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鲨鱼属于软骨鱼类,其种类繁多,据记载,在全世界海洋里的鲨鱼有350多种,我国有鲨鱼90多种。这种鲨鱼,一向被人们视为凶暴的动物,但近年来据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它除了供人类作佳肴等之外,它对人类治病亦大有益处。它极其健康,即使受了重大创伤也能很快愈合,是世界上少数不易患癌症的动物之一,因而鲨鱼将会帮助人类取得治疗癌症的妙法,为人类效力。  相似文献   

2.
张翼  穆军  冯妍  阎松 《海洋与湖沼》2014,45(1):183-188
以提取自东海海域两种鲨鱼(尖吻鲭鲨和噬人鲨)鳃耙组织的总DNA为模板,对其真菌菌群rDNA的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电泳图谱中的7条主要条带经过二次PCR扩增后进行了克隆测序。NCBI-BLAST比对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尖吻鲭鲨鳃部真菌菌群的优势种来自四个分类单元,其中一个来自青霉属,三个来自曲霉属;噬人鲨鳃部真菌的优势种来自四个分类单元,其中一种来自青霉属、两个来自梗孢酵母属、一个来自枝顶孢属;青霉属为两种鲨鱼鳃部共同的优势菌;另外DGGE指纹图谱显示还有种类较丰富的劣势菌存在。数据库检索显示多数真菌分类单元具有较好的产生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潜力。该PCR-DGGE分析揭示鲨鱼鳃部栖生有较丰富的真菌类群,它们的代谢产物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Gcm(Glial cells missing)是含Gcm-motif的转录因子。在果蝇中,Gcm决定神经元细胞与胶质细胞的分化命运;而在哺乳动物中,Gcm基因有Gcm1和Gcm2两种形式,主要表达于非神经组织,分别参与尿囊绒膜和甲状旁腺的形成。故Gcm在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中的功能是有差异的,但对其是怎样进化的并不清楚。文昌鱼是在进化中接近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是进化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文昌鱼基因组中存在Gcm2-like基因,并对其进化与表达进行了研究。Gcm2(或Gcm2-like)基因存在于从刺胞动物到哺乳动物的各物种中,而Gcm1基因仅从两栖动物中才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代表了脊椎动物Gcm1和Gcm2基因分化前的原始形式,且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与脊椎动物的Gcm2基因直系同源。另外,通过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文昌鱼Gcm2-like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Gcm2-like基因主要在文昌鱼的鳃、肠和肝盲囊中表达,特别是在鳃中明显高表达,支持哺乳动物甲状旁腺起源于鳃的观点。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Gcm功能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格陵兰鲨又称睡鲨,是体型最大的鲨鱼之一,以丑陋外表与缓慢动作著称,在北极及北大西洋海域的海底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南至阿根廷与南极也都发现过这种鲨鱼。格陵兰鲨与大白鲨一样凶猛,研究人员在对死亡的格陵兰鲨进行解剖时,从它们的腹中发现了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的残骸,有一次还发现了整只驯鹿的尸体,尽管鹿角已然不见。格陵兰鲨也被称为"海洋中的鳄鱼"。格陵兰鲨一般体长2.4~7.3米,体重775~1020千克,雌性比雄性大很多,体表呈黑、棕、紫或蓝灰色,胸、背、尾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曾对我国南海诸岛丰富的动植物区系进行过多次调查,本文作者对采到的后鳃类软体动物曾发表了几篇论文,共报道104种、2亚种,分隶于22科,50属。近年来这两个研究所在海南岛、西沙群岛又陆续进行了调查采集,获得了一些新资料。经作者研究又发现了29种、2亚种,分隶于17科,24属,其中有16种、2亚种首次发现于我国沿海。 在本文报道的种类中,1种是环热带分布:尾棘无壳恻鳃;9种是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热带种:亲缘蛹螺、线红纹螺、宽条饰纹螺、耳口露齿螺、短丽罗螺、大叶海天牛、海洋凹缘侧鳃、网窝枝鳃海牛、整齐盘海牛;其余21种是西太平洋的热带种,其中有11种为中国-日本特有种:细孔捻螺、波纹月华螺、瓷丽罗螺、小囊螺、碗梨螺、长枝鳃海牛、褐斑扁海牛、相模舌尾海牛、琉球裸海牛、日本巨幕、白斑宽足海牛。 迄今,南海诸岛后鳃类总计有133种、4亚种。有14种向北可分布到东海台湾沿岸,而进入黄海到达青岛沿岸的只有5种;50种是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种,67种是西太平洋的热带种。在我国和日本南部沿海共有的65种中,有34种是中国-日本特有种。可见我国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区系的组成是以热带种为主,它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区系相近似,其分布北界大都在台湾东南沿岸。  相似文献   

6.
三戏鲨鱼     
大鲨鱼以凶猛残忍著称。全世界的鲨鱼大约有350种。生活在我国海域里的鲨鱼约有80种。这一天,在广袤深邃的大海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口内长满利齿的大鲨鱼,只有它凶神恶煞地东游西窜地寻找着猎物。要说从远处望去大海的表面似乎风平浪静。人们哪里知道,在这一望无垠的海洋世界里,原来也充满着动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大小“战斗”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7.
止敬 《海洋世界》2001,(7):22-22
钻天打洞生活在印度洋和地中海的“球鱼”,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斗敌本领和绝招,善于从内部置敌人于死地。这种鱼,遇到敌害立即使身体膨胀如泡,像打足了气的皮球似地浮到水面上来。在通常情况下,敌害看见这圃鼓溜球的东西,倒有七分害怕,不敢贸然侵犯。但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鲨鱼,偏要将它一口吞下,结果惹了杀身之祸。原来球鱼的腹部,长着极其锋利的尖刺,一进入鲨鱼胃后,便很快地将鲨鱼胃壁刺成千疮百孔,使鲨鱼疼痛难忍,直到鲨鱼痛死时,“球鱼”又从鲨鱼腹内慢慢地游出。  相似文献   

8.
鲨鱼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鲨鱼属于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鲨形总目(Selachomorpha),约250多种。在自然界中鲨鱼是极少患恶性肿瘤的动物之一,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将高剂量的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注射到鲨鱼体内,不能诱发癌症。将黄曲霉素混入食物中长期给鲨鱼喂食,在近8年的研究中没有发现鲨鱼长出肿瘤。给鲨鱼接种癌细胞也不能诱发癌症。这提示鲨鱼体内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脊椎动物的补体系统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特异性免疫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具有裂解细菌和自身衰老细胞、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参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及产生炎症反应等多种功能。研究发现鱼类的补体系统也有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的免疫功能(Sakai,1983,1984;Jenkins et al.,1990,1993;Boesen et al.,  相似文献   

10.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9,(4):10-10
鲨鱼是让人类又爱又恨的物种之一。为什么这么说?道理很简单。说起鲨鱼,我们能想到很多,有关探险,有关美食,有关好莱坞电影,也有关海滨灾难。生活在海洋中的鲨鱼,处于海洋生物食物链的顶级,也就是说,除了人类以外,很少有其他的海洋生物物种能够对它的生存造成直接的威胁。顶级生物的数量一般都比较少,往往给人一种“离群索居”的印象,鲨鱼也是这样,它们就像是生活在深海中的冷漠杀手一样,悄无声息地在海水中逡巡,所到之处,所有弱小的鱼儿仓皇逃窜。  相似文献   

11.
鲨鱼在地球上生存了约4亿万年之久,是很古老的生物,一向以凶残著称。鲨鱼除了有利海洋生态平衡,对人类也大有益处。近年来,鲨鱼软骨又给癌症病人带来了福音。科学家发现,鲨鱼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上千米深渊均有海洋鱼类的踪迹。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组织、结构、机能上相似,产生了一系列共同特点。人们根据鱼类的共同特点,给鱼下了如下的定义:鱼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能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从这个定义来看,海洋生物中凡是具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并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运动,不管它像不像鱼,也肯定是鱼。例如海马,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让人觉得它像鱼,可事实上海马具备上述鱼的特征,是属于不折不扣的鱼类。而另外一些被冠以鱼的称呼的海洋生物,如墨鱼、鲍鱼等,要么属于软体动物,要么属于哺乳动物,虽然被约定俗成地叫做鱼,其实跟鱼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似文献   

13.
文昌鱼是一种珍贵海洋动物。它的形态结构特殊,既有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又有脊椎动物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与典型代表。人们将文昌鱼视为脊椎动物的祖先,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构具有鳃裂、脊索和神经管为依据的。文昌鱼作为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生物教学的宝贵材料,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生物学家和进化论者的高度重视。文昌鱼还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珍品,  相似文献   

14.
耿维 《海洋世界》2005,(11):21-22
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是现存最大的鲨鱼。它是三种滤食性鲨鱼中的一种,有着宽而平的头和微小的牙齿。它背部的颜色较深,分布有独特的浅色斑点和条纹,体表颜色自上而下逐渐变浅。从任何角度看上去,它的这种保护色都使它与环境之间非常协调。  相似文献   

15.
鱼趣五则     
血中有宝的鱼海洋中的鲨鱼,从来不得传染病,鲨鱼身上的伤口也能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愈合。科学家们对此极为感兴趣。近年来,人们又发现在鲨鱼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杀菌能力的抗体。如果把这种宝贵的抗体分离出来,再以一  相似文献   

16.
<正>文昌鱼(amphioxas或lancelet)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Subphylum Cephalochordata)、文昌鱼纲(Amphioxi)、文昌鱼目(Amphioxiforms)、文昌鱼科(Amphioxidae),有2属或3属(有争议),它们是鳃口文昌鱼属(Branchiostoma),侧殖文昌鱼属(Epigonichthys),偏文昌鱼属(Asymmetron)。早在5.2亿年前就已经出现,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也是脊椎动物的祖先原型。因其具有个体小、产卵量大、体外受精和发育以及胚胎透  相似文献   

17.
食用水产品中的鱼类有防治癌症的作用,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现已得知鱼类及其制品具有不同程度防治癌症的作用。鱼类有抗癌作用美国生物学家对鲨鱼进行了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后,发现鲨鱼很少患癌症,由此推测鲨鱼对癌是否有天然的免疫力。有人还将一些病源菌和癌细胞接种于鲨鱼体内,也不能使其患病和致癌。这些发现说明鲨鱼体内确实含有特殊成分,更引起人们研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鲨鱼,人们就不禁毛骨悚然,因为人们经常从电影上和报刊杂志上不时看到过有关鲨鱼在阳光明媚的海滩附近伤人的画面和报道。其实这多是一种误传。在现代海洋中,实际上真正伤人的鲨鱼只是极少数,而且这些鲨鱼只是在极端饥饿时才向人发起攻击。有人说,鲨鱼能把人的肢骨咬去像乃切胡萝卜那样容易,这纯属无稽之谈。鲨鱼在海洋中,几  相似文献   

19.
黄祝坚 《海洋科学》1979,3(4):32-35
脊椎动物共有五纲,即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及哺乳纲。 两栖纲, 两栖类系由鱼类进化而来,但又不同于鱼类。其特点是没有鳞片,用肺和皮肤代替了用鳃呼吸,在鳍的位置长了四肢(没有鳞片的鱼或没有四肢的两栖动物均属少数)。水对两栖类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条件,短期缺水也能导  相似文献   

20.
林道 《海洋世界》2001,(7):21-21
世界上有一些动物尽管名字叫鱼,实际上它们并不是鱼。鱼是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的水生脊椎动物。而有些动物,虽然也叫鱼,但并不具备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