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文章以磨溪气田为例,重点论述氡气异常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对油藏、气藏边界和油-水或气-水边界的指示效果,通过对该气田测量成果的研究表明:(1)氡气异常在指示和反映断裂构造时,异常强度大、峰值高,且异常分布范围窄,表现出单点或两点突然出现的窄峰区;(2)当油气保存条件好、储量规模大时,氡气异常反映的油-水、汽-水边界峰值适中;(3)当地下水丰富且活跃时,氡气异常强度相对较高,规模较大,油气保存条件一般不好.此项研究成果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可降低投资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氢氧同位素在四川气田地层水中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田地层水往往与油气共存于同一地质体,形成气水同产现象。四川盆地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各层系均广泛分布有与天然气伴生的气田地层水,气田地层水中常富含氢氧元素为主的多种微量有用元素。各气田地层水因赋存层系及沉积类型不同,埋藏封闭条件及演化不同,其水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成因类型也不同。根据四川盆地气田地层水氢、氧同位素分析值点δD—δ~(18)O 关系研究,可将其地层水划分出四种类型:大气渗入淋滤型气田水、海源沉积型气田水、海源沉积与大气降水叠加型气田水、海源沉积与岩浆水叠加型气田水。用同位素法研究气田地层水成因,分类明确,标志明显,应用效果良好,可弥补水文地化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靖边气田相对富水层的识别、分布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靖边气田投产井产量低、递减快,部分井有地层水产出,不同区域的生产井产水量差异大。通过对气藏地层水特征、识别方法、地层水水源、地层水演化和影响气水分布地质因素的研究,对地层水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分布模式等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研究表明,气藏“相对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气田西部,呈块状或透镜状形式分布,多数以气水层共存为特点。地层水是在气排水阶段中保存在孔隙中的束缚水或因气体驱替能量有限而残存的部分可动水。在部分井区由于储层条件变化、局部致密带的形成而造成孔隙中水未受到天然气的大规模排驱而残留了大量的地层水,形成“相对富水区”。尽管气井产水对气田的整体开发与正常生产影响不大,但研究气藏的产水原因对今后生产管理和气藏的高效合理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天然气单次闪蒸实验、气藏水化验分析两种方法,区分松辽盆地松南气田气井产水类型;结合气藏精细描述,分析不同气井的产水机理;进一步利用数值模拟,探索火山岩气藏控水策略。松南气田产水可分为凝析水和地层水两种类型,构造高部位火山机构气井产凝析水,构造低部位火山机构气井产地层水。断层引起的底水上窜是造成构造高部位钻井产少量地层水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采气速度越高,边底水锥进越快。松南气田火山岩气藏最优采气速度约在3.6%。根据高部位高配、低部位低配的控水原则,明确了不同类型、不同构造部位火山岩气井合理产量,可有效控制火山岩气井出水,实现气藏稳产。  相似文献   

5.
靳正平 《矿物岩石》2002,22(3):86-89
新场气田是四川盆地西部凹陷-典型多类型,多层系的低渗透-致密陆相碎屑岩气藏叠置而成的大气田,新场气田勘探开发各阶段中,充分应用DST测试,完井测试,压裂测试,生产试井等手段,通过对气藏(层)压力,气藏(层)温度及相应气层流体性质和流量等资料的分析来揭示气藏(层)特征及压裂开发效果是气田滚动开发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气水分布复杂是莺歌海盆地东方13气田天然气勘探的难题。基于7口井岩性、测井解释的资料分析和2条连井剖面的对比,结合过井地震剖面解释、气田地质特征研究,揭示了东方13气田的气水空间分布规律和模式。研究表明:气藏主要分布在海底扇的水道发育部位,平面上呈低部位是水、高部位是气的边水气藏结构,从东方13-2构造至东方13-1构造的东部,气藏规模逐渐变小,且变得分散。地层水可分为统一边水、局部深切水道底水、致密砂岩引起的层内水等3种类型。局部深切水道底水和致密砂岩引起的层内水常见于东方13-2构造和东方13-1构造统一边水气藏的中部,这使得气藏的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化。基于气水关系和气藏规模推断,东方13气田是由东方13-2边水整装大型气藏、东方13-1边水中型气藏和东方13-1边部分散小型气藏构成,气水按该3种气藏模式有规律地分布。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气田水钾矿及其开发利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气田水钾矿分布广泛,品质优异,气田水钾矿除富含K^ 组分,构成液态钾矿资源外,并伴生Br^-,I^-,B^3 ,Li^ 等多种有机组分,为优质化工原料水,制取多种无机化工产品,经济价值极高,气田水钾矿有沉积变质型及固态钾矿溶滤叠加型两类,是四川找钾工作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四川气田水综合开发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气田水常与天然气伴生,往往发现于天然气勘探开发之中,形成气水同产现象。气田水不但氯化钠含量颇高,适宜制取食盐外,而且富含溴、碘、硼、钾、锂、锶、铷等多种有益组分,可综合开发利用或单独开采,制取各种无机化工产品,经济价值高,是  相似文献   

9.
川西前陆盆地流体的跨层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川西前陆盆地气田区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地层水K^ Na^ 、Ca^2 、Mg^2 、Br^-和Cl^-离子、矿物(胶结物和充填物)碳氧同位素和水的氢氧同位素成分组成以及相互关系。气田区上三叠统流体来源以地层海陆相沉积物质为主,并与渗流水混合,形成“下部流体”。有气藏的侏罗系内流体(称“上部流体”)与“下部流体”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相近,且具有同一演化趋势,表明它来源于下部流体并与侏罗系层内的渗流水发生过混合作用。本文提出该气田流体具跨层流动、二次混合演化特征,认为大规模的流体对流混合促进了上三叠统内天然气的运移聚积,在三叠系内有利构造圈闭中形成原生或残留气藏并向上运移,在侏罗系内有利圈闭中形成“次生”气藏。  相似文献   

10.
焦作矿区演马庄井田突水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井下突水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岩性、层间距、构造、水压和开采因素,而地质条件即岩性、层间距和构造控制着突水的分布。本文通过对焦作矿区演马庄井田突水介质条件(岩性、层间距)和突水构造条件的研究,对井田内突水危险地带进行了预测,所得结论对井巷工程设计和煤矿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布泊罗北凹地矿区卤水开采工艺及工程布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布泊罗北凹地卤水开采工艺及工程布置构想为:在现有的条件下开采埋深在90m以上的四层卤水;选择井采;在渗透系数小、含卤层较薄的区域各采卤点采用单井小流量,而在渗透性能好、补给条件相对好的采卤点采用大流量两井或三井进行采卤方式。罗北凹地实行大规模井采已近一年时间,已启用50眼采卤井,目前工作正常,经全面水位观测,区内水位降落漏斗呈椭圆状且水位呈整体均衡下降趋势,与数值模拟结果近似,符合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75口断层井勘探成效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阳新统内逆断层有效裂缝分布于脆性岩层接触的断层面附近,储集流体性质随断点层位的新老变化而变化,即断点层位新以产气为主、层位老以产水为主的客观地质现象。这一规律的发现对提高勘探获气率和控制断层气井的无水采气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油气地质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 0世纪世界开采了 115 0亿t石油 ,64万亿m3 天然气 ,如此大量的油气开发是与油气地质的新理论出现并应用于勘探密切相关。 19世纪 70年代出现海相生油论 ,2 0世纪一直在发展和完善 ,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了重大作用。 2 0世纪 2 0年代开始形成的陆相生油理论 ,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999年产油 1.60亿t,使中国从“贫油国”而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2 0世纪 4 0年代煤成气理论形成 ,使勘探天然气理论从仅与腐泥型源岩有关的“一元论” ,发展于既与腐殖型煤系源岩也与腐泥型源岩相关的“二元论” ,促进了天然气工业大发展。世界产气第一大国俄罗斯探明天然气储量 75 %是煤成气 ,中国近期天然气储量大幅度增长是以煤成气为支撑的 ,2 0 0 0年全国气层气储层的 64%是煤成气。天然气水合物是非常规气 ,较一致估计资源量在 2 .0×10 16 2 .1× 10 16 m3 ,相当于当前已探明的化石燃料总含碳量的 2倍 ,被认为可能是 2 1世纪的替代能源 ,潜力大。但由于地质的、成藏的、富集的、开发的和环境的诸多问题未深入研究或有待解决 ,目前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油气地质资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并与我国接壤,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陆上油、气可采储量分别为21亿吨和16000亿立方米,而海上油气资源更加丰富,目前已发现油气田200余个,包括油田、油气田、凝析气田和气田等多种油气组合,集中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国西部各含油气省.该国含油气面积约为170万平方公里,滨里海、中里海-曼格什拉克和乌斯丘尔特沉积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楚河-萨雷苏伊盆地和锡尔河盆地也有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方法在我国找寻油气藏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应用放射性方法找寻油气田取得了明显进展。研制出了携带式微机化仪器设备。在野外工作中,开展了高精度、多参数的放射性测量。在室内工作中,利用放射性测量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通过对一些油气田进行的综合研究和对放射性元素运移规律的模型实验,对放射性异常和油气藏的关系及异常形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众多实例表明,放射性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安全的找油气方法,在石油勘探中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21世纪的能源”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新气田的不断发现,储量的不断增长和新的跨国输气管线的建成以及贸易范围的扩大加速了天然气工业的全球化和全球天然气化的进程,以煤为主的中国能源工业面对这难得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外已经充分开发利用的天然气技术系统以及国内日益高涨的需求呼声,审时夺势,顺应潮流,适时调整了能源战略,加大了天然气勘探力度,不断摸清了资源家底,使储量和产能大幅度增长,并陆续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国天然气孕育着大开发,大发展的喜人前景,可以预料,天然气工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形成大油气田地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4年9月地矿部在塔北沙参2井奥陶系油气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后,又在塔北、塔中、塔西南相继获得发现或突破,形成了第一轮以奥陶系为重点的油气勘探热潮。虽在1991~1995年由于认识上的影响一度出现油气勘探低谷,但从1996年开始又迎来了新一轮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的新高潮。多年油气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资源潜力相当巨大,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是塔里木盆地今后寻找大油气田的主要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的油气勘查中的放射性测量,是一种油气普查新方法。它是利用油田上出现的负异常(或叫偏低场),反映了油气田的大体轮廓的基本原理进行的。前人及作者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虽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对机理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抽提岩石(沉积物)中吸附气和吸收气的方法可用于预测矿藏,这是因为这些气体会逐渐聚集和保存在岩石中。来自地幔的流体会补充热解吸附流体,运移到地表的流体则产生岩石圈气田。产生于这种方式的背景气田可能会受到物理场和来自不同矿床流体的影响。矿床的物理场可能会改变背景气田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赵兰庄高硫超酸性天然气田井堵重要原因之一是井管结硫。影响井管结硫主要因素与硫的含量、井底与井口温度及压力的差异、硫化氢浓度、放喷速度、烷烃组分含量等有关。结合赵兰庄气田储集层流体的性质,并与国外高硫超酸性天然气田进行详细对比后认为,通过向井下注入硫溶剂、采用生产—关井—生产周期作业和保持井温等几种方法可以控制结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