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山东蒙阴金刚石的形成条件和生长过程,总结了前人对金刚石晶体形态、表面形貌、内部生长特征和包裹体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蒙阴金刚石晶体形态以平面八面体、阶梯状八面体、八面体与曲面菱形十二面体聚形和曲面菱形十二面体四类形态为主,晶体上常见与晶体的生长过程或与晶体形成后的塑性变形、溶蚀作用有关多种类型表面形貌,晶体内部可见两期生长或多期生长结构,晶体中常见的包裹体类型有石墨、橄榄石、铬铁矿、镁铝榴石、铬透辉石等。多样化的晶体特征指示了金刚石形成和生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金伯利岩是金刚石的母岩,其化学成分特点是:SiO_2一般20%~38%,具超基性偏碱性特点。矿物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原生矿物为:镁铝榴石、橄榄石、钛铁矿、铬铁矿、金云母及金  相似文献   

3.
鹤(壁)—林(县)地区,系指京广铁路以西,辉县以北的河南省范围。该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所有河流均汇入卫河。属卫河一级支流者有:漳河、安阳河(洹河)、汤河、淇河等十一条河流。通过金刚石找矿工作,在漳河、安阳河、淇河等河流中发现了金刚石,并圈出以镁铝榴石为主的伴生矿物重砂异常,面积约千余平方公里,同时在鹤壁西山发现镁铝榴石亚相金伯利岩带。金刚石及其伴生矿物的来源尚未查清。但笔者根据鹤—林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找矿成果分析,认为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应产于龙尾岗—林县一带,其中龙尾岗—  相似文献   

4.
辽宁金伯利岩中的碳硅石与金刚石密切共生,具有颜色鲜艳、硬度大、蚀象发育、富含基性元素等特征,可作为金刚石找矿的矿物学标志。它与人造碳化硅区别明显,在晶体结构上前者以α—SiCⅡ型为主,后者则以α—SiCⅠ型为主;前者富台基性元素Cr、Ni、Co、V、Ti等,后者富含Mg、Al;前者蚀象发育,后者则无蚀象。在半导体性能上,前者以空穴型为主,后者以屯予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金伯利岩中的石榴子石、铬铁矿和铬透辉石是寻找金刚石原生矿的重要指示矿物。根据主要化学成分TiO2,Cr2O3,FeO,MgO,CaO的含量,将石榴子石分成G1~G12十二组。该次研究区内石榴子石为橙色系列,经电子探针测试,G5组31粒,G4组18粒,G8组7粒,G3组1粒,其中G4组中Na2O含量>0.07%的有4粒,属含钠镁铝铁铝榴石,且15csy034石榴子石为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研究区内1粒铬铁矿为S5组贫钛富镁高铝铬铁矿,属非金伯利岩和非钾镁煌斑岩铬铁矿;研究区内发现的2粒铬透辉石,为低铬富镁透辉石。在研究指示矿物特征的基础上,在四山村北新发现编号分别为1,2,3号3个煌斑岩岩管和编号为4号的1个煌斑岩脉,并在2号岩管角砾岩中,选获直径为0.2mm左右的金刚石1粒。尤其是石榴子石标型矿物的研究为煌斑岩岩体的发现起到重要指导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找矿方向,减少了找矿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来,我们在金刚石原生矿成矿预测的课题研究中,在鹤壁地区出土金刚石的重砂大样中,发现富铬贫钙镁铝榴石和镁钛铁矿粗晶,化学成分与含矿金伯利岩中的相当,表面结构属近源供给.在岩石学研究中,发现本区出露的橄辉玢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同属丁基性熔岩-暗色岩.根据金刚石原生矿常与暗色岩伴生的规律,在金刚石出土点的近源区可能有尚未发现的含矿母岩与暗色岩伴生.在控岩构造研究中发现,“汤阴裂陷”具有两个发育阶段的裂谷构造.对本区岩浆岩和含矿母岩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差异运动阶段是构造岩浆岩和金伯利岩建造上侵的高峰期.宜沟~大资店隆起区及西延都分是金伯利岩赋存的有利构造部位.由NWW向基底断裂控制其延伸方向.这些新的发现和推断与本区出现的航磁异常基本一致.从而改变了对本区金刚石成矿条件的认识.原来认为对金刚石成矿不利的地区,按照预测准则、应判为有利的地区,在太行山南段应筛选为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
根据山东蒙阴各类金伯利岩及其相关幔源捕掳体的化学成分,研究了金伯利岩壳源混染程度与岩石类型之间的关系。发现橄榄岩—碎裂状橄榄岩—粗斑金伯利岩—细粒金伯利岩之间,其壳源混染程度逐渐增高。粗斑金伯利岩的壳源混染程度接近碎裂状橄榄岩,表明粗斑金伯利岩是碎裂状橄榄岩的进一步碎裂的产物;金伯利岩经历了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碎裂状橄榄岩、斑状金伯利岩。根据金伯利岩中大理岩包体、黄铁矿的Re-Os同位素研究,获得了蒙阴金伯利岩的侵位时间分别为227.97Ma和245.80Ma,属于三叠纪,与苏鲁-大别造山带的形成时间一致,由此分析蒙阴金伯利岩的侵位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有关,也似乎暗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初始阶段。华北冰盖冰川对于金刚石的搬运方式、搬运路径与流水搬运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需要对金刚石的供源与分散进行重新认识。地表大量分布的人造金刚石对金刚石的找矿工作已经造成干扰与误导,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区钙铬榴石含钙铝榴石分子,两者组成类质同像系列矿物,颜色和透明度随成分变化而变化。目前找到的钙铬榴石成翠绿色十分美丽。但是,透明者少,粒度均小于4mm,达不到宝石级标准。但埋于坡积层中的含钙铬榴石铬透辉石岩的转石风化强烈,钙铬榴石易于脱出,晶体保存完整,采选容易,是寻找宝石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9.
辽南50号金伯利岩管金刚石的包裹体类型一直被认为是以超镁铁岩组合为主。最近,在同一岩管中发现一颗金刚石中有两种组合类型矿物共生:橄榄石,为超镁铁岩型;石榴石,绿辉石,为榴辉岩型组合。化学成分分析还表明,同一矿物的不同颗粒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变化。根据石榴石与绿辉石的共生组合关系,钙、镁和铁之间的交换,计算其平衡温度为1203℃,压力为5×10 ̄9Pa。超镁铁岩与榴辉岩包裹体共生,表明该金刚石成生环境的复杂性。很可能是地幔动力学过程或者是幔源岩浆多期多相导致金刚石成生环境的迅速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遥感传感器多样化及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的深入,遥感技术的原位、快速、有效等特点使其成为矿产勘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山东蒙阴地区西峪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红旗矿区的金伯利岩体(岩脉)及围岩样品进行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其光谱特征及蚀变矿物组成。红旗矿区样品在1 391、1 912、2 318、2 393 nm等波长处有吸收谷,这为ASTER遥感数据提取蚀变异常信息提供波谱依据,据此可分类型提取镁羟基异常、铝羟基异常、铁染异常信息。利用PALSAR雷达遥感数据、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进行构造、岩性、水系解译,得出金伯利岩分布在NE向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通过水系解译排除因冲刷沉积引起的假蚀变遥感异常,通过岩性增强界定岩性差异的边界,进而构建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的遥感找矿模型,将找矿模型应用于矿区外围的找矿预测,叠加地质、化探、重砂等多元信息,在筛选后的遥感异常图上圈定了6个找矿靶区,为金刚石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