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分析了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指出实施农业产业化是河南省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加快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并对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指出实施农业产业化是河南省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并对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和农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全国农产品呈现大面积过剩,农民增收困难的新形势下,山东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新一轮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其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运行机制,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的不同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探求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4种类型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速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全民科技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营造农业产业化外在的科技氛围,培育实力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市场化政策,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内部运行机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两大发展方向。小城镇是农村中农业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场所它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剖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并研究在农村应当着重发展乡镇企业和专业化经营市场,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黄淮海平原沙区尚属起步阶段。通过对河南省延津县沙区基本条件的分析研究,结合黄淮海平原沙区发展两高一优及可持续农业的可行性,对延津县沙区发展农业产业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发展林果、畜牧和种植业等3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体系,以期对黄淮海平原沙区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快硅肥产业化步伐势在必行陈荣峰张占仓(河南省科学院郑州,450003)(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为了加快硅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促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新技术为农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院根据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经过认真调查论证,于1995...  相似文献   

9.
曾尊固  熊宁  沈思保 《地理研究》2000,19(2):120-127
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依据实地调研获取的信息,追踪较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从多种经营-支柱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历程,分析其农业产业化的特征,并以禽蛋和茧丝绸业为重点总结较发达地区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的地域模式。  相似文献   

10.
梅州市农村城市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康 《热带地理》2003,23(1):18-21
着重讨论了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小城镇在农村城市化中的作用,认为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人口、市场和交通线路等条件,抓小城镇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就如何推进梅州市农村城市化进程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曾尊固  熊宁  范文国 《地理研究》2002,21(1):115-124
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为适应于不同农业地域主导产品优势、市场指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要农业产业化模式。江苏省内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显,对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的形成与选择有重要影响。苏南地区宜以加工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辐射型、主导产品依托型为主;苏北地区宜以中介组织服务型、多元参与型为主,在大城市郊区和出口农产品基地区也要着力发展加工企业带动型模式。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8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地理科学》2002,22(4):385-38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农村占城镇居民点建成面积的86.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2%,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迎来了新的机遇,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基于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与问题的初步分析,提出了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应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并将重点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业区划办应用农业区划成果,按农业区域类型创建四大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运行五年来,成效十分显著,探索出四大类型区域农业开发模式,开创出农民快速富新路。快速致富原因在于把农业区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科学确定和大力培养主导产业,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云南农村农业产业化萌芽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在云南已经有一些萌芽,主要有三种类型,形式不同,对当地农户和农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各不相同,都有其出现和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各地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适应本地的农业产业化形式,应着重发展“本地型”的形式,加速云南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新与河西走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赵雪雁  张志良 《中国沙漠》2002,22(2):192-196
通过对河西绿洲农业与农村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制约河西走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主要有;①然环境障碍;②人力资源素质障碍;③技术障碍;④观念障碍;⑤组织制度障碍;⑤市场障碍。指出要实现河西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河西走廊创新体系:①技术创新,建立节水型、日光型农业体系;③经营管理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洲特色农业;③组织制度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④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推进农村乡镇化建设,开拓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突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就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业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农业产业化模式等方面的现状作了初步分析,并指出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着龙头企业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限制性因素;最后,就重庆市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入WTO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等提出了推进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子蓉 《福建地理》2001,16(2):35-38,16
通过对泉州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及时把握农业转型的时点,进而提出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及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技术,它将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河南省发展数字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文章在分析数字农业的涵义及其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农业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提出了河南省数字农业建设的总体框架,指出河南省现阶段数字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尽快制定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数字农业基础信息平台及应用业务平台、实时开发与研制农业专家模型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河南省数字农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北干旱区的开发进入一个新时期西北干旱区是资源大区、农业大区,更是一个生态高度敏感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冲突尤为突出。为谋求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根本保障。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表明,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的实践模式集市场农业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于一身,是干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对于从整体上缩小地区差距,实现长期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中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具有更为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