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猫儿山、越城岭花岗岩为桂北地区较大的岩体。对其成因前人曾有“壳源重熔型”、“陆壳改造型”等论述,多见于对南岭或广西花岗岩总论中,而以该两岩体为专题研究尚少;对岩体中片麻状花岗岩带成因前人曾有“动力变质”的论述。近年来有人提出过以“混合岩化成因系列的定向构造构成该片麻状带的主体”的成因论点“。通过1:5万  相似文献   

2.
蓝家庄金矿床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南部,为一处严格受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次之的大型金矿床。控矿构造内煌斑岩的大量出现,显示控矿构造具有贯通下地壳的特点,可以为幔源含矿岩浆流体浅部就位提供空间条件。研究认为矿化蚀变带中心发育的正长斑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床地质特征和穿插关系显示矿床形成经历了4个热液成矿期,第Ⅱ和第Ⅲ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要的金成矿期,矿物组合特征显示应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深部可能发育的超壳断裂和斑岩体,为研究胶东金矿矿床成因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河南中部原-登封杂岩“笔者确定为晚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其中,登封群相当于绿岩带表壳岩系.混合片麻岩属于侵入绿岩带的花岗岩花岗岩中占主体的TTG质片麻岩以底辟方式形成早期穹窿构造,并与绿岩带中基性火山岩构成典型双模式岩浆岩套,表现了花岗-绿岩带的构造-岩浆特点。但是,这里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却不同于国外大多数绿岩带.暗示本区太古宙时深部地质构造的独特性通过地球化学和岩石组合研究表明,登封花岗-绿岩带发育在先存的早期硅铝壳基底之上,属于陆内裂谷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根据花岗岩单元&超单元新理论将苗儿山岩体划分为13个单元,归并为两个超单元、两个独立单元.不同单元、超单元的地质特征揭示了不同构造期古老岩石重熔的岩浆,沿北东向基底断裂上侵在隆起核部冷凝成岩的演化规律.雪峰期形成猫儿界单元浅成相裂隙喷溢型火山岩;加里东期以NE向基底断裂的中心式扩展定位形成中深成相黄金超单元主体,自中心往外,岩体由新至老分布;印支&燕山期延续了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特征;因环状裂隙影响,印支期光旺岭单元各侵入体总体呈NE向展布,且以加里东期岩浆侵位中心呈半环状排列;燕山期八角亭超单元3个NE向带,是岩浆呈岩墙式扩张定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波分析处理青藏高原航磁资料,得到多尺度的航磁异常分布图。一阶小波结果反映地壳浅部的构造特征,在第Ⅰ和第Ⅱ缝合带位置,存在多条明显的北西西向弧形构造,由正负相间的磁异常带组成;在格尔木附近第Ⅳ缝合带位置存在近东西向的负磁异常条带。三阶小波结果反映地壳深部的构造特征,在约84°~91°E存在明显的近南北向的负磁异常条带,是研究区主要的深部构造特征。尼泊尔8.1级地震和3次7级强余震发生在近南北向的负磁异常条带的南端。该位置是近东西向的喜马拉雅构造带和近南北向的深部负磁异常条带的交汇部位。总体来说,青藏高原航磁资料揭示的浅部构造为多条近东西走向的带状构造,而深部构造是以近南北走向为主要特征,复杂的立交构造交汇部位是发生尼泊尔8.1级大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花岗岩类广泛发育,除西南部外,测区各处均有分布。岩体以岩基或岩株状产出,区域上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控制,基本沿北东、北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7.
依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和花岗岩类岩石等级体制的划分,将青海省侵入岩划分为13个构造岩石区;划分了108个超单位、117个(命名)单元(含7个独立单元)、255个岩性单元及数十个类型的年代加岩性侵入体。全省侵入岩成因初步分为幔源型、壳幔混合型、壳源深部型、壳源浅部型和浅壳源型;其分别形成于裂谷、深部裂冲、板块俯冲、板内挤压、板块碰撞及造山期后抬升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广西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为主,结合其它地质资料,探讨了广西深部地质与成矿预测中的应用。认为:广西东部地壳为四层结构;河池一靖西重力梯级带是前寒武纪岩石圈断裂带,也是构成广西境内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隐伏界线:右江重力高反映的局部幔隆,是右江裂谷系形成的地球动力基础:南岭重力低反映了多期次花岗岩化与陆壳增厚;总结了广西花岗岩15个岩带的空间展布和演化特征。还探讨了提取成矿预测信息的7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传统地质学理论认为花岗岩是由异地深熔的花岗岩浆沿构造侵入至地壳浅部冷凝结晶形成的,“原地重熔-壳内对流”理论认为熔融的花岗岩浆并没有离开源区,而是原地重熔,熔融岩浆层内的热能对流形成大规模层状或似层状花岗岩浆,岩浆层冷凝结晶形成花岗岩,花岗岩体是岩浆层界面(MI)凸起形成的。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是紫金山矿集区成矿母岩,在温度差和压力差作用下,成矿元素和挥发分在MI凸起界面上部富集形成含矿流体,在沿构造裂隙向上向外逃逸过程中与围岩产生水岩反应,形成从高温到低温热液蚀变分带,而不同成矿元素则在不同温度、压力(深度)和Eh、pH区间沉淀成矿,形成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紫金山高硫化中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和悦洋低硫化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它们是同一斑岩-浅成热液成矿体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质杂岩呈东西向展布于辽东古裂谷带中,侵入辽河群,最高可达大石桥岩组。曾被认为是幔源岩浆结晶分异,或壳源重熔岩浆侵位的产物。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杂岩属钙碱性,是以S型花岗质岩为主的I型与S型的混合型花岗岩。杂岩物源主要来源于壳源区火山-沉积岩和壳幔过渡区的玄武岩-沉积岩,是壳幔混合层部分熔融体在伸展机制向挤压机制启动期转化阶段形成的复杂岩石,可称壳幔混合杂岩。  相似文献   

11.
湖南炎陵县双爪垄金铅矿点位于茶陵—郴州深大断裂带南东盘,万洋山复式岩体西部与奥陶系天马山组接触部位。已发现2条金铅矿体,均产于强蚀变的构造角砾岩带中;金铅矿与黄铁矿伴生,均随硅质热液沿裂隙充填交代;具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的硫化物型金铅矿床特征。在地表异常较好且构造发育区域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的金铅矿的有利地段;边深部亦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金铅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辽宁建平北部海西—印支期韧性剪切带卷入变形的岩片为早二叠世八家超单元二长花岗岩、太古宙曹家烧锅片麻岩(TTG岩系)。该剪切带构成了辽西地区华北地台与内蒙兴安褶皱系两个构造单元重要分界线。剪切带从东至西,构造线方位由EW向逐渐转向NEE至NE向。剪切带内各类构造岩具眼球状构造、条带状及细纹状构造,普遍发育有A型褶皱、σ型长石残斑、压力影、S-C组构等指向构造,表明剪切方向由NE向SW左旋剪切,具走滑逆剪切特点。区域构造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古亚洲洋的消减,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碰撞对接作用派生的剪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广西芒场隐伏岩体通过系统研究,其外部形态凹凸不平,呈现以北西向为主和北东两向展布的串珠状凸起;岩体划为A、B、C三次侵入,A次为中性玢岩属正常类型的次钙碱性岩,B、C次花岗岩属铝过饱和的钙碱性-钙性岩;C次花岗岩顶部具有似伟晶岩壳,可作为两次花岗岩先后侵位的重要标志;B次钾长石属中正长石系列,C次钾长石属低正长石-最大微斜长石系列,B、C次斜长石均属高钠斜长石;黑云母多为含锂铁叶云母;黑云母和长石是成矿物质的重要载体矿物;岩体成因类型属燕山晚期的壳源重熔岩浆型花岗岩(与大厂花岗岩同源)即S型花岗岩,岩体就位深度约为2.5-3km,属浅成相:隐伏花岗岩体是一典型的富含钨锡等多金属岩体,与本矿田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14.
芒场矿区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西部。岩浆岩产于多组构造复合的丹池褶断带北端,侵位于晚古生代地层,为泥质岩、碎屑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岩组成的芒场背斜中。核部及围翼出露各种岩脉20余条,有石英安山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图1)。1983年以来,通过深部钻探,在矿区南东端又相继发现了隐伏花岗岩体一芒场岩体,与大厂矿田笼箱盖花岗岩体属同一构造带内。  相似文献   

15.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属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I型或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属于H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上,又具有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花岗岩特点,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形成于华北与扬子古陆块在晋宁期由活动陆缘向碰撞带构造环境转变过渡时期,岩石构造类型属碰撞前(火山弧型)-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胶东地区郭家岭岩体岩石构造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前人就郭家岭花岗岩构造地质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地质信息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胶东地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总体上归属于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后经分异作用而成的同熔深成型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由洋壳俯冲引起的火山岛弧环境、大陆碰撞环境和弧后拉张性质的大陆边缘环境;其定位机制为:沿着NEE向挤压带从小面积到大面积频率式脉动或涌动热轻气球膨胀式定位;该岩石构造组合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从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造山中期郭家岭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  相似文献   

17.
唐家沟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历经数次勘查工作,近期获得较大突破,累计金金属资源量规模达到近大型。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界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NE向、近EW向断裂控制。主要控矿构造呈NNE向、近EW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和黄铁矿化大理岩,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局部引张段与其他构造交会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深部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NE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接触带与NE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8.
界河金矿床作为胶东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通过坑道工程揭露已经探明其矿体垂深达800m左右。从矿区
浅部向深部,其矿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矿化类型呈现出浅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的分带规律;
矿体规模逐渐变小,矿化强度逐渐减弱,矿体产状也逐渐变缓。此外,矿物组分、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等从浅部
向深部也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结合区域内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垂向分带特征,初步建立了胶东地区金矿化在垂向
上的“三段式”分带模式:浅部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中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则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19.
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为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最大的铜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南端格咱弧东南部,是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的产物。以往地质工作多基于矿区首采区I号复式岩体,而对其外围岩体的相关研究工作极为薄弱。对普朗斑岩铜矿床外围东部及北部斑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有埃达克岩亲和性,源区物质部分熔融与埃达克岩有关;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深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浆分异程度较高,岩浆演化过程同时受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控制,伴有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与普朗首采区I号岩体对比,具有相似的构造环境和成因类型,为同成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查干此老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境内,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该文系统阐述了查干此老金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详细介绍了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查干此老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的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兼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纪斜长花岗岩及志留纪蚀变闪长岩中的石英脉、碎裂岩带及糜棱岩带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带控制,未受后期构造影响。该文对查干此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对该区的金矿成矿预测,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