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许立文  许永祥 《江苏测绘》1996,(2):35-36,34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来表示土地权属性质、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特点及地形性质的综合性专题地图。本文从对外业资料的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绘方法及编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和研究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绘问题。作者从1990年至1994年一直从事县(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先后完成过宜兴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宜兴市44个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无锡市郊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无锡市郊区1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质工作的发展,为加快区测工作的步伐,加快出图速度,我们采用一次成图法编绘地质图和矿产图,满足了用图急需,并为地质上编图提供方便。特别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地形地质编绘原图,供最终报告验收用,而且成图的精度要比用老方法高。为推广这一方法,现将一次成图法作简单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涛 《江苏测绘》1997,(3):21-23
本文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方法,对土地定级估介成果图的设计,编绘以及图形数据库的管理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它基于MicroStation绘图软件,对土地定级估价的成果图的编码,分层,设色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案,对不同绘制软件的数据格式转换与数据通讯作了有益的探讨,为完善土地定级估价成果提供了良好的现代化工具。  相似文献   

4.
陈学文 《现代测绘》2011,34(4):62-64
通过苍穹软件对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成果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经过编绘1∶1万单幅图和各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利用苍穹软件编绘图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讨,指出苍穹软编绘图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形图的编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成图方式已被广泛采用。以纸质地形图为资料底图的传统编绘方法已不适应时代需求,基于数字地形图的机助编绘方法势在必行。自动制图综合是一国际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年研究,但普遍认为沿无实质性突破。文中从当前实际出了,介绍一种高效,实用的人机交互编绘方法及其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6.
我们航测内业队,全面采用了聚酯薄膜编绘航测原图新工艺,几年来,我们坚持从新工人培训到生产都采用聚酯薄膜编绘航测原图,已做出了大量图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进行三色图的试验。现将我们的体会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绘图材料、绘图工具、制印水平以及人们的制图技能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自五十年代起,常规的编绘,清绘(或刻绘)一般采用等大(或放大为1(1/4)倍)的方法。这种编绘方法能否改进一下呢?笔者在参加普通图集总体设计的实验过程中,对放大为二至三倍编绘作了一些尝试,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附近海域地磁偏角图及其数学模型(1990.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国附近海域地磁偏角模式的建立和“中国邻近海区地磁偏角图”的编绘以及质量分析。在建立中国附近海区地磁偏角模式时,使用了3000多个地磁测点和地磁台站及国际参考地磁场资料,采用的方法是泰勒多项式。对海区地磁偏角模式和海区地磁图作了对比分析,其效果是好的。海区地磁偏角模式和“中国邻近海区地磁偏角图”清楚地反映出我国南沙群岛的区尺度为1000余公里的磁异常,解决了中国地磁图和世界地磁图在这一海  相似文献   

9.
何水源  张水涓 《地图》1998,(1):46-47
开发建设部门设计、施工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和1:1000,而整体规划设计部门则希望有较小一点比例尺的地形图,如1:2000、1:4000或1:5000等。要获得1:2000、1:4000或1:5000地形图,可以从野外实测或航测内业得到,但费用多且时间长。另一方法是用内业编绘成图,但按常规成图过程,需将比新编图大一级比例尺基本地图资料经过照像缩小、晒蓝、拼贴作为编绘基础底图,再参考其它资料进行制图综合,编绘成新的地形图,提供使用还要照像、清给(用聚酯薄膜),再晒成蓝图。这种照像转绘法编绘地图,要有一套复照、洗晒设备与技术…  相似文献   

10.
唐浩 《地图》1992,(1):63-63
标准地名图是专题地图中的一种。随着地名工作深入发展,地名图的特点和作用已被地名部门所认识。苏州市地名委员会继1982年编绘地名图之后,又于1988年4月组织编绘了全开《苏州城市标准地名图》。现将该图(以下称1:9000标准地名图)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编绘1:9000标准地名图的意义以收载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现势性标准地名的地图称为标准地名图。这种地图是在1980  相似文献   

11.
介绍城市综合管网建设必要性,着重讲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以及利用GIS等数据格式建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慧青  沙月进  王庆  胡璇 《测绘科学》2010,35(6):126-128
城市建筑容积率是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基于遥感影像进行容积率调查的方法应用范围广,但误差较大。本文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精准容积率调查,研究了基于数字地图的单张像片参数以及顾及空间固定条件的立体像对前方交会方法,实现高精度的三维坐标获取。本文将普通数码相机和PDA相结合,辅助以GPS和全站仪等,实现了价格低廉、应用灵活快速的容积率调查集成系统,能够现场完成数据采集、存储。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运用GIS技术建立供水管网信息系统对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焦作市供水管网系统设计方法的选择、管网数据结构和系统功能,重点阐述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供水管网系统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和查询。  相似文献   

14.
张竟竟 《测绘科学》2013,38(1):57-59,83
本文以河南省区域系统的不同地域单元为例,运用城镇体系研究的空间关联维数模型对山地丘陵区及平原地区城乡聚落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聚落具有与城市聚落相同的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山地丘陵城市的城乡聚落空间可达性不及平原城市;城乡聚落空间分布的乌鸦维数集中在1左右,差别不大,表明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所具有的城乡聚落空间布局的总体均衡性。基于此提出了中部农区城乡聚落空间优化、撤乡并镇、新农村社区建设应结合地域城乡聚落分布特点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等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3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城市已是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本文以数字城市的实质性建设为着眼点,详细阐述了利用3D GIS,WebGIS等技术,建立城市3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原理、方法等。城市3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将是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信息资源应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Gradingurbanlandcorrectlyanddeterminingtheland priceareimportantbasicworktocarryoutthecompensationalex ploitationanddeveloptherealestatemarket.Thelandgradingmustbebuiltonobjectiveevaluationandscientificevaluationandcalculationofland quali…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 land grad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elf-developed GIS software. The system establishes the system template, the relevant data structure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s of the affecting factor and economic data of land use. Besides, the system can calculate the service radius, sum and land grade automatically. Furthermore, it can do statistics and query on various land information and show the result of land grading with spatial and attribute data.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sult by giving an example of the commercial land grading of the urban area of Wuhan City by the urban land grad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对城市地理信息的需求特点,讨论了如何对城市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城市应急系统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对建立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秦皇岛独立坐标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测量规范和秦皇岛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秦皇岛坐标系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原有城市平面坐标系统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区扩大要求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1988,1991,1999和2005年四个不同时相的武汉市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平台上对武汉市四城区绿地系统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做可视化研究分析,以重点分析江岸区绿地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为例,提出一种基于风玫瑰图对城市绿地格局演变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