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用a-r联测法探测采油区油水分布的新设想,在采油区进行了首次试验,获得成功。介绍了判别油水分布的理论依据、方法技术和成果资料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测井、岩性、沉积旋回等理论方法对轮南油田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分析,将轮南油田夹层分为三类:Ⅰ、Ⅱ、Ⅲ型。通过油组纵向、平面对比分析,找到夹层平面、纵向分布规律性,建立轮南油田Ⅲ油组夹层分布模型。这些夹层有以下作用:有利于控制底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可延长无水采油期;降低井底附近的压力梯度和流动速度,增大水驱波及系数;可以局部改变油水运动规律,因而形成底水托进上升区、油水绕流汇集区和流体经向流动区。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状况复杂。弄清其在区域尺度上(10 km×10 km)的宏观油水分布规律,对于缝洞型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控水稳油意义重大。本文以塔河油田十区西为研究区,在全方位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解释和反演的基础上,对岩溶古构造和开发过程中的油水动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研究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油水宏观平面分布格局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加里东中期第I幕岩溶发生期形成了相对均匀的古岩溶含水层,在海西早期油气充注进古岩溶含水介质以后,海西晚期发生的深部热液活动对缝洞体进行了封闭定容,造成缝洞分隔,并且奠定了目前油水在平面上的宏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河南双河油田Ⅳ1—3层系微型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微型构造的定义,类型及形成机制作了简要论述,微构造对油水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油层内的倾斜和太会引起油水的重新分异,其结果是正向微型构造区的内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斜面次之,负向微型构造区形成高含水区,在井网调整部署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利用岩芯、录井和测井等基础资料,对子长地区长6储层沉积相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油水层的分布规律及控制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研究区油水层分布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受沉积相、优质储层、鼻状隆起构造、区域盖层、运移通道等因素的控制。其中,沉积微相砂体展布特征、储层物性及鼻状隆起是制约油水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田梦  林海  孙跃武  徐衍彬  高平 《世界地质》2003,22(3):279-283
头台油田是构造—岩性油藏。裂缝型、特低渗透是其显著特点,常规注水开发后经常出现严重的油井水淹,造成油田开发低效。本文以头台油田研究为例,认为对于裂缝型特低渗透油田,采用注水吞吐采油技术,通过套管直接向地层注水,利用储层毛管力作用,进行油水置换,实现单井自注自采吞吐采油,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减缓产量递减。适合注水吞吐采油基本条件是岩石润湿性为弱亲水和岩石饱和非润湿相。影响注水吞吐采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吸水状况、微缝发育状况、储层非均质性、注入体积和关井压力等。吞吐采油技术可作为改善裂缝型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种新的模式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2)
滩海油田是我国陆地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东部沿海。NB35-2油田原油粘度高,渗流阻力大,油水关系复杂,一次采收率低,同时在采油过程中产出了大量的污水。为了解决剩余污水和提高稠油油田采收率,开展了微生物废水活化采油技术研究。本文依据NB35-2油田地质和开发特点,针对NB35-2油藏实际情况,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出优势菌种,通过静态和动态物理模拟实验对优选菌种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NB35-2油田油藏地质条件适合开展微生物采油,优选的菌种对NB35-2油田油水界面张力降幅大于30%,降粘率达到30%以上,对C30+原油组分降解率达12%以上,室内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8%以上;与衰竭开发和注水开发方式相比,微生物废水活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应用后将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凹陷向斜区岩性类油藏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以松辽盆地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为解剖对象,在向斜区构造单元细分基础上,对不同构造部位油藏类型和油水分布规律进行剖析:向斜外缘缓坡区主要发育油水界面相对统一的构造-岩性油藏;向斜过渡陡坡区主要发育上油下水或油水互层的断层-岩性油藏;向斜中心深洼区主要发育油水到置的岩性油藏;油平面上受断层密集带背形构造控制呈“条带状”分布,垂向上受沉积演化序列和微相物性差异影响“择层”分布。进而对向斜区油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出向斜区成藏的4个主控因素:①有效烃源岩匹配古构造决定南北构造单元油富集差异;②油源断层组成油优势输导通道;③微相物性差异造成高孔渗分流河道砂体为油聚集优质储层;④断层密集带背形构造构成油富集主要部位。最终建立了向斜区4种成藏模式:①向斜中心深洼区断层密集带背形构造控藏模式;②向斜中心深洼区断层密集带间油选择性充注分流河道控藏模式;③向斜过渡陡坡区反向断层遮挡控藏模式;④向斜外缘缓坡区正向构造圈闭控藏模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机玻璃浸没在盐水中的办法模拟油水分布, 实验研究了不同流体分布下的等效电阻率。结果表明, 电阻率和油水分布的对应关系是非唯一的, 因此, 由井间电磁成像反演油水分布时, 必须寻求电阻率所对应的最可几分布。通过电阻的串、并联理论, 分析了流体分布对电阻率的影响, 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分布情况下的电场, 直观说明等效电阻率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原油主要来自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是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经T2源断裂向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倒灌运移后,再在浮力作用下沿断裂配合的砂体连通侧向运移的结果。针对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成藏运移过程中主要受活动性断裂控制的特点,将尚家地区断裂在源岩的大量生排烃期划分出继承性活动断裂和未发生活动的遮挡断裂,并建立活动性断裂控制断裂两盘储层砂岩对接侧向输导油的运移模式。揭示出活动性断裂控制断裂两盘砂岩对接控制油侧向运移至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各断块中,运移过程中遇到遮挡断层圈闭或是断层岩性圈闭油会在其中聚集成藏,运移过程停止,这种运移模式使得油在构造高部位分布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且这些特性随着油源区的远离而加剧,而扩大了油在纵向上的分布层位,油在靠近油源区的断块的上部层位注入并聚集起来,为正常的上油下水的油水系统,而远离油源区的断块下部层位也可富集油气,可出现两套或是多套的油水系统,油水分布复杂;而远离油源区的圈闭油气聚集时期早于靠近油源区的圈闭油气聚集时期,同一断块上部层位油气的聚集时期早于下部层位油气的聚集时期。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藏油水分布关系复杂,试油产水率较高。单井油水分布关系以油水共存型为主。文章从长9层地层水性质、油藏压力与流体单元、砂体连通性、残余油饱和度、油藏保存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油水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该区油藏存在多个流体单元,同一流体单元内连通砂体上倾方向含油,下倾方向含水,不同流体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油水界面,且长9油藏成藏过程中油气充注程度相对较低,这些因素导致油藏油水分布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采油区土壤污染主要来源,简单介绍了几种生物修复技术方法。提出紫花苜蓿、黑麦草、野生芦苇适宜于采油区土壤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油气运移、生储盖组合、砂体特征、油气藏类型、成岩作用、油水分布等制约和影响油气藏形成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杏子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油层组油气藏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本地区为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成为本区主力含油砂体,复杂的成岩特征造就了本区以成岩圈闭油气藏类型为主,油气主要分布于砂体中部物性较好、成岩作用较弱的部位。  相似文献   

14.
油水分布规律的准确掌握对柳坪坝区的后期开发、投资决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地质岩心观察、地质录井、岩样分析化验、测井解释、压裂试油等资料,对柳坪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T3y3进行地层的纵向划分对比及绘制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阐述了不同微相砂体所具有的物性、岩性、结构构造、非均质性等,而这些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油水的分布、储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储层的微相砂体类型、几何规模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分析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基础。充分利用密闭取心资料,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体、分流间湾、水下溢岸砂体、重力流砂体、前三角洲泥等8种微相砂体。微相类型及其分布控制着油水井的产液及吸水能力,控制着注入水的地下运动方式,因此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对找准剩余油富集区及强化采油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维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技术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油坊庄油田定31井区侏罗纪延长组长1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对该区油田地质储量、采油量、含水率和压力等进行了数值历史拟合,摸清该区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沉积主河道注水未波及部位、生产井泄油半径之外和生产井未补孔部位.针对该区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制定了新钻调整井和老井侧钻、注采井网完善、采油工艺挖潜3种方法进行开发方案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开发技术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17.
双河油田核三段Ⅱ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储层的微相砂体类型、几何规模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分析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基础。充分利用密闭取心资料,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体、分流间湾、水下溢岸砂体、重力流砂体、前三角洲泥等8种微相砂体。微相类型及其分布控制着油水井的产液及吸水能力,控制着注入水的地下运动方式,因此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对找准剩余油富集区及强化采油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创 《地质与勘探》2011,47(3):518-523
在对油水接触面形态和油水过渡带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以苏北盆地花17断块为例,结合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了构造-岩性油藏中油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际油藏中油水接触面是一个呈波状起伏的面,其在自由水面以上的高度随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毛管压力增大而抬高;油水过渡带厚度仅与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  相似文献   

19.
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为一厚层状的砂质砾状结构火山碎屑冲积扇沉积。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通过岩石薄片、铸体、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分析了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和孔隙成因类型,定量分析原生孔隙、次生孔隙与储层孔隙度、沉积相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试油和测井解释成果,综合分析油水分布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局部构造控油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近4000口开发井初期产能资料,结合构造、测井解释、沉积微相和报废井类型等静态地质资料,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三级构造内单个的局部构造或单个的局部构造群控制油气的最终成藏,三级构造内油水分布受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控制,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内具有统一的油水分布规律,相邻的不同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具有不同的油水分布规律;储层的发育特征控制了油水的分布层位,断层与砂体的空间配置控制油水的分布边界。在相近的条件下,地垒型断块构造油藏〖FY〗反向正断层—鼻状构造油藏“人”字型反向正断层组合油藏断层—微幅度油藏断层—岩性油藏岩性油藏其它类型油藏,控油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