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4)
地下水是大同市城镇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主要供水水源。长期以来,由于大量集中开采地下水,造成大同市地下水位超采严重,形成多处地下水降落漏斗,超采面积506 km2,其中严重地下水超采区达163 km2。对大同市城郊浅层孔隙水中型超采区长系列年动态资料分析计算,建立地下水开采量、超采量、超采区净补给量和水位回升线性关系,在考虑地下水补、径、排基础上,对超采区水位回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确定大同市地下水超采区漏斗中心水位恢复年限为2017年,通过圆锥模型分析,预测地下水位恢复后能实现地下水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2.
玉洪超  刘新征  张桂英 《地下水》2010,32(4):24-25,61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属资源性重度缺水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6m^3,远低于全省人均水平。浅层地下水是当地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超采和不均衡过度开发,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地下水资源形势严峻。以聊城市为例,根据历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区成因及变化趋势,提出科学调配区内各项水源条件,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坚持优质优用原则,全面推广节水技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地下水开发的"红线"等五项鲁西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的开发与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崔涛 《地下水》2011,33(3):82-84
对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分、地下水超采区的成因以及超采区区域性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泉水溢出量减少、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严格地下水超采区保护措施、实施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超采区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加强超采区科研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3)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该市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保定市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超采区面积和地下水超采引起问题的调查分析,保定市平原区现有超采区面积11 144 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938 km~2,年超采地下水9亿m~3。针对超采问题,对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为全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地下水超采,有效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合理支撑。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5)
天山北麓东段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相对贫乏。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和《新疆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细则》,对评价区进行地下水超采区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面积为5 909.019 km2,严重超采区面积为759.973 km2,均为中-小型超采区。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详细阐述宿迁市地下水赋存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宿迁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进行评价,深入分析超采区形成原因,发现存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三集中"问题突出、水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地下水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经济措施等治理手段,解决地下水超采区突出问题,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宿迁市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类似地区的超采区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水文》2013,33(6):77-80
地下水超采是淮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已有各类超采区58个。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减少超采区和超采现象,本文在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与保护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3)
山东省属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地下水是全省重要供水水源,经过多年开采,个别地区形成地下水超采区,引起开采条件恶化,河道断流、泉水干枯以及海咸水入侵等系列问题。作为全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省份,2016山东省将管理因素引起超采区水位变化纳为经济社会发民综合考核指标。通过2016年烟台市降水与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化,分析管理因素对地下水超采区水位的影响,以2016年烟台市降水量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依据对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幅分析计算,得出因管理因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幅,并通过近年来年降水量与地下水位变幅变化的对比情况,判断本年管理因素对超采区地下水位的影响,从而有效评价超采区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王东  孟涛  王云智 《地下水》2007,29(2):78-80
通过对石河子市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相关规定,对石河子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开采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下水水位的年变幅,对石河子市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划定,针对超采现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的规划目标和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2)
山西省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工作,对于地下水管理、保护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为例,介绍了ArcGIS制图表达技术在超采区制图中的应用和步骤,解决了普通方法制图中存在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制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吴旭  赵伟  李杰 《地下水》2012,(3):54-56
依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技术大纲,利用开采系数法对邯郸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划分,并提出治理对策,为邯郸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6)
面对地下水超采问题,各地通过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治理,但因地下水开发利用涉及多个部门,如何做好顶层设计、系统治理,成为下一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超采区管理不等同于超采区治理,管理体制重于治理措施。本文聚焦超采区管理现行体制机制,梳理现阶段超采区管理手段和治理措施,分析超采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依据大量实测和调查资料,阐述东营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超采情况,以及由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在分析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措施及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总结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践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6)
分析辽宁省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地下水超采区存在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体水质污染超标、部分地区海水入侵加剧等问题。对地下水超采区提出加大保护力度等对策与建议,同时也为全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袁捍卫  袁红卫  赵长征  崔丽 《地下水》2004,26(3):153-153,17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增加,造成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不断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本文对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是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传统方法是采用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和引发问题法等进行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但各方法的划定结果不统一。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上海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划定框架,对水位变化、开采系数以及开采引发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结果与上海市实际情况较吻合。这为后续制定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水位控制等指标及科学合理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超采引发的诸多环境地质问题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亟需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为合理规划管理地下水超采区,本文探讨了超采区的概念,归纳总结出超采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超采区为"在一定时期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一阈值而对地下水系统或局部的地质环境或水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损害或裂变影响的区域";阐述了超采区的评价指标与单因子评价、多因子系统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法等评价方法,同时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数值模拟-局部水位动态联合评价法,并以潍坊北部地区为例,验证了区域数值模拟-局部水位动态联合评价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李吉超 《地下水》2019,(3):43-44
甘肃省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井灌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超采区存在地下水监测设施薄弱、建设资金短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制度不健全、治理整体推进难度较大等问题,通过实施地表水源置换、推广高效节水项目、调整种植结构、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全面完成了地下水超采区年度压减任务,地下水超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和改善,有力保障了临泽县水资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运用适宜的划分方法则是超采区评价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水位埋深动态法、引发问题法、开采系数法等方法开展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并对划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地面沉降相对水位变化的滞后性、不同方法依据的统计数据口径差异、地面沉降研究程度的地区差异等原因,各方法的划分结果及最佳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开展区域性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应综合各种方法的划分结果,从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分析,以得到最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0,(2)
地下水超采是阳谷县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全县均划定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在阐述分析阳谷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阳谷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具体对策措施,并对综合治理成效进行分析,以期为山东省其他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