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林之光 《气象》1997,23(3):20-24
文章探讨了城市对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影响规律,指出了城市气候是异于周围农村气候的人工气候岛,例如城市热岛(气温),雨岛(降水量),干岛(相对湿度)等。特殊的城市条件会给城市造成灾害,例如高温灾害,城市洪灾,城市风灾,酸雨,酸雾,光化学烟雾等,城市还有它它自己特有的气象现象,如城市热岛环流(乡村风),城市是地球上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在这个人工污染岛中居住,对居民的健康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特性的卫星遥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范天锡  潘钟跃 《气象》1987,13(10):29-32
一、前言 城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和居民住宅的高度集中,使城市范围内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气候,这种气候以热岛现象为主要特征。其形成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城市特有的下垫面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具有丰富的热源。研究城市热岛的具体特征,不仅是城市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现  相似文献   

3.
近40年兰州城市气候季节性变化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卓仑  王乃昂  轧靖  刘陶  智萌 《高原气象》2007,26(3):586-592
利用城郊对比法研究了近40年来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最近40年不同季节的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本文将兰州城市人口数量与兰州城市气候的变化程度作为独立变量,借助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人口数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程度。最近40年间,兰州冬季城市热岛主要是受城市人为热的影响,其它季节的热岛效应受人为热影响也较大,但下垫面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在城市干岛效应影响中,人为热量排放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短期大规模人口流动对上海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局地气候现象,随着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人口聚集和人口数量对城市热岛效应和区域城市气候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人口短期的快速迁移流动对城市气候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多大尚不清楚。本文利用世界上每年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春节人口流动来探讨人口短期快速流动对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上海市春节周日最高温、日均温和日最低温城市热岛强度分别为0.35℃、0.90℃和1.53℃,相对于背景场(春节前2~4周和春节后2~4周的平均值),分别低了0.16℃、0.11℃和0.15℃,相对变化分别为31.4%、10.9%和8.9%。由此可见,人口短期快速迁移流动是影响热岛效应和城市气候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人口流动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是复杂的,其效应与气候背景、天气状况、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流动特征及分布甚至城市烟花爆竹燃放(通过影响气溶胶、云量及废热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未来仍需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于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与城市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三维空间明显不同的城市热岛早已被认为是城市气候的重要特征。它们的特征和数值模拟已由 Oke 和 Garstang 等反复验证过。第一个能量平衡模式是 Myrup 提出来的,这个模式已经被修改过许多次,如 Outcalt、Morgan 等。过去的城市热岛的数值模拟仅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非定常城市气候数值模式,并用该模式对影响城市环流的背景风场进行了数值试验,讨论了城市热岛的动力、热力作用。结果表明,城市中心为上升运动区域,城市中心两侧均为下沉运动区域,背景风场使得系统向下风向移动。粗糙度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强,风速扰动增强。城市热岛强度对城市中的风扰动、温度扰动的强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热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绿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成果,目前城市气象服务中的气象指标以及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城市气候研究的热点为城市热环境和大气气溶胶,指出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气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热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绿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成果。目前城市气象服务中的气象指标以及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城市气候研究的热点为城市热环境和大气气溶胶,指出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魏磊  孙镆涵  刘春生 《黑龙江气象》2019,36(1):32-32,44
1引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由其引起的城市热岛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成的类似高温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一平 《气象科学》1997,17(2):168-175
本文以低高原城市昆明市为厂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上气候观测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变化规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中可为探讨城市区域辐射状况,城市气候形成机制及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并可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范围内形成了以热岛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气候。辽宁中部的五大城市即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鞍山均为重工业城市,市内烟囱林立,人口密集,厂矿企业众多,城市之间的小型厂矿和乡镇企业星罗棋布,构成了特有的下垫面温度场,形成了辽宁中部的热岛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夏季城市热岛时空分布特征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0年南京夏季城市热岛三维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南京夏季典型天气条件下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夏季高温晴天日平均热岛强度达1℃以上,夜间热岛强度稳定且强于白天,热岛分布具有方向性特征并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对应较好。白天,城市大气混合层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均大于郊区;夜间,由于城市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及下垫面的粗糙特性,致使城市低空始终存在着一个对流混合层,其高度至少有250 m。城市下垫面高热量储存和强湍流输送的共同作用形成边界层内热岛,热岛强度总体上随高度递减,影响高度在白天约900 m、夜间约300 m。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气候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理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海口市2010—2015年社会经济、气象和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资料,分析了海口市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和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口市的热岛强度逐渐增强,范围逐渐扩大。城市热岛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逐次之,冬季最低。城市热岛强度与归一化建筑指数、人口密度和国内生产总值呈显著正相关,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都通过了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城市扩大植被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朱丽  苗峻峰  高阳华 《大气科学》2020,44(3):657-678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9)对2016年8月17~18日重庆一次城市热岛环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山地城市热岛环流的三维结构和演变特征,分析了热岛环流期间湍流动能和各项湍流通量的特征。结果表明:15:00(北京时,下同)乡村风开始出现,随着热岛强度增强乡村风增大,18:00热岛环流结构最显著,次日02:00热岛环流结构被破坏,仅低层存在微弱的乡村风。其中,重庆市城市热岛环流最强时,水平尺度约城市尺度的1.5~2倍,垂直厚度约1.3 km,水平风速约2~4 m s?1,最大上升速度约0.5 m s?1。受地形、河流以及背景风的影响,环流呈现非对称的结构,且强度较弱。湍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区域的湍流动能明显大于其它区域。此外,城市热岛环流通过湍流运动将郊区的水汽输向城市;高层湍流动量补充边界层中因热岛环流发展而造成的动量耗散。  相似文献   

17.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寿亦萱  张大林 《气象学报》2012,70(3):338-353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展,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的问题,受到包括大气环境、区域气候、水文和生态等多学科科学家的关注。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城市热岛问题的研究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综合分析,归纳出城市热岛研究中采用的3类主要方法——观测(外场试验和遥感技术)、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室仿真法。系统地回顾了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历史,重点对与城市热岛关系最密切的城市边界层、热岛环流与复杂地形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平衡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对城市热岛问题未来8个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沿海和复杂地形附近的城市热岛问题、城市群间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城市化与空气污染问题、城市热岛效应对平均降水的影响、城市化对雾和闪电的影响、城市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城市气候变化预测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减缓方案的制定,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粗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季群  包云轩  汪婷  吴俊梅  陈粲 《气象科学》2023,43(2):155-166
昆山地处长三角超大城市群中,在热岛效应上受到了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的显著影响。利用2014—2017年昆山气象站网逐小时观测资料分析昆山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揭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扩张对该市热岛强度的影响,并通过一套用于城市气候研究的系统的场地分类方法—局地气候分区体系(Local Climate Zones,LCZ),探讨了不同城市用地的热岛强度特征。研究发现:昆山市热岛强度总体呈现夜间强、白天弱的特征。季节变化上表现为秋季最强,冬季次之,春季和夏季较弱;昆山市城市热岛强度处于逐年增长的过程,各镇中平均年际热岛强度增长率最高可达0.19℃·a^(-1)。高热岛强度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延伸,湖陆风效应对昼夜热岛强度的分布及其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水体的作用,昆山市NDBI与夜间热岛强度的相关性较差,而与白天的热岛强度呈高度正相关。各镇不同的功能分区对热岛效应有显著影响,且当各镇的平均NDBI每增加0.1时,白天平均热岛强度会增加0.16℃;不同LCZ类型的热岛强度具有显著的差异,且地块城市化程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密集低层建筑区(LCZ 3)和工业厂房(LCZ 10)的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开阔低层建筑区(LCZ 6)与茂密树木区(LCZ A)热岛强度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森林绿地(LCZ A、LCZ B)对热岛效应有缓解作用;水体(LCZ G)在白天有一定的降温效果,在夜间则会加剧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规模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因城市下垫面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城市人为热排放的迅速增加所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和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已成为城市气候和区域气候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更好地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进展,综述了城市热岛的概念和形成机制,重点介绍了地面气象资料观测法、遥感监测法和边界层数值模式模拟法等3种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总结了城市热岛效应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基于现有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不够完善和深入,研究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尺度局限于宏观大尺度以及各种方法自身的局限性等不足,指出在未来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应突破现有的大中尺度,注意结合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多平台监测以及综合考虑气溶胶粒子对辐射强迫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近年来诸如城市热岛、城市浊岛(雾霾)、城市干岛、城市雷暴等环境气象问题备受公众关注。针对黑河市雾霾天气,本文查询了1980-2016年间的地面气象资料,统计得出了本地雾霾天气发生的时间变化特征。结合从环保局获取的2015—2016年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本地雾霾天气出现时的边界层相关气象要素的特征。2研究方法本文中"雾霾"天气样本的确定参考中国气象局《霾的观测识别》(2016年10月20日)中对霾的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