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不仅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强国,其海洋政策建设起步于建国之前,形成了较为完整、典型的海洋政策体系。美国海洋资源政策体系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政策层次较高、政策内容较全面、政策过程运行较好。对我国海洋资源政策建设的有益启示主要是提高政策层次、加强综合管理政策建设、优化政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海洋政策体系在理论、运行、内部协同和外部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构建思路,从纵向、横向及过程3个向度构建海洋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此进行简要的解析。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日渐突出。其中,海洋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然而,随着人类不断破坏海洋环境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政策体系尤为重要,其中,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恢复政策、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与国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海洋生态安全政府管理体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国内海洋政策的几个研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学界从经济学、一般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学3种视角探讨海洋政策问题,3个视角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政策视角的研究刚刚起步,诸多方面的研究尚需尽快开展。运用公共政策学理论和方法探研中国海洋政策学,建立包括海洋政策体系、政策过程和政策分析在内的理论框架,注重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运用,逐步推进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是海洋政策研究走向科学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史磊  宋毅宁  秦宏 《海洋科学》2021,45(4):40-5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众多海洋捕捞相关政策,厘清这些政策变迁规律对海洋捕捞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986年以来我国海洋捕捞业的政策文本展开量化分析,构建政策时间维度、政策工具维度、政策价值维度三维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梳理当前捕捞业政策变迁和结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捕捞业政策与现实的匹配性。研究发现,海洋捕捞业的部分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政策工具体系全面,但不同政策工具数量分布不均衡;早期政策的经济价值取向突出,社会、生态价值相对不足,需要适时调整政策价值取向。未来应明确政策目标,推动海洋捕捞管理范式由投入控制向产出控制的转变;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引导渔民自觉养护海洋渔业资源,提高海洋捕捞业政策的有效性;整合政策价值取向,协调产业发展、资源养护和渔民利益的关系,推动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治理湛江海湾的环境污染,维护湛江海湾的生态平衡,对综合开发和持续利用海湾环境资源与自然资源,促进湛江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湛江海湾的综合开发、治理与生态保护,首先有赖于国家海洋综合开发的环境与发展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而地方性的海洋环境与发展政策则是国家海洋综合开发的环境与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有利于国家海洋环境与发展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政策(含规章、制度、标准)不仅是湛江海湾环境与发展政策体系的关键内容,也是湛江海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海洋政策作为指导统筹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纲领、规划,其重要意义正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而对我国现行海洋政策的类型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我国海洋政策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海洋政策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内容、政策涉及领域的数量以及政策的主体进行划分,通过对现行海洋政策的类型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我国目前在海洋领域已经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依然存在着:海洋元政策缺失;重视海洋开发政策,忽视海洋保护政策;政策涉及领域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海洋政策运行现状及其完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海洋管理的支撑,海洋管理的成功则离不开海洋政策的指导.然而,我国海洋政策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文章在对我国海洋政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海洋政策的策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美国海岸海洋管理的法律体系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四个阶段划分了美国海岸海洋管理的立法过程,阐述了美国海岸海洋管理法律体系的若干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制度、政策等方面评述了海岸海洋的管理活动,最后分析了美国当前海岸海洋管理立法局长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海洋发展,政策先行。在全球沿海国家纷纷制定和修改国家海洋政策的形势下,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实践对海洋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制定有利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快培养海洋高素质人才,提升海洋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综合性现代海军,设置高级别海洋管理决策协调机构,从海陆统筹管理入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和谐海洋、生态健康海洋,是关乎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能的蕴藏量相当丰富。已知海洋开发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一个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如何吸引、培养数量质量足够的人才就显得非常紧迫。但是,目前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人才政策缺失。为了促进我国海洋能的发展,完善海洋能政策体系,文章针对海洋能领域的人才政策,从人才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保障、人才激励4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协调海洋发展,我国制定了诸多海洋政策,但是实际执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海洋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多方利益冲突、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监督约束机制乏力、海洋信息收集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试从组建海洋综合管理机构、提高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度和理解度、确立专门的监控机构和制度、注重信息收集、培养复合型海洋人才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区自1993年发布"南海政策纲领"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海洋政策性文件.文章介绍了这些海洋政策的发布背景、主要内容,并总结了当前台湾地区海洋政策的特点,以期为海洋政策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海洋政策的内涵,从目前我国海洋政策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我国现行海洋政策在宏观政策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从海洋战略、海洋管理理念和海洋意识3个方面分析了缺陷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出台了许多海洋捕捞相关政策。文章从投入控制制度、产出控制制度和技术控制制度3个角度出发,以捕捞许可制度、捕捞限额管理和伏季休渔制度等政策为重点,通过整理1980—2017年浙江省渔业经济的相关资料,从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海洋捕捞产量、渔业劳动力数量变化3个方面,深入分析浙江省海洋捕捞现状,提出了完善现有的海洋捕捞政策、加强渔业执法管理力量、加强普法宣传、建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帮助捕捞从业人员转产转业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捕捞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海洋政策的回顾与评价离不开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当时决策者对海洋价值的认识与重视,有什么样的海洋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海洋政策。只有从这个角度对我国海洋政策实施考察,才能厘清我国海洋政策历史的基本脉络,对海洋政策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为未来我国海洋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时磊 《海洋信息》2007,(4):24-27
中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民主的海洋政策。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公众还没有广泛地参与到海洋政策的制定中。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公民充分参与到海洋政策的制定中。  相似文献   

18.
海洋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对于引导和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深入分析了海洋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运行机制,阐述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现行的海洋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洋管理中的“政策失灵”及其防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政策是海洋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准则,海洋政策在建构和执行过程中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海洋管理的整个过程.本文基于对海洋政策的结构及意义分析,揭示了海洋管理中"政策失灵"现象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据此提出海洋管理中"政策失灵"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0.
海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可能是孤立的,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在海洋中活动能力日益增强,海上活动不断频繁,海洋事务日趋复杂,海洋政策不断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越来越深入,海洋政策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体现出综合性、跨部门性的特点。因此,围绕海洋政策的研究,就产生了两条路径:纵向的历史研究;横向的部门海洋政策研究。文章采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海洋政策做了回顾梳理,并对未来海洋政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