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现运输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是我国航天领域要实现的目标.短基线相位干涉测量(CEI)是一种被动测角跟踪方法,具有基线短,布网灵活,实时性好等特点,比较适合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的航天器实时和准实时的高精度定位与监控.分别采用单一绝对滤波器和相对滤波器对远、近程导引段进行实时的轨道监控.仿真结果表明:远程导引段的相对轨道位置精度可达十米级,速度精度可达厘米/秒级,满足精度指标.在近程导引段,当其初始轨道精度为50米时,相对轨道位置精度可达m级,速度精度可达cm/s级.目标航天器的初始轨道精度对相对轨道精度影响很大,需考虑采用绝对滤波器加相对滤波器方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对天津地区11个连续运行GPS点网的大气延迟解算结果进行内插,得到区域连续GPS大气延迟变化分布.选择同一区域进行PS-DInSAR处理所得的残余相位主要由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相位和噪声相位组成,尝试在时间域高通滤波和空间域低通滤波处理,得到与GPS同地域同时段的大气延迟变化分量.对所得两种大气延迟变化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求差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RMS)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大气延迟变化分量基本一致,进一步集成可望得到更有效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电离层延迟是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的误差源之一,对长波段SAR数据影响尤为严重。文中提出联合SAR相位和振幅信息精确测量方位向偏移,并基于方位向偏移构建模型校正DInSAR电离层延迟相位。选取覆盖2008年汶川地震的ALOS PALSAR(轨道号471)同震干涉对为实验数据,进行电离层延迟校正实验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同震干涉对中电离层贡献相位达17rad,对应约32cm的视线向形变误差,经过校正后地震远场形变均方根减小59%。对比传统方法校正结果,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电离层延迟相位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GNSS—R延迟映射接收机的硬件相关器设计,提出了一种在反射信号处理中延迟C/A码产生的新方案,并对硬件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方案基于相位查询方式可产生不同码相位的延迟C/A码,延迟的码相位可以根据设定值任意产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BDS网络RTK中距离参考站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BDS网络RTK中距离(50~100 km)参考站间的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的线性关系选取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利用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计算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根据参考站各卫星电离层延迟误差间的空间关系,使用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构建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的线性计算模型。通过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线性计算模型的建立搜索和确定B1、B2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经CORS网实测数据试验算例的验证,该方法只需一个历元的观测数据即可确定参考站间双差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且不受周跳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气波动严重地制约了传统D-InSAR技术在缓变形滑坡体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为此,针对树坪滑坡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通过分析湿延迟相位随高程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建立了空间局部区域内大气效应与相应高程之间的最优函数校正模型,将模拟的湿延迟相位从解缠相位中去除,最终恢复出树坪滑坡体的形变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地降低了干涉图中的湿延迟相位,清楚地框出了树坪滑坡体形变场在11d中的位置、大小及其分布情况,这对三峡库区缓变形滑坡体的全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玉  周杨  靳国旺  赵玲 《测绘科学》2016,41(11):25-30
针对电离层对L、P等较长波段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成像产生的相位延迟效应会造成InSAR精度下降的问题,建立电离层相位延迟模型,分析背景电离层TEC对不同波段SAR信号的距离和相位延迟,给出了TEC和SAR相位延迟之间的关系曲线;提出用沿电磁波传播斜距上的电子积分总量STEC来代替垂测TEC,采用简化射线描迹方法进行STEC估计,提高了TEC计算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不同TEC分布模型对InSAR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因干涉测量中基线估计的补偿效应,使得成像范围内等量分布的TEC对测量精度无明显影响;成像范围内TEC值随空间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时,对InSAR的精度将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考虑电离层的校正。  相似文献   

8.
顾及GEO卫星约束的长距离BDS三频整周模糊度解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会忠  雷啸挺  徐爱功  李军  高猛 《测绘学报》1957,49(9):1222-1234
长距离BDS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受大气误差残余的影响较大,GEO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也非常不利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利用GEO卫星的信号传播路径相对较稳定、大气延迟误差的影响不随卫星空间位置变化的特点,对GEO卫星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大气延迟误差约束研究。利用GEO卫星B2和B3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线性关系,降低测站差分电离层延迟误差残余对模糊度备选值的影响,进行B2和B3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的选择。通过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不包含观测误差影响的线性关系对模糊度备选值组合进行检测,并对模糊度搜索空间进行约束。利用历元间GEO卫星的模糊度备选值判断历元间电离层延迟误差残余的变化,对GEO卫星的参数估计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约束。研究了顾及GEO卫星实际大气延迟变化和整周模糊度约束的长距离BDS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提出了利用历元间模糊度备选值确定电离层延迟约束值的方法,对GEO卫星历元间随机游走的约束值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提高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效率和测站位置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大气延迟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差分干涉像对组成闭合环,通过查看闭合环相位直方图分布来判断大气延迟的存在与否,并用差分干涉相位相加减的方法消除大气延迟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对原来不能产生干涉条纹的干涉像对进行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函数极值法求解三频GNSS最优载波相位组合观测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GNSS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量可以提高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和周跳探测与修复的可靠性。本文将载波相位组合观测量的噪声放大系数表示为与组合观测量波长和电离层延迟影响系数相关参数的函数,提出基于函数极值法求解特定波长和电离层延迟影响系数下的噪声最优线性组合系数。理论推导和计算结果表明,波长较长且以周为单位噪声放大系数较小的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量,其以周为单位的电离层延迟放大系数随组合系数之和的增大而增大,约为线性组合系数之和的2.3倍;而电离层延迟影响较小且以周为单位噪声放大系数较小的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量,其波长随线性组合系数之和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根据GPS相对定位数据处理的一般模型,导出了GPS基线向量的协因数阵,结合GPS桥梁控制网的模拟算例,采用GPS控制网整体平差理论,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模拟网的点位精度估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地基GPS求解大气可降水分的原理及其相关的公式,推导出了其精度评定公式,估计了用GPS观测数据反解GPS信号对流层天顶方向延迟的精度,分析了影响其估计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空间技术求解现时板块运动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利用GPS及VLBI技术,以站心坐标速度为观测量,求解了五个主要板块的绝对和相对板块运动参数,进行了精度分析。并与传统的NUIVEL-1 A地学板块运动模型进行了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全球板块运动在最近300万年内总体上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施一民  朱紫阳 《测绘科学》2004,29(2):28-30,33
按现行方法求得的相对点位精度由于未顾及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 ,且非实际所需评定的相对点位精度 ,因此并不客观、可靠。本文所提出的协方差基准的概念 ,用来定义相对点位精度和绝对点位精度有其客观性和实用性 ,协方差基准作为控制网点精度的参考基准 ,并不重合于网点坐标的参考基准—坐标基准 ,而可按应用的需要 ,方便地进行协方差基准转换。本文提出了合理评定相对点位精度的新方法 ,并用高精度工程控制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5.
海岛礁相对重力测量的潮汐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固体潮模型、潮汐因子的选取和海洋负荷潮的求定,并利用ETGTAB模型数据详细计算了相对重力测量中的潮汐改正,说明在近海和岛屿地区进行高精度海岛礁相对重力测量时,必须考虑精确的固体潮和海洋负荷潮改正,从而提高相对重力测量的联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对影响相对重力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消除方法、计算公式和影响量级,并对重力垂直梯度对相对重力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独立法相对定向和连续法相对定向的数学模型出发,分析并得到在独立法相对定向和连续法相对定向中分别作为基准坐标系的基线坐标系与左方像空间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进而推导并给出独立法和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的直接转换的具体方法。仿真数据与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传统算法解算得到的独立(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可使用本文算法转换为连续(独立)法相对定向元素,且其相对定向精度指标与传统算法解算得到的连续(独立)法相对定向元素精度指标相当,满足实际生产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许尤楠 《测绘学报》1996,25(2):133-139
本文提出用间隔三差相位模型处理GPS观测数据,整体平差GPS网。阐述了基本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用以此模型和方法为基础编写的软件SOSDS处理了1991年5月至1992年4月观测的分布在全国范围的53个点的GPS网数据。结果显示出,基线精度为2×10-8;基线向量的单弧解算精度为40cm(N)、93cm(E)和106cm(U);点位坐标的相对精度为3×10〔-8〕。  相似文献   

19.
作为空三加密中的重要内容,相对定向精度对空三成果质量至关重要。当前数字摄影测量中对地面目标的自动识别与提取主要依赖于对影像结构与纹理的分析[1],在西南云贵川地区山高林密,弱纹理区的相对定向精度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空三加密和测图精度。本文根据项目经验,总结出弱纹理林区提高相对定向精度的一套流程方法,平差改进pos法+人工刺点方法在实践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A limitation of GPS positioning is that the vertical component is generally two to three times less precise than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In a previous work by R. Santerre of Laval University and G. Beutler of University of Bern, it was shown in simulation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GPS vertical positioning precision by using a multi-antenna GPS receiver and a precise calibration technique of the relative hardware delay between the antennas and the receiver. However, no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was done to prove the concept until now. A new multi-antenna, GPS-over-fiber architecture with real-time delay monitoring,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vertical precision is presented. The improvement in vertical precision arises from the eli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receiver clock error in single difference, between antennas, and the precision real-time calibration of the relative hardware dela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a zero baseline and a short baseline configuration. The results show, as expected by the theory and the simulations, a two to three times improvement in the precision o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such that it reached the same level of performance as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These promising results will enable the use of this type of configuration in several applications where the same precision in all 3D components is essential and could not be achieved before with standard GPS position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