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沙漠地区与南极冰盖均有利于陨石样品保存。2013年4-5月,通过首次新疆哈密沙漠陨石考察,回收了陨石样品47块。文中报导其中6块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并划分它们的化学岩石类型。Arlatager004、006、0014、0022和TuzLeik001等5块样品主要由橄榄石、辉石、长石、铁镍金属和陨硫铁组成,具有典型的普通球粒陨石岩石结构特征,其球粒结构不明显,表明经历过较强的热变质,岩石类型划分为5型;根据样品中橄榄石Fa值,低钙辉石Fs值和样品的金属含量等,将Arlatager004、006、0014、0022划分为L5型普通球粒陨石;TuzLeik001划分为H5型普通球粒陨石。Kumtag005具有典型的球粒结构,结合橄榄石Fa值和低钙辉石Fs值以及岩石学特征,将其划分为L3型普通球粒陨石。根据橄榄石Fa值与其百分标准平均方差(PMD)之间的关系,将Kumtag005的岩石类型亚型划分为L 3.4。这6块样品代表了3个化学群,结合该地区回收到的其他陨石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哈密沙漠是一个新的陨石富集区,这些沙漠陨石的发现和研究,必将极大促进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沙漠是除南极地区之外的另一陨石样品的主要来源地。我国拥有面积辽阔的沙漠,为陨石的收集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2013年5月,在首次新疆库姆塔格沙漠陨石考察中,发现并收集到46块陨石样品,确定了3个陨石富集区:Hami、Alatage Mountain(AM)和Kumtag。对其中的10块代表性陨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岩石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群、岩石类型、冲击变质程度和风化程度。10块库姆塔格陨石均为普通球粒陨石,其中1块样品Kumtag014(Fa摩尔百分比为9.1~48.3,相对标准偏差PMD为51.0;Fs摩尔百分比为2.8~30.3,PMD为54.2)属于非平衡型L群。依据橄榄石Fa的PMD将其进一步划分为3.4亚型,属于相当原始的球粒陨石样品。另外9块经历了明显的热变质作用,为5型普通球粒陨石,包括7块L群(Fa22.6~25.9,Fs 17.6~21.4)和2块H群(Fa 18.2~20.8,Fs 16.0~17.8)。这些陨石的冲击变质程度:5块S3型,4块S2型,1块S1型;风化程度:3块W1型,6块W2型,1块W3型。  相似文献   

3.
罗红波  林杨挺  胡森  刘焘  冯璐  缪秉魁 《岩石学报》2009,25(5):1260-1274
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并收集到大量南极陨石,需要一种无损、快速简单的分类方法。陨石磁化率(χ)的主要贡献是其中的铁镍金属,因而有可能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类参数。同时,磁化率是陨石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我们在国内首次开展陨石磁化率的研究,通过对模拟陨石磁化率样品的测量,证明可以通过不同取向的测量平均,将样品的大小和形状等几何因素的影响减小在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之内。完成了首批613块南格格罗夫山陨石的磁化率测量,除普通球粒陨石外,还包括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碳质球粒陨石、中铁陨石、橄榄陨铁、橄辉无球粒陨石等特殊类型。根据质量磁化率,可以划分大部分H、L、LL群陨石。特别重要的是,磁化率对于划分非平衡的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参数。格罗夫山H群陨石的磁化率分布与南极其他地区的陨石十分相似,二者相对降落型陨石均向低质量磁化率方向平移0.2(logχ, 10-9m3/kg),反映了风化作用对南极陨石磁化率的平均影响程度;格罗夫山L群陨石的质量磁化率分布同样较降落型陨石偏低0.2左右,但南极其他地区的陨石与沙漠陨石的磁化率分布相似,二者均更为离散和偏低,可能反映了不同的风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Howardite-Eucrite-Diogenite(HED)族陨石是地球上目前发现数量最多的无球粒陨石类型,已发现的 HED族陨石主要来自于南极和非洲西北部的沙漠,本研究的 HED族陨石国际命名为Yiwu 001 ,发现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境内.系统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显示,该陨石属于单矿物碎屑角砾岩 Eucrite,主要矿物为易变辉石(38%)、普通辉石(8%)和斜长石(46%),副矿物主要为二氧化硅、陨硫铁、铬铁矿、钛铁矿.根据主要矿物的粒径,对该陨石开展了区域划分:粗粒、细粒和极细粒,辉石对应的粒径均值分别为 550 μm、100 μm 和 60 μm.粗粒和部分细粒区域具次辉绿结构,细粒和极细粒区域发育麻粒结构.陨石中细粒玄武岩包裹着以椭球体为主的粗粒和拉长的极细粒玄武岩,极细粒玄武岩呈定向构造.Yiwu 001 陨石原岩可能为内含粗粒玄武岩捕虏体的玄武岩,定向构造指示可能发生过近静态的部分熔融.该陨石在晚期经历了复杂的热变质作用,为 5 型变质类型,主要表现在出溶辉石条带、麻粒结构和三联点结构.  相似文献   

5.
近40年来陨石分类学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60-70年代,由根据陨石的矿物结构的分类方法发展为球粒陨石的化学一岩石学分类法和铁陨石的化学群分类法;70-80年代,提出了分异型陨石和未分异型陨石的概念,球粒陨石被认为是未分异型陨石,而其它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大多被划入分异型陨石,80-90年代以来,陨石氧同位素组成成为了陨石成因分类的一个主要依据,使陨石分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阶段,作者对80-90年代以来新确立的R群,K小群,CR群和CK群球粒陨石,以及根据氧同位素划分出的原始型无球粒陨石系列:A-L无球粒陨石,Winonaites无球粒陨石和Brachinites无球粒陨石进行了介绍,笔者对陨石研究和陨石分类学的发展在估算地球整体成分,探讨地球成因和早期演化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建议地球科学家应对陨石学和陨石分类的发展现状给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1978,(3):197-201
大量石陨石的K-Ar年龄测定表明其年龄值一般要低于陨石母体的形成年龄,它反映了陨石的气体保留年龄。因此根据K—Ar年龄可以研究陨石母体与陨石的受热历史。陨石中Ar^38含量的测定可以提供陨石受宇宙射线辐射的时间标度。吉林陨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球粒陨石,因而通过对气体保留年龄和宇宙射线暴露年龄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球粒陨石的成因与演化史提供重要的资料。本文除对吉林陨石雨的Ⅴ号、Ⅱ号、Ⅰ号陨石进行测定研究外,还对其他三块在我国降落的球粒陨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球粒陨石的有关资料,我们对吉林陨石的受热历史和母体环境作了分析,并讨论了宇宙空间球粒陨石的形成与消失过程。  相似文献   

7.
根据分异型陨石的稀土元因丰度模式和年代学研究,对如何解释母体分异过程,介绍目前的研究成果。一、前言在获得原始太阳系行星形成初期事件及其时间信息方面,陨石是很珍贵的样品。陨石分为原始型陨石—球粒陨石和分异型陨石两大类。其中,分异型陨石组的石质陨石—  相似文献   

8.
Dar al Gani 476(简称DaG 476)是1998年在利比亚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第13块火星陨石.它属于含橄榄石斑晶的橄玻无球粒陨石[1,2],具典型火成分异结构,辉石和长石具典型的玄武结构,橄榄石以斑晶形式镶嵌于玄武岩中,副矿物主要有氧化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等.根据背散射电子像获得的矿物模式丰度(%,vol)为:辉石61,橄榄石22,熔长石12,冲击熔融包2,铬铁矿和钛铁矿等氧化物2,陨硫铁1,磷酸盐1,以及沙漠风化作用产生的碳酸盐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陨石和月球样品中稀土元素(REE)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分析数据,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陨石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太阳系最好的标本,由于球粒陨石缺乏内生火成作用过程,因而保存了太阳系形成最早期事件的证据。无球粒陨石和铁石陨石代表了陨石母体内生火成作用的特点,如部分熔融和分异结晶作用。月球样品主要代表了行星的演化过程。陨石中RE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陨石,特别是球粒陨石,近年来对球粒陨石中包体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  相似文献   

10.
南极陨石不但是宝贵的科学研究资源,而且对探索和研究冰盖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自1998年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中国南极陨石搜集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个陨石富集区,收集了12000多块陨石样品,成为拥有南极陨石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相对于美国,中国南极陨石考察和研究还存在明显差距。为了实现中国南极考察的长远目标和安排十三五期间的南极陨石考察工作,基于中国的南极陨石工作总结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对南极陨石的长远目标进行设想,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极陨石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1998~2000年我国第15、16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32块陨石之后,2002~2003年第19次科考队成立了以回收陨石为中心任务的格罗夫山综合考察分队,在同一地区成功回收4448块陨石。我国的南极陨石回收工作不但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拥有南极陨石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对第15、16次队回收的32块陨石以及第19次队4448块陨石中的38块代表性样品的化学一岩石类型划分工作,除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外,发现了2块火星陨石、2块橄辉无球粒陨石、6块非平衡L3型陨石、4块碳质球粒陨石和1块非平衡型顽辉石球粒陨石等特殊类型陨石。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陨石的回收和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回收陨石的情况和已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同时对我国今后的陨石回收与研究工作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王松山 《地质科学》1987,(4):364-373
40Ar/39Ar年龄谱是研究陨石冲击事件的重要资料。根据对55块陨石40Ar/39Ar冲击年龄和陨石暴露年龄的分析,发现陨石的冲击年龄与陨石类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据此,将陨石冲击事件划分为九期。其中3900-4000Ma、470-540Ma和小于65Ma是陨石母体的三个重要演化阶段。阶段Ⅰ、Ⅱ和Ⅲ(冲击年龄大于30亿年)主要涉及高钙型无球粒陨石。所有球粒陨石的冲击年龄均小于30亿年。陨石暴露年龄因类型而异,铁陨石最大,石铁陨石次之,石陨石最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了枣阳和肇东两陨石的陨落情况,并对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岩石学等研究进行初步报道。确定了枣阳陨石为H,球粒陨石,肇东陨石为L4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14.
28届国际地质大会陨石专题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陨石背景知识、南极陨石、陨石矿物学、陨石化学、陨石形成机制和陨石学相关的研究方法。 H.Palme把陨石分为未分离和分离两类。未分离陨石令我们在太阳系星云的作用(如  相似文献   

15.
35个铁陨石化学组成研究及其在分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在中国某些铁陨石化学分类的基础土,又对11个南极铁陨石及10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铁陨石进行了多元素的分析和研究。除首次对11个南极铁陨石进行化学构造分类外,还将以前划分为ⅢAB的新疆铁陨石重新划分为ⅢE化学群,并增加和更正了中国14个铁陨石的一些数据。故本文一并讨论35个铁陨石化学组成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太阳系天体中等挥发性元素的研究掀起了一波浪潮。锌作为中等挥发性元素,其稳定同位素对于高温挥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因此,在行星科学领域锌同位素逐渐成为研究星云和行星演化的一个理想工具。本文系统地归纳了各类陨石和行星天体储库的锌同位素组成,并对不同种类的陨石以及地外样品(碳质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橄辉无球粒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月球陨石和Apollo样品、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等)中的锌稳定同位素研究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主要包括不同陨石和行星锌同位素组成的控制因素以及锌同位素对太阳系内星云过程和行星过程的指示;同时,简要论述了锌同位素在太阳系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分馏机制,并立足目前的研究基础,探讨锌同位素在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非球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在成分结构方面的非分异成因证据,推断其成因是:星云盘中心层中的星云发生气-液凝聚作用形成的熔滴,在较高温度下彼此合并形成了较大熔体,熔体固化后形成该类陨石母体。根据C1陨石不含球粒和其它成分特征,推断它们是星云只发生气-固凝聚作用的产物。对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特殊成分的碳质球粒陨石进行了综合分析,暂定名为类C1陨石。通过类C1陨石与其它球粒陨石及C1陨石成分结构特征的对比,推断它们是星云盘边缘层星云发生气-液-固和气-固联合凝聚作用,同时发生水化作用的产物。最后,在对所有陨石凝聚成因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建立了小行星区星云凝聚模型。  相似文献   

18.
王道德  侯渭 《地球化学》1989,(3):217-222
对新近陨落的武安和老城镇陨石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测定了稀有气体的浓度和宇宙线暴露年龄。对武安陨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确定武安和老城镇陨石分别为H_5和H_6型普通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19.
Howardite-Eucrite-Diogenite(HED)族陨石是地球上发现数量最多的无球粒陨石类型,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岩石之外数量最多的岩浆岩样品。本文对大量HED族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陨石的后期热变质作用和母体起源,对HED族陨石的中文定名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我国现已收集27次石陨石及24次铁陨石(图1)。如图1所示我国陨石的分布与人口密度出现正比关系。石陨石多为普通球粒陨石,其中最大的为吉林陨石雨,共收集到约2500公斤样品。铁陨石中最大的是新疆铁陨石,重约30吨,按其重量居世界第三位。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发表的部分资料和笔者的室内工作,对我国部分球粒陨石的物质成分、化学-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和演化历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