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光、空气、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自古以来,人类循水而生、傍水而居。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淡水已成为世界性“水荒”问题。全世界有6O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每年因饮水不卫生而弓I起的各种疾病患者达6亿多人次,导致人员死亡数每年增加。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水质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按水体划分污染类型有:河流污染、湖泊及水库污染、海洋…  相似文献   

2.
《中低纬山地气象》2020,(1):F0004-F0004
淡水是生命的重要源泉。平均而言,人离开淡水活不过三天。水对于我们的粮食生产、对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对环境都至关重要。世界面临着由缺水、淡水河干旱以及缺乏清洁供水等带来的日益增多的挑战。迫切需要改进预报、监测和管理,并解决水资源超量、匮乏或过度污染的问题。2020年,世界气象日和世界水日共用同一主题:"气候与水"。  相似文献   

3.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与城市水问题。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宝贵资源,是地球生命繁衍生』又不能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用水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显得突出。1城市缺水的概况据统计,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我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70年代末,从北方和沿海的少数城市开始,以后逐步蔓延。到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58个,直到1995年,全国620多个城市中有325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有110多…  相似文献   

4.
淡水对生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淡水,人类平均只能存活3天。水是我们生产粮食的必需品,同时对我们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环境而言都不可或缺。当前,水短缺、洪水和干旱、清洁水供给不足等问题给世界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因此,改进对水供给的预测、监测和管理迫在眉睫,水过多、过少和水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命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对水的需求量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现在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出现了缺水危机,其中非洲有11个,中东有9个,其他地区有6个,估计到2010年还将有8个国家步入这个行列。因此,水是当今世界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6.
缺水,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1973年3月联合国召开的水资源会议就曾向世界发出郑重的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的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水的供...  相似文献   

7.
辽宁自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命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对水的需求量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现在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出现了缺水危机,其中非洲有11个,中东有9个,其他地区有6个,估计到2010年还将有8个国家步入这个行列。因此,水是当今世界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余优森 《气象》1984,10(4):34-35
甘肃省中部地区18个县位于陇西黄土高原,长期以来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低而不稳。本文仅从农业气候角度作一探讨。 一、中部地区的干旱气候特征 中部地区主要的农业气候特征是干旱,干旱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对农业生产危害重。根据干旱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秋旱,以及交替出现的连旱等。统计各种干旱出现频率,春末初夏旱和春旱,分别占52—70%和48—57%;其次是伏、秋旱,  相似文献   

9.
王继志  季良达  王桂萍 《气象》1980,6(6):16-17
一、前言 干旱是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七十年代初,我国经历了历史上较为严重的干旱,1971、1972、1973、1975年都出现了全国大范围的干旱,尤其是1972年,是解放后干旱最重的一年。我国北方和南方出现大面积干旱,其中晋中、冀中、冀北、辽西干旱是五十年来所未有的,不少地区水库干枯、河水断流,海河水位出现最低值,黄河在济南以下曾断流20天,不少地区人畜食水困难。 干旱是一种大尺度灾害性天气,干旱的形成与大气的大尺度运动有关。七十年代,由于干旱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普遍开展了对干旱的成因的研究。一些气候工作者预计,干旱的10年或11年周期在我国颇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入夏以来,江西省遭受了自1978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据省防总7月底统计,全省各类水库、坑塘蓄水总量只有124.2亿,比1999年同期少455亿,比多年同期少26.9亿,赣北鄱阳湖地区7月份以来的降雨量比去年少8成,不少地方因缺水不能栽插二晚,影响中稻孕穗。干旱伴随着高温,又诱发火灾、农作物病虫害和人类各种疾病等多种灾害。由于我国生态脆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危害重,因此,对当前出现的严重干旱,必须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角度加以分析,并寻求对策。1干旱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居世…  相似文献   

11.
侯永林 《气象》1984,10(4):21-21
1982年冬季以来,异常的天气气候连续袭击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也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83年世界谷物产量为16.06亿吨,比上一年下降了6%。1983年亚洲虽然也有灾害,但相比之下气候条件仍为最好,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北美不断遭到暴风雪、龙卷风和热浪的袭击,非洲连续两年受到干旱危害,气候条件最差,粮食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北美,比1982年下降13.7%。西欧受到低温阴雨和酷热的袭击,南美遭受严重的洪水,气候条件较差,粮食也减产。大洋洲属于一般情况。 亚洲:1983年我国气候条件较好。北方的甘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全球性的需水量将会越来越大。与此相反的是 ,由于种种原因 ,全球可供人类所使用的水 ,不是增多 ,而是在减少。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的水 ,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联合国的调查 ,我国被列为 1 3个缺水国之一 ,到 2 0 1 0年 ,我国将进入严重的缺水期。解决水的危机 ,既要节流 ,更要开源。开发新的水源 ,如海水淡化等 ,已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除了向海洋要水外 (我国拥有 1 .8万余公里的海岸线 ,海洋面积约有 3 0 0万平方公里 ) ,大气已成为重点开发的对象。科学家们认为 ,大气是一个天然水库。据统计 ,地球上每年…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与城市水问题”。如何做好天气预报,为科学决策城市水问题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个气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水是城市建设的命脉当今世界面临着紧迫的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日益缩小的有限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世界范围来讲,1950年世界人口有8亿多居住在城市,而到本世纪末将有30多亿人居住在城市。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已接近3亿,到本世纪末预计可达到4亿。而我国又是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21个市县5—9月份30年(61—90年)平均的降水量、蒸发量、土壤含水量资料,计算出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四种主要作物在生育期内逐月需水量及缺水量,得出因缺水引起的作物减产率,并以长春地区为例对不同时段的水分增产潜力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同种作物需水量及缺水量由西至东逐渐减少,中部地区基本上可满足各种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西部地区干旱较为严重;2、各主要作物在5、6月份均表现为缺水,且西部地区较为严重,占全生育期缺水量的52%-71%;3、水是该地区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因而根据各作物品种及在不同区域的需水和缺水状况,科学的分区、分期实施人工增雨,可以收到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龙红 《广东气象》1997,(2):9-10
世界气象组织为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每年都要选择一个专题,1997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天气与城市水问题”。l水资源保护是世界性的大课题地球上水的拥有量是巨大的,据测算全球水的总量为1.35X10‘’立方米(13.5亿立方km)。但绝大部分是海洋中的咸水,淡水量仅占2~3%且包括冰原、冰川、河流、湖泊、地下水和空气中含水量,淡水对陆地生物和人类尤为重要。随着人口膨胀、生产力的发展,对淡水的消耗量激增,90年代以来淡水用量比过去增加了9倍;加上水源污染,水荒的呼声日高,早在1977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16.
谈我省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韩淑云(山西省人工降雨办公室030002)水资源紧缺是世界性的难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用水量猛增,暴发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淡水的消耗在过去...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盆地区云水资源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玉田 《四川气象》1999,19(1):14-19
1引言中国拥有水资源28124亿方,在世界排名第六,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474方,为全球人均占有量10800方的23%,排名109位,可见我国是严重的贫水国。四川省水资源人均占有2800方,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6%。四川省水资源在国内属比较丰富的省,但分布不均,除川西北高原为丰水区外,盆周山区为径流利用区,还有大面积的缺水区(盆中~盆东北)和严重缺水区(酉昌、攀枝花)(1)受自然降水影响大,给农业带来很大风险,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开发和利用淡水资源不仅是农业抗旱减灾的主题,而且也…  相似文献   

18.
CO2浓度增加对我国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较为均匀地散布在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内的42个测站1881-1980年间气温、降水序列指出,过去一百年中,我国年平均气温第一主成分的长期趋势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长期趋势十分一致。按照过去一百年中我国各地气温变化长期趋势与北半球平均气温长期趋势的相互对比关系推算,在全球CO2浓度加倍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可望升高5℃以上。对热量平衡方程和温度、湿度经验关系的分析还表明,平均气温每升高1℃,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将增加10%以上。因此,CO2浓度的增加,势必将使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缺水状况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头市严重缺水,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和地下水,对自然降水尚未开始资源化开发利用。降水是可再生的原生淡水资源,依托气象科技开发降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包头市27691km2土地上的自然降水、特别是山区降水能够得到综合开发利用,水循环将趋向良性,生态包头将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20.
李衍雄 《广东气象》1994,(3):28-29,25
粤北石灰岩地区是指分布在乐昌、乳源、曲江、连县、连南、阳山、英德和清新等县内的石灰岩地区。总面积6000多km2,占全省同类地型面积90%以上,该地区秋季光温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受秋季缺水的制约,不能充分利用,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石灰岩地区的秋旱问题。l资料的选择和秋旱指标本文的秋旱是指发生在8~10月期间的干旱。发生在8月的称早秋旱,发生在9月或以后的叫晚秋旱。资料统计时数为建站以来至1995年的历年8月1日至10月对日;选择站点是乐昌、韶关、连县、阳山和英德5个台站,秋旱的指标为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