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付刚  熊宗喜  秦沛 《探矿工程》2004,31(10):15-19
北京地铁五号线纵贯城区南北,传统降水施工受到限制,局部地段根本无法实施。采用辐射井降水工艺,既解决了降水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又为辐射井在地下工程降水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着重介绍了辐射井施工技术原理、技术要求、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元瑞  吴宜明 《安徽地质》2004,14(3):217-218,227
辐射井排渗技术在降低尾矿坝浸润线,避免坝体内水溢出坝面,增强尾矿固结,提高坝体稳定性和渡汛能力的应用中,具有适应地层广,出水量大以及单井控制范围广等优点。不仅排渗效果好,还具有施工对坝体无破坏性的特点。结合我公司所完工的“陕西金堆城钼矿栗西尾矿坝辐射井排渗工程”实例,就辐射井排渗技术在尾矿坝排渗工程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方法和技术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台兰河地下水库大口径辐射井抽水效果的数值模拟问题,在分析了大口径辐射井渗流行为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辐射井子结构法和子结构开关器等辐射井精细模拟技术,并联用改进的截止负压法、迭代增量法和求解大型稀疏矩阵的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有辐射井影响的地下水非稳定渗流场的有限元分析。应用自主研发的三维可视化渗流有限元计算软件GWSS对台兰河地下水库辐射井抽水试验过程中的非稳定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观测井计算水位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22 m,单井水位的平均误差最大值为 0.40 m,最小值为0.02 m,各观测井地下水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吻合较好。经验证算法的合理性和程序的可靠性较好。提出的辐射井子结构法可以精细模拟辐射井的渗流行为和局部精细渗流场,可用于分析辐射井抽水过程中的地下水非稳定渗流变化及取水效率评价。  相似文献   

4.
宋海波  林慧  马星辰  季小凯  王明霄 《地下水》2022,(1):149-150,247
浅层松散型地下水广泛分布于黄河冲积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山间盆地区以及山前平原区,储存量大,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浅层松散型地下水是实现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辐射井技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应用于地下水开发利用中,辐射井技术取水比其他取水井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结合辐射井特点、取水优势和可...  相似文献   

5.
汪拾金 《探矿工程》2017,44(4):56-60
浸润线过高导致的渗流状况不良已经成为许多尾矿库的主要安全隐患,是引起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具有自流排水安全可靠、辐射式集渗管水平伸入坝体范围广、排水量大、水位下降快、成本低、使用寿命周期长、后期管理运行方便等优势。在榆木沟尾矿库2号大口辐射井工程中应用了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结合该工程实践,对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在尾矿库排渗工程中的施工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辐射井技术在北京地铁五号线降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辐射井降水技术的新突破,特别是双壁反循环水平井施工及沉井和锚喷倒挂壁竖井施工工艺的引进与改进,成功解决了砂层水平井施工易产生“流砂”和施工场地狭小的难题。最后介绍了该技术在北京地铁降水中的应用,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7.
张硕  郑畅 《城市地质》2015,(Z2):113-117
西久公路是青海省南部的一条重要省道公路,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通往省会西宁的唯一通道。本文针对西久公路K359处军功镇山体滑坡原治理方案采用渗水隧道方式处理地下水遇到的施工风险大、进度缓慢等问题,从安全、进度、经济等各方面比选渗水隧道与辐射井两种不同方式控制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效果,并通过实践检验了辐射井结合水平井技术治理地质灾害的效果。应用辐射井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确保了滑坡体安全、节省了工程投资并减少了公路隐患,具有现实的工程指导意义,为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河滩地粉砂层辐射井成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治晖  伍军 《地下水》1999,21(2):61-63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黄河下游滩地粉砂含水层打辐射井的成井技术,并阐述了黄河下游滩地含水层辐射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辐射井是傍河取水的有效开发模式,以富屯溪滩地辐射井傍河取水工程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阐述了辐射井傍河取水的设计方法、涌水量计算、施工技术、试验井水质等。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2005年1月21日,由北京市科委主持召开的“北京城市复杂地区用辐射井系统降水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该项目由北京市地矿奥通建设工程公司(原北京市地矿局)和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  相似文献   

11.
Growing demand for potable water for various needs has lead to indiscriminate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particularly, in the terrain wher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re negligible. One such area is an island where groundwater is the only source of fresh water. Groundwater is the prime source of fresh water on most of the atolls in the world. Groundwater on these islands is in the form of thin fragile floating lens and is often vulnerable to overexploitation, draught, tidal waves, tsunami and cyclone resulting in seawater ingr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meager source of fresh groundwater for a longer time becomes a more difficult task on small atolls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depending on this vital resource. To develop a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cheme and identify the vulnerable part of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quifer system on islands is imperative. Groundwater on an atoll is extremely vulnerable to seawater mixing through natural as well as human activities. One such natural process is the tides of the ocean. The response of sea tide to the water table on the island offers valuable data as well as cost-effective means to characterize an aquifer system. Such characterization is vit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on an atoll. The obtained results have compared well with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through a conventional pumping test. Therefore, the use of tidal response to the water table, which can easily be recorded, provides a rapid and cost-effective means to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quifer system on the island.  相似文献   

12.
西北旱区湿地周边农田易盐渍化,合理实时控制和降低地下水水位是实现湿地保护及其周边农田盐渍化防控“双赢”的有效途径。选取西北石羊河流域邓马营湖湿地与农田之间过渡带为示范研究区,通过分析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及其与表层土壤盐分的协同关系,确定生态水位阈值,并基于该阈值研发了由虹吸辐射井群为支撑的地下水“水位-水量”智能双控技术,其关键点是:采用一井虹吸联通多个辐射井,用于增大弱透水层区单井涌水量,实现水位面状控制;利用电系统、信号系统和控制器集成智能控制子系统,实现地下水水位和水量的实时控制。该技术示范应用结果表明:随地下水埋深增大,农田盐渍化风险和湿地植被芦苇覆盖率均降低,农田盐渍化防控和湿地保护的地下水埋深阈值为1.9~3.0 m;每年7—8月的潜水蒸发阶段是表层土壤主要积盐时段,期间智能双控系统可将地下水埋深调控在水位阈限范围;该双控作用不仅能够控降灌溉引起的表层土壤电导率的增大幅度,而且还能有效降低表层土壤的积盐速率;相对微咸水,淡水灌溉条件下智能双控技术的淋盐和控盐效果更明显。因此,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地下水水位精准调控,对旱区湿地保护及其周边农田盐渍化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Groundwater is the prime source of fresh water in most part of world. The groundwater floats in the form of thin lens which is vulnerable to various stresses such as tide, cyclone, draught, abstraction, etc. The problem of getting this meager resource of fresh groundwater sustained for longer time,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ask on tiny atoll with large population depending on it. In order to develop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cheme and identify vulnerable part of aquifer,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on such island have become imperative. Detailed hydrochemical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potential fresh groundwater resources on Andrott Island, UT of Lakshadweep, India. The analysis has given an early signal of deterioration in groundwater quality in some parts of the island during non-monsoon period, whereas the quality becomes slightly better during monsoon period. The study suggests immediate measures for arresting the deterioration in groundwater quality as well as augmentation for restoration of aquifer in some parts of the island.  相似文献   

14.
潘德元 《探矿工程》2014,41(11):1-4
多通道地下水监测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地下水监测成本。多通道监测井成井井管是采用HDPE材质挤出若干通道的连续管材,在每个通道指定位置加工窗口,对应相应的地下水监测层位,并设计合理的填砾止水厚度。根据多通道地下水监测井特点,研制新型的止水材料。采用该种地下水监测技术,先后在北京、天津、甘肃等地建立了地下水监测示范工程。与传统地下水监测技术相比,节约了占地面积、减少了钻探进尺,与国外CMT地下水监测技术对比,适用范围更广,建井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的赋存和埋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快、综合成本低、观测尺度大等诸多优势。基于遥感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是遥感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回顾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评估地下水赋存和埋深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评估技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因子模型评估法、多因子综合模型评估法、重力卫星数据评估法3种。得出以下结论: ①地下水遥感评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模型方法更加多样,精确度不断提高,可以作为传统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 ②遥感评估地下水赋存的研究发展迅速,但针对地下水埋深信息的评估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③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地下水资源遥感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的赋存和埋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快、综合成本低、观测尺度大等诸多优势。基于遥感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是遥感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回顾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评估地下水赋存和埋深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评估技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因子模型评估法、多因子综合模型评估法、重力卫星数据评估法3种。得出以下结论①地下水遥感评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模型方法更加多样,精确度不断提高,可以作为传统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②遥感评估地下水赋存的研究发展迅速,但针对地下水埋深信息的评估研究进展相对缓慢;③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地下水资源遥感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崔亚伟  刘云根 《地下水》2009,31(6):100-102,139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型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PRB(可渗透反应墙)技术。阐述了PRB的类型、活性材料的选取、反应机理、PRB的构建、应用实例以及存在问题等。并展望了其今后还需深入研究的方向。认为其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这将为在我国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岩溶水是解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为了合理地开发岩溶水资源,依据大量的勘探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分析了区域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岩溶水的赋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岩溶水的赋存和富集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和水文网的影响。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其他层位岩溶发育程度低,岩溶水贫乏。受断裂、褶皱构造的控制和黄河排泄基准面的影响,岩溶水在黄河沿岸的府谷县天桥至清水川口段富集,可建成清水川、浪湾和天桥3个集中供水的岩溶水源地。  相似文献   

19.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岩溶水赋存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学亚  张茂省 《地质通报》2008,27(8):1138-1142
岩溶水是解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为了合理地开发岩溶水资源,依据大量的勘探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分析了区域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岩溶水的赋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岩溶水的赋存和富集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和水文网的影响.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其他层位岩溶发育程度低,岩溶水贫乏.受断裂、褶皱构造的控制和黄河排泄基准面的影响,岩溶水在黄河沿岸的府谷县天桥至清水川口段富集,可建成清水川、浪湾和天桥3个集中供水的岩溶水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