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用CCD器件进行恒星星像的位置和光度的精确测量中,有些研究者考虑了器件的光度定标(或称平场)的改正,有些人却不加说明地忽略之。在今后对恒星或行星星像的精确测量中是否需要考虑这种定标影响呢?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利用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上配备的CCD拍摄的实际图像进行了分析处理。当假定CCD每一像素光度的响应与输入光度具有线性关系的模型时,试验表明:对于暗星(约16mag),由光度定标引起的光度影响和位置影响分别约为0.2mag和0.02pixel,而对于亮星(约10mag),相应的改正在光度和位置方面分别约为0.02mag和0.002pixel。明显地,我们应该重视暗星星像的光度改正效应,而星像位置方面的效应则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ePSF拟合法与Gaussian拟合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图像欠采样问题,美国学者Anderson和King提出了精确测量星像位置和通量的有效点扩散函数(ePSF—effective point-spread function)拟合法。然而,他们却不加比较地将其应用于地面CCD图像中星像的位置高精度测量。因此,我们试图将ePSF拟合法与经典的高斯函数(Gaussian)拟合法作比较研究。调用CFITSIO库生成模拟的背景图像,并应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星像轮廓模型产生非欠采样的星像。最后,分别采用ePSF拟合法与Gaussian拟合法对这些星像进行拟合,并对它们的拟合精度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非欠采样的图像中这两种算法对星像位置的测量几乎是等精度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应用于人造卫星观测中确定拖长星像中心的平均几何中心法 ,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将中值滤波应用于CCD数据的预处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初步验证了平均几何中心法 ,结果表明 ,与通常采用的重心法相比 ,此方法对人卫观测中的拖长星像进行中心定位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对欠采样图像做天体测量时,往往受像素相位误差的影响.利用高斯函数作为点扩散函数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表明,像素相位误差有类似正弦函数的分布,其幅度与拟合模型的半高全宽相对于星像真实的半高全宽的差别有关,拟合模型的半高全宽与星像真实的半高全宽偏差越大,像素相位误差越大.此外还对高斯与ePSF两个函数模型拟合星像位置的精度情况进...  相似文献   

5.
提出应用于人造卫星观测中确定拖长星像中心的平均几何中心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将中值滤波应用于CCD数据的预处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初步验证了平均几何中心法,结果表明,与通常采用的重心法相比,此方法对人卫观测中的拖长星像进行中心定位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颗在大气外层不可分辨的恒星,当其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后,恒星的星像光度呈高斯分布;而子午仪光子计数观测记录下与其星像光度相关的轮廓曲线。采用模拟光子计数观测方法,求得恒星星像直径的经验公式。利用恒星的子午仪光子计数观测资料,使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并考虑到模拟计算星像直径的经验关系式,可以求出恒星子午仪光子计数观测的实测直径。用该方法对一组星的观测资料,求出其平均星像直径为3″.2。  相似文献   

7.
CCD图像数字定心算法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CCD采集的数字图像中提取天体的位置和光度信息对于天文研究具有基础意义.其中,恒星星像中心像素位置的精确测量对于天体测量至关重要.针对国际上常用的三种位置测量算法:修正矩方法、Gauss拟合法和中值法,利用实测的CCD图像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地,采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观测的CCD图像同时使用这些算法进行了实际测量,根据每幅图像中测得的像素位置,对这三类定心算法进行了比较和精度分析.可视化方法被用于不同阈值的选取和设定比较.实验数据表明,无阈值的二维Gauss拟合方法是一种精度相对较高的定心算法.  相似文献   

8.
位于吉林天文观测基地的280 mm全天区可转动光电阵是一台用于空间碎片巡天观测的设备。为了研究该设备的光度测量性能,评估其测光精度,选择M67疏散星团中的测光标准星进行观测。首先,在IRAF(Image Reduction and Analysis Facility)中对观测图像进行预处理,之后进行较差测光;接着,提取测光数据并将整晚观测数据进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拟合结果给出了主消光系数及相应的系统转换系数,并得到仪器星等至标准星等的转换公式;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均方根误差对设备的测光精度进行大致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在标准测光夜测量亮于13.8 mag时,280 mm全天区可转动光电阵的测光精度可达0.13 mag。同时将观测图像与UCAC2星表匹配识别,利用背景恒星中的UCAC2标准星做外符合精度的校验,结果与前者基本相同。本设备的测光精度基本满足空间碎片巡天观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上用Reticon采样所得的不同类型狭缝像的预处理方法和各自的读数精度 ,分析了影响读数精度的主要原因 ,指出这些影响主要不是来自Reticon本身 ,而是各自光路系统中的缺陷引起的 ,原则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CCD图像的天文观测中,星像匹配是一项基本的任务。提出一种基于k-d树和k-means聚类算法的星像匹配算法,应用三角形不变性元组对相似三角形进行盲匹配,算法可以间接计算CCD图像的比例尺。三次使用k-d树优化计算,并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提高星像匹配的精度。使用云南天文台1 m望远镜拍摄的稀疏星场和2.4 m望远镜拍摄的密集星场进行了星像匹配算法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自适应图像比例尺的微小变化,同时提高星像匹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陕西天文台光电中星仪所获光子计数观测资料,用九点最小二乘平滑的办法来预处理,用权函数与观测量卷积办法定出中天时刻的估计量。在星像轮廓函数及噪声分布函数均已知的条件下,得到中天时刻的最佳无偏估计。对一组星观测资料,用最佳无偏估计方法得到其测时平均内部精度为5ms。  相似文献   

12.
星像的位置和亮度等信息对天文研究和空间导航具有基础意义。人们常常需要快速匹配从密集星场CCD图像中提取的信息来获取与星表中对应的信息(如位置、光度等),因此开发出了多种星像匹配算法。重点比较了两种最新的星像匹配算法:i)基于向量的方法;ii)基于径向和环向特征的方法。通过对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观测的CCD图像进行实际匹配,结果表明基于向量的方法更优,它是一种快速的、接近常数时间的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13.
大气视宁度严重影响了地面望远镜观测的成像分辨率。对于直径rL的单孔镜,Fried给出恒星光波波前到达角的均方差为<α2>=0.358(λrL)1/3(λr0)5/3这一公式被很多文献所采用,并推广应用于双瞳视宁度仪测量,等等。事实上,Yura和Tavis(1985)指出,恒星光波波前的瞬间倾角与星像重心在焦平面的角位置并不完全相关,波前倾角的方差与焦平面重心的方差也是不一致的。实际测量中,我们常使用的是焦平面像重心的测量。因此,使用的公式应当有所修正。本文从Tatarski的理论公式出发,更简捷地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即,所使用的公式应修改为<α2>=0.339(λrL)1/3(λr0)5/3与此有关的视宁度测量公式中的其他常数也需修改  相似文献   

14.
CCD图像的二维修正矩定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凯帆  王锋 《天文学报》1996,37(1):85-90
对于天体测量而言,CCD图像的数字星像处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根据CCD器件的特性,从理论上推导了二维修正矩算法的最佳门限取值方法.通过处理模拟和实测数据,与传统的二维高斯拟合法比较,在保持矩方法简便特性的同时,在精度上亦有所提高,对于暗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先敘述三十年來关于河外星系光度方面做過的主要的工作:短焦距照相法,移盒法(Schraffier-Kassette),光電法与谱線轮廓光度法。跟着再提出我们所用的法布里(Ch.Fabry)的圓形目鏡法,和用这个方法测定的175个河外星系的总星等,并由此對於室女座星系圈內,由9.2至13.2星等的40个星系,建立了一个光度序(Séquence photomérique)。使用開孔逐漸增大的光(?)所作的测量,可以綜合周界区的光度,以求星系的总星等。由法布里方法的测量和由别的方法测得的結果比较,表现以下几个事实: a)短焦距照相法(Harvard,Lund)所得的结果,既不精確,又混有系统差在内。 b)焦外照相法也有系统差。 c)光电测量的结果和由轮廓光度導出的星等同我們的测量非常相合。对于64个可以分解的星系,绝對星等M很好发为高斯曲線所代表,其最大频率值在M=-15,由此结果,我們须將河外星系的平均亮度加倍,因此平均质量亦須加倍,于是空间的密度ρ有显著的增加。使用法布里的方法以研究数以千萬計的河外星系,過於缓慢,我們曾经研究過把它们和室女座內星系的光度序比较,是不是可以快速地得着它們的星等。结果证明由这方法所得的结果是正确的,精确度可以滿足统计工作的需要:平均差的数量级約為±0.2星等。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重订了“bN?”天体绕星星云的亮度和颜色,表明它大概为反射星云;估计了光电测光时,云对中心星测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很小,平均小于0~m.01。在用施密特镜观测时,我们同时用双筒镜拍摄了天体的底片(拍摄时左右镜筒露光中间时刻基本相同,但长短不同),并比较了它们的星像和复制放大像,考察了在我们使用的望远镜上有关的照相效应;最后补充列出了此天体在1978年10月的紫外照相星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天文底片数字化工作已正式启动,选取高精度的扫描仪是该工作首要和基本的任务。对Epson公司的V750 Pro和10000XL,以及Phase One公司的PowerPhase FX+扫描仪开展了测试,结果表明,PowerPhase FX+具有较高的扫描精度,一方面,该扫描仪扫描方向的稳定性与线阵CCD方向相当,均优于0.5μm;另一方面,通过UCAC3参考星归算结果显示,尽管PowerPhase FX+的照相式扫描会带来像场畸变,但考虑3阶底片模型后,扫描星像的位置精度较高。对于上海天文台佘山40 cm折射望远镜1987年拍摄的M79底片,扫描星像的位置精度优于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低轨通信卫星多普勒定位性能,首先分析了低轨卫星的对地覆盖特性、信号传输特性以及多普勒频移特性,推导了多普勒定位原理和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多普勒定位的精度因子.基于已在轨的铱星和全球星系统,解算了全球范围可见卫星数和定位精度因子,并对相应测站进行了定位仿真实验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铱星和全球星系统,随着纬度降低,卫星可见数减小,多普勒几何精度因子变大;多普勒定位结果精度同时受到频率测量精度、卫星位置误差以及卫星速度误差影响,当卫星位置误差小于10 m、卫星速度误差小于0.1 km·s-1时,对定位结果影响不大,此时频率测量精度成为影响定位精度的决定性因素,且当频率测量精度为0.01 Hz时,定位精度可达1.18 m.  相似文献   

19.
IRAF软件中DAOPHOT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威海天文台1 m望远镜的测光精度,2009年10月7日晚用该望远镜观测了M39星团,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测光归算。由于M39星团中个别星较密集,使用IRAF中的DAOPHOT包进行星像测光。详细介绍了IRAF软件中的DAOPHOT包及其使用。数据归算结果表明,在UCAC3星表中匹配到的星,稀疏区域亮星的星等内部精度达到0.003mag,较密集区域的暗星内部精度约为0.012 8 mag。  相似文献   

20.
光度是空间目标的基本特征之一,常用于空间目标的辅助识别,也可用于计算空间目标光学散射截面.空间目标通常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其亮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多目标光度观测设备运行以来,积累了大量空间目标的光度数据.对此设备测光的整体精度进行了评估,列出了空间目标相位角-星等关系(PA-m)的几种常见情况,并对2 000多个低轨目标的光度情况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