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旋式视距计算盘,是我公司主任工程师周述之同志创制的,构造与一般视距计算盘大体相同,但其水平改正盘的刻划是按水平改正值直接算出来的,因此它的数值与垂直角相应增减,当垂直角达到20°时,更可读到第三位小数,精度达到万之一,符合任何比例尺的地形测量要求(一般视距计算盘的水平刻划当垂直角小于20度时仅能读公尺数,不能达到测量要求,因此仍需翻表计算,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2.
在地形测量中,一般应用经纬仪望远镜中的视距丝,以测读距离,但精度甚低,当倍乘数k=100时,通常的测距精度很难超过1/500(测距中误差与距离之比),在作较精密的大比例尺测图及视距导线时,即不甚适合。若在仪器物镜前装置一种特制的光楔附件,附件并有测微设备,则可应用重叠的双像来测距,而得较高的精度,但仪器厂家过去所出品的该类光楔,由于所用标尺是等距分割,当距离增大时,所见分割即显现愈过愈小,因此其测距的范围即不能超过200公尺,又测时标尺需横置,持尺不便。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法调绘中,通常采用极座标法:即跑地形尺,测绘地形点,勾绘地形。如黄河下游平坦地区1/25000图的调绘,其高程点之布置(如图1)每2—3公里有一条高程导线,每0.8—1.2公里有一条测图导线(地形点最大视距600公尺)。这种测图法,由于摆站、跑尺、观测、计算等手续,有时地形看不清楚还要到实地去观察,所以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4.
进行视距测量时,当视线长、倾角大或视线遇到障碍,往往要作半视距读尺或1/4视距读尺。利用二倍的半视距读数或四倍的1/4读数代入常用视距公式,这将使计算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产生较大的差值。本文推导了作为半视距读数或1/4视距读数、垂直角及其它有关参数的显函数形式的修正视距公式。修正公式是根据整视距读数、半视距渎数和1/4视距渎数之间的几何关系导出的。不完全读数可以是下半部视距渎数、上半部视距读数或者下1/4、中下114、中上1/4和上114视距读数。修正的视距公式利用计算器手算或编程计算都很方便。  相似文献   

5.
经纬仪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新方法--中丝视距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中丝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并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为了验证精度估算公式的正确性,做了大量实验,得出了中丝视距法测距精度比常规视距测量测距精度高的结论,指出了运用中丝视距法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建议将该方法写入教材、引入测绘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6.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煤炭工业部视距测量试验组以阶级斗争为纲,高举《鞍钢宪法》,认真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试制成功了等差级数视距尺。应用该视距尺可在不增加人员和设备的条件下,把普通视距测量的精  相似文献   

7.
经验集锦     
视距计算表的辅表奥格劳林、连谢金特著的视距计算表中视距是以米为单位,水平距离的改正是每30′一载,当视距带有分米和垂直角的尾数不是0′和30′时,查表就发生了困难:把尾数舍去或进位后再查表,虽然方便但不  相似文献   

8.
一、前 言在地形测量工作中,视距测量的计算工作极为频烦,尤其是在1/500等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一般又认为视距计算盘的精度不够高。为此,研究出一种精确度高而工效又快的视距计算工具是十分需要的。林云波同志早在1955年第6期《工程建设》杂志上,曾发表过“在地形测量中的整数加减高差法”一文。1956年初,作者又在整数加减高差法的理论基础上初步设计了直读标高视距计算盘。但当时的直读标高视距计算盘是存在缺点的,主要的问题在于使用时必须在现场写出所需的加、减标高数字。直至1963年,林云波同志进一步改进了过去的设计,将野外所必需的加、减标高数字编成两张标高数字卡片。这就成功地巩固了直读标高视距计算盘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在当前,不论从精度上或是在设计技巧上来看,这种新计算盘都比一般计算盘要圆满得多。为了使读者能全面了解这种新工具,有必要先介绍有关整数加减高差法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应用经纬仪与小平板联合测绘地形时,由于经纬仪读得的视距是仪器中心至测点的距离,它与测站上小平板至测点的距离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加以改正。本刊二卷三期上储承祖同志所介绍的“视距改正盘”就是进行改正的工具之一,不过它还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例如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在用视距测高法中,当视距相等时,为何α>45°的高差反比α=45°的高差为小?  相似文献   

11.
在勘探工程点和坑内二级导线点作视距测量时,由于倾角大,视距精度不高。采用斜尺视距测量,可以达到象横尺视距及平坦地区(0°—3°)竖尺视距那样高的精度。视距误差的来源有许多方面,但最主要的两项是视距读数误差dl及标尺倾斜da′所引起的误差,它们的表达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经验点滴     
1.在照准仪竖盘上装置视距弧在建厂和城市地形测量中,垂直角超过3°的情况较少,因而视距测量计算只要考虑高差的部份。为了免去读游标、竖盘和查视距表的麻烦,我们根据高差公式  相似文献   

13.
在外业施测和仪器检修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视距丝分划板破损的情形。大家知道,视距丝间隔P是进行视距测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采用什么方法确定可以满足测距精度的P值,以重新配制视距丝分划板,使仪器又可以投入生产,是测绘工作者和仪器检修人员十分关心的事情。本文介绍两种确定P值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测绘战线相继研制成几种新型视距尺,如斜丝视距尺、复式视距尺、直读厘米视距尺等,使视距测量的精度一般能达到1/2000左右,这就要求相应仪器视距乘常数(K)和加常数(C)值的测定精度不能低于1/2000。本文仅就如何提高测定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精度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国家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干旱地区的给水和灌溉工作,并且也在沼泽地区进行了排水工作。因为这个缘故,在极其巨大规模的大地一地形作业中必须具有比例尺1:10000、等高线间隔为1公尺的地形测量。  相似文献   

16.
一、仪器使用特点蔡司REDTA002自动归算视距仪(以下简称002视距仪)是一种具有双象视距装置可供精密视距测量使用的J6级经纬仪。使用该仪器有下列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水准测量作业过程中,为减小视距差引起的系统误差,相关规范对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视距累积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前后视距差的控制又极大地限制了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效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将i角当作系统参数进行平差的方法,平差结束即可得到i角值以及经过i角误差改化后的高程平差值。对比分析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与条件函数法,实例表明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CH980100 关于地形测图中视距平距的严密计算问题/李全信(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7,14(4)。—268~271 在常规地形测图中,视距平距均是应用下列近似公式:D—kl·cos~2α获取,近来的有关文献认为上述公式对于山地或高山地的测图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给出了所谓的视距平距严密公式D=kl-cos~2α+1/4lsin2α。文中根据视距原理,在认识到仪器两个相等的半张角(φ/2)在倾斜的标尺上截距并不相等的前提下,推导出了视距平距的严密计算公式,据此分析了上述两个公式的近似程度,得  相似文献   

19.
在水准测量作业过程中,为减小视距差引起的系统误差,相关规范对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视距累积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前后视距差的控制又极大地限制了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效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将i角当作系统参数进行平差的方法,平差结束即可得到i角值以及经过i角误差改化后的高程平差值。对比分析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与条件函数法,实例表明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20.
在水准测量作业过程中,为减小视距差引起的系统误差,相关规范对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视距累积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前后视距差的控制又极大地限制了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效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将i角当作系统参数进行平差的方法,平差结束即可得到i角值以及经过i角误差改化后的高程平差值。对比分析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与条件函数法,实例表明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