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2012~2015年农业节水工程实施节水灌溉30.0 km~2,灌溉作物为玉米,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取水水源为地下水,项目总取水量为1 800万m~3。从全区农业节水工程项目取用水资源方案入手,对喀左县2012~2015年农业节水项目取用水资源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用水在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内,符合国家用水指标规定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下的取水合理性可靠,符合国家产业调整相关政策,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喀左县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3)
本文结合观测试验探讨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淹灌方式下,水稻完全封垄后的孕穗和抽穗开花期,叶面吸收热能率最大,蒸腾量也最大,需水量也较大;相比于淹灌方式,浅湿灌溉方式下水稻的蒸腾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分蘖末期最为明显,蒸腾强度减少了30%,其次是孕穗期的蒸腾强度也减少了27%,其它时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该灌溉方式下水稻作物需水量减少,有利于农业节水灌溉。研究成果对于水稻作物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0,(3)
以辽宁沈阳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方式为例,针对两种节水灌溉方式下水稻进行需水量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方式下水稻的生理及生态需水得到有效调节,水稻田间的土壤水条件得到改善,作物腾发强度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节水灌溉方式下,通过调节田间水分可对水稻蒸腾强度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其需水量。研究结果可为沈阳市水稻节水灌溉管理和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较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节水灌溉是一种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农作物增产增收并取得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灌溉模式。开原市近年来通过开展节水灌溉项目来促进灌溉作物增产增收。通过对节水灌溉项目区7个乡镇45个村灌溉用水合理性、用水指标合理性进行分析,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区采用地下水井作为灌溉水源,实行低压管道灌溉的输水方式。根据农作物实际需要,通过采用合理节水灌溉模式对农作物进行适时灌溉,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半透膜滴灌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群 《地下水》2019,(3):78-79,90
半透膜滴灌是一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滴灌手段,传统灌溉技术节水能力较差,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对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检测半透膜滴灌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通过建立实验参数,选取喷灌方法、普通滴灌和半透膜滴灌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三种方法的水资源使用率和植物生长状态,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半透膜滴灌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防止资源浪费,促进植物以最好的状态生长。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农民的劳动量,以期为节水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李军平 《地下水》2012,(3):115-116
地下滴灌是微灌技术的典型应用形式之一,它是指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出流,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整个根层供作物吸收利用。由于灌水过程中对土壤结构扰动较小,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透的环境条件,并可减少土面蒸发损失,故地下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益。此外,田间输水系统地埋后便于农田耕作和作物栽培管理,且地埋后管材抗老化性能增强,且不易丢失或人为损坏。此技术尤其在我渭北旱原显的更加重要,本文试图对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给出目前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3)
为给冬小麦节水和调亏灌溉指标及灌水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在移动式防雨棚条件下,采用小区试验,以小堰22号冬小麦为试验样品,分析土层中含水量与灌溉水量、灌溉水量与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等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层中含水量与灌溉水量基本成正比关系,产量与水分利用率间是一对博弈项,推荐采用苗期低定额、拔节期高定额、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中定额的节水灌水制度,以匹配冬小麦全生育期的需水特性,为其高产节水提供良好的灌溉水环境和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8.
张兆新  宋廷楷  李斌  丁林 《地下水》2018,(6):105-108
基于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河西地区设计了恒压变量和恒量变压节水灌溉两种方案并对作物增产效益、节水效益和节能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可知:恒量变压方案总效益较恒压变量方案多3.89元/亩,若推广1万亩,则多3.89万元/亩,经综合比较恒量变压方案略优于恒压变量方案。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4)
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但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因此,分析最适宜灌溉方式可兼顾节水和经济效益。以辽宁营口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为背景,分别对比覆膜滴灌、无膜滴灌、沟灌三种灌溉方式对玉米种植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覆膜滴灌对比于无膜滴灌和沟灌形式,有着明显优势,覆膜滴灌单位面积产量比无膜滴灌高出6. 77%,比沟灌高出15. 28%,虽然种植成本较大,但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覆膜滴灌技术在大面积玉米种植区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春成 《地下水》2008,30(1):95-96
分析了目前节水灌溉滴灌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措施。实践证明,只有落实管理措施,加强责任制度,才能发挥滴灌节水工程的效用,体现节水灌溉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6,(2)
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具有省水、增加产出的特点,是我国目前在干旱地区推行灌溉农业的重点方向,它是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介绍了滴灌水利灌溉系统的设计,并从项目规划和设计的角度对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李惠  梁杏  刘延锋  刘亚磊  鲜阳 《地球科学》2017,42(5):843-852
棉花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研究干旱区棉花的水分利用来源对合理制定灌溉制度、实现农业节水灌溉和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基于水文监测和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动态变化特征,确定棉花不同生育期及灌溉后的水分利用来源,并应用多水源混合模型(IsoSource模型)定量计算了棉花对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在蕾期、花期、铃期和吐絮期主要的水分利用来源及利用率分别为0~30 cm(78.2%)、30~60 cm(31.9%)、60~110 cm(32%)、110~220 cm(47.3%),整个生育期内水分利用来源存在由浅变深的规律.膜下滴灌后,棉花调整其水分利用来源,显著增加了0~30 cm浅层土壤水的利用率.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低额高频的灌溉制度可以提高棉花对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1999,(4)
本文通过地中仪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种植地膜棉的灌水均衡试验,得出在棉花生长期内,其灌溉渗漏量及棉花利用地下水量的变化特征。在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灌溉水的消耗主要为棉田蒸腾和深层渗漏。从节水灌溉出发,以试验中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棉花为模型,建立棉花日耗水回归方程f(t),并依据棉花根系利用土壤水的能力,确定最佳灌溉湿润深度,通过对回归方程积分计算,制订出棉花不同时期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5,(6)
研究不同灌水技术下土壤温度的变化,通过设置不同灌溉制度的处理监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温度的连日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总体上对5~25 cm土壤温度影响明显,各水分处理对5个深度测得的土壤温度平均值以对照处理最高,微润灌处理最低,滴灌处理居中。说明各个水分处理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增加土壤温度的作用。各水分处理中滴灌处理在各生育期内各土层平均土壤温度最大,微润灌处理在各生育期内各土层平均土壤温度最小,对照处理居中,在各生育期平均土壤温度有所差异,分析表明滴灌处理的增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赵廷式  荣丰涛 《地下水》1996,18(4):143-147
节水灌溉对于干旱半干旱、缺水极缺水的山西来说十分重要,节水灌溉将是“九五”期间水利建设的重点。节水灌溉是一种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模式。节水灌溉的目的是减少从水源到田间输水系统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减少田间储水损失;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减少作物株间蒸发量;优化作物灌溉制度减少作物的无效蒸腾。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是管灌、喷灌、微灌和渠道防渗、平整土地、划小畦块等。关于节水灌溉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魏守忠  王东亮 《地下水》1999,21(4):169-174
本文通过地中仪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种植地膜棉的藻水均衡试验,得出在棉花生长期内,得出在棉花生长期内,其灌溉渗量及棉花利用地下水量的变化特征。在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灌溉水的消耗主要为棉田蒸腾和深层渗漏。从节水灌溉出发,以试验中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棉花为模型,建立棉花日耗水回归方程f(t),并依据棉花根系利用土壤水的能力,确定最佳灌溉湿润深度,通过对回归方程积分计算,制订出棉花同时期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17.
安志荣 《地下水》2010,32(4):111-112
从三年来团场盐碱地实际的喷、滴共用实施的过程和效果作了简单阐叙,总结了喷、滴共用系统的优点,实践证明;喷、滴灌两种灌溉方式在盐碱地的节水灌溉中具有节水及丰产作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它迎合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背景,希望结合更多节水灌溉技术类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率,解决传统固有问题。本文以节水灌溉中的滴灌技术为例展开分析,通过对滴灌技术施工流程、技术应用要点、滴管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和滴管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可完全从节约用水目标出发,结合地方农田水利工程实际状况进行系统配套优化管理,同时实现对农田水利系统工程内容优化,改良农田水利灌溉方法与相应指标,直接提高地方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及最终经济产值,有效提高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微喷灌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凤民  张丽媛 《地下水》2009,31(6):115-116
微灌是一种现代化的精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省水、节能、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它灌水可兼施肥(药),还具有提高肥(药)效,促进作物优质高产的效果。通过在静海县香菇种植中引进微喷灌,证明该技术在在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发  张学文 《地下水》2008,30(6):129-130
大力推广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根据作物生产过程中对水的需要,按时、按需对作物进行灌溉,产量高、品质好、节水明显。近几年,随着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宁夏自治区设施农业发展较快,采取了很多节水灌溉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效果。深入介绍和探讨了设施农业畦灌技术、设施农业蔬菜沟灌技术、设施农业地膜覆盖灌水技术等11个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