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正画布上的海战:一幅画毁掉一艘军舰?!一幅画毁掉一艘军舰?!这听上去似乎很荒谬,是什么样的画居然会拥有毁掉一艘军舰的强大力量呢?这要从一场战争的大捷说起。1770年,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扩张俄国在黑海的势力范围,派遣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海上远征土耳其,在卡克尔河上拉开了战幕。俄军舰队在奥尔洛夫上将的指挥下,驶出波罗的海、英吉利海峡,进入地中海,直扑爱琴海上的土耳  相似文献   

2.
1 区域概况 区域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区域海洋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波罗的海区域,瑞典、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和丹麦等九个沿海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在过去几年中重新得到恢复和加强。波罗的海作为一个北方地中海由它自身的  相似文献   

3.
柳茵 《海洋世界》2011,(11):68-71
瑞典王国,国名原意是"安宁的王国",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濒临波罗的海;曾经是北欧的绝对霸主,现如今也是为数不多的高度发达国家之一。斯德哥尔摩,波罗的海畔的北欧明珠。作为瑞典的首都,她宁静美丽、典雅精致,承载着瑞典王国昔日的辉煌历史,也见证着今天高度发达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一、海洋研究机构、人员和设施 瑞典王国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东濒波的尼亚湾和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是北欧五国中最大的国家。 瑞典没有属于国家编制的独立海洋研究机构。瑞典的海洋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主要是存一些大学和有关政府部门及企业部门中进行。涉及海洋科学研究的大学共11所,政府部门和  相似文献   

5.
车忱 《海洋世界》2007,(4):54-59
波罗的海是欧洲大陆北部的内海,沿海有瑞典、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共9个国家。它是北欧重要的海运航道。  相似文献   

6.
一种叫作“M74”的不明疾病,使波罗的海的鲑鱼生存亮起了红灯。这种疾病最初起于1974年。当时人们发现,经过人工授精产卵而发育成的幼鱼不久即会死亡。70年代后半期,因“M74”的出现使人工授精养殖的鲑鱼幼鱼减少了30%。到了80年代,因“M74”损失的鲑鱼幼鱼高达90%。“M74”席卷了瑞典和芬兰等地近97%的养鱼场。瑞典和芬  相似文献   

7.
海洋人物     
海洋人物利相斯基,(1773.8.2-1837.2.22)俄国航海家、海军上校。1773年8月2日生于涅仁。1786年毕业于海军学校。作为军人,1788-1790年参加俄国和瑞典的战争;1790-1792年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1793-1799年参加...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北欧地中海”的波罗的海自北到南环绕着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与丹麦八国,其中东部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三国又因地缘相近、历史文化相似而被国际社会统称为“波罗的海国家”。从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到加入北约、欧盟及欧元区,爱沙尼亚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得到上升,成为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竞争的前沿阵地。爱沙尼亚本不靠近北极,但与之毗邻的芬兰和俄罗斯均属北极国家,近年来芬兰和挪威热烈讨论的“北极铁路”将这个非北极国家拉进北极视野。  相似文献   

9.
汉普顿海战     
深蓝 《海洋世界》2010,(7):79-80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军与北军在汉普顿锚地进行了海战史上首次装甲战舰之间的战斗。这场海战使人们认识到厚厚的装甲对于战舰的重要性,从此海战成了火炮对装甲的战斗。世界海战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瑞典处于北约和原华约两大组织的中间地带,扼守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瑞典在北约和原华约的夹缝中一直保持中立,但北约和原华约组织,特别是前苏联经常通过瑞典水域与北约抗衡,瑞典水域经常受到“不明国藉”潜艇的侵犯。为保卫本国的海疆,瑞典十分重视发展和装备各种水中兵器,水雷武器也就成了瑞典的非常重要的防御性武器。20世纪70年代前后,瑞典在74型锚雷和77型沉底雷的基础上,以开发异形雷水雷为主推出了K11型非触发锚雷、K12“罗肯”沉底雷、MM180非触发锚雷、BGM-600岸控分段装药沉底雷、BGM-601“邦尼”沉底雷。在研的水雷包括P85上浮自导水雷、自航水雷、M-9和F-15抗扫水雷。可以说,瑞典有一个庞大的水雷家族。  相似文献   

11.
14年来一直平安穿梭于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号渡轮是一艘有名的“狂饮之舟”,船上设有好几个酒吧,名酒荟萃,欢愉气氛通宵达旦。因而,1994年9月27日,当这艘15566吨的巨轮从爱沙尼亚的塔林市启程开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时,旅客们全都兴高采烈,准备好好地享受一番。这一天,船上还有好几个度假旅游团,其中包括64人的斯德哥尔摩便衣警察团和来自瑞典南部的56位退休老人。尽管总共只有1049名乘客,刚好是满载量的一  相似文献   

12.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1,5(3):48-51
1980年8月在瑞典举行了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是交流海藻学方面特别在海藻的养殖与化学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吴超元副所长和纪明侯同志代表我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海藻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G(?)teborg)市的“Svenska M(?)ssen会议中心”举  相似文献   

13.
<正>"瓦萨"号在国王码头举行盛大首航仪式,然而,只张开10张帆中4张帆的"瓦萨"号,在驶离码头仅1000多米,即在一阵海风吹袭下,船体倾斜,于一片尖叫声中沉入海底。从丹麦哥本哈根北部小镇赫尔兹堡搭轮渡,不用出示护照就能登上开往瑞典的大船,20分钟后船就靠上了瑞典一边的码头,丹麦和瑞典就隔着厄勒海峡不足20千米这一点距离。瑞典,天高云低,地广人稀,让人想起瑞典人创作的那首《大大世界》(Big Big World),如果没人反对,我宁愿将这首享誉全球的  相似文献   

14.
东所罗门海战日军对瓜岛登陆的美军进行了初次打击后,8月13日,日军大本营命令第17军军长百武中将火速歼灭瓜岛的美军。百武立即派清野市木大佐率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2000人精锐部队执行此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丛书简介二战太平洋海战系列丛书共15本,图书从战前背景入手,详细介绍战争发生前美、日双方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局势,通过战前风云,战中运筹,战后余波以及今日战场串起了整个战役全貌,并从美日双方的指挥官、兵力、武器及行动计划对战争进行层层剥笋,深入剖析战争细节。无论是大家所熟知的冲绳岛海战,莱特湾海战、中途岛海战,抑或被人遗忘的威克岛海战,圣克鲁斯海战,佩莱利乌海战,每场战役都有着各自的精彩,书中重现的航母大战、情报战、消耗战以及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曾呈奎教授,副所长吴超元教授和纪明侯教授等三人于1980年8月出席了在瑞典召开的“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和在英国召开的“国际藻类学会学术会议”。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参加这二个国际性定期召开的学术会议。“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34个国家,共380名科学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的共有7人,其中我  相似文献   

17.
奥兰群岛(Aland Islands)由6500多个大小不同的岛屿和礁石组成,仅绝对数字,就称得上是世界群岛之最。Aland 一词来源于瑞典语,意为“水乡”,而芬兰语写作阿赫韦南马(Ahvenanma),由此可以想象,该岛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有趣的是,作为芬兰的奥兰群岛,其居民清一色讲瑞典语,所有地名也全为瑞典语书写。从欧洲地图上可以看出,奥兰群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波的尼亚湾入口处的中央,地居要冲,素有“波罗的海的直布罗陀”之称。在历史上,谁在军事上占据这一群  相似文献   

18.
陶然 《海洋世界》2008,(9):62-67
日本海军在其力量巅峰期间准备对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给以决定性打击,但美海军却在中途岛海战中转败为胜,击沉日本海军4艘航母并逆转了太平洋战局。 66年前的1942年6月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性海战由日本海军与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在中途岛上演。胜败主要决定于攻击敌军之俯冲轰炸机、鱼雷飞机和战斗机的孰多孰少。但是,就像其他决定性海战一样,指挥官的决心和运气在决定谁胜谁负和胜负大小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峡水体的有孔虫标志适合于底栖有孔虫生活的北大西洋咸水周期性地通过丹麦海峡进入波罗的海。随着往东北方向远离海峡,有孔虫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在现代波罗的海生活着12至38种底栖有孔虫,其中大部分为凝集种。随着北大西洋海水进入波罗的海...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画家,没有参加过海战而要逼真地再现出海战实况并不那么容易。可俄罗斯画家哈凯尔特靠“体验生活”而几经修改画出的一幅再现一次海战的油画呈送皇宫时,却受到了叶卡特琳娜女皇的称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