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界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相带3分格局明显,自NW向SE依次为台地相、台缘斜坡相和陆棚相.3相区之间分别以花垣-张家界、古丈-张家界深大断裂为界.台地相区孔王溪组属邻近盆缘陡坡地带类似于深水陆棚沉积,重力沉积发育;娄山关组北西小区记录了由台地边缘浅滩→局限台地潮坪→台地边缘浅滩的变迁过程;而东南小区则属台地边缘与斜坡的过渡地带.台缘斜坡相区敖溪组反映了缓慢的海退过程,沉积环境由陆棚向陆棚内缘带变迁;车夫组属台地前缘斜坡带,重力沉积转化为蚀流沉积;比条组为背景沉积-重力沉积综合产物,反映了台地前缘斜坡上带环境.陆棚相区探溪组旋回性明显,反映了陆棚内缘沉积特点;田家坪属台缘斜坡下带-陆棚内缘环境,沉积了一套多具鲍玛层序的远源风暴岩.各自有其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并讨论了岩相古地理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储层、确定奥陶世沉积环境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岩石学、地震与测井特征,并对5口井岩心及井壁取心进行碳、氧同位素实验。结果表明:古城地区鹰山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SQ1沉积时期发育弱镶边结构的半局限—开阔台地沉积,顶部层序界面SB2为平行不整合面,下部经历早成岩期岩溶作用,是研究区储层规模化发育的主控因素;SQ2沉积时期受到快速海侵,由半局限台地转变为开阔台地沉积,层序界面SB3的暴露规模与强度小于SB2的,对区域性储层发育控制能力较弱;层序SQ1及SQ2的分界在岩石地层单位上大致与鹰山组三段白云岩及鹰山组二段灰岩的分界对应,界面附近表现显著的碳同位素负漂移。在三级层序划分基础上,在SQ1内部识别8~9个四级层序,在SQ2内部识别4~6个四级层序,其中海侵体系域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良好的加积型叠置样式,高位体系域表现为向上变浅的加积—进积型叠置样式;四级层序界面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有限,主要发育准同生期岩溶作用,与古地貌较高部位叠合在小范围内并形成孤立透镜状储层。古城地区奥陶系受加里东运动影响较小,不发育隆起显著的风化壳型岩溶。有利沉积相带与三、四级层序界面叠合区是区域性优质储层的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有利沉积相带分布,基于野外露头、岩心和钻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测量资料,研究岩石类型、沉积模式和沉积相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栖霞组主要发育生屑灰岩、泥晶灰岩、"眼球"状灰岩、砾屑灰岩、云质豹斑灰岩和白云岩6种岩石类型;基于构造背景、跌积砾屑灰岩、大规模带状展布丘滩体和沉积古地貌,研究区发育碳酸盐岩镶边台地体系;川西地区栖霞组自东向西依次发育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和斜坡—盆地相,其中台缘边缘相发育厚层的丘滩复合体,为最有利沉积相带。川西栖霞组台缘带沿龙门山前广元—江油—雅安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宽度为40~80km,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良好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
广西融水地区上泥盆统融县组,在广西特别是在北部地区广泛发育,其层型剖面由于年代远久部分层段未能保存下来,长期以来,对该套地层的岩性特征存在较大争议。文章通过对两条剖面岩性组合特征的详细研究,认为广西上泥盆统融县组岩性特征总体由下往上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白云质含鲕粒灰岩—鲕粒灰岩—鸟眼灰岩及生物屑灰岩,颜色由浅变深,表明其属于晚泥盆世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部分为滩后半局限、局限台地环境下的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露头、岩心及地震资料,剖析了塔西南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斜坡带的发育特征及其迁移变化规律,在
此基础上,揭示了该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储层与盖层的匹配关系,并分析了有利的成藏组合。结果表明:塔西南寒武系-奥
陶系发育优质烃源岩且油源充足,台缘沉积相带以及台地内部发育多种类型的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加之优越的盖层封闭条件和良
好的油气运移通道,在研究区内形成了上部、中部和下部3套成藏组合。塔西南寒武系-奥陶系台缘斜坡带的礁滩体沉积、下斜
坡带的滑塌体沉积、台地内的深埋白云岩以及不整合面附近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均为储集性能良好的潜在储层,其中,中部成藏组
合由于储层最发育,且可以兼顾来自下伏的中下寒武统与上覆的上奥陶统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是塔西南最具勘探开发前景的成
藏组合。   相似文献   

6.
塔西南坳陷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格局是该区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和白云岩规模储集层发育的重要因素。以露头、钻井及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寒武系沉积前古构造,中、下寒武世地层结构,以及地震相特征,分析塔西南坳陷早、中寒武世古地理格局,研究寒武系生储盖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寒武系沉积前昆仑山前叶城—皮山—和田一带发育南华—震旦系裂谷体系,呈楔状向巴楚隆起剥蚀尖灭。受继承性沉降作用的影响,早、中寒武世巴楚隆起为克拉通内坳陷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山前凹陷为克拉通边缘盆地相沉积,从巴楚隆起向南到昆仑山前表现为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台地—斜坡—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在麦盖提斜坡南部到山前凹陷北部发育北西向展布的台地边缘相,其中下寒武统为缓坡型台缘;中寒武统在坳陷西段为缓坡型台缘,坳陷的中、东段为弱镶边型台缘。山前盆地相烃源灶、斜坡区台缘礁滩相高能颗粒白云岩及膏泥岩盖层等生储盖条件,决定塔西南坳陷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碳酸盐旋回组成。分析顺托果勒地区钻井资料和沉积相,识别研究区沉积相类型;根据藻屑颗粒结构比例,划分沉积旋回;根据垂向岩相、旋回叠置样式和可容纳空间变化,识别研究区旋回层序。结果表明:研究区识别两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分别是半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在顺北和顺南地区进一步分别划分为7种(LF1~LF7)和10种(L1~L10)岩石微相;识别两种类型的旋回,分别是半局限浅水—中潮下旋回和开阔中—深水旋回,第一种旋回发育于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下段地层,第二种旋回主要发育于一间房组上段地层;识别8个三级层序(Sq4—Sq11),由下部海进域和上部高位域组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稳定/海侵段和上部海侵段两段。该结果对研究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沉积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沉积学、地震学、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塔河油田12区发育了海西早期岩溶作用,表现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与下
石炭统巴楚组不整合接触、溶塌角砾岩与暗河沉积的存在以及溶洞充填物Sr/Ba值存在的差异特征等识别标志,该期岩溶地貌可
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Ⅰ及Ⅱ级斜坡和岩溶盆地4类地貌单元,研究区主要处于岩溶Ⅱ级斜坡区。由于海西早期运动具有脉动式
抬升的特点,因而发育了3套岩溶旋回,研究区主要发育第Ⅱ和第Ⅲ套洞穴层;该期岩溶平面上发育在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尖灭线
以北的地区,纵向上发育在中下奥陶统质地较纯的碳酸盐岩中,古地貌和断裂对该期岩溶具有根本的控制作用,同时岩溶作用所
形成的裂缝和溶蚀孔洞是影响储层储渗性能的关键;最后综合上述成果建立了海西早期岩溶发育模式,并将其发展进程划分为快
速抬升剥蚀阶段、三幕抬升岩溶发育阶段及下降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压汞实验、物性参数测定,结合岩心、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分析巴什托油气田石炭系巴楚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巴楚组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两种亚相,巴楚组上段生屑灰岩段为巴什托石炭系油藏主要储层,岩石类型以泥晶云岩、粉晶云岩等碳酸盐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孔隙、孔洞、裂缝三大类,其中白云岩段为细喉、中孔—中渗孔隙型储层,灰岩段为微细喉、低孔—低渗裂缝型储层。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优质储集相带集中在白云岩段的局限台地云坪、灰云坪微相中;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改善白云岩段储层储集性能;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为溶蚀作用提供渗流通道,提高储层渗透性。研究结果为巴什托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黔东麻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台地东南缘,下寒武统(相当于2008年国际地层年表中的寒武纪第二统)清虚洞组发育浅海
碳酸盐岩沉积。露头观察、微相分析和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得出,麻江地区清虚洞组可划分为浅海陆棚、潮下带、浅滩、潮间带4种
沉积环境。由下向上,构成了5个向上变浅的旋回(C1-C5)。C1-C3旋回为浅海陆棚-潮下带-潮间带序列,以细晶白云岩为主,
局部见鲕粒或灰泥的交代残余;C4-C5旋回为台缘浅滩-潮间带序列,浅滩特征明显。麻江地区沉积环境的纵向演化和邻区沉积
环境的对比表明,湘西黔东地区清虚洞组经历了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过渡转化。   相似文献   

11.
基干剖面分析是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对于油气资源潜力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宣汉立石河剖面二叠系自下而上发育栖霞组、茅口组、吴家坪组及长兴组,总厚度为732.24 m。该剖面化石类型丰富,发育藻类-有孔虫-腕足类组合及海绵骨针组合。岩石类型多样,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的白云岩、硅岩及粉砂岩。其中,眼球状石灰岩主要分布于茅口组底部,是沉积、成岩共同作用的结果;白云岩以云斑石灰岩中的云斑和层状白云岩产出,两者分别为埋藏白云化、混合白云化的产物;硅岩主要分布于茅口组上部及吴家坪组,为交代成因,其硅质来源于热水、玄武岩淋滤及上升流等。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二叠系为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发育滨岸沼泽、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及盆地边缘4种沉积环境,二叠纪经历了栖霞组-茅口组、吴家坪组-长兴组沉积期的2次海侵-海退旋回。石油地质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本区二叠系具备良好的烃源岩条件和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新宁县万塘地区的溪流重砂中发现了独居石矿物的新类型—变种独居石,其赋存地层单位为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下石炭统梓门桥组,赋存岩性主要为暗色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和薄层泥灰岩。变种独居石除产状和形态较为特殊外,其他特征与普通独居石相差不大。经沉积时代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发现万塘西南方向的苗儿山岩体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处于局限台地相和滨海沼泽相区内,接受不稳定剥蚀,变种独居石正是由此时期内苗儿山岩体所含的青白口纪花岗岩和志留纪花岗岩经剥蚀搬运后沉积形成。变种独居石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通过探讨新宁变种独居石的发现及成因,寻找陆地边缘相区和局限台地相区环境改造过的花岗岩岩体,可将其周边的局限台地相或者开阔台地相沉积中的变种独居石的探寻作为寻找稀土矿物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毗邻山西、河北两省。前人在该区所划下奥陶统无任何古生物依据。近年,笔者等在林县首次发现了下奥陶统冶里组和亮甲山组牙形石,同时在亮甲山组底部还发现了一层砾岩、含砾白云岩,其上下地层之间缺失几个牙形石带,故认为砾岩代表一次沉积间断,对认识华北地台南部早奥陶世的沉积历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受寒武系下统娄山关群白云岩和下奥陶统灰岩以及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构造控制了古岩溶的形成,岩溶控(成)矿特征明显。通过遥感、物化探资料解译,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圈定了8个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岩心、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东北部龙会场—铁山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过程,分析有利鲕滩储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飞仙关组时期,研究区具有西南高北东低、东陡西缓的古地貌特征,发育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受海平面持续下降的影响,台地沉积不断自西南向北东海槽方向扩展,飞一段晚期开始发育海退型鲕滩;飞二段时期围绕铁山地区、龙会场南部地区发育大面积台缘鲕滩及零星台内点滩;至飞三段台地稳定分布时期,台内鲕滩发育达到顶峰,主要分布于龙会场中北部井区,并在铁山地区以薄层、小范围分布。受沉积相及其演化控制,研究区发育多套台缘滩鲕粒云岩储层与台内滩溶孔鲕粒灰岩储层,储层发育位置随台缘及台内微地貌高地的迁移表现为横向迁移、纵向抬升的特征。有利储层多发育于飞二段台缘鲕滩亚相,铁山地区TS5、TS14井,与龙会场南部地区LH002-x2井及其周围沿NW—SE方向台缘带延展地带,是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最为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6.
广西印茶—天等地区发育的泥盆纪岩相复杂,沉积类型多样.文章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1:5万印茶、下雷、古美幅等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将研究区划分为陆地边缘碎屑岩、孤立台地和斜坡—盆地3大沉积相类型,识别出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半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和盆地相7种沉积相类型.研究表明该区泥盆...  相似文献   

17.
湘西北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西北铅锌矿产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鄂湘黔深大断裂北西侧。已形成龙山红岩溪、花垣渔塘寨、保靖敖溪、凤凰茶田等4个矿田或矿化区,与贵州松桃、铜仁、万山、凯里一带的铅锌矿、汞矿组成一大型汞铅锌矿带,具有重大资源潜力。矿床产于下寒武统—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中,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次级背斜控制,对比矿床特征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相似。经同位素等研究,成矿流体为高盐度热卤水,硫主要取自古海水硫酸盐,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以老的基底地层,可能有幔源物质参与。大型沉积盆地、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灰岩—白云岩系、巨型深大断裂是控制成矿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临清坳陷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沉积相,通过连井剖面沉积相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其纵向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临清坳陷晚古生代主要发育了台地-泻湖沉积体系、障壁-泻湖-潮坪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及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研究区沉积演化在纵向上表现清晰,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本溪、太原期主要发育海相沉积;二叠纪山西期主要为过渡相沉积;二叠纪上、下石盒子期主要为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19.
滨里海盆地东南缘晚古生代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礁发育,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层。受北乌斯丘尔特板
块和乌拉尔造山运动的影响,南恩巴和扎纳诺尔碳酸盐岩台地具有3层结构,田吉兹-卡沙甘台地和特梅尔台地具有2层结构;
依据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及井震资料等建立了各碳酸盐岩台地的沉积模式。各碳酸盐岩台地发育以孔隙为主的储层,亦有溶洞和
裂缝,是沉积作用及后期白云岩化、淋滤、重结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各碳酸盐岩台地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相对海平
面变化的影响,构造运动控制着碳酸盐岩台地的位置、形态、沉积相带分布及地层结构,水动力条件强弱决定了沉积物的类型。碳
酸盐岩台地的不同特征对油气勘探目标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右江盆地在晚古生代沉积演化过程中,在各个时代、各层位均有白云岩形成,但不同层位白云岩发育的规模有明显差异。宏观上在剖面上产出的形态有层状、斑块状、透镜状、角砾状、裂缝状等;微观上白云石的形态可以分为:自形-半自形密集状、自形星散状、半自形-他形不规则状、自形-半自形缝合线状、他形生物腔充填状、自形-他形生物组织状和他形的脉状等。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包括有结构残余的白云岩、无结构残余的白云岩、强烈交代的白云岩和含(泥)硅质白云岩四大类,其中无结构残余的白云岩又包括粉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和粗晶白云岩三类。论述了白云岩产出的环境从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均有产出。正是由于沉积环境的关系,也导致白云岩产出的宏观产状特征从厚层块状大套(台地)→中厚层(台缘)→角砾状(斜坡)→薄层或夹层(台盆),进而建立了白云岩的成因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内白云岩的上述特征研究可以看出,区内白云岩为成岩交代的产物,但不同宏观特征的白云岩其成因机制和过程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深水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岩,另一种为浅水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