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和研究不仅对土地利用理论发展有益,而且对一些城市的土地利用实践也有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入手,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总结总体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综合评价了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宏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也是城市土地达到中观与微观集约利用的前提。本文以大同市建成区为例,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宏观评价,定量反映大同市建成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状况,并据此探析问题成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结合长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项目进行了实际应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主要从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方面分析,中观与微观层面上的评价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宏观分析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宏观的角度,选择土地利用合理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土地集约利用趋势等方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通过对GDP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固定资产投资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的计算来定量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趋势;运用反距离权重法绘制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引入了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熵等指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宏观分析结果与中观、微观评价结果相辅相成,是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协调度模型应用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基本原理以及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指标,然后介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流程,并以海南省为例,将协调度模型应用到海南省集约用地评价中,得出海南省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和谐程度及集约度,分析出1997~2004年海南省的集约用地水平,最后分析该模型应用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土地这一基本资源作为支撑,要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经济的较快发展就需要我们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首先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哈尔滨市1991年到20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发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0.402201个百分点,但短期内存在失衡,短期失衡向长期均衡回归的速度达0.527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格兰杰原因,哈尔滨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结合长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项目进行了实际应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8.
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和促进城市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以影响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为要素层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包头市2002~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2002~2009年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成上升趋势,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子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生态环境促进动力两大类。因此今后要将社会经济效益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包头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开发区作为现代城市工业的集中地区,在带动城市发展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土地能否实现集约利用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开展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贺兰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相关对策,并对评价规程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晓玲  朱兰艳  金宝轩 《测绘科学》2011,36(4):121-123,97
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经验分析得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以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昆明市主城区2000年到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计算.研究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土地集约利用度逐年升高,但整体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并通过对结果进行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在对湖南省益阳市的研究中,构建了益阳市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得到指标的权重,用多目标综合法评价了益阳市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提出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领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地评价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对促进城市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哈尔滨市松北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工业用地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虚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功能区划分空间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寄蓉  陈先伟  杨海龙 《测绘科学》2011,36(5):65-67,64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集约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土地集约评价中城市功能区划分是其研究基础.本文在城市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以城市宗地为基础研究单元,分析并确定国土资源部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规程(试行)》中对功能区划分的约束条件,研究城市...  相似文献   

14.
探索科学的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框架,从协调性、集约性和可持续利用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用2001~2010年重庆市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统计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土地利用的协调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权重,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度重庆市土地利用比较协调、基本集约和比较可持续。因此,重庆市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当注重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从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详细地介绍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意义和特点,阐述了现阶段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利用ERDAS对泰安市泰山区遥感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对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判断,并从区位、经济等方面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多采用C/S架构、数据人工录入以及固定指标体系的方式进行评价。本文采用数据动态提取技术,通过对城镇地籍数据库的监听,动态提取评价指标中的土地类数据;采用空间离散化技术,将社会经济类数据进行全域覆盖,形成动态的、全覆盖的集约评价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的集约评价,开发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支撑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及空间演化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C#.NET开发平台,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研发了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实现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及政策仿真调控等功能,作为科学管理土地的辅助工具。本文对系统的总体需求、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及相关软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从经济潜力、社会潜力、生态潜力三方面构建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哈尔滨市建成区1999~2008年10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向集约的方向迈进,2003~2008年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达到了基本集约和集约利用状态;从准则层看,经济潜力指标是导致土地集约利用度出现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潜力、社会潜力与生态潜力3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变化规律与集约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建立科学、实用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太原市近年来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分析其逐年变化趋势,探讨近年来太原市土地集约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宏观指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AHP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土地集约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容积率是影响太原市土地集约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是太原市土地集约度提高的限制因素等。  相似文献   

20.
工业园区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与地方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重庆茶园工业园区为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一套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特尔斐法对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利用程度较高,用地效益较好,但管理绩效偏低,还有潜力可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