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发现具有3个隔壁的异珊瑚新类型之后,对异珊瑚各属之间的隔壁变异关系有了清楚的揭示。按照后生隔壁发育的方式,可分为具内沟的异珊瑚,即由3个隔壁的Triphyllia,5个隔壁的Pentaphyllia,直至多隔壁的Fossaphyllia系列和不具内沟的异珊瑚系列,即由4个隔壁的Quadratiphyllia,6个隔壁的Hexaphylliu,直至多隔壁的Heterophyllia。此外,还可出现具有轴管结构的Crepidophyllidae及具有特殊外壁结构的Longlinophylliidae。对已发现的异珊瑚19个属作了系统的分类,并将异珊瑚置于珊瑚纲内的一个亚纲,同皱纹珊瑚亚纲相并列的分类单位。  相似文献   

2.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陆续发表了异珊瑚的研究成果,建立13个属,描述160余种,所发现属种数量已大大超过国外学者所描述范围,并且在异珊瑚分类,骨骼微细构造及隔壁演变规律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发现具3个隔壁的异珊瑚,对异珊瑚的隔壁发育方式及各属间隔壁变异关系有了清楚地揭示,在分类方面可将异珊瑚分为具内沟和不具内沟的两个系列,异珊瑚在我国产出时代为泥盆纪早期至石炭纪晚期,我国的异珊瑚绝大  相似文献   

3.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陆续发表了异珊瑚的研究成果,建立13个属,描述160余种。所发现属种数量已大大超过国外学者所描述范围,并且在异珊瑚分类、骨骼微细构造及隔壁演变规律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发现具3个隔壁的异珊瑚,对异珊瑚的隔壁发育方式及各属间隔壁变异关系有了较清楚地揭示。在分类方面可将异珊瑚划分为具内沟和不具内沟的两个系列。异珊瑚在我国产出时代为泥盆纪早期至石炭纪晚期。我国的异珊瑚绝大多数产于早石炭世大塘期的海相地层内,常与Yuanophylum带的皱纹珊瑚共生,是划分早石炭世地层的重要化石  相似文献   

4.
异珊瑚原始隔壁数目、后生隔壁的增生部位和方式以及隔壁的排布系列的研究,是探讨异珊瑚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的基本前提。通过对3隔壁的Triphyllia和4隔壁的Quadratphyllia二属的研究,结合生物体对称的原则,提出异珊瑚原始隔壁为2条,并认为异珊瑚的后生隔壁发育在原始隔壁所分隔的左右两侧部体腔内缘部位,长隔壁呈树枝状拓布或者末端达中心向某一方面扭曲连接形成轴管构造。依据后生隔壁在体腔内的繁生能力、增殖数量、发生部位、排布方式、分化程度、隔壁始端在外壁中的埋植类型和末端在中心部位的连接类型等方面的不同,异珊瑚隔壁增生大致可划分为7个布系列。  相似文献   

5.
贵州独山星朗地区早石炭世异珊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描述贵州独山星朗早石炭大塘期异珊瑚新属1个,新种18个。本区异珊瑚类不仅有对环境专属性较强的一些异珊瑚新属种,还有对环境专属性较小的一些广布性属种。它们与贵州威宁,广西隆林的异珊瑚化石相比,普遍外壁厚,隔壁显著加厚及横板密集,说明这些异珊瑚是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开阔台地生活。  相似文献   

6.
描述贵州独山星朗早石发世大塘期异珊瑚新属1个,新种18个。本区异珊瑚类不仅有对环境专属性较强的一些异珊瑚新属种。还方对环境专属性较小的一些广布性属种。它们与贵州威宁、广西隆林的异珊瑚化二相比.普遍外壁厚,隔壁显著加厚及横板密集,说明这些异珊瑚是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开阔台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孙亚莉 《贵州地质》1998,15(3):214-217
本文描述异珊瑚标本采自贵州威宁老桥下石炭统上司组,包括2属7种,其中新种4个及3个未知种,新种有:Hexaphyllialaoqiaoensissp.nov.H.crassieptasp.nov.H.abnormissp.nov.h.weiningersissp.nov。  相似文献   

8.
广西恭城地区的额头村组珊瑚化石极为丰富,自上往下共有20余层之多,共建立了Cystophuentis、Caninia dorlodoti及Ceiphyllum elegantum3个珊瑚组合带,如此连续及完整的珊瑚组合带在广西同类地层中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甘肃迭部早石炭世异珊瑚的发现及Radiciphyllia的微细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早石炭世异珊瑚类5属6种,包括HexaphylliafloriformisWangetYe,Heterophylliatewoensis(sp.nov.),Heterophylloidescf.yunnanensis(Duan),Fossophylliasp,,Radiciphylliagigantea(sp.nov.).以上标本产自甘肃法部益哇沟、东支沟部面下石炭统大塘价上部,此外Radiciphylliasp.产自益哇沟下石炭统德坞阶.笔者对Radiciphylliagigantea个体的骨骼微细构造进行扫描电镜研究,其隔壁、横板、外壁均为纤状组织,并由短轴晶柱及晶粒组成.本文还简要讨论Radiciphyllia的分类位置及其亲缘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灰沟晚石炭世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增吉  俞学光 《地球学报》1995,16(3):310-327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石炭世地层出露完好,四射珊瑚化方丰富。本文研究了该区晚石炭世四射珊瑚26属,49种和亚种,10个未定种。自下而上建立了5个四射珊瑚组合带:1Lithostrotionella-Thysanophyllum组合带;2Cgathaxomia-Rotiphyllum组合带;3Protoivanovia-Amplexus组合带;4NeokonickoPhyllum-Koninckophgllam组合带;5Pseudozaphretoides-Lophocarinophyllam组合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维宪早期四射珊瑚群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维宪早期四射珊瑚可分为6个群落:(1)Siphonophylia群落;(2)Gangamoph-ylum群落;(3)Thysanophylum群落;(4)Bothrophylum-Zaphrentites群落;(5)Humboldtia群落和(6)Hapsiphylum-Rhopalolasma群落。在西北部地区,Siphonophylia群落分布于塔里木—柴达木古陆北缘,Gangamophylum群落分布于Siphonophylia群落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天山、中天山和东准噶尔。华南地区有3个四射珊瑚群落。Thysanophylum群落主要产于上扬子古陆边缘,Bothrophylum-Zaphr-entites群落分布于Thysanophylum群落的南部与西部。这2个群落相互穿插,二者之间无明显界线。Humboldtia群落仅见于保山地区。Hapsiphylum-Rhopalolasma群落分布于西藏的申扎和喜马拉雅地区中国维宪早期6个四射珊瑚群落的分布受到当时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的控制。Gangamophylum群落沿西伯利亚古陆南缘展布,Siphonophylia群落分布于塔里木—柴达木古陆北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广西柳江洛满地区马平灰岩中珊瑚化石的研究,建立了两个珊瑚组合带,底部或下部称为Amygdalophylloides rareseptatus-Axolithophyllum viriicolumellatum组合带,时代属晚石炭世;上部称为Axolithophyllum liujiangense-Parawentzellophyllum组合带,其时代属于早二叠世,文中描述了四射珊瑚10个新种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早二叠世的皱纹珊瑚,建立了7个新种,划分了2个珊瑚组合:Lytvolasma-Cyathocarinia组合和Lytvolasma-Caninophyllum-Pseudopolythecalis组合。前一组合主要为小型单体,无鳞板,隔壁加厚,外壁厚,一些分子具典型中柱的珊瑚类型;后一珊瑚化石组合表现为群体珊瑚和单体珊瑚混生融合。本区珊瑚动物群在早二叠世阿木山期混生类型为超覆型,在早二叠世包特格期混生类型为混合型。这种混生现象与石炭纪末一二叠纪初全球气候变冷事件相吻合,并反映了古气候暖-冷-暖的变化。同时也佐证了古亚洲洋洋壳的性质在稍早的时期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此时海盆性状应该是岛弧浅海,而不是大洋。  相似文献   

14.
异珊瑚化石始发现于早泥盆世 ,早石炭世为鼎盛时期 ,至早二叠世末全部绝灭。本研究将异珊瑚划分为 4个化石组合 ,并对异珊瑚的起源、分布及迁移规律及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讨论。化石组合由老至新分别为 :早泥盆世 Tetraphyllia组合 ;晚泥盆世 Oligophylloides-H eterophyllia组合 ;早石炭世 Pentaphyllia-H exaphyllia-Radiciphyllia 组合 ;早二叠世 Dichophyllia-H eterophyllia-H exaphylloides组合。并指出异珊瑚属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的生物类群 ,起源中心可能为中国华南板块  相似文献   

15.
贵州西部下石炭统赵家山组异珊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贵州西部下石炭统赵家山组异珊瑚类5个属,22个种,4个未定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11个新种。文中还根据异珊瑚类后生隔壁发育的特点,化石保存和埋藏的特征等,系统论述了异珊瑚类的分类和生态。  相似文献   

16.
珊瑚是一种海生腔肠动物,广泛生长在25~30℃左右的温暖洁净水域中。古生代以四射珊瑚为主,中生代出现六射珊瑚,新生代多见八射珊瑚。所渭八射珊瑚就是它有八床板、八个触手,珊瑚就是靠这些触手吸取海中食物、生长发育的。珊瑚在海中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从珊瑚石化后显示出的生长纹和生长线来推测,1m高的珊瑚动物,大约需要生长1000年的时间,它的尸体逐渐为碳酸钙和氧化硅所替换,这个过程称为石化过程,其结果使得有机质的动物珊瑚变为无机质的石化珊瑚,若珊瑚与硅元素结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珊瑚石会玉化。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早石炭世珊瑚的地理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国早石炭世珊瑚群特征的研究,岩关期珊瑚的地理区系可分(一)北方珊瑚大区--中国北方珊瑚区;(1)兴安珊瑚分区以Ankhelasma和Homalophllites等北美分子为主体的单体不具鳞板的珊瑚;(2)准噶尔珊瑚分区以Kassinella,Hebukephyylum等欧亚分子为主体的单体无鳞板珊瑚。(二)特提斯珊瑚大区--中国南方珊瑚区;(1)华南珊瑚分区以Cystophrentis-Ps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中国早石炭世珊瑚群特征的研究,岩关期珊瑚地理区系可分(一)北方珊瑚大区——中国北方珊瑚区:①兴安珊瑚分区以Ankhelasma和Homalophylites等北美分子为主的单体不具鳞板的珊瑚;②准噶尔珊瑚分区以Kasinela,Hebukephyylum等欧亚分子为主体的单体无鳞板珊瑚。(二)特提斯珊瑚大区——中国南方珊瑚区:①华南珊瑚分区以Cystophrentis-Pseudouralinia为代表的珊瑚群;②西部珊瑚分区以Beichuanophylum-Siphonophylia-Humboldtia为代表的珊瑚群。大塘期珊瑚地理区系可分(一)特提斯珊瑚大区——K.Y.珊瑚区:①北天山—吉中珊瑚分区以Yuanophylum-Gangamophylum-Siphonophylia为代表的珊瑚群;②南部珊瑚分区以Yuanophylum-Keichouphylum为代表的珊瑚群。(二)冈瓦纳珊瑚大区——藏南珊瑚区:①冈底斯—口念青唐古拉珊瑚分区以Rhopalolasma-Mirusophylum为代表的小型单体无鳞板的珊瑚群;②喜马拉雅珊瑚分区以Longiclava-Cumminsia为代表的单体不具鳞  相似文献   

19.
方润森  范健才 《云南地质》1994,13(2):189-202
云南西部保山—腾冲地区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冈瓦纳相地层发育齐全,冰海相沉积物和冷水珊瑚动物分布广泛。其中,冷水珊瑚Lytvolasma动物群和冰海相沉积物在西藏的珠峰和申扎地区的同期地层中也很发育,完全可以与本区对比,表明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期本区与珠穆朗玛峰、申扎地区一样,同属冈瓦纳大陆。本文报道了该区Lytvolasma动物群的鉴定成果,计有6科7属14种,其中7个新种、5个未定种。  相似文献   

20.
在建始三道岩泥盆纪写经寺组下部分发现Pseudozaphrentis difficile Sun等珊瑚化石群,并据其组合特征提出原定为晚泥盆世晚期的写经寺组下部的晚泥盆世早期,可与欧洲的弗拉斯阶段对比。据珊瑚化石古生态特征探讨了形成环境,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