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介绍了摄影测量加密中两种地球曲率改正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并在摄影测量与非摄影测量观测值联合平差程序WuCAPS中予以实现。通过对某测区一组实际GPS控制飞行的航片的处理得到,两种改正方法对常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结果没有显著影响,而在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的作用明显不同。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实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摄影测量和加密中两种地球曲率改正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并在摄影测量与非摄影测量测值联合平差程序WuCAPS中予以实现。通过对某测区一组实际GPS控制飞行的航片的处理得到,两种改正方法对常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结果没有显影响,而在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的作用明显不同。中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实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工业摄影测量中,相机拍摄的不同相片得到的像点坐标被视为等精度观测值,其权值被定为单位权进行平差计算。自检校光束法平差能够有效的补偿系统误差,但测量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粗差和随机误差。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工业摄影测量平差计算结果的精度,结合抗差估计具有"充分利用有效信息,限制利用有用信息,排除有害信息"的特点,对自检校光束法平差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IGG3的抗差光束法平差方法;并进行公共点转换实验和重复测量实验来评价其外符合精度和内符合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比原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附约束条件的立体相机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视觉和摄影测量领域,经常应用立体相机对场景进行高精度的三维重建,其中立体相机的内参数和相机间的固定相对关系的高精度标定是关键的环节。本文推导了立体相机系统的两个相机间之间固定相对关系的六个独立约束条件,并利用这些约束关系按照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进行自检校光束法整体平差解算,从而实现立体相机的标定。最后的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试验说明固定相对关系约束条件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加平差系统的多余观测数,提高标定的精度和稳健性。此方法能够方便地推广到多个相机组成的多相机立体量测系统的标定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近景摄影测量光束法自由网联合平差的特点,借助于该方法对卫星地面站Cassegrain通讯天线抛物反射面的实际摄影资料进行平差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光束法平差在工业测量系统TSST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模拟摄影测量系统,把角度传感器视为摄影机,将物方点的角度观测值化算为虚拟像点坐标,从而按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进行两台或多台经纬仪间的系统定向和空间坐标解算。利用光束法平差技术研制开发了中文TSST2.00工业测量系统软件;对经纬仪整平状态和未整平状态下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光束法平差技术可以处理经纬仪在任意姿态的观测值,其精度达到了整平状态的结果;最后还介绍了TSST工业测量系统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广云  黄玲 《测绘工程》1998,7(4):27-31,37
将电子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模拟摄影测量系统,把经纬仪水平角、垂直角观测值化算为虚拟像点坐标观测值,按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进行二台或多台经纬仪间的系统定代间坐标解算,从而实现了经纬仪在任意姿态下的空间坐标测量功能。在光束法平差的基础上开发了中文版TSST2.00工业测量系统软件。最后介绍了偏置型抛物面天线的数学模型和TSST工业测量系统在其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Obid.  RM 李小鹏 《国外测绘》1994,(4):23-29,47
本文研究了用摄影测量光束平差法处理经纬仪观测值以解决工业应用中控制网精确测量的。为了证明光束法等效于传统的三维网解法,需要将角度观测值转换成虚拟的像片坐标并进行相应的误差传播,文中为此提出了一种投影的数学模型。此外,还研究了在光束平差法中使用未置平经纬仪的观测值。研究中对两个网进行了试验:一个是工业测量中的控制网,另一个是实验室试验控制网。利用第一个网对光束平差法和传统的三维网法进行比较,结果是:  相似文献   

9.
卫星摄影三线阵CCD影像的EFP法空中三角测量(一)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系统地介绍了EFP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EFP像点坐标计算、平差的数学模型和卫生摄影测量的数字模拟,并以模拟数据进行了自由网+控制点平差、外方位元素量测值参与平差、外方位元素量测值常差的分离以及区域平差等实验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1)三条基线的航线可以保证三线阵CCD影像光束法平差的几何强度;(2)控制点可以布设在航线首末端,二线交会区的高程精度比三线交会区仅低约1.4因子;(3)外方位元素观测值是三线阵CCD影像光束法平差不可缺少的数据,经过平差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平差的高程精度。即使外方位元素观测值达到现代的精度,光束法平差的高程精度仍比直接前方交会高,所以三线阵CCD相机比单线阵、双线阵相机在全球性无控制卫星摄影测量或外星球摄影测量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建荣  王任享 《遥感学报》2012,16(S1):112-115
无地面控制点卫星摄影测量是实现全球测绘的有效手段。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主要途径包括:一是卫星姿态稳定度达到1×10-6(°/s);二是高精度的姿态测定系统;三是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处理。以往受制于技术等因素, 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只能依靠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技术。“天绘一号”卫星研发了集相机在轨标定、全三线交会光束法平差、角元素低频误差补偿及偏流角效应改正为一体的EFP多功能光束法平差技术, 并通过“天绘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无地面控制点定位精度达到10.3 m/5.7 m(平面/高程), 满足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季顺平  秦梓杰 《测绘学报》2019,48(10):1254-1265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的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移动测图系统、机器人、无人驾驶车等。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多镜头组合式全景相机的基于特征的SLAM解决方案。首先,本文建立了鱼眼相机的高精度检校模型,以保证鱼眼相机与全景相机之间的高精度坐标转换;然后,将多镜头组合式全景成像模型嵌入SLAM的初始化、局部地图生成、关键帧选取、图优化等各个流程中。此外,考虑全景相机变形大、基线长的不利因素,本文在特征匹配、平差、特征点跟踪等SLAM的各个步骤都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本文在两套车载全景数据集共8000余张全景影像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全景SLAM很好地实现了全景相机的自动定位与地图构建功能,并达到了接近GPS参考的极高定位精度而无须借助GPS/IMU组合导航系统。相对于主流的基于平面相机的各类SLAM系统,如Mono-SLAM、Stereo-SLAM以及RGB-DSLAM,本文提出的全景SLAM可作为良好的补充,并为GPS信号失锁时的传感器定位提供廉价的自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航空摄影测量作为摄影测量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倾斜航空摄影和无人机摄影测量等多种新作业模式的出现,给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催生出了诸多新的解决方案。此外,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中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融入航空摄影测量中,推动航空摄影测量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当代航空摄影测量学已经是多种传感器融合、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结合、传统摄影测量和人工智能技术交叉的产物。三维重建是航空摄影测量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当代航空摄影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着重从航空影像的同名连接点自动提取与匹配、区域网平差、密集匹配和单体化建模4个方面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讨论,给出了当前国内外主流的航空影像摄影测量处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增量式SFM与POS辅助光束法平差精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薛武  张永生  赵玲  于英  王涛  李磊 《测绘学报》2017,46(2):198-207
针对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和摄影测量学中的POS辅助光束法平差的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介绍了SFM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流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异同;然后针对定位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分别利用嵩山遥感定标场的无人直升机和有人驾驶飞机的航摄数据进行了精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依赖POS数据的情况下,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可以达到与POS辅助光束法平差相当的精度,两种方法均可以满足1∶500、1∶1000成图要求;最后,针对不同作业需求给出了航摄数据后处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首先回顾了摄影测量的历史,从透视几何、成像设备、摄影平台、测量法和测量工具等4个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贡献。其次,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的起源,并从几何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视觉与摄影测量之间的紧密联系,探讨了两者在实用上的一些区别。再次,从语义方面,分析了遥感学科的发展,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深度学习和连接主义的盛行。最后,展望了摄影测量的未来,指出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是摄影测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photogrammetry is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imagery.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action of sensing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the fundamentals of photogrammetry have undergone an 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Numerous theoretical progress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traditionally different but related multiple disciplines, including computer vision, photogrammetry, computer graphics, pattern recognition, remote sens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This has gradually extended the boundary of traditional photogrammetry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holis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various photogrammetric tasks and solutions. Under this framework, photogrammetry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reversed imaging process formulated as a unified optimization problem. Depending on the variables to be determined through optimization, photogrammetric tasks are mostly divided into image space tasks, image-object space tasks and object space tasks, each being a special case of the general formul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representative solution approaches for each task. With this effort, we intend to advocate an imminent and necessary paradigm change in both research and learning of photogrammetry.  相似文献   

16.
Principle, software and experiment of GPS-supported aerotriangul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IntroductionAs is now well known, the high accurate point de-termination with airborne remOe sensing data hasalways ben one of the most fundaxnental prObletns..in aerial photOgrammtr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geOmtry reversal in photOgramrntry,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ientation elements ofaerial phOtOgraphs must first be known in order toreconstnJct the measuring stereo geometric medels.For the past 60 years, however, the interior orienta-tion parameters of carnera were main…  相似文献   

17.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数字摄影测量给学科、产业带来的机遇、变革与挑战,指出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已超出了摄影测量的范畴,它是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计算机视觉)界共同的责任。讨论了数字摄影测量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春森 《测绘学报》2006,35(4):347-352
将计算机视觉中立体和运动视觉相结合,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对智能视觉监控中计算机系统所获得的双序列图像通过物方“图像”分析法完成对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定位、量测及其跟踪,其中包括:摄像机检校,立体-运动双匹配约束,运动参数的求解及其云台运动控制等内容。给出采用所述方法,从真实双目序列影像中获取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云台运动控制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