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崔健  何委徽  韩红庆 《江苏地质》2018,42(4):616-622
野外采集的重力数据是地下各类地质体重力场的叠加反映,如何有效地分离深源场和浅源场是重力资料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二代小波变换基本理论,在一维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Haar预测算子的构造方法,并利用密度模型正演模拟,证明了二代小波变换实现多尺度分解的有效性,并以苏北某地区重力数据为例,应用二代小波变换开展浅部和深部重力异常场的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在重力数据的场源分离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研究区域性断裂构造特征、划分构造单元、圈定隆坳格局等方面的地质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维纳滤波原理,应用多层格林等效层模型模拟实测重力场的径向对数功率谱,采用改进的格拉姆-施密特正交化方法计算功率谱密度函数,确保了数值的稳定性,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通过理论模型实验,证实了利用维纳滤波方法提取深部场时可以保证低频成分不衰减的功能,能够较为精确地提取区域异常,从而实现频率域中位场的分离。运用维纳滤波方法对新疆地区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分离处理,获得了基于最佳滤波原理计算的新疆地区区域重力异常,并根据新疆地区布格异常和区域场特征,划分了9条深大断裂和5个一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视密度图与大地构造单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根据区域重力异常计算地壳表层视密度分布的方法。依据原观测平面异常与延拓到某一高度平面异常的差值场所具有的突出浅源异常、压制深源异常的特点 ,按维纳滤波原理 ,应用多层格林等效层模型精确模拟该差值重力场的径向对数功率谱 ,设计重力场在频率域进行异常分离的具有自适应性的优选延拓算子 ,实现垂向异常分离。利用重力场可看成由许多等效直立棱柱体叠加的原理 ,在频率域内 ,通过换算重力场的一次导数 ,计算出视密度的分布。用上述方法处理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获得了中国地壳表层 0 10km剩余重力异常 ,并成功编制视密度图。比较表明 ,视密度的分布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及分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壳表层的岩石密度分布的获得 ,为中国的基础地质与构造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洪南  张宏伟  陈中 《江苏地质》2018,42(1):151-160
通过对河南崤山金矿区重磁资料数据的处理,分离了深源与浅源场,并结合物性特征解释重磁异常。研究区高精度重力异常主要反映断裂构造、隐伏岩体和崤山古地块分布特征,高精度磁力异常反映中酸性隐伏岩体分布特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和研究重磁异常特征,推测了与金矿有关的断裂及隐伏岩体的平面和三维空间分布位置。依据重磁异常特征和已知金矿床赋存规律,对成矿远景区段进行预测与评价,预测金矿远景区2处。对今后在研究区中深部和外围同类矿床的勘查中缩小目标靶区、合理选择勘探方法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波多尺度分解是重力位场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突破了传统的二分重力异常的理念,实现了重力异常的多重分解,但对其性质及其存在的局限性还未进行系统研究。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文从基于剖面和格网的重力位场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定义出发,阐述了低阶小波细节不变准则等3个重要性质,通过设计简单和复杂两类典型理论模型,分析了小波多尺度定义及性质,并在应用实例中与插值切割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波多尺度分解可以实现重力位场多层分离并推估源体埋深,同时针对本文指出的异常尺度混叠和比例系数难以确定等局限,给出了改进思路。以上基础研究工作,可为重力位场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涛  曾昭发  于平  周帅  焦健 《世界地质》2022,(1):186-197
为提高重力与重力梯度数据联合成像的纵向分辨率,笔者提出基于层源位场的重力及其梯度联合相关成像方法.为体现不同深度位置地质目标体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均值滤波法和插值-切割分离法分离位场异常,并使用向下延拓方法得到不同深度层的层源重力及其梯度数据,在此基础上实现分层重力及其梯度的联合相关成像.将本文方法应用到多个立方体的组...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莫霍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陕西省最新1/50万区域重力资料,采用不同场的不同计算方法,发现陕西省莫霍面的埋深,自东向西由浅变深,南北向上为南北浅中部深。  相似文献   

8.
优选延拓技术及其在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图处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许德树  曾华霖 《现代地质》2000,14(2):215-222
从维纳滤波原理出发 ,应用多层格林等效层模型精确模拟实测重磁场的径向对数功率谱 ,实现了重磁场在频率域的优选延拓。通过理论模型实验 ,证实了优选延拓算子具有向上延拓时不过分衰减低频信号、向下延拓时不过分突出或压制高频信号的选择性功能。根据优选向上延拓可以保证低频成分不衰减的性质 ,能够较为精确地提取区域异常 ,进而分离出局部异常。利用优选向下延拓可以对指定波段放大 ,而对其他波段保持全通的特征可以实现对某一深度或尺度的局部异常有选择地增强。运用优选延拓技术对中国大陆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增强与分离处理 ,获得了基于最佳滤波原理计算的中国大陆区域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和带通重力异常。为研究中国大陆表层的岩石物性结构及平面分布特征提供了新的资料 ,同时也说明了优选延拓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93-297
重力勘探作为一种位场勘探方法,由于体积效应或异常叠加效应,资料的解释往往精度差,也难以深度定位。因此,资料处理解释中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异常分离,以便突出异常的有用信息,区分不同异常源。高阶导数作为其中一种方法,能分离叠加异常,突出浅而小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0.
重力勘探作为一种位场勘探方法,由于体积效应或异常叠加效应,资料的解释往往精度差,也难以深度定位。因此,资料处理解释中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异常分离,以便突出异常的有用信息,区分不同异常源。高阶导数作为其中一种方法,能分离叠加异常,突出浅而小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1.
西部探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地震资料品质差,深层成像差,仅靠地震识别深部地层结构属性难度大,可靠性低,多解性强。本文采用基于三维地震剥层的重力界面反演方法,其核心是添加钻井—地质资料约束,在地震构造界面的约束下采用正演"剥皮"技术进行重力场源分离,然后对目标重力异常开展界面反演。正反演阶段采用流行的频率域Parker-Oldenburg迭代算法,保证了反演的快速稳定收敛。结果表明:基于三维地震剥层的重力界面反演方法可以有效剥离浅部高频信号,实现深层目标重力异常的精确分离,进而实现对深层界面的准确标定。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开展深层构造界面反演,结果证实该方法是研究深层地质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匹配滤波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处理了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基于重力异常一阶垂直导数的径向平均对数能谱曲线,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场可分为三层异常场。其中龙木错—双湖构造带在中部重力异常场和深部重力异常场图中都有显现;革吉—改则—错勤—申扎隐伏断裂在浅部和中部重力异常场中都存在。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藏北都显示有巨大且平缓的低重力异常圈闭,这与藏北Pn波速较低和Sn波缺失的特征吻合;在藏南存在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的重力异常断块。  相似文献   

13.
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对断裂的空间位置及区域构造分区是主要地质任务之一。本文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深部场、浅部场的分析。通过场的分离对区域场与剩余场特征分析;经过异常转换信息划分区域地质构造界线,特别是对Ⅲ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从重力异常成果中,获得三高二低趋势,通过深大断裂划分确定区域地质构造分区界线,从而重新划分该区Ⅲ级以上构造区块位置,本次工作成果将为今后该区研究工作带来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匹配滤波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实现过程。用该方法对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的主矿段和西矿段航磁异常进行了垂向位场的分离,利用径向功率谱法对深、浅源场异常进行磁性体埋深反演,反演结果表明,该区在1 000m~1 300m之间可能还存在铁矿体。验证了匹配滤波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较为快速地进行位场分离,实现磁性体深度准确反演。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区域重力资料,通过位场分离、转换技术,揭示了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正的线状重磁异常带及各阶小波细节,清晰地反映了桐柏—大别及东秦岭造山带南缘缝合带的位置,特别是重力异常小波四阶逼近,深部构造特征更加醒目。在鄂西北地区岩石圈所呈现出的"立交桥式"双层结构中,自由空间、均衡重力、剩余重力异常及小波各阶细节明显地反映出相对浅部的造山带近东西向延伸的构造特征;各阶逼近结果则反映了相对深部的地壳-岩石圈地幔南北向伸展的构造特征。应用地球物理资料来研究地球岩石圈结构、构造,除深层地震外,区域重力也是最有效方法手段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二维小波变换技术日趋成熟,为应用区域重力资料解决诸如造山带深部构造等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夹皮沟-海沟-金城洞构造岩浆(杂岩)带为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区带,海沟金矿位于该构造岩浆(杂岩)带的中部,其经过古生代和中生代多期岩浆平行贯入与早晚不同性质断裂(韧性与脆性)以及不同样式构造(环形、弧形与线性)的叠加混合,这些地质事件与金矿成矿关系极其复杂。同时,海沟金矿深部成矿预测也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试图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如磁法、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剖面分析对应分析海沟金矿表层-浅部、中部以及深部地球物理场异常特征。由于海沟金矿表层及浅成控矿构造为韧-脆性构造转换部位和脆性构造,中层控矿构造指受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控矿,深层控矿构造主要为受角闪岩相韧性剪切。因此,不同深度地球物理场特征是控制金矿鉴别标志。磁低缓正异常中局部高异常尖峰定位层及浅成控矿构造,重力正负异常梯度带定位中层成控矿构造,陡峭低阻异常带定位深部控矿构造。由深至浅的控矿构造反映出大陆张裂、隆滑和拆离构造等多种大陆壳动力学机制转变过程中的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变化。最后通过对比典型金矿带地球物理特征,对深部及外围是否存在该类型金矿床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桂西裂谷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有的重力资料出发,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对桂西裂谷进行了探讨.该区重力在区域负布格重力背景上叠加有局部重力高带,并与深源磁场相对磁力高带吻合,与大陆型裂谷的重、磁特征相似,论证了桂西裂谷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东南缘成矿集中区成矿演化特征与找矿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区为叠加在槽,台接合部偏槽区上的太平洋型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区的中亚带,地处深叁断裂夹持区和上地幔构造变开异带上,三层构造层断裂系构成等距菱格网状构造系统,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在区域上的推移和区域地球化学场制红区域金属分带,本区具深源浅成一超浅成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列特征,为待揭开的大型以上规模的燕山期斑岩系列成矿潜在区。  相似文献   

19.
姜枚  袁学诚 《物探与化探》1991,15(3):161-167
为了深化区域重力资料的解释,需要充分利用深地震测深等方法所提供的地壳及其深部资料.近几年我国完成的若干条地学大断面提供了这种可能.我们认为依据它为基础设计的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重力密度模型,才会得到较为有效的解释结果;如果仅使用少量深地震测深点的资料去换算重力莫霍面是极不可靠的,由此作出的成矿预测也是不会正确的.新的重力模型应该包括地壳的多层结构、断块构造、变密度特征、莫霍面密度不均匀性和起伏不大、断裂产状在深部可能是平缓的剪切带等.而两层结构模型忽视了这些基本特征,解释结果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分离不同深源尺度花岗岩侵入体的重力异常信息, 结合视密度填图方法划分了5 km、15 km及25 km深花岗岩体分布特征, 并综合地震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 对南岭花岗岩侵入体的赋存侵位、诱发热源以及成因模式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以茶陵-郴州断裂为界, 区内重力场和岩体构造呈明显分区, 东南区岩体局部重力异常幅值较小, 地表出露岩体较薄, 岩浆沿着小通道上涌形成岩盖; 西北区岩体局部重力异常幅值较大, 侵位深度较深; 区内大多数岩体侵位深度不超过25 km; 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还揭示诸广山和猫儿岭地区15~25 km附近存在大规模低密度、低速特征的陆壳重熔区; 诸广山地区上地幔顶部存在低速、低阻熔体特征的软流圈上涌通道, 推测来自软流圈的玄武岩浆底侵造成该区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 并为其周围大规模成岩成矿提供热源和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