错位排列的方法,每只母蚌植入直径6~7mm珠核10粒进行育珠试验。结果表明,经2~3a的育珠,育珠蚌成活率75%,留核率45%~75%,优质珠率40%,经济效益是普通无核珍珠的3倍以上,并且收珠后的育珠蚌可以再次植核育珠。1991-2001年,试验结果以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建立的养殖基地在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等地进行示范和推广,推广面积2000hm2,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按照常规技术进行马氏珠母贝插核育珠,在手术后第1、3、7、15、20、30和60天解剖剪取珍珠囊,利用H E染色等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马氏珠母贝珍珠囊形成过程中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珍珠囊表皮细胞来自于移植细胞小片的表皮细胞;在水温27℃条件下,插核后1~3 d来自育珠贝的游走细胞逐渐将细胞小片包围;插核后7~15 d,珠核表面密集来自育珠贝的游走细胞;插核后15~20 d,细胞小片外表皮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珍珠囊表皮细胞和细胞核均呈扁平状;插核后20~30 d,扁平状珍珠囊表皮细胞逐渐转变为高柱型,并分泌形成透明的壳皮层物质;在插核后第60天,已形成具有分泌珍珠质功能的扁平状珍珠囊表皮细胞,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近圆形。  相似文献   

5.
通过预测、筛选并合成合浦珠母贝无定形碳酸钙结合蛋白(ACCBP)潜在的功能性肽段,发现位于其 C末端含乙酰胆碱结合位点保守区域的多肽具有显著的生物矿化功能;体外碳酸钙结晶速度实验显示该多肽能够延缓碳酸钙的结晶;体外碳酸钙结晶实验显示其能够显著影响方解石晶体的晶貌,使得方解石晶体的边缘呈现出阶梯状台阶现象;体外模拟间液离子环境碳酸钙结晶实验显示其能够抑制文石晶体成核或促进已成核文石晶体生长,使得实验组中的文石晶体颗粒数量显著减少并多呈现球形.结果提示了 ACCBP 上乙酰胆碱结合位点不仅能够直接参与生物矿化,并且很可能是其参与矿化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6.
摘 要:微生物介导的铁循环是调控地表有害物质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了探明腐殖酸对微生物还原含铁黏土矿物的影响,选取了富铁黏土矿物绿脱石和不同土壤中提取到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在有、无腐殖酸2种条件下对比了典型异化铁还原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CN32对绿脱石结构Fe(Ⅲ)的还原效率。同时分析了微生物作用后绿脱石的晶体结构差异。实验采用化学方法检测Fe(Ⅲ)的还原程度,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微生物作用前后的绿脱石进行了矿物学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 研究了反应前后绿脱石的形貌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腐殖酸均具有促进微生物还原绿脱石结构Fe(Ⅲ)的能力,但其促进效率存在差异。绿脱石中的结构Fe(Ⅲ)经微生物还原后,其矿物结构被破坏,结晶程度逐渐降低,矿物形貌由不规则片状变为松散疏松的网絮状。本研究对深入理解自然环境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发育及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为材料,植核前用JAK3抑制剂处理细胞小片和珠核,植核后18 d和30 d取珍珠囊,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观察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发育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植核后不同时间(6、12、24 h和3、6、12、18、30 d)免疫相关基因NF-kappaB(Nuclear factor kappa B)、IkappaK(I-kappaB kinase)和炎性诱导因子IL-17(Interleukin 17)的表达变化。【结果】植核后18 d和30 d,与对照组相比,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的发育没有显著影响(P> 0.05)。荧光定量结果显示,植核后6 h和12 h,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IL-17的表达,植核后6、3、6、12 d,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NF-kappaB的表达,植核后3、6 d,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IkappaK的表达(P <0.05)。【结论】JAK3抑制剂对马氏珠母贝免疫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调控珍珠贝植核后的移植免疫,而对珍珠囊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古亚洲洋通过板块俯冲而闭合后,形成规模巨大的中亚造山带,石尖山花岗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中部,是石尖山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侵入岩体,为了研究该地区构造演化特征,探讨该地区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本次研究应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石尖山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岩体同位素年龄(230.9±2.6)Ma和(231.5±2.5)Ma;同时,作者对该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表明石尖山花岗岩形成于造山晚期-造山后过渡的拉伸环境。综合上述研究,石尖山花岗岩体为中三叠世结晶成岩,是造山活动末期的拉伸环境产物,反映了内蒙古石尖山地区古亚洲洋最可能闭合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9.
<正>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水育珠的主要贝类,用马氏珠母贝育珠是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严重地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提高海水珍珠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科技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性状的改良、育珠技术的优化和海水珍珠形成机理的研究[1-5]。  相似文献   

10.
篙山地区是华北板块南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发育齐全、接触关系和各种构造遗址保存良好、出露清楚的地区。是欧亚大陆上得天独厚的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研究场所。从古至今,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瞩目。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的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太古代两期绿岩(青羊沟和郭家窑绿岩带)沉积-古陆块结晶基底的形成(三次造陆运动)阶段;其二,早元古代复理石沉积(嵩山群)-挤压造山阶段;其三,中、晚元古代威尔逊旋回沉积(马鞍山群、五佛山群)-拆离滑脱阶段。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以海水为溶剂进行珍珠漂白,探讨双氧水浓度、漂白液pH值和漂白时间与珍珠长麻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抑制珍珠长麻方面考虑,最佳双氧水的浓度为5%,漂白液pH值为8.60,漂白时间为3d。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海区插核育珠试验,对不同处理液匹配组进行进一步优化、筛选,找出适于广东育珠海区的育贝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表明:1)匹配适宜的处理液有降低吐核率的作用,8个试验小组中W0、Y3组的吐核率仅3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P<0.01),说明匹配液有明显增加组织亲和力、降低吐核率的效果;2)育珠贝的死亡主要发生在育珠前期,与贝的吐核行为有关;3)小片处理液中,C类药物成分对吐核率的高低有影响,0.6%C2不适宜添加到处理液中,而1%C3添加到处理液中有降低吐核率的效果;4)筛选出W0、W1、Y3三组适宜的匹配方案,即W0、W1、Y3三种小片处理液与核处理液C3匹配适宜,其中W0匹配组育珠效果最佳,即成活率为57.8%,百贝收珠数为101.2粒、优珠率为67.5%,比传统处理组(对照组)有明显提高;5)对W0、W1、Y3三组的不同育珠时限(8、10、13个月)的育珠情况进行了比较,当育珠期延长至1年时,Y3组育珠效果良好;6)利用评价指数(即优质珍珠数占手术贝总数的比例)可评判育珠效果,与分析、综合评估结论一致,前者可量化评判数值,使评判更加直观,简易。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水养殖珍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详细分析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规划海区,定量、低密度和开展外海深水海区珍珠养殖;加速大型珍珠贝全人工养殖与育珠的研究,丰富养殖品种;建立良种场、实行马氏珠母贝种质复壮;加强技术推广,延长育珠期、提高珍珠质量;抓好珍珠深加工、开拓珍珠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带动珍珠业向集约型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详细分析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规划海区,定量、低密度和开展外海深水海区珍珠养殖;加速大型珍珠贝全人工养殖与育珠的研究,丰富养殖品种;建立良种场、实行马氏珠母贝种质复壮;加强技术推广,延长育珠期、提高珍珠质量;抓好珍珠深加工、开拓珍珠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带动珍珠业向集约型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Our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pearl mussels formed a new biocoene composed of filamentous algae, protozoa, porifera and coelenterate. It effectively reduced nitrogen, phosphorus,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 the water by 67.3%, 73.2%, 38.1% and 15.5%,respectively, during May to September 1998 when the water eutrophication was developing. This could control water eutrophication and produce pearls, shellfish meat and shells. This is an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water eutrophication by using the ultra strong filtering capability of freshwater pearl mussels.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马氏珍珠进行了13个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优质珍珠与劣质珍珠主要在Zn、Mg、Cu、Mn、Ph、K、Cr、Sr等元素含量方面有差异。珍珠在加工前后变化很大的元素是Zn、Mg、Cu、Na、Mn、Cr、Sr等。根据一些元素对珍珠质量的显著影响,提出在加工过程应注意对珍珠质量有利元素的加入和有损珍珠质量的元素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研究8组不同小片和核处理液在海南陵水海区的育珠效果,优化、筛选适宜该海区育珠的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显示:1)处理组手术贝休养期的吐核率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处理液可促进伤口愈合并抗感染;2)处理组育珠8个月后的珠层厚度平均可达0.5 mm以上,与对照组0.3 mm的珠层厚度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处理液具有明显促进珍珠质分泌的作用;3)优化筛选出核处理液C3,其增强核亲和力的效果明显优于C1(P<0.05);4)W处理组育珠贝死亡率平均小于2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和Y处理组(31.45%)(P<0.01),表明W处理液效果优于Y处理液;5)在8个处理组中,筛选出W0、W2、Y3三个匹配组,其育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引入综合评价指数即优良珍珠数占育珠贝总数的比例,以量化育珠效果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南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珠产业的特色、优势、现状,针对其目前存在养殖环境恶化,珍珠贝生长慢、病害多、死亡大,珍珠单产低、质量差、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效益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实现南珠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进行科学规划,加强容量管理;加速良种选育与新品种开发;加强技术培训,推广规范化养殖;革新加工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扶强龙头企业;促进南珠产业向集约化、组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海区中养殖珍珠常受到台风、淡水、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敌害生物的侵袭,使育珠贝大量死亡。在岸上水槽系统,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养殖海水珍珠——工厂化育珠,则可避免上述的影响。本文介绍工厂化培育海水珍珠的试验设施、育珠试验、试验结果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