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指标特征基础上,提出按持续、协调、结构和集聚四类建立可持续发展分类单项指标指数公式和综合指数公式,并用遗传算法对公式中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乌鲁木齐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与实况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气象服务效益的一般特征,阐明气象服务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意义,确立构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气象干旱指数对西南干旱的监测状况,及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采用了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分析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旱事件具有3次逐渐加强和减弱的特征;旱情首先出现于云南东部和贵州中西部,云南中部旱情最重;秋季,相对湿润指数的监测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监测较为符合;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监测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监测比较吻合,标准化降水指数所反映的旱情偏重;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旱情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方面较好地反映西南地区旱情,但要更准确地进行干旱监测,还需要在蒸散项、降水量权重、各单项系数方面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综合分析、综合指数、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集约处于发展期;土地资源生态质量处于发展衰退期,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生态资源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综合指数都较前几年有明显提高,土地集约处于发展提高期,反映土地集约程度显著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是由气象服务产品的公共消费性所决定的;气象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投入同GNP的增量这两者的比较即是服务社会效益的宏观经济概括;决策效益、公众效益与专项效益是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重要分类;从气象服务产品的有用性与气象信息的错情率及准确率三方面出发分析,可建立起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据初步统计,临沂市现有非煤矿山采空区101个,面积787万m2。在目前的资金和技术条件下,难以对所有采空区都进行工程治理,必须分类处理。为正确决策采空区的治理措施,需要全面评估采空区的稳定性。本文在充分调研各种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石城崮铁矿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通过计算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评价指数,最终得到了该采空区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该采空区目前处于较稳定状态,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阐述智力效益这一崭新的效益范畴的基础上,初步讨论了智力效益的产生、智力效益在整个气象服务效益体系中的地位,系统地提出了考核智力效益的指标体系,同时还讨论了提高智力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综合指数评价公式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公式——起始污染指数,该公式易于识别地下水轻微的污染,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地下水污染状况,对地下水的防护与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以泰安市的污染状况为例,进行了不同评价公式的应用对比。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12月以来,反映房地产市场景气变化趋势和程度的综合指数“国房景气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行进在下行的通道中。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迅速,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分析评价相对较少。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经济、生态、景观4个方面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了符合实际的土地整理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武陵山区遥感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2000年和2010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并对研究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处于Ⅲ级临界安全和Ⅱ级较差安全水平,2010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处于Ⅲ级临界安全水平之上;(2)2期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828及0.4411,P值均小于0.01,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正相关,存在空间聚集性,且2010年聚集性更强;(3)武陵山区2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空间分布出现较大变化,且都呈现高值,低值聚集;(4)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扶贫人口比例及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韩娟  张永伟  祁娟  魏嘉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4/11-2007/6/11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地质环境因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易发性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山东省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例,探讨性地采用了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定量划分了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结果符合当地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为苍山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现代化管理的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测评法和模式识别法的优点,结合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的方法——APFP评价法,并应用APFP评价法,分析和评价了气象现代化在短期天气预报服务中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存在着多方面效益。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确定,而评价内容的确定取决于对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内涵的界定,效益内涵不同评价内容也就不同。因此,对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的科学界定是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市场经济和气象事业系统的改革为出发点,分别考察气象公益服务、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的投入机制、产出机制和效益机制,讨论三者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内在规律性,并开拓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综合指数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充分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山东省地质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各地市目前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中选取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和资源4个指标,各指标下又划分了若干子指标,构成了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山东省各地市的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后根据各地市的综合指数得分将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3类:即地质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鲁西鲁北地区、地质环境质量居中的胶东半岛地区和地质环境质量较差的鲁中山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简单而又普适、通用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模型,提出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以便对水质进行合理的定量评价.该方法首先设定指标参照值和指标规范变换式和对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基础上,改进了传统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采用超标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用各指标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的加权和,求得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水质评价.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应用于浮桥河水库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简单而又普适、通用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模型,提出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以便对水质进行合理的定量评价.该方法首先设定指标参照值和指标规范变换式和对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基础上,改进了传统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采用超标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用各指标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的加权和,求得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水质评价.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应用于浮桥河水库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有关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分析了安溪县各强度等级的土壤侵蚀在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的面积分布情况,计算了不同高程带、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然后,以各影响因子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为权重,计算了不同侵蚀影响因子在安溪县各子流域的土壤侵蚀危险度,既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又保证了土壤侵蚀危险度的计算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明确了各子流域土壤侵蚀发生的可能程度最后,依据土壤侵蚀危险度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规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了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可燃物含水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人口密度是林火预报中重要因子,将这些因子构建综合火险指数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植被火险敏感指数(FSI)、归一化天气火险指数(NWDI)、人口火险概率指数(PDI)。详细介绍模型各部分的计算方法,将该模型与遥感、GIS相结合,开发综合森林火险指数预报系统,制作2010年10月~2011年9月山东省综合火险指数图,并与实际火灾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