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利用霍尔序列设计一种半导体激光天气雷达的发射波形,解决了用m序列时无法解决的信号压缩比要求和系统运算速度限制之间的矛盾。文中给出了波形的设计和产生方法及其性能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
713天气雷达数字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IBM-PC/XT(AT)实现的天气雷达数字化系统的众多功能,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高速数据录取、软件数字视频积分、地物杂波抑制、座标变换及图象传输,分别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和详尽的程序方框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一种用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用子脉冲宽度100ns,长度为511的周期伪随机码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作幅度调制;APD作光电检测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5作信号处理的激光雷达组成方案和试作样机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在非相参地物杂波抑制器上加装地物杂波图,在杂波区能更有效地抑制地物杂波,提取气象信息,杂波区外则不进行地物杂波抑制处理,即无地物杂波处理损失,这就改善了气象雷达地物杂波抑制的性能。 首先对我们研制的地物杂波抑制器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简述杂波图控制的地物杂波抑制器的原理和绘出杂波范围0至100公里,方位分辨率0.7度,距离分辨率1公里的雷达杂波图系统的硬件设计,最后给出713雷达的整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天气雷达用于抗灾和减灾很重要,本文提出一种人工降雨和驱冰雹软件,给出了程序流图,对编程的关键进行了分析,最后结果表明它能提高人控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凉山州沪沽雷达站的回波资料为基础,分析带状雹云出现的天气背景、雷达回波特征及生命史过程,并用一次典型个例加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和区分极化遥感SAR图像中的非平稳目标,讨论了极化SAR图像中两种非平稳目标的检测和区分方法。用极大似然比对固定朝向非平稳目标进行检测,用变化系数对周期表面非平稳目标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别能把两种非平稳目标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8.
X波段双极化雷达的外场观测较少见 ,用成都市人工防雹降雨办公室 1999年 8、9两月双极化雷达的降水资料 ,对成都地区的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进行了水平剖面和垂直剖面的散射图分析 ,结果表明X波段Zh Zdr平面散射图与C波段和S波段的散射图类似 ;在 0度层上下的散射图变化清楚地反映了云中粒子的态相变化 ,这将为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作业和效果检验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天气雷达的发展概况,论述在科研生产及实际应用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文章强调既要抓紧新设备的研制与引进,又要重视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把科研和技术改造成果变成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我国天气雷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恐龙是早已灭绝的古脊椎动物,恐龙化石在地质学,特别是在古环境学研究中具重要意义,它在地层划分、地质时代确定以及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研究尤其是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近几年,恐龙化石不断被发掘,对恐龙化石的保护日益显得紧迫和重要。本文通过干湿循环和膨胀试验,研究水对化石抗风化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水对化石围岩风化的影响远大于对恐龙化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木文从分析气象回波涨落的原因入手,讨论了视频积分处理器参数的选择。从现有硬件实现的数字视频积分器,引导出以全软件实现数字视频积分器的方案。实践证明,软件数字视频积分器与硬件数字视频积分器具有同样的功能,并且具有开发灵活、适用性强的特。点该处理器已经应用在713天气雷达数字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在回转椭球状降水粒子的假设下求出了降水粒子的散射截面,并且考虑了粒子轴线铅垂和随机取向两种重要的典型情况;推导了双极化雷达的回波方程以及降雨量公式。该方程除包含降水粒子的信息外,关于雷达与降水粒子间的几何关系都以雷达天线仰角及雷达与降水粒子间的距离表示,同时还考虑了地球的球面效应和大气折射效应。由于采用了并矢方法,使推导简捷明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利用雷达回波资料识别雹云的现状,着重介绍了笔者近年来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建立雹云识别模式的研究工作,并展望了雹云识别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述了各种图象平滑处理方法的特点,在仔细分析天气雷达数字化回波图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快速中值滤波的方法平滑天气雷达回波图,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 TheincoherentscattertechniqueTheuseofincoherentscatterradarsasapowerfulground baseddiagnostictoolforstudyingthenear EarthspaceenvironmentbeganwiththefirsttheoreticalpredictionsbyGordon( 1 958) ,andthefirstobservationsbyBowles( 1 958)afewmonthslater .Thereares…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第一颗星载SAR——Seasat-A发射以来,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相继发射了多颗SAR卫星。几十年来,星载SAR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向着高分辨率、多极化、多模式和星座化等趋势发展。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完成了SAR-Lupe(5颗)和COSMO-Sky Med(4颗)SAR卫星星座的布署,用于军事侦察或军民两用,欧空局和加拿大也正在积极开发SAR星座任务,甚至一些商业公司也开始研发小卫星SAR星座。SAR星座能够显著提高对地观测能力,既可以通过编队飞行进行双/多站、多角度或干涉成像,还可以通过多星组网大大缩短重访周期,满足对重点区域的密集观测需求。在SAR传感器和卫星平台都越来越小型化、低成本的背景下,星座组网正成为SAR对地观测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