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照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选取老、中少人群各50名志愿者进行人体感觉试验,获取实感资料。根据对实感资料及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综合考虑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于日照地区的人体舒适度等级及其指数范围。依据T106数值模式输出结果建立了人体舒适度指数MOS预报方程。试用结果及近两年的业务使用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蛋鸡生产热应激影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京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分别分析了温度、湿度及温湿综合因子(温湿指数)对蛋鸡生产的影响,确定了该地区热应激发生的时间及强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热应激发生于6、7、8月,严重热应激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 ̄8月上旬,尤其在7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陈春元  罗义  王刚  谢文锋 《气象科技》2022,50(3):412-419
利用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2015—2019年中南地区航空器空中报告,对比分析7个指数在中南地区空中颠簸的适用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指数有无颠簸之间的值域重合率,Brown指数最低,其次是Ellrod1和Ellrod2,能够从指数值判断颠簸的强弱及存在与否,空报率较低;MOS CAT和L P指数值域重合率过高,容易造成较高的空报。②Ellrod1、Ellrod2和Brown计算的颠簸区与空中报告的位置对应最好,Dutton和HTG表现不稳定,MOS CAT和L P指数计算范围偏大,适用性较差。不同指数计算侧重点不同,当热力因素占主导时,HTG指数计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夏旱特征及分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刘雪梅  宋国强 《高原气象》1997,16(3):292-299
干旱是贵州省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应用夏旱强度指数和修正的帕尔默指数及降雨量等其它指标,对贵族夏旱的类型、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地区分布、易发生时段和垂直变化等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贵州夏旱的主要特征并进行了夏旱分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安徽省16台站1960—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建立暴雨指数,分析了安徽省夏季暴雨雨量、日数及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暴雨不同空间型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夏季暴雨雨量、日数及强度均呈北少南多分布。暴雨区从6月至8月由南向北推进,有明显的月变化和地区性差异。暴雨指数空间型主要分为三类:一致型、南北型和中间型,其中一致型占41.5%,南北型占22.6%,中间型占15.1%。一致型与同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EAP)关系密切,其负相位对应暴雨指数偏强年,反之亦然。同时其与前期冬季亲潮海区温度异常有正相关,相关性最强在同年1月;南北型与中高纬冷空气南进程度及垂直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陕西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人口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rcGIS技术,计算陕西温湿指数(ITH)和风效指数(K),系统分析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陕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及与人口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的年均ITH及年均K均呈明显的南北差异,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陕西省总体不存在人居环境气候高度适宜地区和气候不适宜地区;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与人口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气候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全省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气候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省37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气候舒适度指标和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对甘肃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4—10月气候舒适度都比较优越,6—8月气候舒适度最佳,1月、12月气候舒适度较差。气候舒适度整体呈纬度地带性变化,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同时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导致海拔较高的南部和中部地区气候舒适度较差,其中陇南市、天水市和白银市气候舒适度最好,其次为平凉市、庆阳市等地区,比较差的有甘南藏族自治州、张掖市和金昌市等地区。研究结果全面反映了甘肃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异规律,对于研究区旅游规划、人口分布研究等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该方法以T106L19(简称T106)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根据天气动力学原理引入物理量的强度指数与面积指数的概念,并运用强度指数与面积指数导出综合指数与暴雨的量值关系,通过与T106的降水预报产品相集成,制作出常德市区域及分县(落点)24~96小时的暴雨定量预报.通过98、99年的应用,证明该技术对区域和落点暴雨预报有很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九大名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莹  马敏劲  王式功  尚可政 《气象》2013,39(9):1221-1226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五台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V”形,舒适期较短,长白山旅游舒适期为6—8月,五台山较舒适期为6—8月;位于我国中部的华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U”形,旅游舒适期均为6—9月;位于我国南方的庐山、武夷山和桂林山水,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M”形,舒适期较长,庐山旅游舒适期为5—10月,武夷山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舒适期为3—4月与10—11月。  相似文献   

10.
东亚副热带季风特征及其指数的建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基于大气对流活动和非绝热加热的分析,给出东亚夏季风区域变化特征,客观地确定东亚副热带季风及热带季风对流强度,并由此建立其与大尺度季风环流的内在联系,提出分别用所对应区域经向风垂直切变来构造季风指数.对比分析显示,上述季风指数在反映夏季环流和降水等方面效果显著,能很好地刻划东亚夏季风强度.同时指出,东亚副热带季风指数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长江中下游降水密切相关,在空间场上表现出东亚/太平洋型(EAP型)遥相关特征.高指数年副高偏南,长江中下游为涝;低指数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