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维之 《西北地质》1992,13(2):39-43
1 概况碱式氯化铝(BAC)亦称羟基氯化铝或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其分子通式为:Al_2(OH)_nCl_(6-n)(1≤n≤5)。其羟基的摩尔数与分子中含铝摩尔值之比的百分数,称为该产品的碱化度。碱式氯化铝化合物非单一分子组成,是具有不同n值的分子混合物。随着n值的增大,其化合物碱化度增大,分子间借助于羟基的架桥作用,形成聚合物的倾向增强。此时,以碱式氯化铝分子形成的聚合物分子链越大,净水效果增强。聚合氯化铝分子通常表示为:[Al_2(OH)_nCl_(6-n)]_m(1≤n≤5;1≤m≤10)可见碱式氯化铝实质是聚合度m=1时的极端状况。因此,碱式氯化铝与聚氯化铝只是存在状态上的差  相似文献   

2.
聚硅氯化铝铁(PSAFC)絮凝剂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聚硅氯化铝铁水解共聚物的合成制备及水解共聚过程PH变化的研究,对铝铁共物的化学形态、二氧化硅的加入和碱化度B对铝铁共聚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应用Ferron配合逐时比色法对聚合物中铁的形态进行了表征,为深入研究聚硅氯化铝铁铁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型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行制各的具有不同SiO2:Al:Fe(摩尔比值)和碱化度的两类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铁(PSAFC)和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各7种,直接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从中选出2种温凝剂,考察了pH值、混凝剂投量等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对混凝处理后,印染废水出水中残留温凝剂主要成分Al、Fe、SiO2的含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氯化物型(PSAFC)和硫酸盐型(PSAFS)混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色度、浊度、COD Cr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总体而言,PSAFS的混凝效果略优于PSAFC;混凝处理后印染废水出水中残留铝、铁、硅的含量均比较低;pH值和碱化度对温凝剂在水体中残留铝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子铝盐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为提高高分子铝盐絮凝性能,研究者做了大量工作,开发出了多种新型絮凝剂,如聚合硫酸氯化铝、聚合磷酸氯化铝、聚合铁铝、聚合硅酸铝等。就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用作了阐述,提出了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在今后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天然红辉沸石经过氯化铝及氯化镁共同改性后,制备出改性红辉沸石。研究了改性红辉沸石和天然红辉沸石对生活污水中CODcr的吸附效果,表明改性红辉沸石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红辉沸石,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对改性红辉沸石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天然红辉沸石与铝镁改性剂合成,制备了改性红辉沸石,并用改性红辉沸石对摸拟含重金属Cr^6+的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改性剂用量、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等因素对除Cr^6+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时红辉沸石、氯化镁、氯化铝三者质量比为2∶1∶1,处理100mL含Cr^6+废水时活化温度240℃,活化时间1h,废水含Cr^6+100mg/L时,Cr^6+去除率为99.2%。  相似文献   

7.
煤系高岭岩制取氯化铝和水玻璃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薛茹君  朱克亮 《矿物学报》2001,21(2):169-173
本文讨论煤系高岭岩综合制取氯化铝和水玻璃的工艺路线及工艺条件,采用适当的酸浸工艺可使高岭岩的铝浸出率提高到接近100%,使酸渣中的SiO2含量提高到95%左右,其他杂质含量大大降低,为活性硅渣的利用提供保证,采用湿法工艺,加入适当助剂,可在缓和的反应条件下,使硅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制得合格的水玻璃产品。  相似文献   

8.
以临安活性白土为载体,研究负载AlCl3的改性颗粒白土对脱除工业芳烃中微量烯烃的活性,对颗粒白土的制备条件及负载前后颗粒白土的脱除活性进行比较,并利用XRD,TG-DTA,BET,FT-IR等技术对颗粒白土的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表征的结果证明AlCl3的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颗粒白土的结构和活性有显著影响,经过改性可以提高白土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由西安地矿所提供技术、陕西省咸阳市渭阳乡光辉实业总公司提供场地、资金开办的咸阳市净水剂厂,生产的新型无机高分子高效净水剂聚氯化铝目前已通过省级鉴定,颁发了陕西省新产品投产鉴定合格证书。为拓宽地质科研领域和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西安地矿所和光辉实业总公司于1988年确定办厂,由公司提供场地、资金,地矿所负责全部技术工作。历经两年的基建施工、设备安装、试车试制,以及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相关度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英  高永胜  丁春梅 《水文》2006,26(4):39-42
本文在模糊聚类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对聚类效果进行有效性检验的方法。在考虑不同指标权重、相对隶属度和距离函数的共同作用下,引入模糊划分的类间模糊相关度公式,并定义了聚类有效性函数来优选最佳聚类数,引用划分的平均模糊熵对有效性检验方法确定的最佳聚类数进行验证。通过实例应用,结合成因分析与二元对比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聚类有效性函数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分析聚类效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检验方法具有较好的判断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建华  周翠英  黄林冲  程晔 《岩土力学》2012,33(5):1457-1461
针对单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初值敏感性问题,引入同伦理论,提出了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三峡库岸研究程度较高的36个边坡为对象,采用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类,研究边坡最佳分类级数和算法的收敛性、可靠性。边坡聚类结果研究表明,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没有明显的依赖性,是一个具有全局最优解的聚类方法,其结果明显好于单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卵石地层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其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会产生"粘聚力"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卵石地层进行原位剪切试验,其测试成果"粘聚力"不等于0,且数值显著,由此,进一步证明需对卵石地层的"粘聚力"进行重新认识、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13.
大庆萨南油田南二区西部聚驱初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萨南油田南二区西部聚驱初期见效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南二区西部聚驱区块的主要见效特点,并从油层沉积构造、调整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影响聚驱开发效果的因素以及改善聚驱开发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论证,从而寻找适合油层发育相对较差、断层构造发育的油田提高聚驱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这对指导萨南油田的大规模聚驱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构面产状分析是进行岩体力学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的基础,玫瑰花图、等密度图等传统的图形分析方法较为粗糙,无法对产状数据进行准确分析,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则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优势产状,但需要事先指定分组数及初始聚心,且模糊聚类算法为局部寻优算法,初始划分对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影响较大。为了得到较为客观的分组结果及优势产状,同时能够针对大量结构面产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初始聚心的求解,在计算过程中可同时确定最佳分组数,避免了人为指定的主观性,克服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对初始划分敏感的不足。最后,通过工程实例中不同方法的聚类效果对比分析该算法的有效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测结构面产状数据的分析,得到较为符合实际的优势结构面分组。  相似文献   

15.
高冬平 《福建地质》2008,27(3):326-330
影响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岩体的粘聚力和节理裂隙面的粘聚力,与一般边坡不同,节理面粘聚力大小决定了顺层边坡的稳定性。选取鹰厦铁路典型顺层边坡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不同节理面粘聚力下的边坡应力应变规律,得出在岩体粘聚力比较大而节理面粘聚力较小的情况下,顺层边坡会由于节理面产生拉应力而破坏。对于节理面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提出了加固预应力锚固措施,进行加固措施后用数值模拟分析,对边坡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预应力锚固方法促进节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压实膨胀土表面裂隙发育规律及与强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PCAS裂隙图像处理软件对干湿循环条件下不同压实度膨胀土的表面裂隙发育变化进行动态、定量的测量,并对不同裂隙发育程度的膨胀土进行了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实度越大,裂隙开裂程度越小;黏聚力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而内摩擦角则受干湿循环的影响小。循环次数相同时,压实度越大,黏聚力越大;黏聚力分别随裂隙条数、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变化的曲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说明黏聚力与这三个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裂隙率和分形维数与黏聚力具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激光拉曼探针测定了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 ,计算了流体的 pH、Eh值 ,并从不同角度对大港探区的油气运聚规律和储层评价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区表现出具明显的两期 (早、晚 )油气运聚特征。还对油气资源进行了评价 ,展现了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在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在石油勘探决策中的应用,选用了烃源岩9个评价参数,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烃源岩进行分类评价,并对评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证明模糊聚类方法用于油气资源评价是完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钻孔瞬变电磁反演成像结果中的异常响应边界识别和解译能力,完成掘进工作面前方隐伏水害精准刻画、隐蔽致灾因素精细分析等地球物理解释,提出应用无监督机器学习中的聚类方法分析钻孔瞬变电磁处理成果。根据电阻率数值分布特征和2种聚类方法的特点,选择K-Means聚类算法对电阻率成像结果进行聚合分类;在聚类计算过程中,应用最远距离原则确定类簇的初始质心,选用欧氏距离作为距离计算方法,采用基于组内平方误差和的肘部法则确定聚类数目。针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隐伏水害,分别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井下现场应用实例进行了实用性和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自动识别最佳类簇数目,对电阻率实现准确聚类,聚类成像结果能改善原始成像模型的光滑过渡问题,突出异常响应边界,清晰显示异常响应形状和位置,有效帮助对钻孔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反演结果中的隐蔽致灾水体进行识别和归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个结构面聚类模型存在误判或漏选风险、难以有效识别噪点与孤值等问题,提出利用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算法进行选择性聚类集成的岩体结构面优势产状分组方法。首先,将结构面产状进行空间坐标转换,以单位法向量的夹角正弦值作为相似性度量标准。进而,基于DBSCAN算法构建一定数量具有差异性的基聚类器,借助选择性聚类集成技术挑选出部分优异的基聚类器。最后采用一致性集成技术融合这些基聚类器,获得一个高可靠度的选择性聚类集成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DIPS软件数据集与松塔水电站坝址区结构面勘察中,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聚类效果显著优于常见聚类算法,聚类结果客观合理,不仅能有效标识出噪点与孤值,还克服了单个模型易过分割或欠分割的不足。该研究成果对准确确定结构面优势组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