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种江珧同工酶遗传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珧科的栉江珧、旗江珧及二色裂江珧三物种的 5种组织 (消化盲囊、肾组织、外套膜、后闭壳肌和鳃组织 )进行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 ,研究江珧科的 SOD、EST同工酶酶谱 ,结果表明 ,不同种间的个体其酶谱表型有稳定的差异 ,同属的种间差异小于不同属的种间差异 ,即酶谱的差异程度与形态分类学中的亲缘关系相关。可利用其酶谱表型具有种特异性作为一种蛋白分子标记 ,应用于江珧物种尤其是经济品种的鉴定上  相似文献   

2.
二色裂江珧EST和SOD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二色裂江珧(Pinna bicolor)的消化盲囊、肾脏、后闭壳肌肌肉、外套膜和鳃等5种组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酯酶(EST)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酶谱表型及位点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色裂江珧组织内的EST和SOD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共检测出15条酶带,SOD检测出8条酶带,且两种同工酶在消化盲囊中活性最高。推测S  相似文献   

3.
取二色裂江珧 (Pinna bicolor)的消化盲囊、肾脏、后闭壳肌肌肉、外套膜和鳃等 5种组织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酯酶 (EST)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同工酶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酶谱表型及位点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二色裂江珧组织内的 EST和 SOD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 ,EST共检测出 15条酶带 ,SOD检测出 8条酶带 ,且两种同工酶在消化盲囊中活性最高。推测 SOD由 2个座位编码 ,可分为 s- SOD二聚体和 m- SOD四聚体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珧科两物种栉江珧、二色裂江珧的性腺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性转换及雌雄同体的个体,雌雄滤泡在性腺中分布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滤泡混合型,另一种为滤泡并存型。性变方向有雄性转化为雌性、雌性转化为雄性及两种性别均衡发育等三种类型,且以雄性转化为雌性为主。据此推测性变及雌雄同体在江珧科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有棘和无棘两种表型栉江珧同工酶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有棘和无棘两种不同表型的栉江珧的外套膜组织进行了EST和SOD同工酶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类型的酶谱表达有一定差异,但同时也存在中间类型,表明有棘和无棘的表型差异,尚不能提供它们应划分为两个种的充足证据。  相似文献   

6.
两种江珧雌雄同体及性转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珧科两物种栉江珧、二色裂江珧的性腺组织学切片观察 ,发现性转换及雌雄同体的个体 ,雌雄滤泡在性腺中分布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滤泡混合型 ,另一种为滤泡并存型。性变方向有雄性转化为雌性、雌性转化为雄性及两种性别均衡发育等三种类型 ,且以雄性转化为雌性为主。据此推测性变及雌雄同体在江珧科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有棘和无棘两种不同表型的栉江珧(Atrina pectinta)的外套膜组织进行了EST 和SOD 同工酶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类型的酶谱表达有一定差异,但同时也存在中间类型,表明有棘和无棘的表型差异,尚不能提供它们应划分为两个种的充足证据  相似文献   

8.
栉江珧受精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干、温差刺激诱导栉江珧亲贝排放和解剖亲贝获取精卵,授精后,通过连续取样直接镜检和卡诺液固定、Giemsa染色后观察,以研究栉江珧受精过程的细胞及染色体变化。结果表明,栉江珧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卵,大多停留在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前中期,接触海水后,进一步发育至中期。通常在26℃的海水中,授精后20min和35min,分别排出第一和第二极体。大约在授精后45min,雌雄原核融合,受精卵开始第一次卵裂。研究还表明,氨海水具有十分明显刺激卵内物质运动和促进卵细胞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企鹅珍珠贝鳃组织的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种同工酶进行了检测,并对酶谱特征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酶谱表型显示企鹅珍珠贝的同工酶呈现多态现象,同工酶表达上的多态性表明企鹅珍珠贝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企鹅珍珠贝同工酶表达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企鹅珍珠贝鳃组织的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种同工酶进行了检测,并对酶谱特征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酶谱表型显示企鹅珍珠贝的同工酶呈现多态现象,同工酶表达上的多态性表明企鹅珍珠贝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丙啶(PI)两种荧光染料对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精子线粒体活性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染液浓度和染色时间的检测效果,并用该方法检测和比较超低温冷冻保存对线粒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Rh123和PI染色的最适染液浓度均为10μg/mL,染色时间控制在10 min之内;染色后具有线粒体活性的精子发出绿色荧光,死精子发出红色荧光,质膜受损但线粒体还未受损的精子发出红绿色荧光,表明Rh123和PI双荧光染色检测栉江珧精子线粒体活性是可行的;精液经冷冻后,线粒体活性为61.9%、质膜完整率56.8%,显著低于新鲜精液组(95.3%、93.5%),表明冷冻对精子结构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Rh123和PI双荧光染色法可用来检测栉江珧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安装在泉州地震台的SLJ-100型加速度计强震仪和CTS-1型地震仪记录到的汶川Ms8.0地震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在频谱方面,两种仪记录在0.012~2 Hz内基本一致,在低频段由于仪器响应不同存在差异;2)波形和相对位移反应谱方面,经基线校正和带通滤波后的两种记录呈现相当高的一致性;300 s周期内的相对位移反应谱表明,基线校正并没有引入不可接受的长周期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13.
甘蔗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及同一植株不同叶位的同工酶酶谱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酶谱在酶带强度、带数及Rf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不同植株、同一植株不同叶位其酶诺无明显差异,体现了同工酶作为品种标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及同一植株不同叶位的同工酶酶谱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酶谱在酶带强度,带数及Rf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不同植株,同一植株不同叶位其酶谱无明显差异,体现了同工酶作为品种标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湛江地区的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3种组织(肠组织、体腔液和体壁肌肉)12种同工酶(SOD、EST、MDH、LDH、ALP、AMY、ME、ACP、G6PDH、SDH、ADH、GPI)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12种同工酶中的7种酶(SOD、EST、MDH、LDH、ALP、AMY、ME)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GPI在组织中表达不稳定,未检测到其他4种同工酶(ACP、G6PDH、SDH、ADH)的活性;光裸星虫酶谱带数目少,酶谱构型单一。并说明了对其种群内遗传生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进一步挖掘海洋贝类潜在的降血糖功能。【方法】选用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为原料,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结果】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e)等三种海洋贝类的闭壳肌酶解产物均对a-葡萄糖苷酶、a-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抑制活性;正交试验和响应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制备a-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最佳工艺:复合蛋白酶酶添加量5 500 U/g,酶解温度57℃,酶解pH=7,酶解时间4 h,其酶解液中小肽含量21.64 mg/mL,a-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到31.53%。【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可优化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军曹鱼不同组织5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对军曹鱼的几种组织(脑,心肌,肾,肌肉,性腺,肝,血液,胰,脾)的5种同工酶(LDH,MDH,ME,POD和ES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同工酶在军曹鱼中都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这些特异性与其组织特定生理功能相关,与其他硬骨鱼类相比,军曹鱼的酶谱简单得多,这可能与其种属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月鳢个体发育早期4种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月鳢早期(从未受精卵至卵黄吸尽期)8个发育阶段的LDH、MDH、ADH、EST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月鳢的早期发育阶段ADH酶谱相对稳定,均有两条谱带;LDH、MDH和EST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在神经胚期前均无明显变化,此后随发育进程逐渐复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肉不同提取物的呈味物质含量和呈味特征差异。【方法】以新鲜菲律宾蛤仔肉为原材料,采用水煮和酶解的不同提取方式,制得两种冻干粉,比较分析两者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有机碱和无机离子含量的差异,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评价其对滋味的贡献,并结合感官评价法和电子舌检测法考察其整体呈味特征。【结果】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水煮提取物鲜味和甜味强于酶解提取物;鲜味、甜味和苦味是酶解提取物的重要味觉特征;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亦表明水煮提取物更接近谷氨酸钠的呈鲜特性。水煮和酶解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有机碱和无机离子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的呈味物质由于含量的差异及呈味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水煮和酶解提取物的整体滋味存在差异。【结论】菲律宾蛤仔的呈味特性与其水溶性呈味物质密切相关,酶解提取物虽增加了氨基酸等的总体含量,但对鲜味、甜味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20.
司氏江珧 Pinna(Atrina)strangei Reeve。广东俗称“割纸刀”,我国南海沿岸的东山岛、汕尾,沃头、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均有分布,是太平洋、印度洋等热带海区较为常见的软体动物。其肉与闭壳肌较其他江珧特别肥大,味极鲜美,闭壳肌可以制成优质江珧柱。江珧柱为名贵的海味珍品,我国古代人民早已有记载,如邻几什志云:“四明海物,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