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雷达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火星地貌及表面物质成分的研究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地表水,而目前已探测到的火星上的水广泛存在于极区冰盖和次表层中。近十二年来,欧洲火星快车上搭载的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和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器上搭载的浅表雷达已经开展了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火星次表层记录着火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历史信息。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和研究,可以为了解火星的物理特性和构造组成,探寻火星生命,研究火星的地质演化历史提供科学依据。综述目前利用雷达对火星次表层进行的探测和研究,介绍了雷达探测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已取得的科学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火星探测雷达。  相似文献   

2.
导言: 与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的火星探测相比,对内行星水星的探测可谓乏善可陈。直至2008年,在人类探测水星的大事记上,只有Mariner10(水手10号)和MES-SENGER(MErcury Surface,Space ENvironment,GEochemistry,and Ranging,信使号)两次。MESSENGER于20(18年1月14日飞临水星,将对水星进行更加深入的观测。  相似文献   

3.
在太阳系中,水星是难以观测的行星,不仅地面不易捕获到它,空间探测也难以进行。迄今为止,只有一艘飞船飞到过水星近旁。那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水手10号”飞船。如今行星科学家的注意力又转向了水星。这主要因为今天有比较好的空间科学技术作基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来研究水星积累了许多知识,而且科学家觉得重新访问这个被太阳长期炙烤的“小炉渣”具有巨大意义。因为水星位于行星系统的一端,认识了水星对于了解所有类地行星,包括地球在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8日,美国信使号(MESSENGER)水星探测器将进行近水星制动而进入水星轨道,如果成功,它将成为世界第一颗水星探测卫星,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可分辨水星偏振相位曲线的研究了解类水星不可分辨系外行星的偏振特性,为用偏振探测手段寻找类水星系外行星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贝叶斯非线性拟合得到水星测光相位曲线和偏振相位曲线,进而得到不可分辨水星的偏振相位曲线.从该曲线中得出以下结果: (1)水星在不可分辨情况下在可见光波段其偏振度的量级为10-12;(2)垂直于散射平面和平行于散射平面的最大偏振度相当,且它们所对应的相位角相对于可分辨情况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3)在相位角大于158°时不可分辨水星的偏振度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6.
对月球以及更远天体或者空间环境的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重要方向。开展月球和深空探测有利于研究太阳系起源、演化与现状,以及生命起源与演变等重大科学问题,有利于催生基础性、前瞻性的学科与技术。相比光学探测方法,雷达具有强穿透性、极化特性以及不受光照限制等优势,是探测天体特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磁波能够穿透几米到几千米的次表层,可用于探测月球和深空目标的表层介电常数、次表层结构、电离层及水冰等。按照探测方式的不同,表层穿透雷达探测主要包括地基雷达、环绕器雷达及巡视器雷达3种方式。针对不同的科学目标,不同的探测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回顾了表层穿透雷达在月球、火星以及小行星等探测中的科学应用,总结了已经投入使用以及计划中的各种雷达科学载荷的探测任务、参数设计、工作原理和探测结果,展望了在未来利用表层穿透雷达进行月球和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来自银河系晕的恒星星流在流经太阳邻域时有可能被探测到,它们仍然保留着其诞生时的某些信息。研究太阳邻域的晕流对于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回顾了太阳邻域晕流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晕流探测及其成员星证认方法;总结了近年来晕流成员星观测及其起源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值模拟和化学丰度分析太阳邻域晕流的起源;最后讨论了LAMOST和GAIA在晕流研究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星是九大行星当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它与太阳的角距离很小,因此,它经常和太阳同升同落,经常会被强烈的太阳光辉淹没,我们要见水星一面很不容易。尽管20世纪70年代“水手”10号探测器对金星探测之后又对水星进行了“顺访”,但是人们对它的了解还是远不如火星,甚至不及金星。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空间探测获得的金星和水星的质量和半径测定值,通过求解Emden方程分别建立了4个金星和水星的内部结构模型,图1至图3绘出了内部密度和压力分布曲线。计算出无量纲惯性矩C/MR~2后,导出了动力学扁率(C-A)/C的可能的取值范围:金星为(1.68~1.83)×10~(-5);水星为(5~6)×10~(-4)(上限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红外阵列探测器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分类特征及其利弊。专门介绍了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InSb-CID阵列的原理及设计构造,还扼要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红外阵列探测技术在天文上的应用动态,最后阐述了今后红外CCD可做的天文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行星自转动力学的研究概况,对1968至1981年期间发表的结果做了评述。 主要内容有:水星的3:2轨旋共振的理论解释;水星自转运动中的液核效应;金星缓慢逆向自转的机制问题;火星自转速率的季节性变化以及火星自转轴的运动(发差和章动);类木行星和冥王星的自转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太阳电流片的射电天文探测和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理论研究方面的S-K体系和Zh-Z体系的成就,以及它们对耀斑物理和耀斑预报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天文百科大全 美国原版引进中文翻译解说 ,色彩绚丽 ,画面精美 ,为您打开神秘探索宇宙的梦幻奇观。本光碟全套共 5片 ,每片播映约 5 0分钟 ,全套售价5 0元 ,邮购价 6 5元。本刊编辑部正为读者办理邮购 ,需者请尽快汇款。第一集 浩翰的宇宙本节目将带你进入神秘的天际 ,了解太阳系的诞生 ,水星、金星、地球、月亮等天体的形成 ,告诉你太阳的磁极、温度的高低对地球的影响 ,以及在整个太阳系中的巨大作用。第二集 隐秘的星球本节目简略介绍 ,银河系诞生、成长、死亡的过程 ,太空望远镜的构造及其探测功能、观察结果 ,以及整个星球诞生的源…  相似文献   

14.
回顾并展望了广义相对论理论及其实验检验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包括广义相对论高精度实验检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与之相关的深空探测项目的规划和进展。鉴于广义相对论的实验检验内涵极其丰富,限于篇幅重点介绍了有关的太阳系实验。首先介绍爱因斯坦等效原理及其实验检验;该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石,内容包含了弱等效原理、局部洛伦兹不变性以及局部位置不变性。接着介绍相对论性引力理论的实验检验,主要涉及对参数化后牛顿参数的测定。最后,针对我国未来有望实施的深空探测任务,就其在广义相对论实验检验中可开展的自主研究与实践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火星是人类重要的地外天体探测目标之一,对火星表面进行的探测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液态水,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因此,在次表层寻找不同形式的水是目前火星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近17年来,欧洲火星快车(Mars Express)上搭载的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Mars Advanced Radar for S...  相似文献   

16.
首先回顾了火星重力场探测的历史、各有关探测器的轨道特征和获取的资料情况,特别对最成功的MGS项目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然后对确定火星重力场模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介绍,包括动力学模型、三体摄动问题、太阳光压和大气阻力模型等。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先验条件和求解重力场的算法,后者主要介绍GSFC采用的最小二乘法和先验约束方法及其数据定权和误差校准的经验。文中还对火星重力场与地形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火星重力场时变性的探测与研究作了重点讨论。最后对火星重力场探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并展望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对火星重力场研究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太阳剧烈活动与空间灾害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烈太阳活动和空间灾害天气的研究 ,是当代空间科学中最前沿、最具挑战性和最能造福人类的课题。这一研究将揭示太阳活动的成因、证认太阳活动和空间灾害天气的因果联系 ,在天文、空间和地球科学交叉领域取得实质性的学科进步 ,为实施我国国家空间天气计划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为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准备新的概念和思路。本文评述了国家基础研究重点规划 (973)项目“剧烈太阳活动与空间灾害天气”的研究进展、科学机遇和进一步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是一部探索宇宙和自然、利用宇宙和自然、改造宇宙和自然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类用肉眼观察星空以及日月的运行和变化,利用其中的规律指导自己的生产和生活。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使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二十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从此人类探测宇宙的脚步离开地球进入了太空。到目前已有多个探测器飞临太阳系内天体,对其进行近距离探测。信使号(Messenger)是这些探测器中的一个,是地球人派去专门探测水星的使者。  相似文献   

19.
水星西大距是指水星位于太阳西侧处于最大角距时的天文现象。水星离太阳的距离很近,从地球看去,水星总在太阳附近运行,大部分时间淹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当水星位于西大距前后(或者水星位于东大距前后),日出前水星  相似文献   

20.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演化和星系形成、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成长等天文学和宇宙学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可能途径。经过两期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研究课题的开展,通过权衡技术的可行性与科学的前瞻性,选择以高红移开始的中至大质量双黑洞并合系统、星团等稠密动力学环境中涉及中等质量黑洞的双黑洞引力波波源为主要科学目标,给出了我国毫赫兹至赫兹频段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计划的初步设计。以该任务设计建议为依据,简要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及其作为一种新的天文观测手段的科学内涵,以及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设计的科学目标和探测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